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韭黄,
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特产。昭化韭黄种植历史悠久,加上种植地区温度适中、气候宜人、土壤肥沃的独特自然条件,昭化韭黄色泽鲜艳、口感宜人、香气浓郁、功用独特,为辛温补阳之品,能温补肝肾,并有温中行气、散血解毒、保暖、健胃的功效,一般人都能食用,其它地域的韭黄难以与之媲美。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历史渊源
昭化韭黄历史悠久。相传,公元211年,蜀先主
刘备率兵“北驻
昭化县”(昭化)时,正值韭菜生长旺盛期。当时粮草紧缺,居民们担心韭菜被刘备的军队所食用,就纷纷用干草和泥土遮盖,但还是被刘备的军队所发现,当刘备的军队刨开覆盖在韭菜上的干草和泥土时,韭菜已变成嫩黄透亮的嫩芽,当问及这是什么菜,居民没不敢回答是韭菜,见其象嫩芽,便回答道:“是韭芽”。刘备和将士们食用“韭芽”后,认为这种韭芽是“天赐神菜”、“大吉之物”,于是“韭芽”的称谓在开始流行。刘备由“韭”字的偏旁“非”字和“一”字,坚定了他扫除乱党军阀和恢复汉室一统天下的决心和信心,并由“韭”字的谐音“久”字联想,于公元217年亲改
葭萌县为
汉寿县,铭感
蜀汉政权正在昭化发祥,寄予指日可待即将恢复的汉室江山能天长地久。公元252年,蜀国大将军
录尚书事费祎奉诏在汉寿(
昭化镇)“开府治事”,统摄军政,昭化成为抗魏前线的指挥中心。其在昭化驻扎时期,喜食当地生长的韭芽,经常用韭芽作下酒菜,并治好了费长患数年的
胃病,时人深感神奇,于是纷纷种植“韭芽”。“韭芽”成为了一种大众蔬菜,因颜色呈黄色,民众也称为“
韭黄”。
传说,到了公元7-10世纪时的
唐朝,韭黄有美容延年益寿功能,
武则天父亲
武士彟曾任
利州区(即
广元市)
都督,全家喜食益昌县(相当于昭化镇)韭黄,其母
杨氏在怀孕期间,几乎每天都食用昭化韭黄,武则天从小就吃昭化韭黄,因而出落得天姿国色、闭月羞花。她母亲杨氏一生嗜吃昭化韭黄,享年九十二岁,创长寿奇迹。武则天登基后,当地年年向皇宫进献昭化韭黄,昭化韭黄成为贡品,此后,昭化韭黄深受皇族及宫廷达官贵人的青睐,成为他们首选的山珍仙品。
李隆基李隆基曾途经益昌县(
昭化县),吃到昭化韭黄,惊为天味,特赐名“贡黄”。
韭黄在当地开始盛产。
公元972年,
赵匡胤(赵匡)寓“昭示帝德,化育人心”之意取这两句话的前一个字改称“昭化”而沿用下来,当地生产的韭黄也被称为“昭化韭黄”或“昭化贡黄”。
公元14-17世纪时,
明朝《
本草纲目》中记载:韭叶热,根温,功用相同,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韭黄含有较多的粗纤维,能增进胃肠蠕动,可有效预防习惯性便秘和肠癌,有“洗肠草”之称。韭黄含有挥发性
芳香油及含硫化合物,具有促进食欲和降低血脂的作用,对
高血压、
心肌缺血、高血脂等有一定疗效,所含
硫化物具有杀菌消炎作用。
韭黄为辛温补阳之品,药典上称之为“起阳草”,能温补肝肾,一般人都能食用。
公元17-20世纪时,
清代的历代
昭化镇知县,十分重视昭化韭黄的生产,昭化韭黄的种植技术日趋成熟,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清代著名的“蚕桑知县”
曾逢吉,在大力鼓励百姓栽桑养蚕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推广昭化韭黄的生产,让百姓增加了收入,让更多的过往客商吃到了名闻遐迩的昭化韭黄。
《广元县志》在农业卷经济作物中记载(第348页)“广元城郊有部分农户种植蔬菜,昭化韭黄除当地场镇出售外,还调剂淡旺,供应城市,远销甘陕邻县。”
《昭化志》在物产农属中记载(第59页)“
韭黄主产
昭化镇,是过去朝廷进贡之物以及送给官、商的珍品。”在农业概况经济作物中记载(第172页)“韭黄:产于昭化镇,
城关村。公元7-10世纪时
唐朝以前有少量种植。公元10-13世纪,宋代时期种植较多。特别是东门外‘银地’的韭黄20多亩享有盛名,当时已列为朝廷进贡之物。赐有‘贡黄’之称。”
生产状况
21世纪初,
广元市高度重视韭黄产业的发展壮大,成立了广元市元
坝区韭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广元市
昭化区韭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领导小组,力求把“昭化韭黄”做大做强。2011年,
昭化镇种植优质
韭黄面积达1500亩,主要分布在城关、天雄、摆宴、凤凰、坪雾、战胜等8个村,建成昭化镇天雄关、天下鲜等蔬菜专业合作社2个、发展会员1500余户,建成村级技术服务网点8个、发展种植大户11个,建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1个,年产韭黄450万吨,产值4500万元。
荣誉认证
昭化位于川蜀之北,
秦岭以南,地处金牛古驿道与
嘉陵江、
白龙江水道交汇处,自古就是交通驿站,入川要道,“到了昭化,不想爹妈”的传说验证了古代昭化的繁荣,昭化韭黄的知名度早已随着四方来客的传播而名声远扬。21世纪初,该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2002年昭化韭黄被认定为国家首批无公害产品,2006年昭化韭黄获“西部农业博览会名优农产品”金奖,2006年11月昭化韭黄基地建设成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同年昭化韭黄参加首届中国成都国际农业博览会并获得金奖,2007年10月昭化韭黄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昭化
韭黄产业已成为
昭化区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产品远销
