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是以楚汉相争的历史为题材而创作的
琵琶独奏曲。本曲的创作年代,作者姓名虽未有确切材料但可以推测创作年代,极大可能成曲于
唐朝以后,在明代已经开始有琵琶名家演奏同类题材的作品《楚汉》。从现有资料中,最早记载有《十面埋伏》琵琶谱的是《鞠士林琵琶谱》(鞠氏系
清代隆嘉庆间人)和《华秋苹琵琶谱》(公元1819初版,全称是《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
该乐曲整体可分为三部分,由十三段带有小标题的段落构成,分别为: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
项羽败阵、
霸王乌江自刎、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得胜回营。《十面埋伏》这首乐曲几乎包含了
琵琶演奏上的所有技巧,无论是在它的内容还是在艺术表现力方面,都集中展示出诸多艺术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民族乐曲中非常优秀的代表。
创作背景
《十面埋伏》是以
楚汉战争的历史为题材而创作的琵琶独奏曲,名称以
刘邦的谋士
张良献策施以十面埋伏之计为名。
《十面埋伏》是以
秦朝末年,项、刘楚汉之争的历史为蓝本创作而成,重点呈现了关键战役“垓下之围”的经过。公元前202年,楚汉两方在
垓下之战(今安徽省
灵璧县东南)进行决战时,
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
项羽霸王乌江自刎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的。垓下决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秦朝末年,刘邦的汉军 和项羽的楚军展开了逐鹿中原、雄霸天下的斗争。到公元前202年,楚汉双方已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战争,到垓下决战时,
刘邦以三十万的绝对优势兵力包围了 项羽的十万之众。深夜,张良吹箫,兵士唱楚歌,使楚军感到走投无路,迫使项羽率八百骑兵连夜突围外逃,而汉军以五千骑兵追击,最后在乌江边展开一场决斗,项羽因寡不敌众而拔剑自刎,汉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是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音画。
创作沿革
在
琵琶上演奏描绘古代战争场面的乐曲,在历代艺文纪事中累有记载。例如代白居易《
琵琶行》中有:“铁骑突出刀枪鸣”;明代
袁尊尼《听弹琵琶赋》中有:“倏欻激突战骑惊”等。但是,这类描写古代战争场面的琵琶乐曲,能够传流下来的并不很多,只有《十面埋伏》《
霸王卸甲》《水军操演》《
将军令》等曲。
明代
王猷定(公元 1598-1662年)《四照堂集》的《
汤琵琶传》中谈到当时的演家
汤应曾弹奏“《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至
乌江有项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但至目前为《楚汉》这首琵琶曲还未发现。可是从上述记载中,《楚汉》所描写的情节内容和音乐形象,与现在流传的《十面埋伏》很相似。因此,可以说以描写楚汉在域下决战为题材的琵琶曲,于明代已在民间流传了。
