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镇是
麻江县东南部的一个农业重镇,位于北纬26°21′—26°31′,东经107°33′—107°47′,土地面积222平方公里。东与
凯里市、
丹寨县相接,南与
都匀市相邻,西靠贤昌乡,北与
龙山乡接壤。辖2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有35788人。现有耕地面积29100亩。世居有苗、汉、
布依族、佬、、瑶等民族。气候温暖湿润,水果和矿产资源丰富。自然资源有麻卡峡谷、“一线水”、龙旺洞大峡谷、风雨桥和老王庙遗址、奇特洞天、猴子岩、龙里大坝。
基本信息
宣威镇位于
麻江县东南部,东与凯里市、丹寨县相接,南与都匀市相邻,西靠贤昌乡,北与龙山乡为邻,东北与
下司古镇接壤。
清水江上游的马尾河段自
都匀市至下司横穿镇境。镇政府设驻地光明村,距县城麻江35公里,离州府
凯里市45公里。全镇总面积22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9100亩。辖17个
村民委员会84个村民组和1个居民委员会5个居民小组,8325户,35840人。境内居住着苗、汉、瑶、畲、
仫佬族、
布依族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3305人,占92.9%,是一个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乡镇。
地理风情
宣威镇神奇美丽的清水江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令人如痴如醉。城中
清水江自然风光、
苗族风情、麻卡大谷、翁东金流洞等景点的开发将促进宣威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宣威镇自1992年撤并建以来的12年,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有6个村通
程控电话,现建有移动和联通两处移动通讯
基站,有22个镇属单位和县驻镇办事机构。
开发资源
宣威镇处在
亚热带季风湿润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凉,四季分明,降雨充足,是
麻江县的主要林区之一,全镇
森林覆盖率达62%,有科研试验林场1个。出产优质红蒜、优质米、优质
柑橘属、金秋梨、雪梨、优质
烤烟等,特别是世界
蓝莓种苗“美国蓝浆果”的引种成功,宣威镇的名声大振。这里矿产丰富,主要储藏有
重晶石、矿、铅锡矿、
磷矿等矿产品,且大部分品位效高。
交通便利
宣威镇东西长16.5公里,南北长15公里,
清水江、
羊昌河、龙山河穿镇而过,均系清水江
水系。陆路交通有宣(威)都(匀)公路、蒲(席塘)贤公路、(下)司(台)辰公路、隆(昌)丹(寨)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每天均有发往
麻江县、
凯里市、
都匀市、
丹寨县、贵阳的班车。
经济建设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清水江自然风光和
苗族风情旅游景点的开发和新镇区的建设,宣威镇正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必将焕发勃勃生机。
宣威镇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优质农特产品及其加工为主导,坚持科教兴镇、开放活镇、生物富镇、旅游强镇、依法治镇的基本思路,提升优化优质米、果品、红蒜、
烤烟等基础产业,重点培育旅游、农产品及矿产加工特色产业,配合上级加快富江电站修复和麻卡电站、龙汪洞电站的新建,认真实施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把宣威镇建成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知名的优质农特产品之镇,环境优美的生态之镇,特色浓郁的民族文化之镇,团结稳定的文明之镇,实现经济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
古仆的民间文化和民族风情
宣威镇
清水江沿岸皆为
苗族人民聚居。从
城中村到龙江村虽仅14公里,均为苗族一个族种,但城中、铁倘两村为苗族中的“半子莲”,其他村皆裙子苗(铜古一带服饰的)。每年的正月间为这一带的
芦笙节。
排笙节时,来自四面八方的苗、汉、
布依族、瑶等民族的人民汇集于芦笙场。
芦笙节开展的项目有场面热烈的芦笙舞、篮球、斗牛、赛马、长跑、爬山或下山、对酒歌等。盛会时人数愈万人。芦笙会上,苗家姑娘穿着节日的盛装,在优美动听的芦笙
舞曲的带动下,翩翩起舞。“半子莲”与裙子苗的芦笙曲调、舞步及服饰各不相同。苗家的花带、围腰、绣花鞋、背带、袖套等都是姑娘们自己精心挑
刺绣出来的,银装银器更加昂贵,所有这些都拿在芦笙场上一比高低,很吸引顾客。
苗族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居住在宣威镇
清水江沿岸的已达500年以上。节庆上,除了规模盛大的
芦笙节外,还有二月的踩鼓节、四月八、六月六、爬上节等节庆活动。在民间文化方面有板凳舞、对酒歌、苗策、木叶演奏、哨哟等,在民俗上有说亲、订亲、嫁女、结婚、
满月酒、立房子、丧葬、立碑等。如到苗家旅游,请选择芦笙节最佳,有幸遇着结婚、嫁女活动等也很值得。
苗族人民大多居住木楼,半坡上有
吊脚楼,较平坦的地方起成矮楼,现有矮楼、吊脚楼、砖木混合楼等,古老安全适用的泥巴粮仓(用于防火)现还尚存,尤以龙江村水冲下寨的排列粮仓很有观赏价值,粮仓呈圆形状,粮仓下皆用石头垫起木柱,下有水塘。楼面皆为
实木板,门高1米左右,宽0.8米左右。仓壁面层为泥巴覆盖的竹篾,大多是用草盖仓顶。
