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廷英
中国地质学家
马廷英(1899年—1979年9月15日),字雪峰,奉天省金县(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人,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中国海洋地质科学的重要先驱者,早年从事珊瑚生长节律之研究,是“古生物钟”之最早发明者。致力于“古气候与大陆漂移”的研究,对台湾海峡地区石油资源的考察与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领导台湾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地质系,培养了很多人才。
个人生平
1899年 诞生于辽宁省金县。是家中长子,共有九个弟妹,年幼家境清寒。
1914年 毕业于金州中学,到日本留学。
1917年 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日本东京师范学校(现在筑波大学)理科,再考入仙台东北帝国大学地质古生物学教室。
1929年 毕业于日本仙台东北帝国大学地质系,获理学士。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1933年完成博士论文,拒绝日本政府要求入籍的条件,论文被送往德国柏林大学,并于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日本政府也授予东北帝国大学的博士学位,成为第4位得到大日本帝国大学理学博士的汉族,也是地质学专业的第1位。
1935年 应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丁文江之邀,主持领导东沙群岛造礁珊瑚和珊瑚礁的调查研究工作。
1936年 在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矢部长克指导下,以珊瑚礁论文获理学博士学位,后秘密回国。应聘任实业部中央地质调查新生代研究室技士,兼中央大学教授。
1937年 芦沟桥事变爆发,中原地区内陆各省食盐短缺,马廷英应政府之请,到沿海地区及其他各个产盐地进行勘量,并且指导开采井矿盐石盐的方法。
1938年 兼任东北中学校长,率师生长途迁徙,经鄂、湘等省而安抵四川省。此后辞职,重新投入研究工作。
1940年 任中国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兼海洋组主任。
1942年 率中国地理学会海洋组专家考察福建省沿海。
1944年 应陈仪做主任委员的台湾调查委员会聘,兼任台湾调查委员会专门委员。
1945年 去台湾接收日本台北帝国大学,新建台湾大学地质系,任系主任。同年至1946年间,率领专家赴兰屿岛调查动植物及地质情况。1947年,到南沙群岛海南岛开展学术调查。
1946年 创办台湾省海洋研究所,任所长,直至1950年 该所被撤。
1957年 台湾省“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当选为监事。
1970年 台湾文化大学设立地质系,任该系教授(后为系主任)。
战争时期
马廷英于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回国,他紧接着于1937年在英文版《中国地质学会志》上发表了《Calapoecia canadensis Billings的生长率与奥陶纪时期北极地区的气候》及《关于建造珊瑚礁所需时间的资料》2篇文章,并于同年将他在东沙群岛考察报告及其他研究成果以两部《中国古生物志》巨著形式出版,即:《造礁珊瑚的成长率及其与海水温度的关系》《古生代四射珊瑚成长上的季候变化与泥盆纪的气候》。他指出,无论是古生代珊瑚化石(以四射珊瑚化石为主),还是中生代珊瑚化石(以六射珊瑚化石为主),或者是现代造礁的六射珊瑚,其组织内部和外部都有年生长现象和季候生长现象。以后,他又进一步指出,古今珊瑚的年生长和季候生长现象,犹如树木的年轮,可以称为“年层”,其密厚部分为寒季生长者,疏薄部分为暖季生长者,表现在外形上,则为膨大部分与缩小部分之交替。
1963年,美国学者J.W.威尔斯(Wells)发表成果,他在古今珊瑚上发现“日生长纹”,即反映昼夜生长变化的“日轮”,并统计每一“年层”内之“日轮”数量,当今珊瑚之“日轮”每年恰为365左右,因而可用以代表一年内之天数,而在化石珊瑚上统计,则此数不为365,在距今3亿多年的泥盆纪,约为400,距今约3亿年的石炭纪,约为390,也就是说,越古老的年代,每年的天数越多,而每天的时数越少,这便确立了“古生物钟”(“化石钟”)的概念,有力地配合了古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的研究。追根溯源,“化石钟”的概念正是建立在“年层”概念的基础之上,马廷英是“古生物钟”理论当之无愧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本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马廷英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又发表了一系列“三古”的文章,从研究珊瑚生长节律延伸到研究植物化石群的生态意义,从研究海水温度发展到研究大陆上的冰川黄土等古地理问题,他眼界更宽,成就也更大了。