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10日至12月23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为打乱
中国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三次“围剿”部署,集中红四方面军主力和
红安县独立团共8个团,主动对国民党军第69师设防的坚固据点黄安(今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实施进攻作战,取得了红四方面军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在这次战役中,红四方面军于1931年4月缴获的一架国民党空军
轰炸机初次参加作战,黄安战役也由此成为
中国工农红军首次有飞机支援的攻城战。
黄安战役历时43天,红四方面军共歼灭国民党军1.5万余人,活捉敌第69师师长赵冠英,缴获长短枪7000余支(挺)、
迫击炮10余门、电台1部。此役致使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三次“围剿”胎死腹中,使
红安县、
麻城市、
歧亭镇、
孝感市等县的苏区连成一片,丰富了红军围城打援的作战经验。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湖北省黄安对国民党军的进攻作战,是鄂像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中的一次作战。 1931年11月,红军第四方面军为打破南线国民党军的“围剿”部署,决定发起黄安(今红安)战役,夺取靠近根据地中心的黄安城。鉴于据守黄安的国民党军第六十九师虽位置突出孤立,但有许多外围据点掩护和附近兵力策应。
中国工农红军于11月10日集中主力首先对外围守军发起进攻,连克东王家、高桥河、桃花店等地,扫清了外围据点。随后,打退黄安守军的两次反扑,占领黄安城东、西两关;于12月上中旬打垮了前来增援的国民党军第三十师。经过31天围困,红军于12月22日发起总攻。红军以缴获后命名的“
列宁号”飞机向城中投掷炸弹和宣传品,给守军以很大威胁。主攻团乘势攻入城中,第六十九师弃城逃跑.被红军全歼于城西郊。此战,共歼守军1.5万余人,其中俘其近万人,缴枪7000余支,
迫击炮10余门,电台1部。
1931年9月,
蒋介石在对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失败后,着手筹划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到11月,集结于鄂豫皖苏区周围的国民党军增加到15个师。其中豫东南地区4个师,鄂东地区7个师,皖西地区4个师。另外,在
河南省的第4师、南京的警卫师和第20路军准备分别调到
武汉市和信阳,随时参加此次“围剿”。但因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抗日反蒋斗争高涨,
中国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致使这次“围剿”行动迟迟未能开始,仍处于分散防守状态。
在此情况下,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为打乱南线国民党军的“围剿”部署,巩固和扩大苏区,决定以一部兵力牵制豫东南和皖西之敌,集中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7个团和
红安县独立团发起黄安(今红安)战役。黄安城是国民党军靠近鄂豫皖苏区中心的一个突出的据点,由第69师2个旅共4个团防守。其师部及第206旅驻守城内,第207旅分驻城北、城西外围据点;配属该师的第30师1个团防守城南桃花店和西南高桥河,并可得到位于
宋埠、
麻城市、黄陂的第30师主力、第31、第33师的应援。据此,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决定:第一步扫清黄安城外围据点,切断守军与外地联系;第二步加紧围困黄安,并打击可能增援之敌;第三步攻歼黄安城守军。
11月10日夜,
中国工农红军开始对黄安外围据点展开攻击。至20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和黄安独立团先后攻占黄安城北东王家、城西下徐家和桃花店、高桥河等据点,歼守军1个团又2个营及地主武装一部,完成了战役第一步任务。22~23日,红4军第12师和黄安独立团,连续击退城内守军企图重占桃花店的两次反扑,俘其1000余人。尔后又攻占黄安城东、西两关,迫使守军龟缩城内,固守待援。12月7~9日,第30师2个旅共4个团自宋埠北援,红4军第11师以1个团从正面节节阻击,另2个团乘其进至黄安城南十里铺立足未稳之际,分别从两翼攻击,歼其1个团,余部逃回宋埠。18~20日,
方面军集中第11师和第10、第12师各1个团于黄安城南嶂山地域,采取两翼迂回与正面突击相结合的战术,击溃由岐亭、宋埠出援的第33师2个旅、第30师1个旅共6个团的进攻,毙其1000余人,俘800余人,完成了战役第二步任务。此后,
中国工农红军转入攻城作战。22日上午,黄安独立团在“列宁号”飞机(以1930年2月缴获的国民党军飞机命名)的支援下,攻占了城
东北地区制高点课子山,歼守军1个营大部。22时,红军发起总攻,第12师1个团从西北角突破城垣,守军5000余人仓皇从南门突围,被第11师1个团和第12师另2个团歼于城西南郊倒水河两岸;第69师师长赵冠英从西门出逃,23日于途中被
赤卫军俘获。至此,历时43天的黄安战役结束,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共歼国民党军1.5万余人,其中俘敌近万人,缴获各种枪7000余支(挺)、
迫击炮10余门、电台1部,使黄安、麻城、黄陂、孝感等县苏区连成一片,丰富了围城打援的作战经验。
黄安战役,歼敌1.5万余人(俘敌近万人),缴枪7000余支、迫击炮10余门、电台1部。红4方面军首次取得攻下敌人由整师兵力设防之强固据点的重大胜利,令国民党军的第三次“围剿”胎死腹中。
黄安战役是红四方面军组成后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取得攻下敌人由整师兵力设防之强固据点的重大胜利。这次战役胜利的经验:
(1)
方面军首长能够依据当时形势所允许的条件,正确地制定长期围困,逐步削弱敌人,创造条件,待机攻城的战役方针,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步骤。
(2)所有参战部队在战役的各个阶段都正确地贯彻了方面军首长的战役方针。在外围作战中,部队迅速分割包围,全歼了守军;在围城作战中,成功地打破了敌数次向外突击的企图,给敌以大量杀伤,并以强大的政治攻势降低了守军的士气;在打援战斗中,正确地采取了先以运动防御消耗敌人,诱敌深入,然后集中兵力,以迂回包抄战术打歼灭战,不断重创敌人,为围城和攻城创造了有利条件。
(3)将总攻时机选择在敌最大的一次增援行动遭到溃败,且其重要支撑点课子山失守之际,恰好利用了敌弹尽粮绝、待援无望、固守不成、军心涣散绝境的有利时机和条件。因此,城垣一旦攻破,敌即恐慌突围。
中国工农红军在野战条件下迅速全歼了敌人。
为了纪念
红安县战役的胜利和表彰黄安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中央分局决定,将黄安县改名为红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