宣威市镇是个典型的农业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宣威与全国各地一样,落实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推广农业种植养殖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走科学发展农业模式。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探索和努力,宣威镇的农业产业结构已初具规模,农业经济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近年来,宣威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大米、
烤烟、花生、红蒜、西瓜、
柑橘是宣威镇的农特名产品,“宣威大米”、“宣威花生”、“宣威红蒜”、“宣威西瓜”、“卡乌柑橘”等初具规模,享有盛名,远销周边县市和省城贵阳,备受消费者青睐。特别是誉称
蓝莓种苗的美国蓝浆果近年引进试种成功,更使
宣威市的水果生产锦上添花,更具特色。
宣威镇近年来抓住建设畜牧大省和畜牧基地县的机遇,以草地畜牧业为重点,搞好水兴等4个畜牧基地村的建设。各类养殖专业户从无到有,发展到314户。
花母鸡、野兔、野猪、
梅花鹿等特色养殖在宣威镇落户,现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方向蓬勃发展。
宣威镇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现境内森林面积为184239亩,活立木蓄积228829立方米,全镇
森林覆盖率64.2%。丰富的林地、草地资源为宣威镇发展林下养鸡、养牛、养羊等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宣威镇水能资源十分丰富。2005年重修富江电站,年发电量达1360000千瓦小时,可使宣威镇1/3的区域实现“小水电代燃料”,为地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通过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实施,受益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早上和傍晚,村寨里不再呈现往日的袅袅炊烟,现代化智能家电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里,插上电源,要不了半个小时的光景,一顿可口的美味佳肴便可呈现在餐桌上供你享用。
境内由于地质结构奇特,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目前,除在城中、
苗岭开采
重晶石和在
临沂市开采
磷矿外,其余矿藏均未开采,有待投资开发。
宣威镇历史上交通闭塞。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2008年止,在镇境内修建了宣(威)都(匀)公路宣威段等8条主要乡村公路,隆(昌)三(都)公路、下(司)宣(威)公路也早已变成柏油路,以镇驻地为中心、辐射全镇17个行政村的公路网络已经形成,现又开始实施通组公路建设,宣威镇的公路交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已不再是城市人享有的专利。
境内通信从无到有,固话、移动都已覆盖全镇,并在各村设有便利的代办点、服务站。如今,对于农民来说手机也不再是什么奢侈品,腰挂手机干农活是乡村的又一道风景。部分农户还装上了宽带,通过因特网网络与外界交流,联系业务,发展商务往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1998年实现“普六”,2003年实现“普九”。2009年6月,“
两基”各项主要指标达到国检验收标准。如今,走进宣威镇的广大乡村,最漂亮、最宏伟的建筑都是学校。
1984年以来,宣威镇广播电视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电视信号传输形成由无线传输走向有线数据传输和小型家庭地面无线接收并存的局面。
宣威镇的民间民族文化蓬勃发展。光明村舞狮队、铁倘村苗族芦笙队、城中苗族芦笙队频频在对外文化交往中崭露头角,并屡获殊荣。每逢节日,各村寨都要组织各种民族文化体育活动,如斗牛、
将军虫、斗鸟、赛马、登山、游泳、田径、拔河等,当中要数
苗族的“三斗”(斗牛、斗鸡、斗鸟)最为引人注目,每每精彩激烈之处,常常引来人声鼎沸的喝彩声。
改革开放后,境内的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已实现“一村一室”,2000年修建的宣威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已投入使用。围绕以人口计划为工作核心,以优质服务为手段,全面推行村民自治工作。2009年,合并计生服务站后的新宣威中心卫生院,将为宣威镇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宣威镇翁保村属全省“102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宣威镇选择翁保村生态独特、风情别致的
乌羊麻组进行先期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努力将乌羊麻建成省、州、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样板。通过建设,翁保村在思想观念、基础设施建设、村容寨貌、群众精神面貌、知名度方面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今的乌羊麻,在
麻江县乃至
凯里市、
都匀市、贵阳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每到周末,总有很多游客人到这里休闲娱乐,是众多旅游及垂钓爱好者休憩放松的好去处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