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鳞
原鳍鱼,学名Protopterus dolloi,又称长身肺鱼、芝麻肺鱼、细鳞非洲肺鱼,为
非洲肺鱼属的四种现生物种之一。于1900年由
比利时动物学乔治·阿尔伯特·鲍伦格发表描述,科学种名“dolloi”为纪念比利时古生物学家路易斯·道罗(Louis Dollo)对
肺鱼分类的贡献。该物种对生存水域氨的耐受性很高,虽具有所有
尿素循环所需的
酵素,但含氮废物的排放仍以氨为大宗,有研究在实验室中诱使长肺鱼进行夏蛰后,发现其身体中氨的含量下降,同时尿素循环酵素的活性会上升,促进尿素的合成,显示合成尿素的能力可能与长肺鱼的夏蛰行为有关,另外也有研究显示长肺鱼可能借由增加
二氧化碳排放于水中的比例等机制以酸化周围水域,使氨的浓度降低,从而增进其对氨的耐受性。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
肺鱼的繁殖很难。以鱼类、
软体动物门、
甲壳亚门、
昆虫幼虫、蠕虫等为食。
长肺鱼个体可以长到130厘米,体重达11
千克。身体呈圆柱形,
胸鳍和腹鳍呈丝状。鳞片细小,在鳃盖和肛门之间的纵线上大约有85-95个鳞片。体型较同属其他物种长。有一个鳗鱼状的身体。细长的身体一般是
褐色的;该物种的幼鱼通常全身都有黑点,但成体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失去这些黑点。像所有
非洲肺鱼一样,长肺鱼具有一种专性呼吸器,能够夏眠。
肺鱼的牙齿很特殊,呈两列大的厚板状,齿尖向前,肺鱼用它来砸碎水底动物的
甲壳亚门。
肺鱼平时用鳃呼吸,缺氧时又能用肺呼吸。长肺鱼仅有一个肺。肺鱼的头颅很发达,和舌弧一样,只有一部分硬骨化。肺鱼还有5对鳃弧,全部为
软骨性。有两个对称的鳔,上面有网状隆起,由短的鳔管与
食管相通。
该鱼个体之间大小、色泽的差异都很大,有的身上有斑纹,有的则没有,但没有两条肺鱼的斑纹是相同的。肺鱼身体上的斑纹对它们来说,就像识别指纹一样,可以辨识出各自身份。
肺鱼在幼鱼时期具有外鳃的生理特征,随着生长变化虽然还会保留下来,但已经逐渐变小、萎缩。它们的成长速度是很快的。
长肺鱼是一种淡水鱼,主要栖息在
刚果河中下游流域。它主要是一种底栖鱼类,栖息在上述盆地的河床和
马莱博湖中。在产卵季节,可以在开阔水域找到
雌性。
长肺鱼有夏蛰的能力,因其栖地不会完全干涸,一般不会进行夏蛰。因此,它挖出的隧道不是为了蛰眠,而是在旱季繁殖期间起到保护室的作用。以其他鱼类或昆虫为食,但繁殖季时会取食较多水生植物。相较于其他种
肺鱼在泥巴中夏蛰,长肺鱼可自行分泌一层黏液,并夏蛰于其中。
长肺鱼为底栖鱼类,一般栖息于河床底部,但可在空气中呼吸。
肺鱼的视力并不发达,但嗅觉灵敏,同时身体上会发出微弱的电流感应周围的生物,因此,在投饵时,它们会做出灵敏的反应。食性狭窄,以小型无脊椎动物、植物碎屑、其他鱼类或昆虫为食,主要是
甲壳亚门、
昆虫幼虫、蠕虫,但繁殖季时会取食较多植物。
在自然环境中,肺鱼都会在每年的雨季进入繁殖季节,而产自非洲比干比亚的肺鱼则会在夏眠结束后出现,并于每年的1、2月或8、9月份开始产卵,这也是因为此时正是降雨和河床犯滥的原因所致。在此期间,
雄性会筑巢在沼泽的泥浆中,并将其埋在泥土中,与
石花肺鱼的交配行为没有什么不同。 雄性会保护卵和幼鱼,而
雌性不会照顾幼鱼,所以雌性可以在其范围内开阔水域的河流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