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喜事
海南卫视2019纪录片
海南卫视纪录片《中国喜事》以“新生、成长、良缘、传家、团聚、收获”六大主题作为纪录视角,每一主题三个故事的篇幅,通过不同视角下的人物故事,彼此独立但又紧密相连的生活日常,展现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冷暖与离合悲欢,用纪录片的艺术张力,将不同年龄、不同圈层的观众凝聚在同一个故事时空下。
分集梗概
第一集 良缘 娜娜的婚事
郭卫娜在山西太原从事婚庆行业已经十年。在工作中她干练勤快,为别人操办无数场婚礼。娜娜自己的婚事临近,她开始紧张起来。她要在家乡山西沁源办一个父老乡亲没有见过的婚礼,给父母长脸。婚礼前一天,突然一阵大风刮倒了刚刚搭起的帐篷。天气预报说结婚当天还会有大雨。见过不少场面的娜娜开始焦虑起来。娜娜为自己精心安排的婚礼真的会如她所愿一帆风顺吗?
第二集 良缘 马昊然与李勇敢
马昊然和李勇敢相差4岁,相距1300公里。两个有听说障碍的年轻人通过网络直播相识。他们的感情迅速升温,却饱受异地恋之苦。李勇敢比马昊然大4岁,李勇敢的爸妈舍不得她从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远嫁到辽阳市。但一切困难都没办法阻碍两个相爱的年轻人。经历风风雨雨两人终于走到了结婚的这一天。
第三集 良缘 大海之南的婚礼
武茜莎的爸爸曾是一位军人,驻守西沙岛,武茜莎也因此得名。她天生就对军人有好感。两年前,武茜莎和一位驻西沙群岛军人李淘相爱了,却引来妈妈的担忧。最终妈妈被父亲说服,一家人时隔26年后登上永兴岛,共赴一场大海之南的婚礼。
第四集 新生 欧阳姓志宇的故事
欧阳志宇和李婷是长沙市一对平凡的90后夫妻,二人即将迎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从两口之家到三口之家的转变,对于经历过肾移植的欧阳志宇来说,这是第二次“新生”。
因为换肾欠了一些钱,欧阳志宇的父亲欧阳永明在深圳开出租车忙着赚钱,孙子出生他都没有回去。孙子即将百天的时候,欧阳永明从深圳回到长沙和一家人团聚,用欧阳志宇的话说,这个新生命让一家人头上的“乌云”开始散开了,有了阳光。
第五集 新生 家中迎二胎
陈焱和徐灵建,这是一个人民教师与人民警察组成的幸福家庭,这个家庭即将迎来一个新生命。陈焱的大儿子活泼调皮,陈焱夫妇希望二胎是个女儿凑成一个“好”字,新生儿的衣服用品都是按照女孩的款式颜色准备的。陈焱的预产期就要临近,她和老公的心愿是否可以实现?
第六集 新生 心中的山
临沂市的周艺在9年前因为一次事故高位截瘫。周艺的爸爸妈妈不愿放弃周艺,不停的帮助周艺康复治疗,他们用极大的耐心和乐观的心态支撑着周艺慢慢恢复。如今,周艺上身有了知觉,也可以下地,简直就是奇迹。父亲周风友最近有个心愿,他想带着9年从没出过远门的周艺登一次泰山,给周艺未来的生活打个样。
第七集 传家 舞狮的人
刘汉庭与儿子共同经营着广东佛山三水醒狮队。在佛山三水,每逢节庆大事,人们都会邀请他们到来,为现场添彩。醒狮队搞得红红火火。刘汉庭对于醒狮队的发展非常有信心,也希望将来儿子能够接过管理狮队的班。时代在变,事事更新。作为传统技艺,醒狮也需要新鲜血液。刘汉庭决定搞一场醒狮大会,邀请师父来现场为后生们把把脉。
第八集 传家 社区民警的故事
陈传鑫,年纪虽不大在警队里却是一个“老好人”,按照他自己说法就是“和我父亲一样”。陈传鑫的父亲陈德骅是全国知名的警队劳模,因为热心照顾自己管理片区里的老人们而远近闻名。父亲一直是陈传鑫的榜样,也让他感受到了压力。女儿出生后,陈传鑫想从办案民警转为社区民警。当他走上社区民警的岗位时,才发现一切没有想象中的容易。
第九集 传家 大海的孩子
日月湾万宁市的一个海湾,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了中国冲浪的圣地。2017年,马福来创立了海南省冲浪队,挑选海南当地孩子学习冲浪。其中最吸引大家眼球的是儋州海头镇的队员,他们一共有7个人,最大的孩子黄耀书15岁已经来了3年,早已是全国知名的长板运动员,最小的舒琼雅才9岁。在教练眼里这些孩子全都非常有天赋,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点——渔民的孩子。
第十集 成长 高考的故事
冯圣涛是海口市华侨中学的高三学生,他是班里的班长,品学兼优。高考前,他给自己定下了750分的目标。冯圣涛的爸妈为了高考开始忙碌起来,他们都觉得高考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冯圣涛的状态却很轻松。高考的过程非常顺利。高考分数公布的那天,冯圣涛起了个大早,他既紧张又兴奋地等待着分数出来的那一刻。
第十一集 成长 滑板女孩张鑫
女孩张鑫阴差阳错的进入了成立不久的国家滑板队,开始为奥运会备战。滑板是一项需要胆量的危险运动。一个女孩刚开始接触滑板是既兴奋又恐惧的。慢慢地,张鑫开始展现出滑板运动员的天赋。为了和国外的选手一争高下,张鑫开始苦练绝招。2016年,滑板正式成为了奥运会指定项目。对于年轻的张鑫来说,能够冲击一下赢得奥运首秀是自己最大的喜事。
