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尼亚卢卡(
塞尔维亚语西里尔文:Бања Лука,发音:[bǎɲa lǔːka])是
波黑和黑塞哥维那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塞族共和国最大的城市及实际上的首都,法律上的首都是东萨拉热窝。巴尼亚卢卡是西北波斯尼亚密林覆盖的波萨夫斯卡
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地区的传统中心。根据2013年的人口普查,市区有138,963人口,而其行政区域共有185,042居民。这座城市是
巴尼亚卢卡大学和塞族共和国大学临床中心的所在地,同时也有许多为塞族共和国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服务的实体和国家机构。城市位于
弗尔巴斯河畔,以其林荫大道、林荫路、花园和公园而闻名于前
南斯拉夫王国国家,被誉为“绿城”。巴尼亚卢卡在2018年被评为欧洲体育之都。
名称
巴尼亚卢卡这个名字首次出现在
匈牙利国王拉迪斯劳二世于1494年2月6日的一份文件中。这个名字被解释为“班的草地”,来自于单词ban(一种
中世纪的贵族头衔)和luka(“山谷”或“草地”)。班和草地的具体身份仍然不确定,流行的词源学将现代单词banja(“浴室”或“温泉”)或bajna(“奇妙的”)和luka(“港口”)结合起来。
匈牙利语名称Lukácsbánya,英语为“卢卡的矿山”,提供了不同的解释。在现代用法中,这个名字发音并通常作为一个词写成(Banjaluka)。
地理
概述
巴尼亚卢卡占地约150平方公里,位于
波黑和黑塞哥维那境内,城市坐落在弗尔巴斯河两岸的巴尼亚卢卡山谷中,该山谷在其他多山地区内特别平坦。巴尼亚卢卡市中心
平均海拔为163米。
弗尔巴斯河的源头位于南部大约90公里处的弗拉尼察山。巴尼亚卢卡周围地区主要是森林和农田,尽管离城市较远的地方有许多山脉,特别是城市南部。这些山脉中最著名的包括Manjača(1,214米)、Čemernica(1,338米)等,这些都是第纳里克
阿尔卑斯山脉的一部分。
气候
巴尼亚卢卡有温和的湿润
亚热带气候,冬季温和,
霜冻罕见,夏季温暖。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七月,平均气温为22.8°C。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是一月,平均气温约为1.7°C。该市的年降水量约为1,037.2毫米。巴尼亚卢卡平均每年有104个雨天。由于城市的
纬度相对较高,内陆位置,几乎每年冬季都会下雪。有时,北风和东北风会带来
强风。有时,南风会从
亚得里亚海带来热空气。
历史
罗马时代
巴尼亚卢卡地区的居住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在公元前几个世纪,罗马人在该地区有所活动,包括城市中心的堡垒“Kastel”(拉丁语:Castra)。包括巴尼亚卢卡在内的地区完全位于伊利里亚王国内,然后成为罗马省份伊利里库姆的一部分,该省份分裂为潘诺尼亚和达尔马提亚省,Castra成为其一部分。古伊利里亚地图将巴尼亚卢卡现今位置的定居点称为Ad Ladios,位于
弗尔巴斯河上的一个定居点。
中世纪
斯拉夫人在6世纪定居
巴尔干半岛。巴尼亚卢卡附近的中世纪堡垒包括Vrbas(1224年)、Župa Zemljanik(1287年)、Kotor Varoš(1323年)、Zvečaj(1404年)和Bočac(1446年)。在1494年2月6日由国王Vladislav II撰写的一份文件中提到Juraj Mikulasić是巴尼亚卢卡的城堡守卫。城镇下方有一个较小的定居点,其中有一个
天主教修道院。
奥斯曼统治
巴尼亚卢卡在1527年沦陷于奥斯曼帝国。它在1554年之前的某个时候成为
