文塔
广东清远市阳山县的宋代石塔
阳山建塔始于宋代,此时多为石塔,如建于宋嘉定年间的佛塔。后来为纪念韩愈扶树教道,重视培养后学,先是建了九层石塔,名曰“文塔”。明代阳山县又建了塔名曰:“文塔”。
基本介绍
在阳山城东一里处塔溪北岸的山坡上,矗立着一座被誉为“擎天玉柱”的文塔,其始建年代并不古老,然却有着两毁三建的曲折历史。这种一塔两毁两重建的现象,为粤北地区明清时期的宝塔所仅见。
据史志记载,阳山文塔始建于明崇祯元年。清代阳山县令潘元音于乾隆五十九年,倡导集资,新建九层“文塔”。第二年乾隆六十年,阳山郑士超赴京考试,荣中进士,消息传来,全县欢腾。后郑士超相继任职浙江省河南道监察御史,因唐朝贞元十九年韩愈尝任监察御史,后调任阳山令,是故,阳山民间盛传“两御史”,一是韩御史,一是郑御史。郑士超后来官至朝议大夫阳山县文塔,是阳山重视文教、发扬韩文公教育精神的象征,民间尊奉为阳山县徽。始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时为九层石塔。岂料天不护佑,该塔还未到而立之年,竞被风暴推毁,时在清顺治十四年(1657)。邑民甚为痛惜,祈盼重建。雍正五年(1727),知县应上苑顺应民意,捐银300两倡建,曲吏朱文纬亦捐银20两助建,新塔重建于原址,改为九层砖塔。也许好事都要多磨,重建之塔问世不久又遭摧毁。乾隆五十九年(1794),知县潘元音慷慨捐奉,再于原址重建新塔,并在设计上进行改革,使塔的空间造型呈锥体状,以减少风暴的冲击面。自此,阳山文塔镇山凌水,历200余年风雨的肆虐而不摧。
第三次建造起来的阳山文塔为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通高40.4米,须弥座高0.9米。首层正南方向置有拱形塔门,二至九层每层置真拱形门4个,余为拱形假门。各层以欧菱牙砖和挑檐砖叠涩出檐,第九层檐下的东、南、西、北方角上各挂着风铃。塔刹铁铸,由覆盆、相轮组成。塔壁采用三顺一丁砌法,所用砖料均按统一规格烧制而成,质量精良。原各层均铺设有木地板,层与层之间用木梯联接,可逐层登游到顶层。建国后,该塔曾有过几次小修,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阳山县文塔属风水塔,其两次重建过程折射着当时阳山吏民祈盼借助风水振兴文运的求变心态。风水学在我国源远流长,明清尤盛。风水信奉者认为塔有“兴地脉”、“昌文运”的神奇功能,因而随着明清两代风水说的盛行,风水塔的建造也风起云蒸起来。两次重建都不离原址,更是出于阳山风水建设的需要。阳山老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不失为一处靠山依水的风水宝地,但城东埨溪水口处山麓低矮,地脉不振,于藏气聚水不利。风水师认为“水口空虚,灵气不属,法宜以人力补之。补之莫如塔。”在古人看来,为使阳城县风水更为理想,还须借助人造宝塔来补地脉、镇水患、藏瑞气,而塔的建造也非在勘定的地址不可。
依靠建塔来“兴地脉”、“昌文运”,虽属虚幻之谈,但古代吏民信奉这些东西,故宝塔一旦建成,便在精神上对古民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文运的振兴。事有凑巧,在阳山文塔最后一次重建完竣的第二年(1795),该县就出了一个位列二甲第三名的进士郑士超,使阳山文运为之一振。其后在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五年(1820)、光绪十五年(1889)又出了两名恩科进士。阳山县科举文运,以文塔二次重建之后,时段为盛。200余年来,阳山文塔已演进为古老阳城县的标志,它屹立于城东山麓,与山、水、林、石交相辉映,融为一体,铸成阳城雄浑的一景。正如一首《登文塔》诗所云:
石蹬路九回,登高凭眺书图开。
百川合派流将去,一柱擎天挽欲回。
杰阁凌空浮丽日,环山列秀拥高台。
层楼更上摩天近,面面玲珑拱八垓。
参考资料
阳山县:阳城镇.清远市人民政府.2023-11-16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