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博物馆
1997年在浙江建成的博物馆
慈溪市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慈溪峙山公园北麓,紧靠新建的峙山文化广场,占地面积7822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为400万元,于1996年6月28日破土动工,1997年1月28日竣工,1998年11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
馆藏文物
慈溪市博物馆是一家富有特色的地方博物馆,收藏的历代文物达1347件,以越窑青瓷为大宗,其中一、二、三级珍贵文物达300余件,其中北宋越窑青瓷三足黑眶蟾蜍水盂称国宝级文物。
展厅构造
馆内共分三个展厅:一楼为临时展厅;二楼展厅为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慈溪市史迹陈列,上起六、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下至辛亥革命,共分六个部分,展出文物200余件,大部分为越窑青瓷,如钱俶东汉)、四系罐(东汉)、鸡笼(晋朝)、谷仓罐(西晋)、蛙尊(东晋)、水盂(唐朝)、荷花纹粉盒(北宋)等,全面地反映了慈溪数千年来的历史变迁,辉煌灿烂的青瓷文化,筑塘围涂、变沧海为良田的伟大壮举,并向人们展示慈溪作为中原地区“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起点和青瓷发源地对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史实;三楼设置“浙东地区民俗风情展”,陈列有近代慈溪市各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家具和劳动工具,呈现三北乡民出行、家居和劳作场景。
社会评价
慈溪市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慈溪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慈溪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慈溪市博物馆作为展示慈溪丰厚悠远历史文化的窗口,以服务社会为宗旨,承古纳新,以不断进取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历史悠久
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在南部沿山一带繁衍生息,同恶劣的生存环境顽强搏斗,横河童家遗址就是这一时期慈溪先祖的生活遗存,属河姆渡文化。商周时期,他们的足迹已遍及南部山区平原,稻作文化与海洋文化均已相当发达。这一时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是东南沿海地区最显著的文化特征,也是越窑青瓷的滥觞。
慈溪市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著名的“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起点,其制瓷历史自东汉南宋初,长达千年。在晚唐五代十国北宋初的近两个世纪里,上林湖及其周围地区瓷窑林立,产品质量独步天下,一直被作为供奉的上品。至今全市范围内共遗存有近200处青瓷窑址。
自唐宋开始,慈溪人民开始经营盐业,围筑海塘,开发滩涂,种植棉花,大沽塘(今杭甬公路)以北地区的经济逐渐繁荣起来。
人文荟萃
慈溪人
民勇于抗争,明嘉靖年间的抗倭血战,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反侵略斗争,均表现出慷慨赴难,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人民革命斗争在慈溪市更是如火如荼,大批革命志士献出了鲜血和生命。
慈溪,这方灵秀的土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物,东汉高士严子陵,唐初书法家虞世南南宋哲学家黄震,学者高似孙,是其中的佼佼者;横河孙氏自宋以后俊彦辈出,以道德文章为人称誉;近现代则有辛亥革命烈士马宗汉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画家陈之佛,出版家张静庐,均卓有建树;侨日华商吴锦堂,热心资助家乡建设,备受景仰;近代民营资本家虞洽卿,在近代金融和航业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也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
