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根
河北大学二级教授
刘秋根,1963年出生于邵阳市,1983年进入河北大学历史研究所学习,师从著名历史学漆侠,分别获得历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宋史中心博士生导师。
简介
刘秋根,男,1963年3月生,原籍新邵县,1983年湖南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学士;1986年6月河北大学毕业,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学位,留校工作;1997年河北大学毕业,历史学博士学位。1992年副教授,1997年教授。现为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
科研项目
《中国古代合伙制研究》2000—2004年,00CZS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持
《辽宋夏金通史》,2002-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点项目,参加撰写
《宋元明清金融信用的整体研究》,2006-2010年,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项目,主持
《中国古代高利贷资本发展史》,2006—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BZS016,主持
《宋代法律文明研究》,2008-2010年,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主持
《山西契约文书搜集、整理与研究》, 2014—2019年,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14ZDB036,主持
主要从事中原地区古代高利贷资本、典当业、合伙制、商业信用等课题的研究。
著作论文
目前已发表了专著三部、相关论文八十余篇。参加《中国经济通史 清代卷》其中有创新、比较重要的成果是:专著《中国典当制度史》、《明清高利贷资本》、论文《试论两宋高利贷资本利息问题》、《关于汉代高利贷的几个问题》、《试论宋元寺院金融事业》、《关于中国早期银行业的几个问题》、《关于中国古代高利贷的历史作用》、《十至十四世纪的中国合伙制》、《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与资金市场的几个问题》等。
于2007年出版的专著———《中国古代合伙制初探》在学术界第一次对中国古代合伙制作了全面的研究,包括合伙制的起源、发展阶段、类型、制度特点及其所包含的近代股份有限公司制度因素等。还以三个明清徽商帐簿为中心,对明清徽商铺店合伙制特点及其资金筹措作了个案研究。本书在学术界是第一次以长时段专题研究的方法探讨中国古代合伙制问题。此前学术界对合伙制也已有所研究,本书还以西方各国十世纪以来意大利各城市共种国、后来的荷兰及英、法、德等国合伙制发展、合伙制向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转化的历史为背景,对相关问题作了比较研究。
因长期从事金融、借贷方面课题的研究,有关成果目前处于学术界前沿,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学术观点
主要学术贡献及创新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在学术界第一次以长时段专题研究的方法探讨中原地区古代高利贷资本、典当业、合伙制、商业信用等问题。此前学术界对此也有所研究,但限于个别朝代、个别地区,本人第一次贯穿中国古代进行长时段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对一些薄弱环节加以补充研究,对利率、制度、历史作用、演变趋势等进行长时段的考察。并采取由后向前看的方法,对材料比较缺乏的唐及其以前各代有关材料作了新的分析,得出更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第二,此前学术界对中国古代高利贷资本多加谴责,并给予全盘否定的评价,本人通过更为全面的考察认为:中国古代高利贷资本既有利率高昂、剥削残酷、冲击小农经济、使其再生产状况更为恶化的一面,也有其利率适中或较低因而有利于小生产者完成再生产的一面。尤其是宋代以后,商人、手工业者的经营更与高利贷资本形成了比较固定的资金供需关系,利率也因此趋向稳定及下降。负债经营的发展扩大了明清商业资本规模,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这一点密切相关。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编只从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对以下两种形式的高利贷进行了论述,一是对小生产者的放贷,二是对显贵的放贷。对于商人资本借贷的形式马克思虽然也肯定了他它的存在,但未加以具体探讨。据此对古代高利贷资本进行评价,显然是不全面的。第三,此前对古代借贷利率的研究,多以朝代为单元,我则贯穿古代,对利率的结构区别、利率发展趋势、利率管制政策、利率制度、习惯利率的存在等进行了系统考察。使人们对古代利率的认识更为全面、准确。第四,因材料的相对丰富,对近现代典当业尤其是二三十年代的典当业的了解是相当详细而系统的,包括其资本组织形式、内部运营体制、业务种类、营业制度、灾害赔偿、利率及其制度等,但对于明清及其以前各代而言,因材料的缺乏,认识就相当模糊了。我通过对近现代典当业材料的学习,发掘出古代典当业记载中的有关信息,对中原地区古代典当制度进行相当程度上的复原。从而加深了人们对古代典当业的认识。
教学指导
长期从事古代史的教学工作,为研究生开没了中国古代经济史、历史研究法等专业课程,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严格要求、认真指导。得到历届研究生的好评。还为本科生讲授中国通史课程。至2009年止,共指导博士研究生9届、12名,硕士生10届、17名。现在读博士生3届、3名,在读硕士3届、5名。毕业生均已获得相关学位,成为各单位的教学、科研及其他方面工作的骨干。
获奖情况
论著获奖情况
(一)著作
1《中国典当制度史》于1996年10月获河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二等奖
2《明清高利贷资本》于2002年8月获河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
3参加撰写的《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于2002年9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2年11月获第二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二等奖。
(二)论文
1《试论两宋高利贷资本利息问题》于1988年11月获河北省历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
2《中国古代高利贷资本社会价值初探》于1992年5月获七五期间河北省教委优秀社科成果论文三等奖。
3《试论宋元寺院金融事业》于1994年9月获河北省高校1991—1993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
