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放牛》,又名《杏花村》,是以民间小曲为基础,由戏曲艺术家
侯俊山创编,于清代后期在北京首演成功,流行于
河北省民间的歌舞小戏,它是河北
梆子传统剧目。
《小放牛》的故事发生在阳春三月里,牧童在山间放牛,路遇村姑就向她打探买好酒的去处,二人由此搭腔,两人一问一答,相互表达情投意合之趣。《小放牛》民歌历史可追溯至燕赵时期,其曲谱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初。清代后期,《小放牛》在京城戏园首演成功后经常被演绎。
新中国成立后,《小放牛》进入了“戏改”行列,经过改良的《小放牛》被流传到中国各大城市,1953年后,《小放牛》陆续在海外演出。
《小放牛》音乐结构规整,兼具叙事性和抒情性,不同的地方表演风格各异,展现了不同的地域风情。《小放牛》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除了歌舞小戏,还衍生出了戏曲、竹笛、
唢呐独奏曲、电影等作品。改编为京剧的《小放牛》多次在戏曲比赛中获奖。2023年,《小放牛》在第二届和平天使艺术奖评选中荣获“戏剧表演类
二等奖”。
故事起源
放牛故事
《小放牛》讲述了朱七(牧童)由于父母早亡,自己又贪玩好吃,把家当耗尽,只好在张员外家以放牛为生。三月天春天里,牧童在山间放牛,路遇村姑向其打探买好酒的去处,二人由此搭腔、相识相恋,随后牧童发现牛不见了,慌忙找牛,二人旋即分手。
西王母种桫椤
相传在
泾水北岸的荏九塬的黄土地上,有一口古井诱发了大洪水,把当地百姓的良田淹没了,毁掉了庄稼人畜,对此灾难,人们抱头痛哭,哀痛的嚎哭声传到了西王母娘娘那里,西王母就抛了一株桫椤树苗在古井旁,桫椤九个时辰就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洪水就慢慢消退了。人们回到平地,重建家园。从此,此地便改名为桫椤塬。
九龙开黄河
传说,在大禹治水时把黑龙留下的九颗龙蛋拿回去养大成龙,让它们镇守碣石之地,以防水患。有一天,“龙九”在别处贪玩,没有赶回,水灾就从它镇守的地方蔓延开去。九龙就用自己的角,沿着
碣石山东麓拱开去,拱开一个缺口,洪水顺势而下,流入大海,而它自己却累死了。其他八条龙被九龙感动,化成了八座山,阻挡河水。当地人为了纪念九龙,就将这八个山头称为“九龙山”。
鲁班修桥
相传,
鲁班周游天下时,为了交通便利,决心在赵州河上造一座桥。他的雄心壮志感动了玉帝,玉帝就派了“天工”“神役”去帮忙鲁班建成了桥,鲁班宣称那桥是“天下第一桥”。张果老和柴王爷听到了这事,就去考验那桥的质量。张果老把天上的日月装进驴背上的褡裢里,柴王爷把四座名山装在独轮车上,一同走上那桥,他俩刚走上桥,桥身就左右摇晃,鲁班见状就用手使劲托住大桥,这才保住大桥没倒塌。
剧情简介
阳春三月里,村姑想去杏花村探望外婆,走到村口时迷路了,刚好遇上牧童,便向他问路,二人一问一答,对歌对舞,两人进行了有趣的互动,而后互生情愫。剧中人是两个未成年孩子,故事中没有矛盾冲突,两人的对唱是童谣式的问答,牧童吹着笛子放牛,村姑骑着驴赶路。在表演时,两个角色之间有相互逗趣的情景,在男女角色的问答过程中,增加了喜剧的戏剧成分,显得更生动、活泼、风趣、赋有丰富的可视质感。
角色介绍
幕后制作
改编发展
《小放牛》的曲谱,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世纪初。《小放牛》运用了“老八板”核心语汇,是“老八板”最早应用的歌曲之一。最早的《小放牛》剧本出自《清车王府藏曲本·小放牛总讲》,1870年至1874年,首演成功的《小放牛》在京城戏园不断被伶人演绎,剧本在光绪(1871年—1908年)年间被记录整理收入《清车王府藏曲本》。
清代同治年间,
梆子戏被京城观众追捧,
侯俊山进京创编了歌舞剧《小放牛》,此时的《小放牛》属于梆子剧种,原名“
秦腔”,称为“直隶梆子”。侯俊山参演的《小放牛》是直隶梆子唱腔之韵的一种独具个性特点的梆子戏,具有山陕梆子做工之长、山西梆子道白之音。
十九世纪70年代到二十世纪20年代,直隶梆子进入兴盛时期。梆子得到
清代统治者青睐。清朝
同治末、光绪初年,
