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三堆
中国“抗虫棉”之父
郭三堆,男,1950年7月生,泽州县巴公镇渠头村人。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被称为中国“抗虫棉”之父。
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分子设计中心主任。2014年荣“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
人物经历
1972年—1975年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就读;
1984年—1986年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工作;
1986年—1988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访问学者;
1988年—现在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
主要成就
主要贡献
从事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的重大成果:
在国内第一个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蔗糖甜度高5500倍的“植物高甜度融合甜蛋白基因”,并生产出高甜度甜蛋白;
率先设计并合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Bt单价、双价、融合抗虫基因,并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国内第一个成功研制出转单价抗虫基因棉花并用于生产,打破了美国对我国的垄断;
第一个成功地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双价抗虫基因棉花并用于生产,使中国抗虫棉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首次成功地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转融合抗虫基因棉花,目前尚未见国内外同类报道,现正进入生产试验。全国育种单位利用其研制的抗虫基因以及抗虫棉花新种质,培育出国审抗虫棉新品种近百个,省审新品种100多个,并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
首次建立了高产量、高纯度、高效率、大规模、低成本、能够直接应用的“转基因三系杂交抗虫棉分子育种技术体系”,整体技术居国际领先,是棉花育种上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今后棉花杂交育种发展的主要方向。截止2011年,国产抗虫棉累计推广超过5.6亿亩,减少农药9000公斤,增收效益超过800亿元。
科研成就
领导的课题组先后研制成功的单价抗虫棉,使我国成为独立自主研制成功抗虫棉的第二个国家;
研制成功的双价抗虫棉,使我国的抗虫棉研究跨入国际先进行列;
研制成功的抗虫三系杂交棉增产幅度达25%以上,成为第一个国审的抗虫三系杂交棉品种,此结果宣告了三系胞质不育性与产量呈负相关以及不抗虫的难题被中国攻破。
获奖成果:
1.2003年“棉花抗虫基因的研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2005年“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平台构建及其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3.2006年“高产稳产广适高效转基因抗虫杂交棉鲁棉15号选育与产业化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4.2009年“高效广适双价抗虫棉树棉41”,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5.2012年“高产抗病优质杂交棉品种GS豫杂35、豫杂37的选育及其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主要审定品种:
1、郭三堆,王远,张锐银棉2号(国审棉2005001);
2、张锐,郭三堆,王远银棉8号(国审棉2008008);
3、赵国忠,郭三堆等SGK321(国审棉麻2002002);
4、郭香墨,郭三堆等中棉所41(国审棉麻2002001)。
主要专利:
1、编码杀虫蛋白质融合基因和表达载体及其应用,郭三堆,倪万潮,徐琼芳;
2、高甜度莫奈灵脱氧核糖核酸序列及高效表达所述DNA序列的方法,郭三堆,李敏;
3、两种编码杀虫蛋白质基因和双价融合表达载体及其应用,郭三堆,崔洪志,徐琼芳,倪万潮;
4、具有两种杀虫机理的融合杀虫蛋白质基因及其应用,郭三堆,张锐;
5、转抗虫基因的三系杂交棉分子育种方法,郭三堆,张锐,王远。
发表论文
先后发表论文60多篇,合著书4部。
获得荣誉
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05年“全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
2005年获全国农业科普先进集体;
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同年获评“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
2006年获评“中国十大科技英才”;
2008年获得“何梁何利”创业奖;
2010年被授予“国家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先进工作者”;
2011年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2013年当选中国中央电视台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2014年荣膺“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
2023年1月,荣获首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奖”。
先后主持“863”计划、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计委、中华农业科学教育基金等多项重大关键技术项目。
先后获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奖9项:获中国发明专利6项,其中2项分获国家专利金奖和优秀奖
人物事件
心系棉农
记国际知名棉花转基因专家郭三堆