波黑桑贾克的中心,直到1580年波斯尼亚埃亚莱特建立。波斯尼亚的贝伊勒贝伊(地方行政长官)在巴尼亚卢卡任职直到1639年。费尔哈德·帕夏·索科洛维奇(Ferhad Pasha Sokolović),大维齐尔梅赫迈德-帕夏·索科洛维奇(Mehmed-pasha Sokolović)的亲戚,在1574年返回波斯尼亚时,开始建造了200多座建筑,从工匠和销售商店到小麦仓库、浴室和清真寺。在建造费尔哈迪亚和阿尔瑙迪亚清真寺期间,铺设了供水基础设施,为周围的居住区服务。这促进了巴尼亚卢卡的经济和城市发展,很快成为
波黑领先的商业和政治中心。它也是波斯尼亚埃亚莱特的中心桑贾克。1688年,城市被
奥地利军队烧毁,但很快恢复了。后来,奥地利军队不时的入侵刺激了巴尼亚卢卡的军事发展,使其成为一个战略性的军事中心。19世纪在巴尼亚卢卡附近建造了东正教教堂和修道院。
奥匈帝国统治
尽管巴尼亚卢卡在该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但直到19世纪末奥匈帝国占领时,这座城市才开始现代化。铁路、学校、工厂和基础设施出现并得到发展,这使巴尼亚卢卡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
南斯拉夫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座城市成为了弗尔巴斯班纳省的首府,这是
南斯拉夫王国的一个省份。省会城市的迅速进步归功于第一任班Svetislav Milosavljević。在那段时间,建造了班斯基宫(Banski dvor)及其孪生姐妹建筑——行政大楼,
塞尔维亚东正教圣三一教堂,剧院和博物馆,
文法学校得到翻新,师范学院扩建,建造了一座城市桥梁,公园得到翻新。1930年,巴尼亚卢卡有125所小学在运作。当时的革命思想由“Pelagić”协会和学生俱乐部孵化。巴尼亚卢卡自然成为该地区反法西斯工作的组织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尼亚卢卡被
轴心国军队占领,并被纳入由帕维利奇的乌斯塔沙领导的纳粹傀儡国——独立的
克罗地亚国。巴尼亚卢卡的大多数
塞尔维亚人和犹太人被驱逐到集中营,如雅森诺瓦茨和斯塔拉
格拉迪什卡。雅森诺瓦茨营是
欧洲最大的
灭绝营之一,以其高死亡率和发生在其中的野蛮行径而臭名昭著。1942年2月7日,乌斯塔沙准军事组织在一位
方济各会修士米罗斯拉夫·菲利波维奇(又名托马斯拉夫·菲利波维奇-马约罗维奇)的带领下,在德拉库利奇、莫蒂克和沙尔戈瓦茨(巴尼亚卢卡市的一部分)杀害了2300多名塞尔维亚人(其中包括500名儿童)。城市的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和东正教圣三一教堂被乌斯塔沙完全摧毁,彼得里切瓦茨的圣乔治教堂也是如此。巴尼亚卢卡的
主教普拉顿·约瓦诺维奇(Platon Jovanović)在1941年5月5日被乌斯塔沙逮捕,并遭受酷刑和杀害。他的尸体被扔进了弗尔巴尼亚河。城市在1945年4月22日被
南斯拉夫王国游击队解放。
1969年地震
1969年10月26日和27日,两次破坏性地震(里氏规模6.0和6.4)损坏了巴尼亚卢卡的许多建筑。大约有20到23人死亡,超过一千人受伤。市中心的一座名为Titanik的大楼被夷为平地,后来该地区被改造成一个中央公共广场。在全南斯拉夫的捐助下,巴尼亚卢卡得到了修复和重建。在这一时期,大量的
塞尔维亚人从周围的村庄和更远的赫尔采哥维纳地区迁移到了城市。
波斯尼亚战争
在1990年代,当波斯尼亚战争爆发时,这座城市经历了重大变化。随着
波黑和黑塞哥维那宣布独立并建立塞族共和国,巴尼亚卢卡成为该实体政治的事实中心。几乎所有的巴尼亚卢卡
克罗地亚人和波斯尼亚克人在战争期间被驱逐,城市的所有16座清真寺,包括费尔哈特帕夏清真寺,都被装上炸药并被摧毁。法院裁决导致巴尼亚卢卡当局必须支付4200万美元用于清真寺的破坏赔偿。后来,估计有40000名
塞尔维亚人从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克占主导地位的波斯尼亚地区流离失所,定居在巴尼亚卢卡。然而,巴尼亚卢卡地方法院后来推翻了这一裁决,称索赔超过了三年的