最早记载有《十面埋伏》琵琶谱的是《华秋苹琵琶谱》(1819年初版,全称是《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以及《鞠士林琵琶谱》(鞠氏系
清代乾隆爱新觉罗·颙琰年间人,简称鞠士林谱);其次是《檀槽集》(1842年抄本)《陈子敬琵琶谱》《李芳园琵琶谱》(1895年初版,全称是《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简称李氏谱);再次是《瀛洲古调》(1916年)《养正轩琵琶谱》(1926年初版,简称养正轩谱)《汪昱庭琵琶谱》等。在上述各家琵琶谱中,对该曲曲名称作《十面埋伏》的有《鞠士林琵琶谱》《陈子敬琵琶谱》《瀛洲古调》等;简称作《十面》的有《华秋苹琵琶谱》《养正轩琵琶谱》等;也有改称作《淮阴平楚》的,如《李芳园琵琶谱》《汪昱庭琵琶谱》等(在改称作《淮阴平楚》后,在曲名下注有“即《十面埋伏》”的文字)。
音乐结构
本曲的传谱较多,分段不一。但在某些主要旋律上,各家谱本都有相同或相通之处。在各段所配用的演奏指法方面,每一传派还都有着各自的独特之处。
从《养正轩琵琶谱》的本曲各段标题看,结合楚汉两军的下决战的故事始末情节,全曲可分成四大部分:
(一)序幕:有《列营》《擂鼓》《掌号》《放炮》等。
(二)战前:有《吹打开门》《点将》《排阵》《埋伏》等段。
(三)交战:《小战》《大战》《
呐喊》《重围》《传号》《败北》《鼓角声》《乌江》等段。
(四)战后:有《奏凯》《收阵回营》等。
序幕部分
第一部分“序幕”是本曲的引子。描绘了决战前
汉军在
垓下之战选好屯兵地形、数十万人马军营垒垒、鼓角声声、旌旗密布、炮声隆隆等壮阔宏伟、威武整肃的场面。
第一段《列营》是散板。可以分成七两部:第一至第三乐句是前半部;第五至第七乐句是后半部;第四乐句是个承上启下的连接短句。第一与第五乐的曲调是高低八度音关系,配用的指法和速度处理等也都相同。第三与第六乐句的曲调是移位的关系,它们的节奏型以及配用的指法和速度处理等也都相同。
第二段《擂鼓》。在原谱中作三次反复,表示三通鼓。每擂击鼓声一遍,速度由慢渐紧渐快,然后突慢作收。每擂鼓一遍,用了多种节奏和“双弹”“双挑”“双飞”“夹弹”“滚”等弹挑类的多种指法。在演奏时必须一气呵成,以使产生在擂一遍鼓时鼓点由疏渐密的完整效果,决不可使听者觉察到在这由疏渐密的鼓点声中已经更换了好几种节奏与指法。
第三段《掌号》,用“摇”来演奏。各派老一辈的
琵琶演奏家对本段都用大指摇,这是因为大指摇的发音量比其他各指的摇要强得多。摇是由“勾”“挑”作快速而连续反复的进行。因此,勾与挑的发音量应相仿,以使在快速而紧密的挑连续进行中发生雄壮浑厚富有激励军心的掌号之声。
第四段《放炮》。用“拍”“划”表演放炮声,用“夹扫”描写旌旗飘飘声,用“同轮板”描绘战马听到炮声后跳跃走动的蹄声。拍缠弦按音与划四条空弦(应使空缠弦的发音特强)之间要衔接得非常紧密。夹扫四条空弦则须奏得快而轻弱。
战前部分
第二部分《战前》,根据楚汉
垓下之战决战的故事情节,有层次地描绘了
汉军在决战之前主将生帐点将发令、各队军兵列队出发、分头捷走埋伏等情节。
第五段《吹打开门》是本曲的主题乐段,以下各段音乐大都根据本段旋律或作严格变奏或摘取部分素材加以发展而成。古代军营每逢举行重大仪式如主将升帐议事、发号施令等,军中乐队大都演奏富有歌唱性而又庄严肃穆的音乐。这种音乐是由吹管乐器演奏旋律,
锣鼓等
打击乐器协同组成,因此叫它“吹打”。
第六段《点将》,旋律与《吹打开门》的后一半相同,配用了“单勾打”(又称“风点头”)奏法后成严格变奏。浦乐派凤点头的奏法与《华秋苹琵琶谱》相同,节奏要稳,出音要清,速度可稍快,音量宜中强。
第七段《排阵》用“大摭分”(摭分四条骇)指法。根据故事情节,各营将官接到命令后,回到自己营地,召集本营军卒,排列队行,整队出发。大分在八分音符节奏型和三条空弦音贯穿到底的有力而有规律的进行中,恰当地反映了军的众多,队形很整齐,步伐极矫健。