4《关于汉代高利贷的几个问题》于1994年10月获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
专家称号
1 2003年10月获河北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称号。
2 2004年10月入选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
3 2005年4月获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著作论文细目
科研成果目录
(一)论文
(1)两宋私营高利贷资本初探。《河北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宋辽金元史》1988年第2期转载。
(2)试论两宋高利贷资本利息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
(3)唐宋常平仓的经营与青苗法的推行。《河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4)试论两宋官营高利贷资本。《河北学刊》1989年第3期。《宋辽金元史》1989年第4期转载。
(5)中原地区古代高利贷资本社会价值初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4期
(6)元代官营高利贷资本试论。《文史哲》1991年第3期。《宋辽金元史》1991年第4期转载。
(7)永佃权源于何时?《晋阳学刊》1991年第1期。
(8)论宋代以前货币地租的形态和宋代货币地租的发展。《钱币研究》1991年第2期
(9)中国古代高利贷资本研究的回顾。《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4期。《经济史》1991年第6期转载。
(10)关于汉代高利贷的几个问题——与秦晖同志商。《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
(11)唐宋高利贷资本的发展。《史学月刊》1992年第4期。
(12)试论宋元寺院金融事业。《世界宗教研究》1992年第3期。
(13)试论中原地区古代高利贷的起源和发展。《河北学刊》1992年第2期。《经济史》1992年第2期转载。
(14)中国典当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8期。《经济史》1992年第9期转载。
(15)论元代私营高利贷资本。《河北学刊》1993年第3期。《经济史》1993年第6期转载《宋辽金元史》1993年第4期
(16)论中国古代商业、高利贷资本组织方式中的“合资”与“合伙”《河北学刊》1994年第5期,《经济史》1994年第6期转载。
(17)论清代前期高利贷资本的活动形式。《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
(18)关于中国早期银行业的几个问题。《河北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经济史》1996年第2期转载
(19)中原地区古代合伙制下盈余的分配。《河北学刊》1996年第4期。《经济史》1996年第6期转载。
(20)清代城市高利贷资本。《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4期。
(21)中国古代股份经济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8期。
(22)明代高利贷资本活动形式。《史学月刊》1997年第5期。《经济史》1997年第6期转载。
(23)明代农村高利贷资本。《河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24)明代工商业运行与高利贷资本。《株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3期。
(25)明清至民国时期典当业的负债经营和资本构成。《河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26)关于元代经济史研究的一点断想——读《元代赋役制度研究》有感。《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增刊。
(27)关于中原地区古代高利贷资本的历史作用 ——读\u003c\u003c资本论\u003e\u003e第三卷第五编。《史学月刊》2000年3期。《历史学》2000年第8期转载
(28)明代高利贷资本的社会构成。《河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29)明代工商业中合伙制的类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
(30)读《宋代宗族与宗族制度研究》有感。 《河北学刊》2001年第2期。
(31)关于明代高利贷资本利率的几个问题。《河北学刊》2002年第5期。
(32)关于中国典当史的几个问题——兼评\u003c\u003c中国典当手册\u003e\u003e及其他三种《新史学》第十三卷二期,2002年6月。
(33)宋元以后工商业中的资本性、消费性、生产性借贷。《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34)中国封建社会利率管制政策——封建国家对资金市场的调控和干预。《漆侠先生纪念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35)十至十四世纪的中国合伙制。《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36)关于明代高利贷资本利率的几个问题。 《河北学刊》2002年第6期。
(37)评《中国经济通史·元代经济卷》《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2期。
(38)元代矿冶业生产方式及矿产品分配(与刘莉亚同志合作)。(韩国)《宋辽金元史研究》2002年第6期。
(39)对15——18世纪资金市场发育水平的估计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1期。《经济史》2003年第3期转载。
(40)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与资金市场的几个问题——对科大卫先生文的商榷和补充。《文史哲》2003年第3期。《经济史》2003年第5期转载。
(41)明代徽商合伙制店铺融资形态分析 ——以万历程氏染店账本为例。《河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42)中原地区古代资金市场分析——以高利贷资本为中心。《李埏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43)评介《中国崇龙习俗》《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4期。
(44)重温“黄宗羲定律”《求是》2004年22期。
(45)宋代销金禁令与销金消费(与柴勇同志合作)《河北大学学报》2004年3期
(46)有所作为与无所作为——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史上国家经济职能的研究。载《政府与经济发展》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年7月
(47)明清徽商工商业铺店合伙制形态――三种徽商账簿的表面分析(与谢秀丽同志合作)《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3期
