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第四中学
1960年建于吉林的公立高中
桦甸市第四中学坐落在北国金城——桦甸市,1960年创建时为初级中学,1972年过渡为完全中学,1978年经省政府批准,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1980年撤消初中部,成为高级中学,改名为桦甸县高级中学。1987年桦甸县撤县设市,恢复名称为桦甸市第四中学,2004年身于39所省级示范校行列。
桦甸市第四中学有67个教学班, 3370名在校生,211名教职员工。校园面积63100平方米,校舍面积29925平方米。
历史沿革
1960年—1987年 质量立校育桃李
学校建立以后,全校教职工,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使学校很快就建立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的规章制度,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秩序。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钻研业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963年86人升入高中和中专,为未来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1966年学校被卷入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之中,惨遭破坏。
1972年,学校开始抓知识教育。语文组教师大胆提出语文课具有工具性,在教学中正确处理思想性和工具性的关系,加强了字、词、句、章教学,在地区产生较大影响。《江城日报》发表了《字、词、句、章教学初探——桦甸四中语文教学改革调查报告》。
1973年吉林市教育局在该校召开“吉林地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听取了该校的经验介绍和祖是寻老师的《生命线》一课的教学公开课,明令推广该校的语文教学经验。
1978年春天,吉林市教育学院组织地区中学语文大型巡回听课、评课活动,在桦甸市做总结,该校选派祖是寻和许鸥老师出了《海市》、《歌声》等公开课,位居地区前列,学校在地区颇有名气。
1978年晋升为省级重点中学后,尉青林、唐庸、闫吉伦等书记和校长先后主持学校工作。学校以“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指导思想,强化教学管理,积极提高教学质量,采取各种措施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教学成绩迅速提高
。1979年被高校录取67名学生,位居地区外五县重点中学之首。吉林市教育局在蛟河市第一中学召开重点学校领导会议,总结高考情况,该校敢抓教学质量、克服教师不足之困难的精神得到充分肯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掀起教学改革热潮。
1985年,化学教师魏晓林在教学改革中总结出“导、谈、点、议、练”五字教学法,得到省教育学院的认同,被纳入省级科研项目,并在全省推广。教师刘培志参加地区重点学校体育公开课活动,荣获三等奖
为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举办了教学“大众电影百花奖”评奖活动。1984年—1985年有20余位教师获得县级和校级教学百花奖优胜者称号。采用自编和引入相结合的方法组织高考复习题,加强基础知识训练,注重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和能力训练,教学质量迅速提高。
1982年吉林省地区重点校化学课实验考试,共取22名,该校进线3名,这一年的高考物理平均分位居地区第一。
1984年和1985年两年高考,该校化学平均分位居地区第一,1985年高考在全地区16所重点学校中,数学和化学平均分分别高出地区8—10分,1986年高考,外语平均分高出地区8分。四中成为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摇篮。
1988年—1999年 励精图治铸辉煌
1987年10月,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管理为保证,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把素质教育、培养人才、发展个性作为学校的办学方向,努力造就具有高素质、高智能、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办学目标并认真落实。
教学工作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加强管理,深入改革,狠抓“双基”教学和智能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1998年四中升入高等学校的人数首次突破600大关,王福民同学以685分的成绩名列吉林省第三名,考入北京大学
作为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按照地区教委的要求,改革内部管理机制。1999年,学校正式实施第一轮内部体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内改津贴制,改变了过去那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对教职工积极工作、奋发向上,参加函授学习,提高学识水平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学校对现行的规章制度进行收集整理、修改补充,形成了《桦甸四中学校规章制度汇编》一书,推动了学校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学校以管理作为质量提高的保证,制定了“六化”管理目标,对教师的职责提出了规范化要求,形成了决策、执行、反馈的完整系统,使学校各项工作能够高效、畅达运行,实现了以章治校的目标。
学校对教师队伍的培养高度重视,培养教师有规划、有方案,目标明确,形成了有效的运行机制。从1991年开始,以特级教师黄履忠和国优教师于文清、陈国顺为榜样,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活动,开展了教师大练基本功和“一优两评”活动,通过“一优两评”即优质课堂、教学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的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加强教学研究,1993年提出改革旧的教学模式,探讨“一纲多本”教学方法。1995年开展了“必修与选修,大纲与说明的关系”的研究,对基础年级与高三教学的衔接问题的探索研究,开展了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同步改革的研究,充分发挥了科研的先导和提升作用。学校认真落实《拜师方案》和“桦甸市教育工作222工程”,加速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加强了优秀教师的培养。涌现出一批桦甸市“全天候”教师、“双十佳”青年教师,并有7名青年教师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叶有龄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吉林省优秀校长。
学校注重德育工作的创新和实效,1994年创办学生业余党校,注重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绿化、美化建设,彻底改变了校容校貌。各种小品景观和班级文化建设丰富多彩,使校园充满文化气息,达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完成了图书室、阅览室、卫生室的建设任务,建起了阶梯教室、电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做到新老三室并重。1996年建造了一栋图书馆楼,为建流学校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9年10月,吉林市政府督学室代表省政府督学室对该校检查评估,认为学校办学成果较为突出。
2000年——今 彰显特色创新业
2000年,学校蓄历史厚积之力,承世纪进取之魂,以人为本,制定了《桦甸四中五年发展规划》,树立了“使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展、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确定了“成为在省内有一定影响,高标准办学,具有自己的办学特色的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发展目标。以科研为先导,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生命,在改革中求创新,在发展中求特色,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2001年市内重点中学由一所发展为两所,外地高中又纷纷来到桦甸市以优惠条件吸引优秀学生,一些优秀生源发生较大分流;因为年龄渐大,许多名优教师逐渐退休离岗;部分骨干教师被外地学校挖走,办学规模扩大,青年教师补充多。
