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坦克
可在水面、陆地行驶的装甲武器
两栖坦克属于特种坦克的一种,是既能在陆地上行驶射击,也能在水中行驶,并向岸上目标射击的坦克。由于其重量相对较轻,体形相对较大,可以在水面上浮起来,另外两栖坦克还装有水上推进装置,所以可以在水面上航行。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就进行了坦克的浮渡试验。1918年10月,英国军方在伦敦附近的布伦特水库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坦克浮渡试验,试验取得了成功。一战后,英国人于1920~1922年间,制成了以D型坦克为基础的水陆坦克的样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于1942年研制成功“卡米”2型水陆两用坦克。在二战后期,为适应登陆作战和岛屿争夺战的需要,美国军队和英军将M4中型坦克改装成M4DD(双驱动)坦克,实际上就是水陆坦克。20世纪80年代以后,苏联/俄罗斯侧重发展能两栖机动的步兵战车。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装备63式水陆坦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又新研制出ZTS63A式水陆坦克,在火力、机动、防护性上,较63式水陆坦克有了全面提高。
水陆坦克最突出的特点是能浮在水上并向前推进,它的浮力,是由密闭车体的外廓排水体积来保证的。其车内设有排水装置,水上推进装置通常采用履带、螺旋桨和喷水推进器。
历史沿革
研制背景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就进行了坦克的浮渡试验。1918年10月,英国军方在伦敦附近的布伦特水库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坦克浮渡试验。同时在Ⅸ型坦克的车体两侧各挂上一个“驼”式浮箱以增大浮力,试验取得了成功,但这种方式未能在战争中使用,也算不上是真正的水陆坦克。不过,它是坦克克服水障碍的第一次尝试。后来,美国法国苏联日本等国都在研制水陆坦克上做过不少尝试。
发展历程
英国
一战后,英国人于1920~1922年间,制成了以D型坦克为基础的水陆坦克的样车,靠履带划水使它达到了2.4千米/小时的水上航速,但最终未能成批生产。
日本
在二战期间,另一个重视水陆坦克的国家是日本。日本于1942年研制成功“卡米”2型水陆两用坦克,日本人称它为“特2式内火艇”,意思是“特殊2型内燃机艇”。其战斗全重10.9吨,乘员2人,装1门37毫米火炮,靠螺旋桨式推进器使水上最大航速达到了9.6千米/小时。特2式内火艇有流线型极好的前后浮箱,浮箱和车体的连接严丝合缝。上陆卸下浮箱后,又跟一般的轻型坦克别无二致。特2式内火艇隶属于日本海军,名称也称为“内火艇”,而不称为“战车”。它要由潜艇来进行海上运输,而且是捆绑在潜艇外面来运输。“特2式内火艇”的生产总数是180多辆。
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适应登陆作战和岛屿争夺战的需要,美国军队和英军将M4中型坦克改装成M4DD(双驱动)坦克,实际上就是水陆坦克。在M4DD坦克的尾部装上了两个直径66厘米的螺旋桨式水上推进器,使它的最大航速达到了8~10千米/小时。M4“谢尔曼”中型坦克的战斗全重约30吨,本身不具备浮渡性能。为了增大浮力,必须增大排水体积、采用了浮渡围帐。在结构设计上,采用了36根可充气的橡胶管,保证乘员能在15分钟之内把围帐竖起来。
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军把发展两栖车辆的重点放到两栖装甲突击车(两栖突击载具)上,为美军海军陆战队提供登陆作战的武器装备。美国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应用的lvt履带式登陆车,以及二战后研制的AAV两栖装甲突击车,属于装甲输送车一类,主要用于近海登陆作战中的人员和作战物资运输。它的火力比较弱,一般也就是机关枪一类轻武器。
苏联/俄罗斯
水路坦克的尝试中,最成功的是苏联于1933年设计的T-37水陆坦克。它的战斗全重只有3.2吨,乘员2人,装1挺7.62毫米机关枪,公路最大速度为35千米/小时,水上最大速度为4千米/小时,总生产量为1200辆。后来,苏联人又研制成功T-38、T-40轻型水陆坦克,这些水陆坦克上都装上了螺旋桨式水上推进装置,车首也装上了防浪板。
苏联于1952年装备了PT-76水陆坦克,其战斗全重为14.6吨,乘员3人,装1门76毫米火炮,公路最大速度为44千米/小时,靠喷水推进装置使水上最大航速达到了10千米/小时,水上最大行程为65千米,共生产7000辆。20世纪80年代以后,苏联/俄罗斯侧重发展能两栖机动的步兵战车。不过,BMP-1步兵战车/2步兵战车采用履带划水方式,水上最大速度仅有7千米/小时。20世纪90年代研制成功的BMP-3步兵战车上,采用了先进的喷水式推进装置,水道的设计非常讲究,水上最大速度达到10千米/小时,公路最大速度达到70千米/小时。由于BMP-3步兵战车在火力、机动、防护及水上机动性方面已全面超过了PT-76水陆坦克,可以担负两栖作战任务,所以,在此之后,苏联/俄罗斯已不再发展专门的水陆坦克。
中国
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装备63式水陆坦克,其战斗全重为18吨,乘员4人,装1门85毫米坦克炮,陆上最大速度64千米/小时,水上最大航速11~12千米/小时,水上最大行程达到120千米,在水上能抗3级风2级浪。从火炮威力、水上机动性等方面看,它都超过了PT-76水陆坦克,是截至2000年世界上一种性能优秀的水陆坦克。
