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中蜂是
中华蜜蜂在
浙江省长兴山区长期适应形成的生态类型,是一个优良的地方品种,已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太湖中蜂主要分布在
杭嘉湖平原和浙西山区。该品种适应性强,飞翔迅速,嗅觉灵敏,
工蜂出勤早,收工晚,有效采集时间长,能利用零星分散的蜜粉源植物维持蜂群的生活。
长兴县隶属于湖州市行政范围,处于北纬30°43′-31°11′,东经119°33′-120°06′之间,位于
苏州市与
杭州市之间的
太湖西南岸,与苏州、无锡隔湖相望。长兴县处于
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距
上海市、杭州、
南京市、
宁波市、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均在150公里左右。
长兴县土壤分为4个土类(红壤土、水稻土、潮土、岩性土),9个亚类,32个土属,65个土种。红壤土类占50.84%,水稻土类占34.52%,潮土类占12.89%,岩性土类占1.75%。2011年
长兴县林业用地面积60224公顷(含园地面积),覆盖率为40.1%。
长兴县位居
杭嘉湖平原低山丘陵向
太湖西岸平原过渡的地区,地势西高东低。长兴县的地质构造复杂,境内
地层从志留系(除三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
长兴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总特征是:光照充足、气候温和、
降水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温光协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历年平均气温15.6℃,气温年际间变幅在± 0.5~0.7℃ 之间,年际气温极差为1.2℃。历年月际间的气温变化幅度要比年气温波动大得多,其中以1月份气温年际变差最大。年降水量:年均1309mm。其中3~9月是全年降水集中期,占年雨量的75%以上。降水季节分布特点: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季多于秋季。年平均雨日为144天,占全年天数的39.6%。由于境内地形的不同,
降水地理分布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冬季除部分山区地带外,基本无降雪。年均日照时数1810.3小时,历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41%,光照分配较均匀。
长兴县多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6%,拥有山林96.41万亩,其中竹林面积26.79万亩。
太湖中蜂
蜂王体长18mm以上,初生重170mg以上,日产卵800粒以上。体壁棕红色,腹部黄褐色,翅透明。
雄蜂体粗壮,体长13.71±0.21mm,体重114.35±0.73mg,全身黑色,体壁绒毛呈灰色稍现黄,翅透明,呈淡
褐色。
工蜂体长11.75±0.35mm,体重76.11±0.64mg,体壁黑褐色或褐色,腹部褐黄色,盾片呈黄褐色,腹部环节显著,呈褐(黑)黄分明,全身被有黄褐色短绒毛,前额、胸部、腹下等处绒毛为灰色或浅褐色,足上绒毛多为灰色稍带黄,翅透明,翅脉褐色,翅膜为淡黄褐色。
太湖中蜂栖息在
杭嘉湖平原山区,适应于冬冷,夏热,蜜源种类多但比较分散的生态环境,善于利用晚秋、早春蜜源,抗美洲幼虫腐臭病,抗
蜂螨及
胡蜂科能力强,适合广大山区定地饲养,蜂群数量较多,是浙北地区人工饲养的主要
蜜蜂属品种之一,分为土法(桶养)和新法(活框)饲养。
太湖中蜂
蜂王产卵力强,分蜂性弱,维持群势大,群势达6~8框就发生自然分蜂,分蜂发生在王台封盖后1.5~2日龄,每日以8:00~14:00发生最多,分出群占母群的47.5~57.7%。
太湖中蜂适应性强,飞翔迅速,嗅觉灵敏,
工蜂出勤早,收工晚,有效采集时间长,在山区微雨、雾日和7℃左右的低温天气也能出巢采集。当主要蜜源结束时,能利用零星分散的蜜粉源植物维持蜂群的生活。
太湖中蜂越冬期短,越冬期冬团中心温度波动范围小,越冬饲料消耗量少,越冬期
蜂王停卵期短。太湖中蜂蜂群周年生活明显地分为春繁期、越夏期、秋季更新与越冬期,蜂王产卵量和蜂群群势呈现“两高”(春、秋)和“两低”(夏、冬)的变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