1950年7月,晋城市一个祖辈在农村的郭姓家庭生下一个男孩,排行第三,取名“郭三堆”。1972年,22岁的郭三堆离开了家乡和亲人,走进了北京大学的校门,成为这所著名高等学府生物系的一名大学生。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后调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20多年来一直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郭三堆说,参加工作后,他只回过一次家,然而他的工作和事业,却始终和农民紧紧相连。身为农业生物技术专家的郭三堆把自己的研究目标定在棉花虫害防治上,他要为中国人解决穿的问题。
1986年,他赴法国著名的巴斯德研究所留学,从事杀虫基因结构与功能研究。这段日子让年轻的郭三堆受益匪浅,巴斯德研究所这所有100多年历史的科研殿堂不仅让他提高了研究水平,他更被法国同行严谨的科研态度所感染。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科学的营养,渴望回国继续自己的事业。1988年,他拒绝了法国同行的盛情挽留,用自己在法工作的最后一个月薪水买了国内紧缺的实验用品,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郭三堆说:“我是个科研工作者,虽然科技是没有国界的,但哪个国家先研究出一种先进技术和高科技成果,肯定首先对你的国家是最有利和受益的。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深知农民的辛苦和负担,祖国需要我,我应该回来。”
回国后,郭三堆马上把解决棉花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转基因抗虫棉项目在1991年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重大攻关项目。经过一年零八个月的埋头攻关,他们的研究小组合成了有效的杀虫脒蛋白基因。又经过近一年的研究,研制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载体。
1993年底,转基因植株培育成功,1994年,进入田间试验,并通过了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的鉴定,1995年申请了国家专利。
转基因抗虫棉技术成功了,大部分人为之振奋,但有少数人议论纷纷,甚至怀疑郭三堆使用了外国的材料。为了证明这项技术是自己搞出来的,他们又开始了双价基因的研究,这是一项世界领先的成果。两个基因构成双保险,可产生协同作用,既增强抗虫效果,又大大延缓了昆虫产生抗性的机会,并通过了国家安全性评价和品种审定。当前只有中美两国有转基因抗虫棉知识产权,而中国自己的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事实证明我国完全有能力完成基因工程高技术的研究。
作为博士生导师,郭三堆已为国家培养和联合培养了26个博士生和硕士生,但其中绝大部分都去了国外,郭三堆尊重学生们的选择,但提醒他们不管到哪儿都必须坚持严谨的的科学态度,不要忘了祖国的培养。
郭三堆不愿多谈他自己的故事,棉花的故事就是他的故事,他的事业和棉花紧紧连在一起。他不希望自己成为名人,不希望人们种了棉花,还去问是谁研制的品种。
2001年1月11日,朱基总理专程来到郭三堆的实验室来视察抗虫棉,仔细了解了该项成果的推广情况,要各部委多支持、快发展,加大加快抗虫棉推广力度,让更多的棉农尽快从中受益,增加农民收入。在郭三堆的桌子上,有一些知识产权和经营方面的书,他说自己正在了解一些产业化方面的知识,。当前美国的转基因技术利用娴熟的市场操作手段打入了我国市场,国际竞争国内化。因为一个基因产品就可能形成一个产业,所以我们要加快基因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搞好专利和知识产权工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加快抗虫棉的推广,郭三堆课题组和抗虫棉基地主要成员在北京市成立了抗虫棉推广公司——北京银土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并与印度澳大利亚巴基斯坦越南等产棉国开展技术合作。
当前研究
现在郭三堆正在瞄准下一个优质、抗虫、抗病、抗逆、高产转基因植物,展开研究,为攀登新高峰做出不懈努力。
最新报道
郭三堆荣膺“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
本报讯(记者李全宏实习生王伟平)本月中旬,“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推评活动在京揭晓,袁隆平、郭三堆等10人获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殊荣。郭三堆是本次活动获此殊荣的唯一山西省籍科学家。郭三堆,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棉花转基因分子育种专家,其带领的科研小组率先培育出中国转基因棉花植株,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转基因抗虫棉的国家,其成功研制的“银棉2号”,成为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三系”杂交抗虫棉品种,标志着我国身抗虫棉培育强国前列,被誉为“中国抗虫棉之父”。
此次“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推评活动由农民日报社和中国种子协会联合举办,旨在宣传改革开放以来种业发展中成就突出的人物,激励和引领更多的有志之士热爱种业、投身种业的发展,为实现民族种业强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社会活动
2021年11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郭三堆研究员个人出资200万元,设立中国农科院生物所“优秀学生奖”和“优秀导师奖”,旨在鼓励和吸引优秀学子投身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加强研究所导师队伍建设。
参考资料
记国际知名棉花转基因专家郭三堆.农业科技通讯—中国知网.2013-12-24
“中国抗虫棉之父”捐资200万元奖掖师生.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1-0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成就
主要贡献
科研成就
获得荣誉
人物事件
心系棉农
最新报道
社会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