(48)试论中原地区古代幕府制度在宋代的转型(与周国平同志合作)。《宋史研究论丛》第六辑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
(49)高屋建瓴 宏观会通----程民生中国北方经济史》评介。《史学月刊》2005年第11期。
(50)论宋朝遣辽使节的家族性特征及其成因(与王惠杰同志合作)《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51)清代农业中的合伙制《石家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52)明清民间商业信用票据化的初步发展——以汇票、汇兑为中心《中国钱币》2006年第1期。(与谢秀丽合作)
(53)明代民间商业信用——兼及消费信用。《河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与王中良同志合作)
(54)读游彪博士著《宋代寺院经济史稿》。《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2期。(与周国平同志合作)
(55)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的力作——《中国北方经济史——以经济重心的转移为中心》读后。《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与侯鹏娟同志合作)
(56)从黑城文书看元代官营酒业的变化。《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与杨小敏同志合作)。
(57)《元代商业信用初探》(与孙春芳同志合作)。载葛志毅主编《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论集》(第二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58)中国封建社会农业金融发展阶段初探。《人文杂志》2007年第2期。
(59)10世纪以来工商业金融变迁与经济发展------10至20世纪工商业、金融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评述。《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4期。(与李颖同志合作)
(60)中原地区古代合伙制的起源及初步发展。《河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与黄登峰同志合作)。
(61)宋代监察建设与官员经济犯罪的防范。 (韩国)《宋辽金元史研究》第12号,2007年12月。(与韩瑞军同志合作)
(62)《明清银行业盛衰录》。《国企》2007年第3期。
(63)《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史研究方法论的思考———读《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7卷。
(64)15----18世纪中原地区资金市场发育水平蠡测。 《人文杂志》2008年第1期。
(65)宋代民法史研究的拓展与期冀------评陈志英教授《宋代物权关系研究》。《河北法学》2008年第6期。
(66)《马克思恩格斯封建学说方法论与普适性》,《封建名实问题讨论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
(67)《唐代民间借贷》读后,《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3期。
(67)《明清工商业经营与资金筹措方式——以若干种尺书的解读为中心》。《中国工商业金融史的传统与变迁——十至二十世纪中国工商业金融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68)《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简评陈其泰主编《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理论成果》。《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9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2月。
(69)《新发现的农占书——《六十甲子农事喜忧图》的整理与初步研究》,《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70)《桥梁修建与士人参与——南宋士人与地方社会公益事业关系研究之一》(与宋燕鹏合作),《亚洲研究》(韩国)2009年5月
(71)《从租佃制到合伙制》,《中国土地制度改革——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4月。
(72)《明清时代工商业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河北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与张建朋同志合作)
(73)《明清的钱铺、钱庄、银号——以白话小说记载为中心》,《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与柴英昆同志合作)。
(74)《明清“京债”经营者的社会构成——兼论帐局及放帐铺》刘秋根 杨贞(13)《河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75)《宋代女性时尚消费》(与任欢欢同学合作),《河北学刊》2011年第3期。
(76)《民国时期华北农村银钱借贷分析——基于五本借贷账本的分析》(与王丽彦同学合作),《古今农业》2012年第3期。
(77)《清代典当业的法律调整》,《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3期。
(78)《论题: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萌芽与金融问题》,《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12期。
(79)《中国传统商业与明清社会经济转型———读科大卫\u003c近代中国商业的发展\u003e》,《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1期。
(80)《徽商账簿\u003c嘉庆浦裕余\u003e研究》,张建鹏,刘秋根,《财会月刊》,2013年第13期,第六月(下)。
(81)《江西商人长途贩运与金融——\u003c江西商人经营信范\u003e的经营史解读》,《钱币研究》,2013年第2期。
(82)《宋代以来商业货币金融史的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4期。(与崔铭、唐晔同学合作)
(83)《清代前期钱铺银号的放款研究》。《河北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与李潇合作)
(84)《明清时期磁州窑生产方式蠡测》,《河北学刊》2014年第6期。(与陈添翼合作)
(85)《清代典商的经营及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以乾嘉两份典商诉状为中心》,《人文杂志》2014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11期页69。
(86)《晋商:诚信背后的制度设计》(周星辉),《清华管理评论》2014年第6期。