诉讼时效。波斯尼亚克社区誓言将对该决定提出上诉。2001年5月7日,数千名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袭击了一群参加标志性的16世纪费尔哈迪亚清真寺重建仪式的波斯尼亚克和外交团成员。有警察合作的迹象。在袭击中,超过30人受伤,5月26日,遭受头部伤害后陷入
昏迷的穆拉特·巴迪奇(Murat Badić)死亡。14名
波黑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因引发骚乱而被监禁。
人口统计
2013年波斯尼亚的人口普查显示人口为185,042,绝大多数是塞尔维亚人。1991年人口普查时,巴尼亚卢卡的人口有195,692人。
波黑战争时期的1992年至1995年期间,有6万人波斯尼亚人和
克罗地亚人离开或被驱逐出城市。虽然一些波斯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回到了巴尼亚卢卡,但人口仍未回到战前的水准。
政府
巴尼亚卢卡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不同级别的政府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巴尼亚卢卡是巴尼亚卢卡市政府的中心。许多实体和国家机构都设在这座城市。塞族共和国政府和国民议会设在巴尼亚卢卡。设在该市的
波黑和黑塞哥维那国家机构包括间接税收局、存款保险机构以及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中央银行(前塞族共和国国家银行)的分支机构。
奥地利、
克罗地亚、
法国、
德国、
塞尔维亚、
英国和
美国通过总领事馆在巴尼亚卢卡维持外交代表。截至2021年,市长是民主进步党的德拉什科·斯塔尼武科维奇(Draško Stanivuković),他在2020年当选。
经济
1981年,巴尼亚卢卡的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是南斯拉夫平均水平的97%。尽管城市本身在1990年代初的
波黑战争中并未直接受到影响,但其经济受到了影响。在这一时期,巴尼亚卢卡在关键领域如技术方面落后于世界,社会拥有的技术公司如SOUR Rudi Čajavec倒闭,导致经济相对停滞。然而,近年来,
金融服务行业在城市中的重要性有所增加。2002年,新成立的巴尼亚卢卡证券交易所开始交易。上市公司数量、交易量和投资者数量都显著增加。一些大公司如Telekom Srpske、Rafinerija ulja Modriča、Banjalučka Pivara和Vitaminka都在交易所上市,并定期交易。投资者除了来自
斯洛文尼亚、
克罗地亚和
塞尔维亚的投资者外,现在还包括来自
欧盟、
挪威、
美国、
日本和中国的一些投资基金。一些
金融服务监管机构,如塞族共和国证券委员会和RS银行机构总部设在巴尼亚卢卡。这一事实,加上一些主要的
波黑银行、存款保险机构和增值税(VAT)机构都设在该市,帮助巴尼亚卢卡确立了自己作为国家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
文化
塞族共和国博物馆继承了1930年成立的民族学博物馆,并通过考古、历史、艺术史和自然的
收藏品扩展了其陈列。塞族共和国现代艺术博物馆,也称为MSURS,当代艺术博物馆,展示了国内外艺术家的展览。巴尼亚卢卡是国家剧院和国家图书馆的所在地,两者都建于20世纪上半叶,以及众多其他剧院。塞族共和国档案馆的总部位于被称为Carska kuća或帝国之家的建筑中,建于1880年左右。它比巴尼亚卢卡的任何其他结构都有更长的公共使用历史。巴尼亚卢卡最著名的文化场所之一是文化中心“班斯基宫”(Banski Dvor),建于1930年代,作为弗尔巴斯班纳省班的住所。城市有许多文化艺术协会。最古老的是CAA "Pelagić"(成立于1927年),这是
