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闪鳞蛇
IUCN濒危物种
海南闪鳞蛇(学名:Xenopeltis hainanensis)是一种闪鳞蛇科的非毒蛇,分布于中国和越南。闪鳞蛇又称为日光蛇或珠光地蛇,因其沿地面蠕动时,鳞片会发出钢青、鲜绿、血红、紫铜等艳丽的珍珠样反光光。它是一种比较原始且种属单一的蛇类,主要栖息在洞穴中,常隐藏在土壤、砾石或大木下。只有在追捕鼠类、蛙类、小鸟等猎物时,晚上才偶尔会来到地面。自1827年发表以来,闪鳞蛇科一直只有一属一种,分布在越南、缅甸、马来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中国的云南省广东省、湖北(十堰)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全长雄性865mm,雌性610mm。尾长约占全长的0.075。背面蓝褐色,有金属光泽,两侧最下3行背鳞间有1~2条断续白纵纹,最下一行背鳞灰白色;腹面灰白色,尾后段尾下鳞蓝褐色。头背蓝褐色,头腹浅蓝灰色或浅褐色。头较小而略扁,吻端圆纯,躯干圆柱形,尾短,仅占全长的1/13或1/14。头背有前后2对顶鳞,其间夹有1枚顶间鳞;无颊鳞;眶前鳞与眶后鳞各1;鳞1+2;上唇鳞7,3-2-2式;下唇鳞6-7,前3枚切前颔片。上颔齿每侧22-24枚。背鳞平滑,通身15行;腹鳞152-164;肛鳞二分;尾下鳞16-19对。海南闪鳞蛇体长通常在0.5到1米之间,头部呈楔形且狭窄,几乎没有明显的颈部区分。与其姊妹分类群单色闪鳞蛇(Xenopeltis unicolor)相比,海南闪鳞蛇只有一个眼后鳞片而不是两个,腹部、上唇和下唇鳞片较少,尾巴较短,上颌齿也较少。
栖息环境
栖息在海拔200-800m的平原与丘陵与低山地区。
生活习性
晚上活动,白昼隐藏在草丛、枯叶下方。剖胃发现有蚯蚓和蛙残骸,根据它们常到住宅附近活动,可能和觅食小型啮齿动物食虫目动物有关。具有夜行性;捕食小型脊椎动物。虽然不具有毒性,但是属于缠绕型捕食者,通过肌肉紧缩的环抱使猎物窒息而死。它们是穴居性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地下生活。海南闪鳞蛇的食物种类多样,主要以青蛙爬行纲(包括其他蛇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幼蛇与成年蛇非常相似,除了在头部下方有一圈明显的白色“领圈”鳞片。这种颜色在第一年内会逐渐消失。
分布范围
本种仅分布于我国,分布范围虽较广,但数量稀少。海南闪鳞蛇在中国东南部(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至浙江省,南至海南岛)和越南北部的“孤立地区”发现。模式产地是中国海南岛吊罗山的大理村。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数量:自1972年被描述以来,迄今为止仅发现10余号标本。生存数量仅千余条。
因素:本种常在人类住处的后院出现,又有金属光泽,容易被发现,且因为反光常被误认为是毒蛇而大量捕杀。
保护等级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原地区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濒危(EN)。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濒危(EN)。
濒危信息: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分布范围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保护等级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