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詹事:詹事,秦官,汉因之,掌皇后、太子家,秩两千石。汉时,太子门大夫、庶子、洗马、
舍人,皆属二傅。其太子家令丞、率更令、仆、中盾卫率等官,并属詹事。
后汉省詹事,而太子官悉属少傅。魏复置詹事,领
东宫之务。晋不置,至
咸宁市元年,复置以掌宫事。及
永康市中,复不置。自
太安以来,又置,终孝怀之代。其职拟
尚书令,掌三令、四率、中庶子、庶子、洗马、舍人等官。银印青绶,进贤两梁冠,配水苍玉。宋与晋同。齐置府,领官属。梁、陈任总宫朝。
北魏有太子左右詹事。
北齐东宫众事,无大小皆统之,领三寺左右卫二坊。
后周置太子宫正、宫尹。隋开皇初,置詹事,二年罢之。
唐朝复置詹事府,詹事一人,掌内外众务,纠弹非违,总判府事。置
少詹事一人以贰之。
龙朔二年,改詹事为端尹,少詹事为少尹,
咸亨初复旧。
垂拱元年,又改詹事为宫尹、少詹事为少尹,
神龙初复旧。
清朝太子詹事为模仿
明朝之前的
中原地区旧有机构并加以扩充功能,主要从事皇子或皇帝的内务服务以及文学侍从,品等为
正三品。该官职设置于詹事府,辖下有少詹事等辅佐官职。1910年代,清朝灭亡后,该官职废除。
介绍
太子詹事,一人。丞一人。职比台
尚书令、领军将军。詹,省也。汉西京则太子门大夫、庶子、洗马、
舍人属二傅,率更令、家令、仆、卫率属詹事。皆秦官也。
东汉省詹事,太子官属悉属少傅,而太傅不复领官属。晋初,太子官属通属二傅。
咸宁市元年,复置詹事,二傅不复领官属。詹事,二千石。
明朝詹事府
设置和结构
洪武初年,置大本堂以藏古今图籍,召四方名儒训导太子、亲王。不久,太子居于文华堂,诸儒轮班侍从,又选才俊之士入充伴读。当时,
东宫官属除了太子少师、少傅、少保、
太子宾客以外,还有左右詹事、同知詹事院事、副詹事、詹事丞、左右率府使、同知左右率府事、左右率府副使、
谕德、
赞善大夫,都以勋旧大臣兼领其职。又有文学、中舍、正字、侍正、洗马、庶子及赞读等官。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定左、右春坊官,各置庶子、谕德、
中允、赞善、司直郎,又各设
大学士。随即又定司经局官,设洗马、校书、正字。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因属官太多而无所统率,才设詹事院以总之。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改名詹事府,置詹事1人(
正三品),
少詹事2人(
正四品),府丞2人(
正六品)。
主簿厅主簿1人(
从七品),
录事2人(正九品),
通事舍人2人。左春坊:职官有大学士(
正五品)、左庶子(正五品)、左谕德(
从五品)各1人,左中允(正六品)、左赞善(
从六品)、左司直郎(从六品,后不常设)各2人,左清纪郎1人(
从八品,不常设),左司谏2人(从九品,不常设)。右春坊的官员设置如在春坊。司经局:设有洗马1人(从五品)、校书(正九品)、正字(从九品)各2人。
职责作用
詹事掌统府、坊、局之政事,以辅导太子。
少詹事为詹事之副贰。
朱元璋对太子的教育很重视,既不随便付之以重任,又特设一套较前代完备的
东宫官,以训导太子。《明会要·职官七》引《明通纪》: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
中书及都督府议,仿元旧制设
中书令,欲奏以太子为之。帝曰:“取法于古,必择其善者而从之。元人事不
颜师古,设官不以任贤,惟其类是与,岂可取法?且吾子年未长,学未充,更事未多,所宜尊礼师傅,讲习经传,博通古今,识达机宜。他日军国重务,皆令启闻,何必效彼作中书令乎?”乃令詹同考东宫官,设少师、少傅、少保、詹事、率府使、
谕德、
赞善,
太子宾客等官。
这表现了
朱元璋的卓见远识,詹事府官员对太子的影响最为直接,所以明太祖慎择其人,常以勋旧大臣兼领其职。据《明史·唐铎传》记载,初置詹事院,太祖对吏部说:“辅导太子,必择端重之士。三代保、傅,礼甚尊严。