1966年2月至4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部组织了水陆坦克横渡琼州海峡试验,为近海登陆作战积累了宝贵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又新研制出ZTS63A式水陆坦克,在火力、机动、防护性上,较63式水陆坦克有全面提高。
技术特点
总体结构
水陆坦克最突出的特点是能浮在水上并向前推进。它的浮力,是由密闭车体的外廓排水体积来保证的。为了能在水上抗风暴,水陆坦克还要有足够的浮力储备,一般为车重的20%~30%。
以中国63A型水陆两栖坦克为例,63A型水陆坦克战斗全重22吨,乘员4人。车长9.2米,车宽3.3米,车高3.15米,车底距地高0.4米。整车从前到后分为驾驶舱、战斗室和动力舱三大部分。
动力系统
水陆坦克车内设有排水装置,一般有机动和电动排水泵,有的还备有手动排水泵,能不断地将渗漏到车内的水排出去。水上前进、倒车和转向等运动,靠操纵水上推进装置来实现。通常采用的水上推进装置有履带、螺旋桨和喷水推进器。履带划水时,是靠转动的履带划水来推动坦克在水上行驶,最大速度达7千米/小时;用螺旋桨或喷水推进器驱动时,可使坦克的最大速度达12千米/小时。
以中国63A型水陆两栖坦克为例,其动力舱安装有动力、传动等装置。陆上最大速度不低于55千米/时,最大行程超过400千米。最大可爬36°纵坡、30°的侧倾坡,可越过2.9米的壕沟,过0.8米的垂直墙。水上最大速度超过14千米/时,最大航程不小于90千米,能够在四级海况下正常航行。
武器系统
两栖坦克需要配备充足的火力以进行自卫,并能为步兵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以PT-76两栖坦克为例,PT-76两栖坦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研制的,生产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末。PT-76最初采用76.2毫米口径D-56T型炮,后来换装D56TM型炮,最后换装了D56TS型炮,采用双向稳定器,升级了火控系统。
中国63A型水陆两栖坦克的战斗室则安装有炮塔、火炮、火控系统、通信设备等,车长、炮长和二炮手在此完成战场观察、战斗、通信联系等任务。63A型水陆坦克配备的105毫米低后坐力坦克炮,采用身管全膛镀铬,火炮线膛式身管,可配备穿甲弹破甲弹和杀伤爆破弹等弹种,弹药基数为38发。在2000米距离上可击穿460~500毫米厚度的均制钢装甲,能击毁敌军的主战坦克和1~1.5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工事,能有效压制、消灭4000米以内暴露和隐蔽的敌岸防残存火力点和有生力量。新型光电式火控系统使车辆具备静对动射击和夜间精确射击能力。63A型水陆坦克配备驾驶员海上辅助观察仪,可有效扩大驾驶员海上驾驶视野,减小死角。
防护系统
装甲是两栖坦克的重要防护,以PT-76两栖坦克为例,PT-76在水中航行时相当稳定,这是通过减少装甲防护和采用空心负重轮实现的。炮塔前部的装甲仅有20毫米厚,只能保护乘员免受12.7毫米口径以下轻武器、小型炮弹破片和火焰的伤害。
中国63A型水陆两栖坦克则采用全装甲焊接车体,可有效保护乘员与设备的安全。
典型型号
T-37水陆坦克
T-37水陆坦克于1933年由苏联设计,其战斗全重只有3.2吨,乘员2人,装1挺7.62毫米机枪,公路最大速度为35千米/小时,水上最大速度为4千米/小时,总生产量为1200辆。
“卡米”2型水陆两用坦克
“卡米”2型水陆两用坦克战斗全重10.9吨,乘员2人,装1门37毫米火炮,靠螺旋桨式推进器使水上最大航速达到了9.6千米/小时。其拥有流线型极好的前后浮箱,浮箱和车体的连接严丝合缝。上陆卸下浮箱后,又跟一般的轻型坦克别无二致。“卡米”2型水陆两用坦克隶属于日本海军,它要由潜艇来进行海上运输,而且是捆绑在潜艇外面来运输,其生产总数是180多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本海军已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一二百辆“内火艇”很快被美国军队消灭殆尽。
PT-76水陆坦克
PT-76水陆坦克,其战斗全重为14.6吨,乘员3人,装1门76毫米火炮,公路最大速度为44千米/小时,靠喷水推进装置使水上最大航速达到了10千米/小时,水上最大行程为65千米,共生产7000辆。不过,BMP-1/2步兵战车采用履带划水方式,水上最大速度仅有7千米/小时。
63式水陆坦克
63式水陆坦克其战斗全重为18吨,乘员4人,装1门85毫米坦克炮,陆上最大速度64千米/小时,水上最大航速11~12千米/小时,水上最大行程达到120千米,在水上能抗3级风2级浪。从火炮威力、水上机动性等方面看,它都超过了PT-76水陆坦克,是截至2000年世界上一种性能优秀的水陆坦克。
服役事件
1944年6月6日,在诺曼底登陆作战中,盟军总共动用了10个M4DD坦克营,其中,英军5个营,加拿大军3个营,美国军队2个营,这些DD坦克在登陆作战及随后的强渡江河作战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66年2月至4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部组织了水陆坦克横渡琼州海峡试验,为近海登陆作战积累了宝贵经验。
1974年,北越坦克部队已扩充到9个团,约500辆坦克中近一半是PT76两栖坦克和63式。越南坦克部队成立初期只装备了数十辆T-34-85坦克和SU-76自行火炮。随后在中国和苏联的援助下,大量T-54/55、59式坦克和PT-76水路两栖坦克逐渐扩充到越南装甲力量中。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研制背景
发展历程
英国
日本
美国
苏联/俄罗斯
中国
技术特点
总体结构
动力系统
武器系统
防护系统
典型型号
T-37水陆坦克
“卡米”2型水陆两用坦克
PT-76水陆坦克
63式水陆坦克
服役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