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1505~1578)字敬夫,号玉泉,直隶河间府献县圈头村人(今献县淮镇圈头村)。
明朝嘉靖癸卯科举人,
丁未科
进士。初任山西
太原府阳曲县知县,历任山东道
监察御史、山东按察司副使、
河南省按察使、户部左侍郎、
南京市户部尚书等职,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掌院事,位列
九卿。陈瓒为官三十一年,历佐明嘉靖、
隆庆、
万历三个皇帝,为政清廉,刚正不阿,“绝私交,抑权贵,纲纪肃然,人莫敢犯”。卒后皇上加赠他为
光禄大夫,崇祀乡贤,建内台总宪坊于献县城西大街官科道;追赠他为“
太子太保”,
谥号“简肃”,后人称“简肃公”。典见《椒山集》,其它事绩详见
献县县志之九。
陈瓒公元1547年中
进士后,前往
阳曲县任知县。赴任后,“事有关民利、病者,必持议大吏前期得当而后已,公素呐呐短于言,至对大吏则直诤无一软曲语,而又绝无他肠”。当陈瓒由阳曲知县升任山东道
监察御史时,百姓肩舆相送,绵亘百里之远。陈瓒为官31年,自公元1547年任阳曲知县直到公元1578年病逝于都察院左都御史任上。陈瓒死后,得到了
明朝极高的评价,皇帝制称其为一代伟人、三朝元老、资望弥隆、百官表率、丰功峻节、彪炳史册。
陈瓒对子女要求很严格,他给四个儿子立了三条规矩:一是遵礼法,二是尚节俭,三是承大任。他每次任职期满回家后,总是将自己的行李物品放在庭院中,然后打开让子女们观看。里面除了他的衣物、书籍和应得的奉银之外,再无他物。他经常对儿女们说:“吾非以此滥汝,欲汝等如吾之所以报朝廷者,如此耳。”子女们深受他清正廉洁之风的濡染。
陈瓒墓在
献县城东今化肥厂院内,明时原敕建墓域120亩,前置首
赑屃,碑5座,
阮翁仲两尊,石马石羊两对,
石家庄市一座,华表一双。可惜文革期间陈瓒墓遭到破坏,文物被毁,墓地被挖,如今仅有陈氏后人增补重修的几座石碑。
陈瓒为人做官的道理在陈瓒墓前的
神道碑里得到了有力的证明:(陈瓒)疏食苦蔬,自甘德政,正色立朝,权奸敛手……以天下为己任,秉正嫉邪,不忌利害,绝私交,布公道,引用正人,为百官表率,罢绅之宴饮,抑权贵之骄恣,纲纪肃然,人莫敢犯,朝野咸以清介归公。
被毁前的陈瓒墓地有
石人、石马、
孙悟空、
石像生,并有参天古树。文革时期,坟和石翁仲均被毁。后来,陈氏后人在原坟墓处立了几座石碑,其中有旧碑,有旧文新刻。
万历戊寅夏,都察院掌院事左都御史玉泉陈公卒丁里门。初,公以病力疾乞休,疏三上而始得请,乃归。不数月而捐馆舍矣。当疾革,诫诸子,以国恩未报甚勿干身后,泽会有司以讣。闻,上特遣官祭葬,赠
太子太保谥简肃,饰终贲幽之典,称周渥云,故事三品以上得立石,隧道子忠,谓余为公门人,纪述宜信,乃属余碑焉。按状,公讳瓒字敬夫别号玉泉,先世居山,后至国初始迁献之马颊乡,六传而至公。公生而修干巨身,骨气挺挺如植。弱岁不好嬉弄,十五方就塾师,操笔为文辄务探理要,鄙工浮藻,书所诵读,夕必闭目沉思。尝借居古佛寺,夜中值有所记忆语意末融者,自起持夹徙佛前,焚香明熟之。以贫甚不能供灯火资也。于时,同学诸少相争随于宴游声伎之欢,公独谢绝不一往,虽让弗顾或有以推少文目。公者亦于于安之。
嘉靖癸卯举京闱,丁未成
进士,受
阳曲县令,邑丽省会,又边警沓至,公节线费调饷馈务以损己便民,事有关民利、病者,必持议大吏前期得当而后已。公素呐呐短于言,至对大吏则直诤无一软曲语,而又绝无他肠,故大吏不以为咦也。狱有疑滞弗决者,属公即讯辄自剖释,久之,旁邑有讼悉愿质成,无不人人称平。间值岁旱,公齐徒以祷澍,雨立至,河溢冲城西南隅,自牲祭之。旦日水退数舍,吏民诵为神。君云,满三载以治。行高等,山东道
