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年仅19岁的邓权民投笔从戎,报名参加了
黄埔军校中央陆军步兵学校教导总队第一期。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投降,时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集团军教导团团级干部的邓权民参与了日军的受降仪式。 1998年,邓权民立下遗嘱,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以报效祖国。
邓权民,1918年在
广州市出生。母亲郑洁坤是郑绍忠第四子郑润廉的长女,父亲邓弓一为
邓世昌是堂兄弟邓佑昌之子。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年仅19岁的邓权民投笔从戎,报名参加了黄埔军校中央陆军步兵学校教导总队第一期。次年
日寇侵华,邓权民被派到军政部第23补充兵训练处,专门训练新兵。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投降,时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集团军教导团团级干部的邓权民参与了日军的受降仪式。邓权民说:“抗战期间,最开心的时刻是在
博罗县接受当地一支日军联队的投降。”
1946年抗战胜利后,当
中国国民党掉转枪头打共产党时,他毅然辞职回乡,后又拒绝国民党2万银元券的“安家费”,坚决不到台湾去。1998年,邓权民立下遗嘱,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以报效祖国。“作为英雄的后代,应继承先祖遗志,为建设祖国再立新功”,出于这种愿望,1998年,中山医科大学接受了邓权民捐赠遗体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