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载之,1911年进
清华大学学堂(今清华大学)学习,1918年由
河南省考送留美,在密苏里矿业学院学习采矿专业,1921年获得
学士,当年回国在河南焦作福中矿务大学(1931年改为
焦作工学院,今
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任教,直到1937年。在此期间授课以采冶系为主,并给
土木系兼课。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0月马载之随焦工迁
西安市,1938年再迁
天水市,当年焦工与
北平大学工学院、北洋工学院、
国立西北工学院合并为西北工学院(一下简称西工),校址设在
城固县。马载之在该院矿冶系任教授,主要授该系采矿专业课程。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
西工区由陕西城固迁
咸阳市,焦工也于同年迁
洛阳市复校。1947年
焦作工学院迁
郑州市,1948年又迁
苏州市,直到1949年4月苏州解放。焦工复校后,马载之一直担任该院采矿系系主任并在西工及
重庆大学采矿系兼课。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焦工,划归燃料工业部领导,将焦工迁至
天津市,在此基础上成立中国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前身),马载之继续担任采矿系主任直到1953年。1953年10月中国矿院迁北京,更名
中国矿业大学,马载之于1954年转入矿山机电系,任提升运输教研室主任,专门从事提升与运输的教学与科研。马载之1956年当选为
海淀区人民代表,1958年应邀参加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福莱堡矿业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归国途中访问了苏联
莫斯科国立矿业大学,与该院运输教研室主任、著名学者斯皮瓦科夫斯基教授建立了联系。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马载之被无端揪斗,身心横遭摧残,致年迈之躯,加速衰老,于1971年10月于
西安市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