例如,通过《亚洲最近地质时代气候的变迁与第四纪后期冰川消长的原因及海底地形问题》(1938年)、《由珊瑚化石生长率推导出的早更新世与晚更新世西太平洋之水温》(1938年)、《日本盐原化石植物群及日本海底寒水凝结物的时代与地质学上的意义》(1940年)、《亚洲第四纪中叶气候变迁与冰川的原因》(1941年)等文章,他全面论述了亚洲古地理、古气候发展历程,共分6个阶段,3次冷暖旋回,即:①第三纪末“茂木植物群”时代,大陆高起,气候冷,海退,陆岛相连;②第四纪初,气候暖,海侵,陆岛隔离;③第四纪中叶“盐原植物群”时代,大陆高起,气候冷,有冰川,海退,陆岛相连;④第四纪中后期“馆山珊瑚礁”时代,气候暖,海进,陆岛隔离;⑤第四纪末期,气候冷,冰盖最后一期(相当于中原地区之“大理冰期”);⑥现代,气候暖,陆岛隔离,形成今日格局。
台湾工作
1945年,抗战胜利后,马廷英奉命去台湾,负责接收日本台北帝国大学,不到1年的时间里,他就恢复、重建了台湾大学,创办了地质系,由他任系主任。初期教师和学生很少。到了50年代,该系师资阵容渐强,有阮维周、王超翔、毕庆昌、何春、孟昭彝等名教授加入,又成立了硕士班、博士班、研究所,学术声望日益提高,培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都大为增进。1970年,台湾文化大学成立地质系,马廷英亦担任系主任、教授,他以古稀之年仍继续为培养新生力量而努力工作。
马廷英热心学术团体的活动,重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他于1955年出席了在东京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物理海洋学讨论会”,宣读了论文《用以证明地壳块体中存在漂移和证明赤道的造礁珊瑚以及用以证明刚性地壳突然整体位移的海底地形》。1956 年,他出席了在菲律宾举行的“第8届太平洋科学会议”,宣读了论文《刚性地壳在流体地核之上突然滑动理论之地质证据》。1957 年,他在墨西哥索布列蒂罗(Sobletiro)城举行的第20届国际地质学大会上,宣读了与潘家麟合著的论文《从由于刚性地壳新生代突然整体移动而引起的地壳块体转换出发来讨论火山带》。这些文章都反复深入地宣传了他的“地壳滑动学说”,对“活动论地质学”的创立与发展贡献很大。1960年,他出席了在诺尔登(Norden)举行的“第21届国际地质学大会”上又宣读了《澳大利亚和南美晚古生代冰川的原因》一文,这是他多年研究“古气候与大陆漂移”专题的重要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更大的反响。马廷英治学谨严,工作认真负责。他常说,文不成熟时,决不轻易发表。他待人平等,遇人有困难时,总是热情帮助。他于70年代初虽已退休,但仍致力于教学与科研。1977年,他被确诊患有胃癌,入台湾大学附属医院手术治疗,但他毫不悲观气馁,仍然奋发工作与学习,并与医护人员配合,与疾病顽强斗争,终因劳累过度,于1979年9月15日在台湾大学附属医院逝世。
个人生活
1940年与同为留日学生孙采苹女士在重庆结婚,育有1女1子,妻子曾随夫到台湾,因感情不洽离异返回大陆。1962年,与日籍妻子小野千鹤子女士再婚,育有一子马东光,二女马慈光、马慧光。作家亮轩(马国光)是他的大儿子,孙子马世芳是作家、广播节目主持人。
技术成就
马廷英以研究珊瑚生长节律为重点,开创了我国古生态、古气候、古地理(简称“三古”)研究的新局面。他的博士论文研究古生代珊瑚的内部构造发现其年成长率与海水温度有关,这些研究成果在日本学士院会报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用现代珊瑚证明珊瑚的年成长率理论。他从“三古”研究出发,系统钻研了大陆漂移说,对以“新全球构造”为核心的“活动论地质学”的发展有很大突破。1950年代,他还写出《石油成因论》一文,推测台湾西部及海域深处有可能蕴藏着大量石油及油气,这对开拓台湾资源有很大影响。1953年,发表地壳刚体滑动说。后来,他发表“古气候与大陆漂移之研究”系列近20篇学术论文,证明地壳滑动学说,引发国际地质学界的讨论与肯定。
主要论著
1 马廷英,地质时代以及亚洲地理环境的变迁与中国黄土平原的形成。地质论评,1940,5(1-2):1-20。
2 马廷英,日本盐原化石植物群及日本海底寒水凝结物的时代与地质学上的意义。地质论评,1940,5(6):483-492。
3 马廷英,亚洲第四纪中叶气候变迁冰川的原因。地质论评,1941,6(3-4):221-230。
4 马廷英,中国新生代冰川分期与时代问题。地理(中国地理研究所),1942,2(1-2):15-19。
5 马廷英,闽海岸线变异与亚洲第四纪冰川之关系。中国地理研究所,海洋集刊,1942(1):19-26。
6 马廷英,山腰盐场港菜堂两区盐之减产原因及其补救方策。中国地理研究所,海洋集刊,1943(2):38-39。
7 马廷英,闽南地区海岸线之变动与恢复已废弃之旧晒盐坝问题。中国地理研究所,海洋集刊,1943(2):40-42。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个人生平
个人生活
技术成就
主要论著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