第八段《埋伏》,是本曲的主要乐段之一。各队人马在离开营寨之后奔向
垓下之战埋伏待战。本段运用了“埋伏”的小标题文字,说明奔向垓下周围的这一活动,不是正面作战,不能让楚军知道,而是静悄悄地活动,是偷偷地埋伏下来。这些形象是通过一些用单音演奏的短句,在节奏重复、由缓渐紧并结合度、力度变化等手法来表现的。
交战部分
第三部分“交战”,叙演了楚汉两军在下决战的情景。正面的战斗,从部分小接触开始愈战愈激烈,经过反复战,楚军处处中伏,被动挨打,寡不敌众,败下来。在
项羽率领残部突围出走中,
汉军紧紧追赶。至乌江地方,项羽自身亡结束了这场历史性的争战。
第九段《小战》,是由音型句逗配用一定的汇组指法所组成,扼要地表现了某些战斗场面。一个回合又一个回合的厮杀,刀枪相击,矛盾相撞。曲中通过长轮或滚弦,描绘双方在交手时的回合冲奔;利用“煞”音来表现刀枪相击、矛相之声。
第十段《大战》,是本曲的主要乐段之一。除了出现汉军的主题乐节(变奏再现了《吹打开门》外,还分别描绘了炮声、马啸声、萧声、楚歌声、溃散声等在激战时的各种形象。在本段的中部在炮声与歌声之间,先用“夹扫”空表示在驰中的马声再在四条空弦上作弦数变化的滚奏。
第十一段《呐喊》,描写了万马奔腾,呐喊震天的场面,是本曲的高潮乐段。段名叫作《呐喊》,着重在反映激战时的杀喊之声。在指法上由并弦、推、挽、吟、长轮、长滚等组成。
第十二段《重围》,描写了战场上的一片综合之声。在工尺原谱上,此处只记有一个“合”字,并注有在四条空弦上作扫和轮。
第十三段《传号》的曲调,最早见于《陈子敬琵琶谱》。在中老弦的同度音上作快的双弹双挑表示号角声,每拍开始处须有重音出现,同时还须加用吟法,以使号声富有颠荡感,用来增强奔驰的形象。又在空弦上作凤点头和夹扫等指法,表示着在号声间隙时或远或近的奔驰之声。
第十四段《败北》与第十五段《角声》都用凤点头指法。但前一段用了反勾打奏法,曲调音在缠弦上。缠弦上的泛音或按音要勾得强些。后一段用了正勾打奏法。在按音时必须再加用吟法。
第十六段《乌江》,整段节奏自由,度变化较多。自《埋伏》以后的各段音调,大都由
音型片断加以发展而组成的,在配用了各种合适的指法后,表达着各段的主题内容。
战后部分
第四部分“战后”,是本曲的尾声部分。老一辈的各派名宿大都认为:本曲尾末几段可能是后人增添的。因为这几段的音调来自民间曲牌《五声佛》与《撼动山》虽经变奏加工,但从所配指法与演奏效果来说,没有像前面各段那样既完整且有声势。
第十七段《奏凯》与第十八段《收阵回营》,从小标题文字含义来说,应该反映出
汉军在击败楚军之后高唱凯歌胜利归返时热烈欢腾的场面。旋律进行的速度比较快速。大体上是在单音进行中加人了一些划拂、划轮、轮、半轮、分、双弹等指法。
弹奏技巧
乐曲开始处,乐曲以模拟鼓声的手法开始,在首音上都配用了“扫”的指法,使乐曲的表现重为丰富。
“列营”是全曲的引子,节奏自由,富于变化,乐曲用了多种节奏和 “双弹”“双挑”“滚等弹挑类的指法,在原谱中作了三次反复,表示三通鼓,给人以临战前的阵阵紧迫感。
“吹打”是本曲的主题乐段各段大都采用“长轮”奏法。运用长轮来代表吹管乐声,用挑二、三、四弦来模拟打击乐声,宽广雄壮,是一首古代的行军进行曲,描述了队伍由远而近,整齐的古代行军情景。此段在每一小节强拍上用“拂轮”的演泰指法。
“点将”的旋律与“吹打”的后半段相同,主要突出武曲中“武”字的音乐处理。但这个“武”宇决不是表面上的,而是要靠恰当的演奏技巧和深厚的内在功夫的运用的。演奏时出音要清、节奏要稳、速度稍快、音量中强,以加深乐曲的内在表现,恰当地描绘出点将发令时严肃而紧张的活动情景。
“排阵”是以两小节为一个单位采用核心音调展开的手法,作了节奏
