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黄埔水师学堂原名水师诵堂,与陆师诵堂合设于广州黄埔长洲地方,并称广州水陆师学堂,
光绪十三年(1887年)由时任两广总督
张之洞创设,甲午战后经时任两广总督潭钟麟更名为广东黄埔水师学堂。黄埔水师堂规制、课程仿照马尾、天津水师学堂成法,并根据
广东省实际情况,略作变通。
历史沿革
光绪三十年(1904年),总办魏瀚将40名
鱼雷局学堂学生归入“广东黄埔水师学堂”又将其改名为“水师鱼雷学堂”,学生除了学习驾驶外,兼学管轮、鱼雷课,这是我国海军早期航轮兼宜制度的尝试.
1906年魏瀚在“水师鱼雷学堂”同一校舍办海军工业学堂,改校名为“广东水师工业学堂”。1912年民国成立后,收归海军部管理,学堂改组,广东水师工业学堂的学生归并于水师,“广东水师工业学堂”改名为“广东海军学校”。广东海军学校以肖宝珩为校长,学生定额130名,以“实施海军教育,养成海军人材”为教学宗旨,并定出校训四条:爱国、服从、名誉、乐群。又修订学制:预科、本科各修三年,共十二个学期毕业。
预科开设课目为:算术、
代数、几何、量积、平面三角、物理、
化学、英文、国文、历史、地理、绘图、操练、舢板、游泳等。本科学习课目为:弧三角、航海、天文、微积分、解析几何、高等代数、运用术、炮术、轮机、水鱼雷等。在此期间,孙中山先生曾到
黄埔区对海军学生讲话,训勉爱国,振兴海军。1921年12月该校因经费原因暂时停办,招生至第十八期。黄埔水师学堂自开办起,共毕业驾驶班学生10名、管轮班学生198名。其第八至第十届驾驶班学生均往
北洋政府海军练习。
历届毕业生
广东黄埔水雷局鱼雷班历届毕业生
第一届计二名
孔 彦 郑仕
第二届计三名
陈训谍 王福贵 林启华
第三届计三名
陈就基 弼 林孝衍
第四届计四名
廖焕枢 孙 吴保泰 吴仁
第五届计七名
李玉光 石 伟 李锡 蔡 衡 孙锡璋 黄清芬 李新隆
广东黄埔水雷局鱼雷班共毕业学生五届计十九名。
广东黄埔水师学堂历届毕业生:
第一届计十三名(驾驶)
曹汝英 彭灿昌
谭学衡 关湖 汤廷光 卫汝基 薛炳奎 廖坚华 龙廷颺
黄权 姚玉瑶 何汝锦 廖灼华
第二届计十九名(驾驶)
吴保和 高传柏 张光熙 刘 康 郑勤成 王考鸣 陈心鹗 邹景虞 崔元韶 郑硕简 任书洛 高仲芷 林开卓 叶长庚 陈庆清 梁宝琳 张鹤年 林朝鼎 陈常
第三届计八名(驾驶)
陈思诚 潘健新 苏希坡 丁 潮 陈寿铭 张允栋 林孝彝 谭学慈
第四届计四名(管轮、驾驶)
卢毓英 陈宝璋 沈正增 沈念祖
第五届计四名(管轮、驾驶)
第六届计八名(驾驶)
吴宗藩 林庆森 何祥 童永福 李葆生 周庆冕 梁藻森 黄文溥
第七届计六名(管轮)
第八届计十四名(驾驶,光绪二十九年冬毕生)
林献炘 陈天经 赵士淦 吴廷光 王会同
杨树庄 高 华 王济业 吴炘仁 毛钟才 吴赛仁 毛仲芳 潘文治 林国赓
高宪辰 梁渭 彭 瀛
叶在馥 廖景方 高宪乾 黄公韬 吴敏仁、
王诜 孙承泗 萧广业 张豫春
第十届计十名(驾驶,光绪三十三年冬毕生)
陈宏泰 高宪申 邱世忠 陆 杰 张天辉 汤宝璜 魏子渊 蔡世 黎 识 李式同
陈景芗 周 淦 何 哲
张国纪 苏有昌 柯在瀚 何 勋 郑勤瑞 郑金城 陈时珍 藩增 林振涛
第十二届计十二名(驾驶,宣统二年冬毕业)
何翰澜 何绰玻 岑寿樟 周天禄 陈宏毅 李孟亮 李继衍 王 永 杨 简 陆 涛 伍自立 冯立灿
第十三届计三十八名(驾驶)
王铿成 陈宪武 刘世冠 白瑞鎏 冯履新
陈可钧 卢国牟 朱彦豪 严文浚 陈衍 麦三育 郑文超 周耀海 赵刚拍 黄养魄 林以颂 蔡世浚 梁 梁波仑 叶在 钱 雄 罗启东 刘春棠 梁柏淦
叶欣 陈履新 陈 复 任国鉴 彭惇训 林威雄 黎巨鏐 梁 商 李汉翘 林 锐 余宗岳 曾纪棠 曹祖堃
李彭泽
梁商第十四届计四十八名(驾驶,民国二年冬毕业)
孔昭志 陈祖寿 李福游 黄维琛 胡 轩 张恩观 周昌弼 谢松年 孙文沛 林若时 杨贵明 陈祖荫 陈鼎刚 黄芬 高鹏飞 梁景梧 李 芳 招挂章 刘景篁 罗志达 刘树棠 黄达观 吴家驹 陈圣能 李孟元 李孟尚 黄熔健
萧衍成 卢适祥 陈兆铿 叶 杰 钱 昌 邓熙霖 梁麟 曾锡棠 沈仁涛 连 茹 罗谭福 孔繁霖 王尚冕 张承恩 潘文谱 冯肇宪 丁培龙 罗日新 蔡善海 林 毅 苏仰徵
广东黄埔水师学堂共毕业驾驶、管轮学生十四届计二百零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