秦腔进入拜年节目中,侯俊山开启了梆子串演堂会的先例。1882年,侯俊山和刘七之为清朝统治者演堂会时共同演绎了《放牛》。清朝光绪八年(1882年)八月初七,恭亲王邀请四喜部、
三庆班及
梆子班很多演员演堂会,戏单中有
侯俊山、刘七之《放牛》。公元1884——1990年间,《放牛》一剧,为皇家贺岁。1891年,
京剧、河北梆子
花旦表演艺术家
田际云以玉成班为阵地,开创了梆黄同台演出的“两下锅”,梆黄同演一剧及梆黄对唱的“风搅雪”的演出惯制。
清末民初
梆子在京城舞台的发展达到鼎盛。民国以来梆子逐渐衰落,梆子花旦戏《小放牛》演绎出不同艺术趣味的京剧版《小放牛》。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宣传抗日,人们经常利用《小放牛》的曲调,改编词意。
1949年
新中国成立后,《小放牛》进入了“戏改”行列,改良后的《小放牛》深受群众喜爱。这期间《小放牛》在中国大江南北唱演,北京、
上海市、
合肥市、无锡、
广东省各大城市均有演出。经过改良的
京剧版《小放牛》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交流的艺术作品,随着出访演出,走出国门,传到国际舞台。1953年,《小放牛》作为慰问志愿军的节目之一赴朝演出。1955年
李玉茹、
孙正阳版《小放牛》参加在
波兰举行的“第5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演出(获得联欢节优秀表演奖),同年参加波兰世界青年学生联欢会及赴
印度、缅甸及
印度尼西亚演出。1956年11月至1957年1月,李玉茹和孙正阳随
上海京剧院访问
苏联多地巡回演出《小放牛》。
《小放牛》作为
民俗音乐可追溯至燕赵时期,由河北流传到全国各地。20世纪80年代,
香港电台歌星奚秀兰曾唱有一首《小放牛》的通俗曲,该歌典是由
民俗音乐《小放牛》创作出来的。
妆容设计
《小放牛》的人物化妆突显了牧童的活泼调皮和招人喜欢的个性。村姑的扮相也是小孩妆,没有画成长眉,眼睛也没有上吊,眉中缀一红点,把一个小姑娘的形象塑造的天真自然。
服装设计
《小放牛》在服装设计上简单质朴却逼真自然,一件蓑衣、一双麻鞋、一菝草帽、活画出牧童的身份和披星戴月的勤劳,腰间的竹笛平添了田间诗意,使整出戏像一首田园诗,恬静淡雅, 又像一幅年画,平实中尽显天然。村姑身着蓝色或绿色的宽袖衫、长裙等传统乡村女性服饰。
艺术鉴赏
《小放牛》是集“歌”“舞”“戏”“器乐” 等于一身的综合性传统艺术,它易于传唱,具有深厚的民众根基。其音乐表现形式多样,沿用问答的方式,可即兴编唱。《小放牛》的音乐结构规整,多为四句体,音乐兼具叙事性和抒情性,较好的塑造了天真活泼的村 姑和牧童形象。旋律优美流畅,节奏平稳,明快活泼。
词曲特点
《小放牛》的歌词有明确的词意,它借助于优美的词意传达深化相关的语意。它的歌词可根据剧情需要即兴改编,使得在民俗生活中应用性、传唱性更高。
河北省《小放牛》的词曲本身
瑞安鼓词规整,合辙押韵,文笔淳朴,形象逼真,富有逻辑。歌词描写鲜明,具有典型的生活气息,在曲调的创作手法上,亦丰富多彩。旋律构成和谐平稳,在节拍上,频繁且自由的转换,恰当地体现了民歌与地域关系。
表现形式
《小放牛》在艺术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有歌谣、
曲艺说唱、
器乐曲牌等,影响最大的是戏曲。《小放牛》被一些舞蹈、戏曲、
器乐、说唱的多个品种所吸收。有些乐器如笛子、
唢呐、
二胡、
钢琴、
手风琴等也吸取了《小放牛》的音调改编成各种
独奏曲。地方剧种版的《小放牛》有
川剧、滇剧、湘剧、徽剧、汉剧、
秦腔、同州梆子、晋剧、河北梆子、
豫剧等,梨园戏和云南花灯均有此剧目。
《小放牛》作为民歌,在现代各种民歌曲集中常被选录。《小放牛》民歌具有冀中、
张家口市尚义县、
石家庄市赞皇县等不同版本。《小放牛》在不同的地方演唱风格各异,民歌的表演形式有秧歌和
器乐作品等。
地域差异
冀中版的《小放牛》以“对唱”作为其基本演唱方式,先后有两段描述场景,四次问答。歌词富于幻想性,以常见的七字句构成。内容既有故事情节的描写,又有民问生活的喜闻乐事,还有对景物的细微描写。