音型的模进,在音乐上两者是个连贯的整体。主要是通过“摭分”“摭扫”这两种不同的手法来演奏的。
“奏队”在每拍后半拍的一个强音演奏、八分音符节奏型和三条等弦音上演奏,贯穿到底的有力而有规律的进行,细致人微地刻画了汉军将上得令出征,列队排阵,充满信心奔赴战场的精神风采。
“埋伏”“小战”“大战”三个段落为乐曲的中心部分。其中“埋伏”是本曲的主要乐段之一,是全曲比较重要和着力渲染的段落。这里可以运用在长音上的作轮,滚等指法。在节奏自由的演奏中,恰当地描绘了
汉军静伏等候迎战的情景。
“鸡鸣山小战”的旋律素材来自“吹打”段中的短小乐段。曲中通过利用 “刹弦”,形象地描绘了双方在交手时刀枪相击、矛盾相撞之声。在旋律的处理上,每个句头都与前一句句尾同音衔接得非常紧淡,旋律的动向都是逆升递降,起伏跌宕,扣人心弦的,这此手法都为下一段的“大战”逐步推向高潮作准备。
“九里山大战”中的箫声音乐也是来自“吹打”的,在本乐段的中部,
琵琶用“夹扫”“滚”等技法,分别描绘了箫声、炮声、楚歌声和马啼声等在激战时的各种声音。
“呐喊”是本曲的高潮乐段,在指法上运用了“夹扫”“绞”两根弦和“推拉”两根弦等强泰.产重反映了激战时的杀截之声,达到了极为生动和通真的艺术效果。
“项王败阵”是战争的尾声部分,这个段落几乎完全没有规律性,主要是运用了“弹”“挑”“泛音”等零零落落的节泰型和在一、四弦上的风点头指法来代表马蹄声,然后运用了追击式的节泰型来结束全曲。
演奏流派
琵琶艺术在其发展中,逐渐形成多彩的艺术流派。不同的流派,即便同一首乐曲,在乐谱、指法、风格上也不尽相同,形成各自的特色。《十面埋伏》至今演奏的,有浦东、平湖、崇明、汪派四个传派,四个流派版本都有各自独特的段落,它是流派艺术的特点之一。
浦东
在《吹打》中很有特色,这一乐段由三小段组成。平湖、浦东两派曲谱较相似,汪派这一段的前半部与平湖、浦东相近,后面增加一点篇幅。崇明派的篇幅最长,还分为三小段,节奏主要以二四拍,三四拍交替进行,演奏时依次逐渐加快。其中吹打[一]与其他三个流派旋律基本相同,吹打[一]则是在吹打[一]的基础上紧缩节奏的加花变,吹打[三]与其他派的《点将》旋律相似。
平湖
《重围》《传号》《鼓角声》都是其他流派所没有的
乐段。《重围》《传号》穿插在《呐喊》与《败北》之间,《鼓角声》穿插在《败北》与《乌江》之间这是与其他各派不同之处。
崇明
《列营》之后紧接是《分营》,这一小标题虽然其他流派版本没有,但在曲谱上来看,各派都有相似部分存在,只是没有单独在此另立标题而已。
汪派
《马蹄声》和《信号收兵》是独特段落《马蹄声》是《列营》中最后的一个层次,起着分段的作用,下援第二段《吹打》《信号收兵》是《九里山大战》中的最后一个层次,它与浦东派版本《传号》段都是安排在《败北》,汪派为《项王败北》之前,但从曲谱上看,二者还有较为明显的区别。
作品赏析
独特主题
《十面埋伏》采用了叙述性的表现手法,带有标题的多段段落,展示了紧张、激烈、残酷的战争场面,在刻画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刀光剑影和浴血战时均较为全面。其中描绘的
楚汉战争场景,结构宏大、气势非凡,而且这部音乐作品在描绘这场史诗级的战争场面时,紧扣关键的战争节点,以典型的题材反映了整个战争的场景,如“埋伏”等部分,通过弹奏节奏的变化, 传神地再现了当时紧张肃穆的战争气氛;与此同时,乐曲通过“夹扫”等指法,描绘激烈的战争场景的同时,还有对
项羽的惋惜之情,以及对他与
虞姬的凄美爱情故事的惋惜,在铁血之外也有柔情,这样就更能够打动听众,更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一定层面上展现出非凡的艺术张力。
艺术手法
