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逊(生年不详-565年),字孝谦,出生于河东北猗氏(今
临猗县)。他是北齐时期的文学家,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家庭,其父亲和祖父都没有担任过官职。樊逊的哥哥从事制毡行业,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经常资助他读书。尽管樊逊勤奋好学,但他对长期依赖兄弟的生活感到不安,一度考虑放弃学业,转而与哥哥共同经营制毡生意。在他的母亲鼓励下,他最终决定专注于儒家经典的研习,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樊逊以
孔子的格言“见贤思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断激励自己追求卓越。
樊逊在年轻时就表现出对学问的浓厚兴趣,他的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他二十二岁时,被举荐为秀才。在
北齐天保五年(554年)正月,
高洋计划举行封禅
泰山的仪式,樊逊上奏指出
道教和神仙信仰都是虚幻的。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文宣帝高洋下令樊逊与其他学者合作,利用
邢邵、
魏收等人的私人藏书,对《五经》和其他历史著作进行了修订。樊逊的职业生涯经历了多次起伏,最终晋升为员外散骑侍郎。北齐
天统元年(565年),樊逊去世。
东、
西魏分立期间,樊逊的家乡遭受西魏军队的攻击,他随
东魏官员向东撤离,定居在
邺城遗址。北齐成立后,樊逊成为
临漳县的小吏。临漳县令
裴鉴因其节俭朴素而受到当地人的尊敬,樊逊借此机会创作了十多首诗歌赞扬裴鉴的美德。裴鉴欣赏樊逊的才华,任命他为
主簿,负责管理文书工作。后来,通过裴鉴的推荐,樊逊成为了右仆射
崔暹的
太子宾客,并与
李广、封孝惔等文人一起讨论学术问题。樊逊相貌平凡,常常因为门第背景而感到受限,他独自生活,以
东方朔的言论“陆沉世俗,避世金马”来自我宽慰。他还模仿东方朔的《答客难》撰写了一篇文章《答客诲》,表达了个人的心声。在一次崔暹举办的宴会上,崔暹向
大司马、
襄城县王元旭推荐樊逊,称他学识渊博,适合担任军事顾问。元旭对此表示怀疑,樊逊则礼貌而又尖锐地回应:“我家没有显赫的门第,不敢担当此职。”
樊逊的政治生涯始于
东魏武定七年(549年),当时
高欢去世,
崔暹因打击世家大族而遭到反对,被迫流放到边境地区。随之,崔暹的门客们也分散各处。樊逊来到
陈留郡居住,那里的
汉中市刺史聘用了他,并推荐他为秀才。由于梁州属于下等州,按规定每三年只能推荐一位秀才,而在武定五年(517年)梁州已经推荐过一位秀才,因此樊逊虽然经过一番争论,但他的秀才资格并未获得官方承认。回到梁州后,樊逊又被提升为
长史,随梁州刺史南征,后来又随梁州刺史到达颍州。
北齐天保元年(550年),
颍州区再次推荐樊逊为秀才,但由于他在朝堂上的对策未能迎合
高洋的期望,被禁止在三年内参加选拔。直到天保五年(555年),梁州第三次推荐樊逊为秀才,这次他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终于获得了秀才的称号,从而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同年十二月,樊逊作为清河王
高岳的随从参加了南伐。第二年,他作为高岳的行台郎中,出使南方,促使
南梁与北齐签订了和平条约,考核成绩被评为清平勤干。
樊逊在北齐朝廷的精简过程中表现突出,他在策问选举中脱颖而出,被选入官。时任尚书左仆射的
杨愔称赞他说:“后生清俊,莫过
卢思道;文章成就,莫过樊孝谦;几案断割,莫过崔成之。”并将三人都任命为员外
参军。尽管樊逊以门第贫寒为由拒绝接受这一职位,但杨愔坚持留下他,并让他参与制定诏令和策略。樊逊在
齐武成帝高湛
河清初期被任命为主书,参与制定诏令和策略。
天统元年(565年),他被授予官员外郎的职务,不久后逝世。
樊逊在《
北齐书》中留存的对策显示了他的思想倾向,他主张尊崇儒教,贬斥佛教和
道教。他认为,如果佛教和道教盛行,那么
儒家思想就会受到损害。因此,他建议
高洋应该关注文化和教育领域,而不是
迷信宗教。这种观点顺应了
北朝统治者的政治需求,有助于巩固他们的统治基础。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整个历程中,樊逊可能并不占据显著的地位。但在
北齐乃至北朝的历史背景下,他以其文学成就而闻名。《
北史》记载,当时著名作家
魏收非常受人推崇,他曾撰写的《库狄干碑序》委托樊逊撰写碑铭,完成后人们误以为序和铭都出自魏收之手。高洋去世后,
杨愔请樊逊起草了一份告知
太原市朝臣的文件,完成后再交由魏收润色,魏收竟然无法改动其中的一个字。这些例子都证明了樊逊的文学才华。可惜的是,樊逊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并不多,这不免让人感到惋惜。
天保七年(557年),
高洋下令校勘
法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以便皇太子阅读。樊逊与高乾和、
马敬德等十一位秀才一同接受了这项任务。在战乱频发、国家分裂的时代,高洋能够重视文化的传承实属不易。樊逊承担起这份责任,他依照汉代
刘向校书的方法,搜集了
北齐境内的所有公私藏书,仔细核对,除了官方收藏的书籍之外,还找到了三千多卷其他版本的书籍,使得《五经》和其他历史著作几乎没有遗漏之处。他对保护
中原地区古代典籍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