尚义版《小放牛》篇幅长、音程跳进多、节拍转换频繁、 段落清晰,从“作曲”的角度看价值较高。例如二、三、四、五部分的对唱,每一部分的对唱形式都不同,且运用得游刃有余,也体现了劳动人们智慧的结晶。
赞皇县版《小放牛》的结构是冀中版与
尚义县版的部分结合。在内容上,有冀中地区的景色描写,牧童与村姑相遇的场景,还有
赵州桥等经典唱段。 在形式上,有
尚义县最后一段的“同睦异词”,多段反复,并且每段的内容都承接上一 段。
《小放牛》在对唱形式和对唱内容上有生活写照、知识问答、
中国神话等,以“景色描写——两个人物相遇—— 问路——对唱”的顺序表达。冀中与赞皇版旋律流畅,节奏平稳,委婉细腻,音乐句逗清晰,旋律装饰较少。对句上下呼应,较明快活泼。尚义版线条波动较大,节奏节拍多变,旋律装饰、托腔、衬腔较多。曲调诙凿,旋律活泼爽朗,口语化。
获奖荣誉
作品影响
《小放牛》作为一首具有教育意义的民间小调或传统剧目,通过其生动的情节和优美的旋律,向人们普及了传统文化知识,如
赵州桥的历史传说、民间习俗等。戏曲《小放牛》流行于全国多地,改良后的《小放牛》在中国大江南北唱演,北京、
上海市、
合肥市、无锡、
广东省各大城市均有演出。
《小放牛》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还通过文化交流活动走向世界舞台,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它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了
中华文化和艺术魅力。1958年4月到10月,
李玉茹和
孙正阳合作表演的《小放牛》在欧洲演出后,《小放牛》在
英国、
法国、
比利时等7个国家24座城市上演,成为一种重要的民族文化
表征。
作品评价
《小放牛》作为河北梆子传统剧目,由著名戏曲艺术家
侯俊山创编,情节简单但富有表现力,主要通过说白和歌舞来展现牧童与村姑之间的互动。(
河北新闻网 评)
《小放牛》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它流传范围广,在各地民间流传的版本也非常丰富,而
器乐和戏曲(尤其是
京剧这样的大剧种)对它吸收,使得它被保存得比其他很多
民俗音乐都要好。
河北省盲艺人范奶奶演唱的《小放牛》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显示出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行走的歌谣纪录片 评)
作为民歌,《小放牛》是一首极具影响力的传统小调,它曲调明快,风格活泼,展现出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它浓郁的田园风格和抒情色彩至今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中国之声 评)
相关作品
《小放牛》具有多个地方剧种版,
川剧、滇剧、湘剧、徽剧、汉剧、
秦腔、同州梆子、晋剧、河北梆子、
豫剧、梨园戏、云南花灯均有此剧目。《小放牛》戏曲贯穿于多个戏种。比如在
京剧、
黄梅戏、 采茶戏等剧目中都有该剧。
《小放牛》除了歌舞小戏,还衍生出了竹笛、
唢呐独奏曲、电影等作品。竹笛大师
陆春龄先生于20 世纪 50 年代将民间乐曲《小放牛》改编成中国竹笛作品。1976年,
张春华和
刘秀荣饰演的京剧《小放牛》被拍成18分钟的电影在中国大陆上映。在
甘肃省,唢呐独奏曲《小放牛》,用于民俗婚事活动中的曲牌。
重要演出
歌曲歌词
第一段
天上是什么人栽
什么人把守三关外
什么人出家就没有回来那个咿呀咳
地下的黄河是老龙王开
韩湘子出家就没有回来那个咿呀咳
第二段
什么人骑驴桥上走
什么人推车压了一趟沟麻咿呀嘿
什么人推车压了一趟沟麻咿呀嘿
玉石栏(的)杆圣人留
柴王爷推车压了一趟沟麻咿呀嘿
第三段
什么鸟儿穿青又穿白
什么鸟儿身披着豆绿衫
什么鸟,催人把田种,
什么鸟雌雄就不分开那个咿呀咳
什么鸟雌雄就不分开那个咿呀咳
金鹦哥身披着绿豆衫
鸳鸯鸟雌雄就不分开那个咿呀咳
鸳鸯鸟雌雄就不分开那个咿呀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