第十二集 成长 幼儿园的故事
四年前,在北京从事教育工作的刘雪莹因为没有给女儿找到合适的幼儿园,而决定自己创办一所幼儿园。她肩负着很多的角色,园长,老师,妈妈,妻子,女儿 …每天她都在不同的角色中切换,她说自己是一个不能倒下的人。她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变化。原来对每一件事都事无巨细的她,也学会了放手。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件价值非凡的艺术品,对于刘雪莹来说孩子们的成长就是来自生活的喜悦馈赠。
第十三集 收获 流动的眼科医院
健康快车是中国流动的、专门从事慈善医疗活动的眼科火车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的眼科医生赵潺告别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孩子,登上列车,未来2到3个月他和同事们要在列车上完成近1000例白内障手术。长治市的村民郑娥则已经67岁了,是位温和又爱干净的老人。她的愿望就是让已经模糊多年的左眼可以变得清澈起来。
第十四集 收获 农民刘文豹
刘文豹是湖北的种粮大户,40年前开始种地。怀着挥之不去的种粮情结。2017年,刘文豹在宁夏石嘴山市承包了3000亩地,和妻子,两个儿子一起种地。
虽然已经73岁,刘文豹壮心不已。他新承包的3000亩地在黄河岸边。雨季来临,刘文豹每天在地里监督修坝,时刻关注着黄河水情。2019年10月,贺兰山下的黄河岸边,金色的稻谷成熟了。踌躇满志的刘文豹,收获着他的幸福与快乐。
第十五集 收获 十年一展
樊昱曾是一位“职业牵犬师“,如今,他身上的标签是“犬类雕塑家”。从初入行到国内顶尖,樊昱对牵犬师职业、犬展行业有许多不一样的观察。一次偶然的机会,樊昱寻找到了新的梦想:为狗狗做一个雕塑。樊昱和妻子在北京城区40公里外的郊区,建了一个宽敞的犬舍,妻子负责生活的零七八碎,樊昱专注于创作。他认为每完成一件作品,自己就像照顾了它们一生。
第十六集 团聚 霹雳七小福
张云文来自浙江遂昌,50多岁的他事业非常成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春当年的张云文,爱上了Breaking。张云文在厂内和社会上召集成立霹雳舞团,最后有7个人参加,他们的舞团叫“七小福”。七小福霹雳舞团每周送舞下乡,是当时遂昌县绝对的偶像组合。30年过去了,七小福和他们的粉丝都已是年过半百的中年人。张云文忽然萌生了一个想法——重新召集7人霹雳舞团,组织人生最后一场霹雳舞表演。
第十七集 团聚 家在别处
周代,51岁,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音乐人,依靠自己音乐的天赋与不断的探索努力,成就了自成一派的吉他风格,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琴侠”。在大理生活的他,渐渐受不了日渐浓郁的商业氛围,他开始计划着离开这里。儿子马上到了要上小学的年龄,周朝决定带着儿子从大理白族自治州回到浙江省和朋友团聚。
第十八集 团聚 背骨灰的人
七十年前,叶海君的爷爷叶林森在奶奶怀孕时就从温岭市去了台湾,奶奶靠着自己的勤勉坚持与善良独自支撑起一个家,拉扯着儿孙长大。在台湾生活的爷爷多年后失联。
高雄市祥和里的里长刘德文的片区一共安置了2600多位退伍老兵。无依无靠的老兵相继去世,刘德文都为他们操办后事,并按照老兵们的遗愿把骨灰带回大陆安葬。
叶海君主动找到刘德文,恳求他帮助寻找自己的爷爷。刘德文确认了爷爷已经去世的消息,并答应帮他带爷爷的骨灰回温岭,安排下葬。
作品评价
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真实的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在第三届北京纪实影像周的开幕式上,对当代中国纪录片提出“要感知时代变化、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当今中国,人民火热的生产生活实践,充满了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这是纪录片创作最为丰富的素材、最为肥沃的土壤。
海南卫视人物生活影像志《中国喜事》将镜头对准新时代中国人,以“新生、成长、良缘、传家、收获、团聚”六大主题作为视角,记录根植泥土的喜悦由来。其中,风华正茂的少年故事,真实鲜活,积极向上。这些振奋人心的青春“喜事”,不仅传递了年轻一代直面挑战的勇气,也还原了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他们有着自己的梦想,有着自己的事业,有着自己的拼搏与奋斗。在追梦的道路上,他们的梦想与时代、民族、国家的梦想融为一体,他们用热血与赤诚,在中国热土上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之歌。
