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第一中学
1952年创办的公立普通高中
沂南县第一中学坐落在智圣诸葛亮的故里山东沂南,始创于1952年11月,1953年迁入新校址——沂南县界湖镇文化路19号。学校占地54669平方米,建筑面积66401平方米。在职教职工563人,在校学生近7000人。拥有高级教师130人,中级教师21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0人。2004年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并先后被授予"山东省绿化先进单位"  等几十项荣誉称号。
2015年12月,县教体局发布公示:沂南一中新校址选定于县城西外环以东、北外环以南、县城关中学(界湖一中)以西,占地约400亩。新校已正式投入使用。
学校概况
物质设施
学校建有集教学、会议、演出为一体的大型多功能厅。开通宽带网,建有教学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库。微机室、实验室、阅览室、体育馆等功能室一应俱全,电子监控安全网络覆盖全校。
精神文明
学校构建“德·智”校园文化体系,重视文化引领,以文化人。打造校宣传 栏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楼道文化、教研组办公室文化体系,重建学校网站,创办《沂南第一中学报》,制作学校宣传片,创作毕业歌、校歌,录制校歌全球音乐电视台
师资力量
学校建有一支敬业奉献、严谨执教、爱生善导、团结协 作、以身立教的良好教师队伍。拥有省人大代表1人、省优秀教师5人、市劳动模范2人、市优秀教师6人、沂蒙名师4人、市优秀教研组长8人、市优秀班主任4人、市教学能手、教学新秀47人、市政府首届教学成果奖24人、县劳动模范2人、沂南名师13人、县十大杰出青年6人、县首届最美教师1人、县政府记集体记三等功3次,受县政府个人记功7人、县政府首届教学成果奖49人。
新校区
沂南一中新校位于县城西北方向,北外环以南、西外环以东、玉泉路以北、规划英才路以西,四面环路,交通顺畅;南北望山,西面向水,毗邻汶河湿地公园和西山公园,地理位置优越。
新校占地面积444.6亩,校舍建筑面积13.99万平方米,共有21个建筑单体、两个运动场、三个大门,总投资约4.58亿元;办学规模达到141个教学班,可容纳7000余名学生就读。是沂南县一次性投资最大的民生工程。新校功能布局科学合理,教学管理设施先进齐全。分为教学区、生活服务区、景观休闲区、综合会议区、校内外停车区等功能区。设有3座教学组团楼、1座科技楼、8座宿舍楼、2座餐厅楼、1座艺术楼、1座体育馆、1座图书综合楼、1座大礼堂、1座生活服务楼、1座浴室楼以及卫生室、理发厅、超市等生活服务用房。
新校规划设计高端定位。同济大学承担规划设计,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以前庭后院的景观结构、环状流畅的交通体系、自由错落的建筑布局、叠山引水的景观特色为设计理念,塑造文化浓厚、山水园林园式学校。
教学成果
先后有32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曾连续两年摘取山东省文科状元的桂冠,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升入“985”、“211”重点名校,先后被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体育学院确定为"优秀人才输送基地"。近年来,有近两千人次在各学科奥赛,各类比赛、竞赛中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
集体荣誉
学校先后被授予“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 、“山东省绿色学校”等省级荣誉,“临沂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临沂市师德建设十佳单位”等市级荣誉,并因开展各类竞赛荣获“临沂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组织奖”等称号。
校食堂获称“临沂市学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食堂”。
历史沿革
发展沿革
1952年11月,建校,原名沂南中学,校址在大汶河东岸的南寨村;
1953年6月6日,迁入现址沂南县文化路19号;
1956年,因青驼中学建立,沂南中学改名为沂南一中;
1958年10月,因沂南县撤销,改为沂水县第四中学
1961年8月,沂南县恢复,又改为沂南一中;
1964年,被地区文教局确定为地区定点中学;
1974年,废除以顺序命名的办法,又改为沂南中学;
1978年,学校被确定为地区重点中学,由正科级转为副县级;
1984年8月,县城三所中学按顺序命名,沂南中学又改为沂南县第一中学,并沿用至今。
搬迁规划