兵部尚书唐铎谨厚有德量,以为詹事,食尚书俸如故。”以后,凡
东宫官缺,则命廷臣推举
孝义市笃行之京官兼任。
朱祁镇天顺(公元1457—1464年)以前,或尚书、侍郎、
都御史兼任。
朱见深成化(公元1465—1487年)以后,例以
礼部尚书、侍郎由翰林出身者兼掌之,
朱元璋规定
女官由廷臣兼领,其谋虑是很深远的。据《洪武圣政记》载: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二月,礼部尚书
陶凯请选人专任东宫官属,罢兼领之职,庶于辅导有所责成。帝曰:“古者不备其官,惟贤能是用。朕以廷臣有才望勋德者,兼
东宫官,非无谓也,尝虑廷臣与东宫官属有不相能,遂成嫌隙,或生奸谋,离间骨月(肉),其祸非细。若
江充之事,可为明鉴。朕今立法,令省台都督府官兼东宫赞辅之职,父子一体,君臣一心,庶几
无相构患”。
这说明了
朱元璋规定“兼领”之制是接受了
西汉巫蛊之祸的教训。
女官“兼领”就可预防廷臣与宫官相构,而生奸谋,“离间骨肉”。这是明太祖调节宫廷内部矛盾的重要措施。
通事舍人掌东宫朝及辞见之礼。“凡廷臣朝贺,进笺进春、进历于太子,则引入而举案”。春坊
大学士执掌太子向皇上奏请及讲读之事。洗马掌经史子集、制典、图书刊辑之事。凡天下图册上
东宫者,皆受而藏之。校书、正字为洗马之佐,掌缮写装潢并校正典籍之讹谬。明中期以后,詹事府成为翰林官迁转之阶,太子出阁的讲读之事都由其他官员充任,名实已不相符了。
清朝詹事府
设置过程
清沿明制,于
顺治元年(1644年)设詹事府,为辅导东宫太子之机构,同年十一月裁撤,其事务并入内三院。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复置,设詹事、
少詹事,以内三院官兼任。
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废立皇太子后停止。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谕:“詹事府
东宫僚佐,储贰未建,其官原可不设,第以翰林叙进之阶,姑留以备词臣迁转地耳”。自此以后,詹事府官员专备
翰林院迁转之资。
机构结构
詹事府设詹事满、汉各1人(
正三品)、少詹事满、汉各1人(
正四品),左、右庶子满、汉各1人(
正五品),洗马满、汉各1人(
从五品)、左、右
中允满、汉各1人(
正六品),左、右
赞善满、汉各1人(
从六品),
主簿满、汉各1人(
从七品)、
笔帖式6人。
职责作用
詹事府的职掌是:凡皇帝坐朝或秋审、朝审以及九卿、翰、科、道会议之事,詹事、
少詹事均得“侍班”或参加集议。凡修实录、圣训,詹事府詹事、少詹事例得充任副总裁官及纂修官。纂修其他书史,少詹事皆得充任纂修官。此外,有些职掌是与
翰林院互兼的。
清代规定,凡
东宫千秋节(东宫诞辰)及
元旦、
冬至行礼庆祝、表笺文式,由詹事府坊局官撰拟颁发。
詹事府内部机构分左右春坊、司经局及
主簿厅,其职官及分掌如下:
左右春坊:设左、右庶子满、汉各1人,左右
中允满、汉各1人,左右
赞善满、汉各1人,掌记注、纂修之事。其汉员,分别兼翰林院侍读、侍讲、
编修、检讨等衔。
司经局:设洗马满、汉各1人,掌经籍、典制、图书刊刻的收藏。其汉员兼翰林院修撰衔。初设汉正字2人,掌缮写讲章及装潢之事。
主簿厅:设主簿满、汉各1人,掌文移;
笔帖式满6人,掌翻译。
詹事府的机构掌章奏、文移事务,另设满、汉主簿2人管理。
从詹事府的具体执掌看,已无本府的专职,实际上变成了
翰林院的辅佐机构。所以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改革
官制,实行“新政”,便以詹事府名实不符,首先被裁撤,其事务归入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