监察御史,出桉
辽东,适边外闯郊关,诸将吏缩肭不欲出,公奋以身往,提兵行数十里,边惊有备乃遁去已。按
河南省抚臣,议开翟家河口,公察其非,使力持之事,遂中格,谭者以公论为。公自河南移疾归比起,按
四川省,异时,蜀中吏禁疏阔贪残成风,掾吏挟守宰势,乾没需求横不可问。公按部所至,风裁凛谍,刺得墨吏与猾少奸利必尽法绳之,诸路为之肃然。典试乡闱,令帘以外司校者人更一场,互相参证,为去取高下,则自总揽之,咸服其有体时,取士七十八而春亦与焉。末几,擢
山东省副史,人谓公以执法名,不宜徙常调。公口:人臣择地选事为利己也,吾不敢有己,何论利钝哉。故由副史,历参政按察使至布政使,皆循资累级,非有超之遇。公惟竞竞若仕,然
齐秦之间声绩日起,而
巡抚四川省之命下矣。会叙郡上,九丝诸蛮变,公决策进剿,计画方有端,以协理内台召命而罢。其后中丞会,公建荡平之,奇勋实藉,公之首议也。顷之,进户部侍郎,综核均节,咸中法程,群属赖以受成。寻进
南京市户韶尚书,未抵任,复进都察院左都御史掌院事。公手疏控辞,诏称公素清正,宜贞宪度,振颓纲以副注委,公自以忠介受上知,愈益操持凛洁,身率百僚,凡请寄问遗之事,斥绝几尽,朝士皆竞自祓濯,无敢以私官,常比大计,群吏甄禄汰黜,弗滥弗苛,吏道多所振刷 矣。公素壮强无病,至是,忽危疾,疗之 不已,乃力疾以乞休。闻,上屡优诏慰留之,最后发谕旨,赐归里且给驰驿,知公去志决矣,然岂虞其终不超哉。公为人朴素简质出自天性,以故修业不蕲卓诡,居官不蕲表炫,乃其处心笃实,褆身端志,宁拙诚而无巧伪,宁直而无枉从,则可贯金石格豚鱼矣,居平严重,寡言笑见,以为悛悛者,及当事持论,慷慨鲠直,靡所屈挠,盖厚畜深凝,宜其发之竞也。自少攻苦茹淡,至贵老尤不渝。初令
阳曲县官,舍有槐数株,悉刮皮为菹以代蔬,后仕至九列尚食布被,不知有珍羞文之御,竟岁不一再宾宴,尤厌听音乐。居总宪日,诫者毋纳客私贽,卒之寸尺素不敢一望。公门属之夕启橐,视之冠袍带而已,田无负郭,居无华,僮指不盈数十,质陋若田家仆。呜呼,公真踔然有古纯臣之风者哉。在宣皇帝朝都御顾,公以纲直廉正表著,辟台一时,大小群工慑伏弹压,风采屹然振焉。令察公之行履,视
顾雍曷让耶,世非无抗厉,不阿与,刻廉自矜者,彼不矫而失真,则专务为名高耳,如公质任任,自然不待强拂,且深自韬晦恐恐焉,若为人如者,岂不尤难哉。公生于弘治
乙丑十二月二十九日,卒于
万历戊寅四月十六日,享年七十有四。王父思义公、父大川公,俱赠
通议大夫、户部左侍郎。王母高、母刘,俱赠淑人,配韩淑人,勤约俭朴,能成公之志行。先公卒,子男四,长孝,以目废娶某氏继某氏;次忠,官生,娶及氏;次恕,太学生,娶彭氏,俱韩出。次志,未聘。女一,许左
都御史天津刘公寿子维增,俱侧室刘出。孝等将以万历已卯九月二十七日奉公葬于城东献王之西,与韩淑人合。余乃次其事,而系之以辞日,昔在孝庙,大化纯熙,简靖介直,臣节孜孜。公生其间,禀淳朴,恬居暗修,如王韫璞,起事肃祖纲纪,司老成持重,靡激靡随,世尚娇婀,尤竞奓靡,纲俭独操,徊翔外服,与时泊如首。公砥节不改其初,晚际,英皇拔崇列,感遇激昂,忠诚逾结。比总台宪,风裁凛然,苞苴请托,如涤斯,岳岳其标,矫矫其节,为邦硕臣,为世人杰,胡不老,弃昌时,丕构方,忽折其榱。惟帝兴嗟,悯纶孔煜,稽素易名,以简以肃。先公斯谥,台长有张,风范峻整,与公颉趾美,名流匪直也。顾不朽之声并垂竹素,岂余阿好,拟弗于伦,千载比德,视比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