文物史迹
慈溪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史迹众多,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市级历史文化保护区1处,市级文物保护点38处。这些遍布全市的文物史迹正是慈溪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的有力见证。
展览与藏品
北宋·越窑青瓷牡丹纹粉盒
粉盒是古代贵族仕女存放胭脂化妆品的容器。瓷质化妆盒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晚唐时期,油盒、粉盒等各类青瓷化妆盒大量涌现,并开始采用刻划花装饰手法,精巧秀丽。北宋时期,瓷质粉盒最为流行,越窑、定窑、磁州窑、景德镇窑等窑口均有生产,造型和纹饰也极其丰富。
由慈溪市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北宋越窑青瓷牡丹纹粉盒,为1985年樟树砖瓦厂出土。粉盒由盒盖与盒身两部分组成,呈扁圆体,盒盖与盒身以子母口扣合,通高4.4厘米,直径12厘米,底径9.1厘米,薄胎。盒盖盖面微鼓,饰刻划花牡丹纹,叶茎委婉,线条流畅。盒身作子口,浅弧腹,圈足稍外撇。胎体青灰色,细密坚硬,通体施青黄泛绿釉,釉层与胎体结合紧密,釉面匀净光亮,温润淡雅。此粉盒器形规整,轻巧秀丽,刻划花纹清晰饱满,层次分明,富有装饰意味,展示了宋代越窑青瓷的独特风韵,为宋代刻划花装饰艺术的代表性作品。
刻划花是传统的越窑青瓷装饰技法,早期一般用针状工具划成,以弦纹、摩尔纹为主。三国两晋时期出现动物纹样,南梁时期莲瓣纹最为常见。至晚唐时期,出现“偏刀”刻花技术,通常在瓷胎上先划上细线图案,再用斜刀刻出深浅不一的粗线条,使整个图案层次分明,釉色深浅相间,富有立体感。这一装饰技术于五代十国北宋时期发展到极致,吸取唐代铜镜、织绣和金银器的花纹特点,各类动植物题材的图案,由技法娴熟的工匠信手饰就,灵活多变而又自然和谐,具有瑰丽的装饰效果,对北宋耀州区、龙泉等青瓷名窑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北宋·越窑青瓷三足蟾蜍水注
蟾蜍,俗称“癞蛤蟆”,虽形容丑陋,却是古人心目中辟五兵,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吉祥之物。以蟾蜍喻月,上古有之。月光花,化身蟾蜍,又有“蟾三足,窟月而居,为仙虫”之说,于是“月宫”常被雅称为“蟾宫”,蟾蜍也被赋予浪漫情调,为文人墨客诗歌咏唱。唐朝以来,以黑眶蟾蜍作水盂造型,祈愿登科及第、金榜题名。在民间,三足蟾蜍又被称为“三足金蟾”、“金钱豹”,专以钱币为食,寓招财进宝、富贵祥和之意。
慈溪市寺龙口越窑遗址出土的青瓷三足蟾蜍水注,造型独特,工艺精湛,为上林湖唐宋越窑青瓷中的珍品。此水注由蟾蜍状水注和荷叶形托盘两部分组成。蟾蜍高6.2厘米,长10.4厘米,昂首瞪目,口唇微张,颈项外鼓,后背微隆,体形丰满,两前足自然支撑,后独足曲蹲,欲作跳跃之势。蟾蜍眼睑呈桃叶形,背布乳丁纹,排列齐整,背脊饰卷带纹,流畅优美,背中心有一注水圆孔,腹部光素。托盘高1.5厘米,口径10.8厘米,底径3.5厘米,卧足,两侧内卷,内壁划纤细叶脉纹。器物通体施青釉,釉色清澈莹润。
水注又称砚滴、蟾滴,为古人滴水磨墨的文房用具,将水注制成蟾形,汉代有之。此北宋越窑三足蟾蜍水注,整体取寓意富贵吉祥的三足金蟾象生,又融出淤泥而不染的荷叶于一体,形制罕见,殊为珍贵。蟾蜍翘首启口,曲蹲欲起,荷叶微卷,似有清风拂动,动静相宜,形神意巧妙结合,匠心独具,无愧为慈溪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林文忠公手书试贴诗稿》
《林文忠公手书试贴诗稿》,为林则徐试帖诗手稿孤本,遗存目录8页72首、诗文14页19首、跋记2篇4页,长30.2厘米,宽15.5厘米,纸本册页,书口印“云左山房”字样,附木质卷盖,盖面题“侯官林文忠公手书试贴诗稿后学郭曾量敬题”。目录诗文为林则徐手书,行书小楷,跋记为林则徐长房曾孙林题写。跋记云“诗仅十九首,列目七十有二,散佚可想。中有点墨者悉见于云左山房诗钞,附卷盖,先君子选刊遗集时所为标识也,清芬宛在,故物何之,国际劳动节之余,再伤滋痛。”可见《试贴诗稿》部分为林则徐《云左山房诗钞》初稿,早年大部分已散失,现存手稿和林黻桢先生所得原物相符。
从跋记中可知,《试贴诗稿》是林黻桢少时(壬寅年,1902年)检点家藏旧所得,后因其应官苏州古城,定居苏州市,携随至苏吴,于辛末年(1931)转赠十四弟林璧如。据原文管办主任袁展如同志回忆,《试贴诗稿》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龙山乡妇女主任、文保员张冬兰女士在文物保护宣传时发现,当时的收藏者洪品高先生为支持国家文博事业将手稿无偿捐献给政府。据洪品高先生称,该手稿为祖辈在苏州经商时所得,细节虽不可考,但大致线索已明晰。