成都市、
绵阳市、
重庆市等省内外市场,成为西南最大的韭黄产业基地。
2011年5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
广元市考察时,实地考察了
昭化镇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情况,仔细查看昭化韭黄品质、土壤肥料,并和农户亲切交谈,详细询问韭黄生产技术和销售情况。在了解到昭化韭黄销售前景广阔,深受市民喜爱后,温家宝总理深情的说:“昭化韭黄、广元葱”,对昭化韭黄产业给予了充分肯定。在了解农民在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带动下,发展特色农业增收致富的情况后,温家宝总理指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进一步搞好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质量特色
(一)感官特色:“昭化韭黄”黄色泽嫩黄透亮,白如象牙,叶片厚实;入口细嫩,香气浓郁;与其它
韭黄相比茎长肥状,支杆粗壮,口感更加清脆。
(二)
物理化学特色:“昭化韭黄”中粗纤维≤3.75%,
类胡萝卜素≥0.18mg/L,
维生素c≥17.5mg/100g、铁≥4mg/㎏、钙≥145mg㎏。
产地环境
昭化韭黄生长地域的气候、降雨量、光照、土壤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昭化韭黄的品质特征和质量特色。
(一)与地理特征的关联性。韭黄是韭菜经软化栽培技术生产的产品,对地理环境的要求很特殊,如果环境温度超过35℃,韭黄在培土或稻草遮盖过程中容易导致高温腐烂;如果环境温度低于0℃,
韭黄生长缓慢,黄化基本停止。
昭化镇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278天。年均气温在16.8℃,年降雨量1100mm,年均日照1390小时,年均有效积温5065℃,良好的气候条件为韭黄的生长提供了最佳环境。
(二)与当地土壤、水质的关联性。昭化镇地处
嘉陵江流域,为冲积砂壤土,土质疏松肥沃,PH值呈微酸性,有机质含量高,N、P、K等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丰富,土壤PH值介于5.5至6.5之间。
韭黄灌溉用水取于15米以下地下水,水质好、无污染,良好的土壤和水质为韭黄种植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与当地环境条件的关联性。
昭化镇平均海拔510米,地处嘉陵江、
白龙江、清江三江交汇处,远离城市和工业区,周围无任何
化学污染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经科学检测空气环境质量、地表水、土壤质量等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四)与传统种植技术的关联性。“昭化韭黄”种植历史悠久,产区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特别是随着昭化
韭黄合作社的成立,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建立了韭黄生产基地,对昭化韭黄品种进行了调查和筛选,推广韭黄标准化种植,有效提高了韭黄品质。
地理标志
根据《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昭化韭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昭化韭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2011年11月30日起实施保护。
产地范围
昭化韭黄产地范围为
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城关村、天雄村、石盘村、摆宴村、战胜村、凤凰村、鸭浮村、坪雾村8个村所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昭化韭黄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昭化韭黄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棕紫土壤,土壤质地为砂壤土,有机质含量≥1.5%。土壤pH值5.0至7.0。耕层厚度≥30cm。
(三)栽培管理。
1.育苗:高育苗。春播于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种,秋播于9月上旬播种。每平方米播种量≤9g,每平方米留苗≤380株。
2.定植:苗高18cm至20cm时定植。每公顷定植株数≤390000株。采用沟栽,定植16cm至20cm。
3.施肥与培土:每公顷每年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5000kg。软化覆盖后培土3至4次,培至垄高≥25cm。
4.轮作:与葱蒜类轮作2年以上。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收割。
10月上旬到翌年2月,当假茎长度≥20cm时收割。每茬软化时间≤15天。软化1次最多收1茬。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假茎长≥20cm,呈白色,叶片淡黄色,有光泽,总株长≥45cm。味浓,质脆。
2.
物理化学指标:水份含量74%至80%,粗纤维≤3.7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