随着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考综合改革的到来,其办学条件已远远不能满足“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创建要求,必须另规划选址,建设一中新校。经征求意见,一致同意第一选址方案,即:县城西北方向、西外环以东、北外环以南、镇城关中学以西,共占地约400亩。
学校文化
校训
育人为本 以文化人
校风
精神:学高 身正 奉献 奋斗
校风:笃学 明德 求实 进取
考风:诚信 规范 沉着 灵动
教风:凝才聚智 因材施教
学风:勤奋自强 博学创新
校徽
由三部分组成:上面是汉字“山东省沂南第一中学”,下面是阿拉伯数字以及英文书写的“NO.1 Middle School Yinan Shandong”。主体标志为金黄色,文字部分中文、英文和数字的完美组合表现出强烈的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标志沂南一中具有身后的历史文化底蕴。校徽以生动形象的造型,诠释了富有生机、希望与未来的沂南第一中学。
校花
青裳,又名合欢,位于办公楼西南角、综合楼东侧,植于一中建校时,已成为一中文化精神的重要部分。2015年11月,校报开设《人文·芙蓉》栏目,使芙蓉文化成为一中文化的鲜活成分。
校报
创刊于2014年3月30日,更新日期不定,姜自忠任主编,马士轩任副主编,张守业、朱纪飞、王世斌、徐以江、李德信、朱洪发、麻成建、杜纪军、高金山、潘月兵任编委,谢有玺、李先梓任执行主编,潘月兵任责编,吴广晖任美编,魏豪杰负责排版。
校歌
《张开智慧的翅膀》姜自忠 词 陈 喜 曲
在智圣的故乡,我们开启知识的灵光。在红色的热土,我们吸纳坚毅的力量。
在多彩的年华,我们握紧年轮的时光。在书香的校园,我们筑就成才的殿堂。
汲取诸葛智慧,扎根厚德沃壤。怀揣父母期望,心存腾飞理想。
德高为根,大智为本,立下我们奋斗的志向。英才迸发,博学众长,青春之花激情绽放。
勤奋自强,昂扬向上,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栉风沐雨,日月兼程,万千桃李四海芬芳。
我们迈着成长的脚步,播撒灿烂耀眼的星光。我们向着未来奔去,收获光彩夺目的辉煌。
让我们张开智慧的翅膀,扬帆起航。扬帆起航。我们的梦想,从这里,飞向远方。
毕业歌
《青春的记忆》 姜自忠 张 慧 词 万莉莉 曲
春日的暖风,送来了樱花紫藤的芬芳,沁透着青春记忆中的翰墨书香;
夏日的阳光,灿烂了七彩牡丹的笑脸,启迪着青春记忆中,那智慧学子的灵光;
我们将要远行,驶离停靠了三年的海港;我们将要远行,收拾行装奔向理想的远方。
青春的记忆啊,厚德成人育我茁壮成长;青春的记忆啊,大智成才助我展翅飞翔。
秋日的细雨,催浓了校园合欢的枝叶,唤醒着青春记忆中的书声激扬;
冬日的白雪,滋润了校园的碧树新绿,闪耀着青春记忆中,那智慧学校的辉煌;
我们将要远行,多想再次依偎你宽厚胸膛;我们将要远行,告别这青春梦想开始的地方。
青春的记忆啊,勤奋自强擎起我的臂膀;青春的记忆啊,鸿鹄高飞让我华丽绽放。
再起航,无论我身在何方,同学啊,我们的青春不会散场!母校啊,您是我记忆中魂牵不断的梦乡!梦乡!
领导团体
姜自忠校长,党总支副书记,县府党组成员
马士轩党总支书记
张守业副校长,中学政治高级教师
朱纪飞副校长,年级主任,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
王世斌副校长,年级主任,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徐以江党总支专职副书记,纪检
李德信工会主席
朱洪发总务处主任,教研室主任
麻成建办公室主任
杜纪军教务处主任,年级主任
高金山 政教处主任,中学生物高级教师,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潘月兵教科室主任,团委书记
师资队伍
十佳班主任
高建平 咸春明 谢 刚 蔡东兴 王伟伟 李少军 李志展 王东晓 李守兴 叶红卫
优秀教育者
山东省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政)张守业(史)徐以江(地)杜纪军(生)高金山(英)赵文菊(语)薛 玉
临沂市优秀教研组长】(语)王明亮(数)王秀珍(生)高金山(地)李守兴(理)戚玉芳
【临沂市十佳班主任 优秀班主任】(语)杜纪祥(英)赵海灵(地)杜纪军(地)李守兴
【临沂市十佳育人标兵 沂南县十大杰出青年】(英)王京萍(语)杜纪祥(英)赵海灵(地)李守兴(地)王 龙
【临沂市教学新秀】〖语文〗翁红莲 尹纪秀 冯治超 王春燕〖数学〗畅古月〖英语〗王东晓 石 磊 徐金超 邵珠梅〖历史〗袁小燕〖地理〗葛红丹 徐 蕾〖物理〗郑 超 王玉星 李 健〖音乐〗万莉莉〖体育〗谷春彦 孙世波〖美术〗明 磊
临沂市教学能手】〖语文〗王明亮 刘长永〖数学〗薛小华 王秀珍〖英语〗王京萍 李彦霞 冯宝芹 李振永 甘玉霞 于华梅 石 磊〖政治〗王立慧〖历史〗李洪娟〖地理〗王 龙〖物理〗王世斌 戚玉芳 李康道〖化学〗朱纪飞 杜贞忠〖生物〗高金山 刘 红〖信息〗苏洪淮〖美术〗吴广晖 明 磊
省人大代表
赵文菊
目录
概述
学校概况
物质设施
精神文明
师资力量
新校区
教学成果
集体荣誉
历史沿革
发展沿革
搬迁规划
学校文化
校训
校风
校徽
校花
校报
校歌
毕业歌
领导团体
师资队伍
十佳班主任
优秀教育者
省人大代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