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桢出身官宦,曾中过
进士。收国二年(1116年),完颜翰鲁讨伐
高永昌,高桢投靠金兵,并向完颜翰鲁揭露了高永昌诈降的事情,平定高永昌之后,高桢被任命为同知
东京留守事,并授猛安之职。天会六年(1128年),高桢升任尚书省左仆射,判
广宁县府尹,加封太子太傅。
收国二年(1116年),渤海人
高永昌起兵反辽,占据东京辽阳府(今
辽宁省辽阳市),
耶律延禧派军讨伐高永昌,高永昌向金国求援,
完颜阿骨打完颜阿骨打派完颜翰鲁率军赴
辽东,一举攻占沈州(今辽宁省
沈阳市),高永昌见金兵强悍,就派人去给完颜翰鲁送去降书,以此作为缓兵之计。
高桢此时居于
东京,但母亲在沈州,于是从东京奔赴沈州,探望母亲。到了沈州,高桢向完颜翰鲁揭露了高永昌诈降的事情,完颜翰鲁遂率军急攻高永昌。打败高永昌之后,高桢被任命为同知东京留守事,并授予猛安之职。
天会六年(1128年),高桢升任尚书省左仆射,判广宁府(属
北京路,治今
辽宁省北镇市)尹,加封太子太傅。高桢在位八年,政治清明,官吏敬服,人民安定。
天会十五年(1137年),高桢被加封太子太师,担任提点
河北西路钱帛事。
皇统三年(1143年),
耶律乙辛完颜道济被任命为
洛阳市留守,高桢出任同判中京留守事,不久改任行台尚书省(原燕京枢密院)平章政事。其后又任
明朝大同府(今
山西省大同市)留守,封为任国公。
皇统九年(1149年)十二月,
完颜亮弑杀金熙宗自立为帝,改元天德,即海陵王。完颜亮积极推行汉化政策,将原居北方的一些猛安谋克向南迁徒,奚族、族也有一部分在南迁之列,谋克别术利用军民不愿南迁的机会,乘机聚众叛乱,完颜亮对此很担忧,就任命高桢做中京留守,命令他乘驿马赴任,并命他限期平叛。叛乱平定之后,高桢被封为
河内郡王。
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迁都燕京,改燕京为中都大兴府。完颜亮到中都之后,高桢对中都巡查森严。有一次,完颜亮的近侍冯僧家奴、李街喜等人在深夜饮酒,违反了禁令,虽然他们都深得完颜亮宠信,但高桢仍依律杖责,把他们打得要死,此事极大震慑了京城的权贵。此后高桢升为
太子太保兼行
御史大夫,封为莒王。此后又拜为
司空,进封代王,仍兼太子太保、行御史大夫。
高桢长期担任行御史大夫,他检举官吏的罪状无所回避,每次在朝廷廷议的时候,一定推荐称职的官员,撤职不称职的官员。权贵们憎恨他,甚至推荐阴险邪恶的张忠辅、
马讽做
御史中丞,想叫他俩找事中伤高桢。
正隆年间,高桢依例封为冀国公。高桢推辞说“:我被很多小人所嫉妒,恐怕不得善终,怎么还能接受封爵呢?”
完颜亮知道他忠诚正直,就一再安慰分并强令他接受封爵。
后来,高桢因为生病而辞去官职,在离任时,他还留言交待:“某事还未决定,某事还未上奏,死了也有遗憾。”高桢于六十九岁时去世,完颜亮痛惜不已,派使臣前去祭奠,加倍赠送丧葬财物。
高桢向女真人揭露
高永昌假投降的计策,帮助女真人迅速平定高永昌之乱使其势力发展到
辽东,占据辽东之后女真人的势力进一步壮大,而且,发展的势头不可遏止,发展到“东京州县及南路系辽女直皆降”。辽东是
渤海人聚居的地方,高桢就任同知东京留守事之后,利用高氏是渤海大族的优势,迅速巩固了
金朝在辽东地区的的统治。
高桢曾任中京留守,中京有许多皇亲国戚、达官显贵,所以非常不好管理,而高桢执法严峻,不畏权贵,曾将皇帝的近侍杖责濒死,因而将中京治理得“权贵皆震慑”。对于有才干有政绩者,高桢则能秉公力荐。高桢还严于律己,他的家里从不供养歌伎。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他在家中也不曾解带脱衣。他性情威严,在家中和妻子儿子面对面坐一天,也从不谈笑一句。
《
金史》:“高桢以旧劳为
御史大夫,刚明自任,绳治无所避,几不免于怨憎之荼毒。直己而行,自古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