波黑和黑塞哥维那最古老的此类机构之一。
体育
巴尼亚卢卡有一个主要的足球场和几个室内体育馆。当地的手球、篮球和足球队都传统上使用Borac(战士)这个名字。城市有十六家足球俱乐部,其中最著名的是巴尼亚卢卡的Borac(2020-2021赛季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超级联赛冠军)、BSK巴尼亚卢卡和Omladinac巴尼亚卢卡(两者都在塞族共和国第一联赛),FK Naprijed巴尼亚卢卡和FK Vrbas巴尼亚卢卡。FK Borac巴尼亚卢卡是塞族共和国最受欢迎的足球俱乐部之一。该俱乐部在其历史上赢得了几个重要奖杯,如Mitropa杯冠军、南斯拉夫杯、
波黑和黑塞哥维那超级联赛、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足球杯、塞族共和国第一联赛、塞族共和国杯的奖杯。该俱乐部参加了
欧洲冠军联赛和
欧洲足球五大联赛。这座城市在手球方面有着悠久的传统。RK Borac巴尼亚卢卡在1976年成为
欧洲冠军,在1975年成为欧洲亚军,并在1991年赢得了IHF杯。当地的网球锦标赛“Trive Vujića纪念赛”已经成为职业赛事,并在2001年获得了
巴西网球公开赛的地位,成为挑战者赛事。
巴尼亚卢卡挑战赛每年九月举行。2006年,
戴维斯杯网球锦标赛欧洲/非洲区组III的比赛在该市举行。2023年4月,巴尼亚卢卡举办了2023年塞族
公开赛,作为2023年
ATP巡回赛的一部分。自2015年起,该市举办巴尼亚卢卡半程马拉松赛。2005年和2019年,
欧洲漂流锦标赛在
弗尔巴斯河举行。巴尼亚卢卡在2018年被指定为欧洲体育城市。
交通
巴尼亚卢卡的公共交通完全由公交服务运营。超过三十条公交线路将市中心与城市其他地区及其郊区连接起来。城市中最古老的公交线路是1号线。出租车也很容易获得。高速公路E-661(当地称为M-16)从巴尼亚卢卡向北通往
克罗地亚,途经
格拉迪什卡,靠近
波黑/克罗地亚边境。提供前往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大多数邻近和较大城镇的广泛巴士服务,以及前往
奥地利、
比利时、克罗地亚、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黑山、
荷兰、
塞尔维亚、
瑞典、
瑞士和
斯洛伐克等地区和
欧洲目的地的服务。巴尼亚卢卡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铁路服务的Željeznice Republike Srpske的一个小枢纽,该服务构成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铁路网络的一半。服务运营至大多数北部波斯尼亚城镇,每天有两列现代化的空调“Talgo”列车前往
萨拉热窝。然而,与邻国相比,服务相对缓慢且不频繁。巴尼亚卢卡国际机场(IATA:BNX,ICAO:LQBK)位于巴尼亚卢卡以北23公里。机场由Air Serbia服务,运营前往贝尔格莱德的航班以及前往
安塔利亚和雅典的夏季包机,而Ryanair运营前往
贝加莫、
柏林、
布鲁塞尔、
哥德堡市、
斯德哥尔摩阿兰达机场、
梅明根市、
法兰克福哈恩和
维也纳的航班。还有巴尼亚卢卡扎卢扎尼机场,一个小型机场。
国际关系
友好城市
巴尼亚卢卡与以下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 意大利比托恩托
-
以色列莫迪因-马卡比姆-雷乌特,自2010年起
- 塞尔维亚泽蒙
名人
巴尼亚卢卡是许多知名人士的出生地或成长地,包括
波黑奥地利手球运动员戈里察·阿奇莫维奇、
塞尔维亚足球运动员斯尔丹·巴比奇、拳击手和诗人马里扬·贝内什、塞尔维亚手球运动员姆拉登·博伊诺维奇、塞尔维亚网球运动员尼古拉·恰奇奇、塞尔维亚篮球运动员萨沙·查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