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景(250年~280年),字士仁,是三国时期
孙吴的将领和作家。他是东吴
丞相陆逊的孙子,
大司马陆抗的次子,陆机和陆云的兄长。陆景生于
孙权赤乌十三年(250年),
天纪四年(280年)在
晋灭吴之战中战死,享年31岁。他著有数十篇书籍,其中包括《陆景集》一卷,但已经失传。陆景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物,他的文学作品和军事才能都备受赞誉。他的死亡是吴国灭亡的标志之一,也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
吴建兴二年(253年),时任太傅
诸葛恪被武卫将军
孙峻与皇帝
孙亮合谋诛杀,并被诛灭三族。陆景的母亲张氏也因此连坐被黜。陆景后来因为迎娶公主(孙和与
张夫人的女儿、
孙皓嫡妹,与陆景都是
张承的外孙)而被担任骑都尉,封毗陵侯;在父亲
陆抗去世后,陆景与兄长
陆晏、弟弟陆玄、
陆机、
陆云分领其父军队,又被封为
偏将军,中夏督。
吴天纪四年(280年)二月壬戌,陆晏在
孙吴与
晋朝的战争中为王濬别军所杀。不久,陆景也遇害,时年三十一。
陆晏,
陆抗长子。被封为
裨将军、夷道监,父死后领父兵。280年,晋军伐吴,克夷道被杀。
陆机,字士衡,陆抗四子,父死后领其兵。西元303年时任
晋朝大将军
司马颖右司马。304年在
八王之乱被诬谋反,夷三族。
陆云,字士龙,陆抗五子,父死后领其兵,西元303年时任西晋清河内史。在八王之乱被杀。
《典语》是给面临亡国的
吴国提出的治国方略,内容重在内修政治,讽喻吴主要「远小人,亲贤人」,否则亡国不远。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吴主昏庸,小人乱政的局面。
《
三国演义》第120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中描写:晋军伐吴,陆景奉命率军从水路进军抵抗。后
杜预攻破
孙吴大军,时陆景在船上,望见江南岸上一片火起,巴山上风飘出一面大旗,上书:“晋镇南大将军杜预”。陆景大惊,欲上岸逃命,被晋将张尚马到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