《十面埋伏》虽是武曲,但兼含刚柔,这体现出创作者对作品的情感思考。该曲注重弹奏的刚度以及柔度的协调性,表现出对楚军和项羽的关怀之意;同时,曲中还有对战争造成的众多殒命者的痛悯,因此在曲目的具体表现中,不仅体现了庞大气势, 还较为注重细节处理,实现了情和景的有效融合。从曲目内容看,该曲还对多种战场上的声音进行了模拟,借此来进行各种情感的抒发,如通过
琵琶面板拍弹来对“放炮”轰鸣声进行模拟等,进而有效营造身临在古战场的情境。
演奏技巧
《十面埋伏》 中在讲述汉军凯旋时,弹奏速度明快、节奏紧凑抑扬顿挫、张驰结合,兼具爆发力与艺术张力,同时又为听众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在乐曲的高潮处,通过绞弦等琵琶独有的弹奏技法,生动传神地再现了
楚汉战争的激烈战争场景,给人以激情澎湃的感觉,同时又留有想象空间,引人产生无限遐想。
作品评价
《戏剧之家》评价:琵琶曲《十面埋伏》采用了我中国传统的大型套曲的结构形式,在欣赏曲子优美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十面埋伏》的音乐内容与结构的千变万化,就如同回到当时战争的场面,一幕幕浮现眼前。生动的叙述了这一场战争的历程。
张唯佳主编《音乐鉴赏》评价:《十面埋伏》这首乐曲几乎包含了
琵琶演奏上的所有技巧,无论是在它的内容、技巧还是在艺术表现力等方面,都集中展示出诸多艺术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民族器乐曲中非常优秀的代表。
杨和平主编《中外音乐赏析》评价:《十面埋伏》的内容壮丽辉煌,风格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该曲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场面,是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音画。此外,《十面埋伏》作为大型琵琶曲的的代表,其发挥了武曲擅长表现强烈气氛和情绪的优势,全曲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
作品影响
《十面埋伏》作为
琵琶传统武曲的代表之作, 以其高超的演奏技巧、鲜明的艺术风格、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大众所熟知。在高校的音乐鉴赏课程中,选用《十面埋伏》这首作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讲解与现场示范结合、历史讲解与
多媒体视频结合、多媒体视频与现场示范结合等多种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官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美育的目的。
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历来被人们所赞赏,
汤良兴、
刘德海等音乐家、艺术家都曾演奏该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曲的艺术魅力又受到当代人的青睐。尤其是进入19世纪后电生乐队的风靡全球,促使一些音乐人把目光也转移到了古曲《十面埋伏》的身上。在这些“转型”的作品当中,以“
女子十二乐坊”“
非凡乐队”等演奏最为出名。此外,1973年,
钢琴家
殷承宗、
刘庄、
储望华还别具风格将该曲改编成了钢琴独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