讲好故事的前提是选好人物。《中国喜事》节目组通过不同渠道、海量人物征集、甄选的过程,确保镜头记录中的每一个少年主人公都有着一定的时代唯一性。他们或青涩,或成熟,但却总有着相同的标签——生长于急速变革的新时代。真正有意义的青春离不开人生五味的考验,真正有价值的梦想也不会瞬间实现。《中国喜事》用纪实手法记录了新时代少年们的责任与担当、勇气与奋进。在人生的流变中,如何看准方向、积累信心,为了理想不懈奋斗。这群笃定的少年一代,他们的故事折射出坚定的奋斗力量,用亲身的经历给出了关乎于青春、关乎于梦想的生活答案。
《中国喜事》开播以来获得众多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关注,新华网、光明网、搜狐、网易等持续跟进节目动态,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热点聚焦发布文章《中国喜事:真实记录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影像志》。节目不仅得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肯定,也收获了广大观众和网友们的良好口碑。《中国喜事》在以年轻群体为主的弹幕网站bilibili(B站)播出以来,获评9.8的高分。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电视研究中心主任俞虹肯定了《中国喜事》的定位,她认为“喜”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用“喜”来呈现如时代、生活在这样一片热土上的老百姓,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对此,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高福安也认为,《中国喜事》比较接地气,虽然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但是能给社会一些正能量和思考。
“喜”于细微处,也于真实中。《中国喜事》总导演林颖介绍,在选题策划之初,就明确了这部作品人物视角必须真实的创作准则。制作团队多方调研,历时六个月记录和拍摄了18个发生在中国的真实故事。影片采用“直接电影”式的纪实手法,没有一句旁白,人物在镜头前真实地表露焦虑、真实地诉说梦想、真实地表达情感。“作为一个纪录片人,我希望在多年后再看《中国喜事》时,可以无愧地说 ‘2019年中国人生活的样子,我们认真记录下来了。”
同为一线纪录片从业者,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片人张旭看来,《中国喜事》最大的优点是质朴、真实。“如今技术手段已经远远超越了我们想象,能不能安安静静地做一个片子,反而是现在许多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海南卫视给纪录片创作带来了不一样的清新气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主任杨乘虎说,“《中国喜事》把大人物换成了小人物,把生活换成了带有叙事张力的生活,片中全国各色人物的现实生活,带来了‘喜事’的多面性,让跳动、沸腾的现实生活的喜悦度具有了饱满感。”
会议尾声,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二级巡视员郑剑也谈到了自己对《中国喜事》的看法。他认为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不光是高楼大厦,其实中国普通人的细微生活,也是大家关心的。
海南省广播电视总台总编辑尹婕妤说,希望《中国喜事》能持续创作下去,“比如做50集、100集,甚至上1000集,我相信《中国喜事》不单是海南的,它是全国的,它也可以是国际的”。
有喜有忧才是生活的常态,《中国喜事》为当代中国做了一个群像式的描摹,巧妙地将很多社会议题融入人物叙事里,找到了一条“讲好中国故事”的好策略。已经与观众见面的几个故事,主人公们无一不是平凡生活中的“超级英雄”。他们用笑化解生活的苦,用平凡理想撑起生活的日与夜。关于什么才是优秀的纪录片,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是,如果一部纪录片,它能够真实展现社会样貌,真实记录人物生活,能够将镜头对准普通人民,能够在紧要处抓住人们痛点,并给予足够的共情力,那它就能称得上优秀。毫无疑问,《中国喜事》做到了。
演职员表
职员表
目录
概述
分集梗概
作品评价
演职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