林则徐因主张严禁罂粟,坚持维护中原地区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得国人敬仰。然而,他不仅是杰出的政治人物,在诗文和书法上也深有造诣。其一生诗作颇丰,但流传不多。《试贴诗稿》为存世稀少的林则徐手稿孤本,具有极高的文物和文献价值。沙孟海先生览阅《试贴诗稿》后称:真迹无疑,文忠公小楷胜于大楷。
诗稿虽残,然遗存诗作墨迹,或谈论农功,或寄情山水,或吟咏什物,诗文意蕴凝重,文辞娴熟,书法刚柔并济,清芬宛约,融合对世态万象的察纳沉思,细细品读,可深入洞见享誉海内外的民族英雄高洁率真的人格,叹赏其学识之广博,思想之深,品性之纯粹。于今人而言,恰如跋记所言,“历经兵火,长物都尽,惟此尺仅存,不可谓非幸。”
《试贴诗稿》现由慈溪市博物馆收藏,为国家一级文物。
唐·越窑青瓷水注
水注又称砚滴,是磨墨时用来往砚中注水的文房用具。水注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关。古人为控制滴水入砚时的水流量,故在水盂的基础上制造出带注水孔和出水孔的水注,故有“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丞’”之说。水注多为中、小型器物,可单握于掌上,便于研墨时使用,又以其轻巧雅致、雕琢精妙,可用可赏,成为文人墨客喜好的文玩。从传世品和出土器物来看,水注的出现年代不晚于汉代,最早为铜制,后出现玉、石、陶、瓷等材质,以瓷水注最为常见。在造型设计上,往往穷其工巧,多姿多彩,大致有几何形、象生形及幽灵螳螂,题材多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地域习俗密切相关,大都古雅别致,散发着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
此越窑青瓷水注出土于1977年,为镇原雁门公社(现属龙山镇)邱洋沙石队在挖沙时发现的器物。水注器身呈扁圆几何形,通高6.7厘米,上半部作浅弧腹盖状,折沿,腹径11厘米,顶部置小盘口短颈注水孔,注水孔口径3.2厘米;下半部作浅弧腹碗状,与上半部粘连成一体,一侧开鸭嘴形出水孔,矮圈足,底径6厘米;通体施青黄色釉,釉色莹润亮泽。此水注制作规整饱满,造型优雅别致,线条浑圆柔和,体量娇小却不失温婉雍容的大唐风韵,更以其光洁润泽、如冰似玉的釉色,为唐朝越窑青瓷的精品之作,入选《中国陶瓷·越窑》一书,现由慈溪市博物馆收藏。
西晋·越窑青瓷堆塑罐
堆塑罐,又称谷仓罐、魂瓶、塔式罐,堆塑罐是由东汉时期的五管瓶演变而来,至孙吴时成形,盛行于晋朝早、中期,于西晋末年消失,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国两晋时期墓葬中的一种特有的随葬器物。
此堆塑罐为慈溪市鸣鹤瓦窑头古墓出土,高46.5厘米,腹径26.2厘米,底径16厘米,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作三层塔楼式建筑及人物鸟兽堆塑:顶层为一方形重楼建筑群,前后左右开门,居中为重檐大殿,四面围筑庑廊,四角建望楼,堂阁周回,戗角飞翘,瓦楞清晰,与东汉画像石上的庄园建筑风格一致;中层前后居中开方形大门,左右贴模印辅首衔环,四周堆塑百鸟栖息、麒麟不死鸟荟萃的吉祥景象,寓意驱邪逢吉;底层前后堆塑单坡庑殿顶门楼,两旁塑有佛像、伎乐武士人俑等,佛像静坐,人俑高鼻深目,为胡人形象,或跪拜坐,或奏乐歌舞,或持械格斗,姿态各异,造型生动,表现出佛教文化、西域文化对浙东地区的渗透。下部罐身盘口、丰肩、平底,外壁堆贴模印贴塑佛像、游鱼、麒麟、凤凰、羊、犬等造型,空白处排印网格纹装饰带。此罐胎质坚硬,通体施釉,釉色光洁透亮呈青绿色。
堆塑罐集多种题材的装饰为一体,造型奇特、图案丰富、寓意深刻,可谓现实生活的微缩景观,“所堆之物,取子孙繁衍,六畜繁息之意,以妥死者之魂,而慰生者之望”,反映出当时江南士族地主、官僚贵族对富贵享乐的向往和对长生不死的追求。瓦窑头古墓出土的这件堆塑罐,为晋代青瓷堆塑罐生产颠峰时期的精品之作,造型繁,制作精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现由慈溪市博物馆收藏。
2020年5月,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公布,慈溪市博物馆藏品为4469件,珍贵文物为519件。
参考资料
慈溪市博物馆.www.yueyao.com.2010-05-27
目录
概述
馆藏文物
展厅构造
社会评价
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文物史迹
展览与藏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