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子营
湖南湘西的职业雇佣兵团
在中国的军队中,有一支历史悠久的职业雇佣兵团,那就是出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主要是苗汉古城凤凰——的“竿军”。“地方居民不过五六千,驻防各处的正规兵士却有七千”,居民的门楣上常常题记着“贵州省巡抚”,“提督军门”,“太子少保”,“钦差大臣”,“国军少将”等等,便是对湘西竿军的简单注释。
历史
有人说,凤凰古城是座刀枪库。古城的娃儿都是伴着枪炮声坠地的。古城的娃儿从小就在城门试着举着那把百八十斤镇门大刀。古城娃儿长大后唯一的光彩职业就是参加“竿军”用脑袋换银元换媳妇。古城就这样代代为朝延输送天下最强悍的“竿军”。但是,古城“竿军”绝不仅仅是只是挥舞着铁血大旗冲锋陷阵的猛夫,他们骨子里涌动着的古城文脉让他们高人一筹。从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年(1840年)至清光绪元年(1875年)短短的36年间,就从“竿军”里拔出20人提督,其中7个为朝延重臣封疆大吏,21个总兵,43个副将,31个参将,73个游击等三品以上军官,民国时期,“竿军”又冒7个中将,17个少将,230个旅团以上军官。现代“竿军”,贵为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的朱早观将军,位居中国武装警察部队政委的李振军将军就是杰出代表······
沿革
元朝,在渭阳县(今湖南湘西凤凰县)境内设五寨长官司,驻地在竿子营,即今凤凰县竿子坪镇,明正德八年设镇竿守备,明嘉靖三十三年移麻阳苗族自治县参将驻镇竿城。清顺治三年设镇竿协副将,康熙三十九年升协为镇,镇竿成为清代全国六十二镇之一。康熙帝四十三年废土司,移辰靖道驻镇竿。镇竿成为全国八十九道之一;雍正七年,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设永顺府,辰沅靖道改为辰沅永靖兵备道,镇、道员均住凤凰,治辖范围覆盖湘西二十余州县厅,为全国八大兵备道之一。
抗日战争
1937年11月以凤凰籍官兵为主组成的国民革命军第128师,由师长顾家齐率领奔赴嘉善县狙击侵华日军第六、第八两个军团,这场凤凰军人出演的竿军历史上最为惊天地泣鬼神,直到今天都不能也不可能被忘却的壮举中,他们的命运仍然是悲壮与惨烈的。这只纯地方部队一经与日军交火,立刻显出装备的劣势,进入阵地的第二天,守卫枫泾的一个连的官兵就已经全部壮烈牺牲。喋血苦战的七昼夜,他们前赴后继与敌人在阵地上拉锯,白天日寇凭恃强大炮火控制的阵地,一到夜晚又被竿军兄弟靠肉搏白刃战夺了回来。敢死队每人一把马刀,在深秋的寒夜godlike中以赤膊为记号,摸到穿衣服的,一律挥刀而斩。128师因超限完成了任务,受到中国国民党最高统帅部的明令嘉奖。然而这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全师官兵伤亡四分之三,全师连以上军官亦伤亡过半,凤凰城内外家家挂白幡。在以后的南昌保卫、宜昌反攻、荆沙争夺、长沙会战以及洞庭湖南岸的据点争夺等一系列抗日战役中,每一硬仗苦战都有竿军加入。每一批新应征的子弟离开家乡去为国家征战的时候,家乡父老总要在城门口打出“竿军出征,中国不亡”一类鼓舞士气的横幅为他们送行。尽管那些在风中翻飞的旌旗下边,一张张皱纹满布的脸上充满了绝望的悲戚之色,而戴了孝的少妇和孩子红肿的眼睛中泪水还未消止,他们仍在义无反顾地送别亲人。抗战前夕的凤凰,大约不到一万户人家,却拥有三千左右连排下级军官,以及五个师的兵力储备。经过八年殊死征战,到了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的1945年,不死鸟二十五岁以下的男丁死伤数目惊人,至少有三千位少妇守了寡,上万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老无所依······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
沿革
抗日战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