生源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师队伍则是教学质量提高、吸引优质生源的保证。四中面临着新的考验,但坚强的四中人不会对困难低头。2001年学校启动了首轮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规划,立足本校实际,打造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教师队伍。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实现新教材、新课程全员培训,开展拜师结对活动,组织名师示范课、新教材研讨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等,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取得显著成果。教师队伍向学习型、科研型、专家型发展。在211名教职员工中,拥有高级教师49人,国家、省、地市级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34人,正在读研究生课程和已获研究生学历的8人。2005年启动的第二轮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规划,将继续发挥校本研训功能,探索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和机制。
2004年,为了适应新时期学校发展的需要,为了创办省示范性高中,市委、市政府决定为该校移地建设新校区。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员工艰苦奋斗,使新校区如期交付使用,学校实现整体迁移。新校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动场能够容纳400米环形跑道,建有标准的宿舍楼和学生食堂。“新三室”实验仪器、体育器材等能满足教学需要。新建图书馆总面积2300多平方米,含藏书借阅室、报刊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等,12万3千余册图书和丰富的电教软件及音像资料,能充分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在建筑规模、藏书数量、管理机制方面,图书馆走在了吉林省地区同类学校的前列。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占地22116平方米,校舍面积4780平方米。经过45年的发展,已有67个教学班, 3370名在校生,211名教职员工。校园面积63100平方米,校舍面积29925平方米。
2001年以来,先后实现了计算机教学和理化生教学实验设施的高标准配置,装备了先进的多功能专用教室和多媒体电教室,校园网络完善。电化教学手段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办学规模
建校之初只有8个教学班,学生400人,25名教工。
办学成就
学生成绩
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自2001年起,学校积极组织学科竞赛培训,数学、化学、物理和英语四个学科相继开展了系统的竞赛辅导。有42名学生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其中,数学16人,物理2人,化学12人,英语12人。2002年,李加生同学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得吉林省一等奖、吉林地区第一名的出色成绩。金相国等一批教师获得优秀教练员称号。
2003年高考,10人突破600分大关,4人进入吉林省前15名,地区前10名,8人进入地区前20名。徐祯元、绳皓文、吴桐考入清华大学,李加生、孙伟考入北京大学。在省内和地区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同年11月21日,吉林市教育局在该校召开地区高三教学工作会议,该校在会上介绍了经验,与会人员阅读了该校的教学管理业务档案,并观摩了10节教学公开课。2005年高考,有138人突破600分,张俏、蒋庆喜成为地区外五县文理高考状元。2004年,省示范性高中评估验收组对该校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学校2005年顺利跻身于39所省级示范性高中行列。2012年高考,文理全面开花。共有五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本校学生刘玄松,刘玄育哥俩考入清华大学。
学校成为重点高中以来,学校有2000余名毕业生考入复旦大学同济大学重点大学。其中考入清华大学8人,北京大学17人,中国人民大学14人,中国科技大学17人。
课题研究
学校积极承担各级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验,走出了“以科研育骨干,以骨干带课题,以课题促改革,以改革求发展”的科研兴校之路。“九五”期间有5个省市级课题结题并获得验收,获得优秀成果奖。“十五”期间,完成了12项科研课题的研究。2000年以来,有百余篇论文在国家、省、地区学术活动中获奖,有60余篇论文获得公开发表,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的科研骨干队伍。
所获荣誉
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优秀,高考、会考成绩显著,在教师队伍建设,校本课程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研究,开办学生业余党校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20多项省市级荣誉,先后被评为“吉林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吉林省警民共建先进单位”、“吉林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桦甸市教育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
学校先后被评为“吉林市教育科研传统校”和“吉林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校”。
2002年晋升为省级电化教育示范校。2003年9月,学校和吉林市教育学院中学部联合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全市300名教师和教研员参加。
管理制度
学校严格管理和科学管理相结合,实施教学质量跟踪考核制度、领导包保学科组制度,建立了教学工作档案和相应的奖惩机制,发挥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职能作用,建立学科组整体竞争的优势,发挥团队力量,实现资源共享,有效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力地保障了办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改革
学校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在科研兴校思想指导下,积极推进课程建设,努力挖掘和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先后编辑了12本校本教材,列入学校课程计划,其中《桦甸史专题讲座》等5本教材已由吉林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形成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相补充、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相调剂的课程体系。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积极开展教法和学法的改革。开设综合实践课教学和学习方法指导课,编写了总计30万字的《学科学法指导汇编》《学生学法交流文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氛围。
德育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立足时代和学生特点,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德育基地建设,建立健全了德育工作制度,德育活动资金充足,形成了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局面。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组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编写教材安排课时,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信箱,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利用每年一度的军训活动加强意志品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业余党校开办十余年,累计培训学员3141人,培养重点积极分子322名,发展学生党员28名,德育工作开创出崭新局面。
文化传统
文化建设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举办校园中国艺术节系列教育娱乐活动,成立了校刊校报编辑部、学生海帆文学社和青春之声广播站,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体育卫生工作比较突出,多年来,为上级体育院校输送了许多优秀学生。
学校文化
校风:团结、进取、拼搏、向上。
校训: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学风:乐学、善学、勤学、博学。
精神:奉献、钻研、创新、团队。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办学成就
学生成绩
课题研究
所获荣誉
管理制度
教学改革
德育工作
文化传统
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