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是一部由
郑洞天执导,陈军、
颜丹晨等主演的传记电影,讲述了一代民乐宗师刘天华的人生故事。影片以刘天华的妻子、
北京大学同僚、及门下学子等角度展现了刘天华发人深省的生活经历。该片于2000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刘天华,江阴人,自小酷爱音乐。1914年春,为了给重病的刘天华父亲冲喜,年轻姑娘阿大(后取名
殷尚真)嫁至刘家,却恰逢刘父丧,刘天华偏又失业,贫病交迫下,只得每日拉
二胡,以抒发内心的优愤。同年秋,刘天华受聘到母校常州六中担任音乐教员。惶惑于国乐之没落,又忿忿于国乐之不争,刘天华只得每日静坐于空谷之中,思国乐改进之大计。生活虽然过得清贫,但两口子的日子却也融融。一日一封来自
北京大学蔡元培教授的聘书改变了刘天华一生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近代中国民乐史的历程。刘天华背负起行资,告别了发妻和爱子,即前往北京赴任。
1922年的北京,风雨摇曳。刘天华任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国乐导师,结识了俄籍
小提琴教授古诺夫,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方面,刘天华挖掘国乐精华,收集民间失传的旋律,改进
二胡的制造规格和传统的工尺记谱法;另一方面,从古诺夫那里学习西方成熟的小提琴技艺和教学方法,汲取有益的艺术养分为己用。然而,北京爆发的
五四运动被政府无情地镇压了下去,
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被
北洋政府强制关闭,刘天华也再一次失去了工作,古诺夫也远走异乡。北大的同僚赵雪明钦佩刘天华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个人品德,替他谋了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音乐科讲师一职。同时,刘天华妻子携幼子从江阴搬到了北京,一家子终于又团聚了。
慕名而来师从刘天华的学子越来越多,颠沛流离的的人生道路也让刘天华思考了许多音乐之外的东西。从苦闷、彷徨到挣扎、奋斗,刘天华的人生观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1930年刘天华在原北京饭店大厅举行了近代中国最具价值的一场民族音乐会。他支撑着疲惫的身体,把中国的
民俗音乐精华献给在场所有的中外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在二胡曲《
光明行》壮丽而又坚定的结尾乐声中,全场掌声雷动。
1932年6月,刘天华在去北京天桥向民间艺人学习《吵子锣鼓》期间,不幸染上了
猩红热。6月8日,刘天华病逝于北京,终年37岁。
该片中多次运用刘天华的处女作《
病中吟》,表达出对国乐大师的怀念之情。该曲的复三部曲形式,与影片中的三章式结构形成神与形的相互对应和补充,引导着主题的逐渐深入。此外,该片在《病中吟》这一主题曲核心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展现与利用了刘天华
二胡作品的精华,共计运用了刘天华的八首二胡曲,达到其作品的八成。该片还结合剧情内容,把与之思想立意彼此呼应的乐曲曲牌作为故事标题,用二胡乐曲从真本、生活上对刘天华的人生进行了细腻的点评和描述,也勾勒出刘天华不同人生阶段的生活历程。此外,该片的声画剪辑中并没有人为的组接画面来展现电影的节奏,而是以影视音乐自然而然地引出剧情,导演并不是无所作为,是在影视画面中适时予以点睛之笔。同时,该片的声音构思的显著特点在于以刘天华对民族音乐的改进过程为脉络,围绕其作品风格又适时地做了新的处理。通过昆曲《
牡丹亭》《
十面埋伏》《飞花点翠》等民族乐既呈现出一场国粹精华的盛宴,又强化了历史文化气息,同时也凸显出刘天华在时代文化命题面前的个人才华和自觉承担的历史责任。该片不仅通过刘天华在音乐方面的突出贡献,也通过其生活中的道德情操,向观众全面展示了面对国家困局、艺术危局下的一代有良知的、睿智的知识分子的人生抉择。(《
科学与财富》评)
该片独特的叙事结构——三段式,分别以刘天华的三个代表作《
病中吟》《
独弦操》和《
光明行》为标题,使该片的音乐具有完整美、抒情美和独创美的特征,产生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影片中,导演还特意设计了一个刘天华独坐山石之上用琴声与自然对话的场面,这就是刘天华那首名闻遐迩的《空山鸟语》的灵感之源。在琴声与鸟鸣彼此呼应、浑然一体时,观众已分不出是鸟在唱,还是
二胡的模仿。与此同时,观众心中幻现出自然形象,丰富了音乐感受的内容。而创作者本人意识的音乐境界又使自然形象增加了深度。借助这种声画同步的视听手段,导演把中华传统文化的意境——天人合一,惟妙惟肖地在银幕上具象化了。此外,在表现人物的生存空间拍摄上,从乡情浓郁的江南到萧瑟古朴的北京,从地理气候到饮食着装,导演没有仅仅停留在细节真实的层面上,而是通过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地域特点的民风民俗画面,刻意营造出一种氛围感,使其成为影片内在民族文化韵味的象征性符号,使该片具有意境美。(《
电影》评)
在该片中,故事情节中的矛盾冲突有好几种,但矛盾的主次含混不清。如在音乐领域,有
民俗音乐与正规音乐之争,中国音乐与西洋音乐之争,南方与北方音乐之争,甚至有
二胡与
琵琶之争;就个人而言,有个人命运与社会浊流之争,有个人家庭生活与音乐事业发展的矛盾,社会领域有进步青年反对专制的斗争。观众可以隐隐约约感到这些冲突在该片中都有所触及,但是没有一个得到充分表述。也就是说该片没有设置主要冲突,也就不能根据这个主要冲突设计情节主线。编导处理冲突的方式显然是非常规电影的,也就是基本没有照顾绝大部分观众的欣赏要求。仅把时代背景的交代当做了冲突本身,导致该片没有确立根本的戏剧冲突,因而过于平淡,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此外,该片分成三个乐章,从妻子、朋友、学生这三个视点去评述主人公刘天华。编导选择三个视点的时候应该有进一步的整体设计,确定三个人物对待刘天华的基本态度,即他们是自己与刘天华直接构成冲突,还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观察刘天华与他人发生冲突,该片在这方面是含混不清的。第一位叙述者是刘妻
殷尚真,编导只是想通过她把刘天华的早期经历做一个简单的交代,并没有充分发挥刘妻作为一个叙述人的功能;在友人这个乐章突出了刘天华的两位朋友,其中一位是洋人古诺夫,但片中只通过古诺夫把刘天华错认为工友,仅仅是表现了刘天华的朴实无华,而没有突出中西音乐观念的差异。让古诺夫通过旁白对刘天华一味赞不绝口,好像是在做艺术鉴定。但是对于电影这种视听媒介而言,观众信守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信条,很少相信这种鉴定式的语言。这种强加于观众的结论,不管多么正确无误,也难以令观众信服。在学生一章,主要是讲师生情。老师救参加示威被打伤的学生,而学生把自己的嫁妆捐出来,资助老师开个人音乐会,这种表面化的描述并不足以动人心弦。因此三个人本来可以采用私人话语叙述,却变成标准的公共话语式的旁白,没有把各自的感情融入其中,缺乏生动性,像是悼词的形象化。(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胡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