(87)《中国民间商业信用的演变》,《中国金融》2014年第17期(半月刊)
(88)《中原地区古代存款的演变》,《中国金融》2014年第9期。(半月刊)
(89)《清代前期账局、放账铺研究——以五种账局、放账铺清单的解读为中心》。《安徽史学》2015年第1期。页58—66。
(90)《清代中后期江西商人长途贩运的经营方式——\u003c江西商人经营信范\u003e的经营史解读之二》,《首都师大学报》2015年第1期。
(91)《中国古代典当业利率》,《中国金融》2015年第5期页94。
(92)《传统借贷利率的高与低》,《中原地区金融》2015年第7期页92。
(93)《\u003c曲沃行氏诉讼簿\u003e与晋南商人家族的捐纳及商业》刘秋根、练燕,《文物天地》2015年第10期。
(94)《金融机制与序的演变》,《中国金融》2016年第3期。
(二)著作
1、《中国典当制度史》。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专著)
2、《明清高利贷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出版 (专著)。
3、《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2月 (撰写中册第八章)
4、《中国改革通史·辽金元卷》。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3月 (副主编并撰写其中两章)。
5、《中国古代合伙制初探》。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专著)。
6、《中国经济发展史·宋代卷》。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10月(撰写第八章)。
7、《中国工商业金融史的传统与变迁——十至二十世纪中国工商业金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刘秋根、马德斌主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8、《清代民国保定房契档案汇编》(十卷)(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
9、《灵石碑刻全集》,主编(与景茂礼合作编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重要研究介绍
《中国古代合伙制研究》介绍
中国合伙制的相关材料非常匮乏,本书作者搜罗史籍、文集、小说、笔记及方志、档案、民间文书、白话小说等方面的材料。在现代合伙制及股份有限公司制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撰写,写成《中国古代合伙制初探》一书。本书共约30万字,共分绪论、正文七章、附录、参考文献等。绪论首先概述了近百年来中外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合伙制研究的历史及现状,对长期以来学术界提出的七个方面的问题及观点进行了评论,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其次对合伙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正文第一章首先从商品经济的起源及发展谋利性生成的角度,探讨了作为资本组织方式的合伙制起源的经济机制;然后具体论证自春秋战国以来直至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合伙制的初步发展。第二章对中国古代各种前合伙制关系包括财产共有关系、租佃关系、合作关系、合会关系等在历代形成发展的情况有随着货币资本的投入、盈利性的生成,这些关系向合伙制转化的潜在可能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及论述。第三章首先分析了与合伙有关的几条材料,肯定了合伙制在宋代的存在;其次将宋元时期合伙制分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资本与资本之间的合伙,第二种是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合伙,第三种是具有第一、第二两种类型合伙制特点的混合类型的合伙。最后对三种类型合伙制的制度特点作了总的、进一步的分析。第四、第五、第六章分行业论述了明清工商业、高利贷、农业、矿冶业中合伙制存在发展的情况及合伙制的类型。第七章综合分析了明清时期合伙制与前代相比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及其向近代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转化的可能性。
与史学界已有成果相比,本书的创新层面可能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第一次对中国古代合伙制学术史进行了清理,介绍了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尤其是中日两国学者对中国古代合伙制研究的成果,总结出研究中提出来的七个方面的问题,这七个方面的问题是:第一、研究对象问题,主要是对古代合伙制的界定;第二、合伙的起源问题;第三、合伙的类型问题;第四、中国古代合伙制向近代股份制转化问题;第五、法人资格或团体性问题;第六、合伙制下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问题;第七、债务清偿过程中的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问题。
其次,第一次全面论述了中国古代各种前合伙制关系包括劳动合作关系、财产共有关系、租佃关系、合会关系的起源、演变,考察了这些关系向合伙制转化的可能性。
第三、对宋元合伙制的类型及制度特点的考察。
第四、将明清农业中的合伙制分成与租佃制有关的合伙制、资本与资本之间的合伙、由共买转化而来的合伙等几种类型,第一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
第五、对明清合伙制度的变迁及股份有限公司制度因素的萌芽在学术界有关成果的基础上作了更为详尽、全面的考察,并从两个以下方面初步分析了中国古代合伙制未能转化成为近代股份制度的原因:合伙制的背后没有强有力的产业资本活动的促进;亦没有客观性的法制跟随这一转化过程。故而有了不少股份有限公司制度的因素而未能转化成功。中国近代还得从西方引进股份公司制度。
第六、此前学术界的研究多断代研究,而成果集中在资料比较集中的宋元明清以后各代。本书则贯穿中国古代,对传统合伙制演变的全过程第一次作了考察。这为合伙制的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
本书还有两个缺憾的事情:一是虽有附录对明清徽商铺店合伙制的探讨,但仍感觉缺乏对合伙制企业的个案研究。二是近年来,近代经济史界对近代公司制度及股份有限公司制度及其实际运行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不少研究者注意到了中国近代股份有限公司制度与古代合伙制的割不断的制度联系,如官利制度等,然本书未能加以论述。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对此作些补充研究。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简介
科研项目
著作论文
学术观点
教学指导
获奖情况
著作论文细目
重要研究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