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乙埋(?—1085),
汉族,凉州人,
西夏皇室外戚,
李谅祚谅妻
梁皇后弟。在西夏出生长大,文少武多,却工于权术。初任管理
RNG电子竞技俱乐部事务的家相。
拱化五年(1067)十二月毅宗死。次年
李秉常(惠宗)继位,年仅八岁,由其母梁太后执政,其舅梁乙埋为国相,其实就是
梁氏共揽朝政。
梁太后把朝政大权全部委之于梁乙埋,乙埋又安排他的子弟和亲信担任要职。他与其亲信、掌握兵权的都罗马尾、梁太后的侍卫罔萌讹等三人,组成新的母党集团,牢牢控制最高统治权。同时排斥异己,如元昊之弟
嵬名浪遇在谅祚时曾主持朝政,担任都统军,精通兵法,熟谙边事,因不附梁氏兄妹,被梁乙埋罢官流放。
梁乙埋为取得
党项族羌族权贵拥护,于
乾道二年(1069)一反前朝规定,下令恢复旧日蕃族礼仪。此后至
天赐礼盛国庆六年(1074)连年对宋作战,银、夏等边地 州县深遭破坏。从乾道元年到
大安二年(1068—1076)的近十年中,
梁皇后和梁乙埋姐弟擅权,连年向宋朝发动战争,企图用战争的手段来提高自己的威信,并以此向宋朝索取厚赐。天赐礼盛国庆元年(1070)八月,梁太后亲自点集30万兵马,倾巢出动“百日粮,攻沿边五路”,大举进攻宋朝大顺城。后军屯
榆林市,距宋
庆州(今
庆阳市)40余里,夏军游骑直逼庆州城下,造成了宋朝“陕右大震”的局面。后因
吐蕃首领
董毡,乘虚率兵攻入夏西境,迫使梁乙埋匆忙撤军。次年,宋夏争夺罗城之战后,夏虽然取胜,也是依靠乞求辽出兵助战才取得的。其时夏甚感财政拮据,兵力疲困,政治也不稳定,
大安二年(1076),正月,惠宗皇帝亲政,年16岁,他准备在夏“复行汉礼”,废除“蕃仪”。
大安六年(1080)正月,正式下令付诸实施。这一举动受到
梁皇后和梁乙埋及母党势力的劝阻和竭力反对,秉常不予理会。七年,为了寻求支持和依靠以削弱梁氏母党集团势力,秉常接受大将
李琩的建议,打算将
黄河以南之地划归
宋朝,用结好的办法,借助宋朝的势力对付梁氏母党势力。李清正准备出使宋朝时,被梁太后得知,她召集幸臣罔萌讹等密谋,诱来李清饮酒,即捕而杀之,又立即将秉常囚禁在距兴庆府宫五里之地的木。同时下令命梁乙埋与罔萌讹等聚集兵马,控制河梁要道,断绝
首都与外界的联系。秉常被囚禁的消息终于传了出去,一时朝廷上下震惊。秉常的皇族亲党、左右亲信和各地部族首领纷纷拥兵固守所属城池堡寨,与
梁氏母党势力对抗。梁乙埋多次派亲信持银牌招谕,晓以利害,但也无人听命,一时夏国处于混乱之中。
大安九年(1083)闰六月,
梁皇后与梁乙埋等在众议纷纷中,让秉常复位,以缓和矛盾。秉常复位后,朝政大权仍然紧握在梁太后与梁乙埋手中,他们以秉常的名义遣使到
宋朝上表请称臣纳贡,以求重新得到宋朝的“岁赐”。另一方面又以索回夏旧有疆土为理由,继续对宋朝边境进行骚扰、攻掠。
大安十一年(1085)二月,国相梁乙埋死。
梁乙埋死后,在梁太后的一手操纵下,立梁乙埋之子梁乙为国相,
梁氏姑侄继续把持朝政,秉常仍然摆脱不掉梁太后的控制。
西夏罗兀城遗址位于榆林
镇川镇石崖底村悬空寺山崖之石山。据《
续资治通鉴》载,该城由
西夏国相梁乙埋始建于
赵顼熙宁四年(1071年),由于地处险要,一直是宋与西夏反复争夺的军事要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