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文(1913年—1983年),
惠阳区县澳头镇人。民国21年(1932)入广州
黄埔水师学堂第十九期。民国28年(1939)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地下党广东高州专署学生总队总支组织委员,
遂溪县二区区委委员、吴(川)廉(江)特派员。民国33年(1944)7月任南路人民抗日游击队长。
民国34年(1945)5月起任广东南路人民解放军第二支队长、第一团长。在
张炎将军部队参加抗战,民国35年(1946)率部至
越南整训,受聘为越南人民军总部高级步校军事顾问。民国36年至民国38年(1947—1949),历任中共粤桂边区工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纵队司令部参谋长,边纵第一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教育长。1950年赴
朝鲜作战,任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军务处长。1952年任
哈尔滨市中央军事工程学院海军系党委书记、主任。1966年3月,任锦西海军第二十三所训练基地第二部部长。1978年任海军试验基地司令员。
1955年授
上校军衔。1960年授
大校军衔。参加
抗美援朝战争作战时获朝鲜国家荣誉勋章。1955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
勋章。
1940年夏,正值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革命形势比较恶劣,他奉党组织之命,由
张炎将军开办的广东南路抗日游击干部补训队撤退到
遂溪县。他和爱人李夏湘均以教师的身份为掩护,分别在遂溪东区
甘林村和田寮村的乡村小学教书,开展革命活动。黄景文同志到东区后参加区委,负责宣传工作,每逢白天课余时间,他就同农民一起耕田种地,晚上则在夜校教农民识字、唱歌,宣传抗日救国思想。他在甘林村前后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他平易近人、热情待人的个性,艰苦、深入的生活作风,认真、细致、慎重、灵活的工作态度和方法,使他同甘林村的群众结下了深情厚谊,同时也使甘林村的抗日宣传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气氛热烈。他和李华良经常组织甘林村的群众,男女分组歌咏比赛,寓教于乐,很受群众欢迎。
1940年11月,中共南路特委根据形势的需要,在湛江市区
陈屋港村秘密举办区以上党员干部训练班,对各地的干部进行形势、革命气节和游击战争知识的教育。这时,黄景文同志离开了甘林村,参加了特委举办的训练班工作,负责讲授抗日游击战争这个课题。他讲课时,很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势教育与军事教育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因此,他的课讲得很成功。
1941年“
皖南事件”后,
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
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了顶点。由于形势的变化和工作上的需要,不久黄景文同志也转到吴(川)廉(江)边工作。1943年2月,日军侵占了
雷州半岛,吴梅及化廉边地区变成了抗日前线,黄景文同志任吴(川)廉(江)边特派员,此后,他积极领导这些地区的党组织,广泛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武装,大力开展武装斗争。他所部署和指挥的两家滩拱桥伏击战和钩镰岭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在廉化吴边率先燃起了武装抗日的烽火,在南路地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45年1月,他带领廉吴边的抗日武装,参加以
吴川市为重点的南路抗日武装起义,后相继任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第1支队长、第1团(后称老1团)团长,在实际斗争中施展军事才华,为南路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日本投降后,大批
中国国民党军队进驻南路,名为接受
雷州半岛日军投降,实质是大举“围剿”革命武装。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南路特委决定由黄景文、唐才率领主力老1团西进
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入越休整和支援
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