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尊三经9年努力,于1879年(日本明治十二年),开办德新海产号(后为裕源成号)。同年在上海开办元记字号。为摆脱日本中间商等的控制和剥削,张尊三广开进货渠道,深入日本偏僻的北海道地区调查当地海产品和海产业。在与日本北海道当地渔民广泛交谈和接触后,发现当地人丢弃鲨
鱼翅,堆积如山,遂教授当地渔民如何深加工鲨鱼翅,变废为宝,成为广受欢迎的海产品,张也因此靠收购销售鱼翅逐步成为海产业的巨头,并垄断北海道当地相关产业。
由于张尊三在促进中日贸易和为
日本发展对华海产事业等方面贡献良多,得到中日两国政府嘉奖。
1890年被当时的
清朝加捐候选同知四品衔,1891年被清政府赐予盐运使头衔。
中华民国任驻函馆领事代理之职。
查张尊三风波本邦,寄居函馆,当明治十二年独立海产物输出中国一业,兴本邦人所委弃之鳟鳍等鱼,鼓吹港民向中国输出,致成要品;又将该输出品选择干燥,改良装置,警醒邦人,又当其任华商董事时,努力发展日中贸易各业至今,日见兴盛,是其尽力以兴公众的利益,而成绩昭著者也,用特赠与敕定蓝绶褒章,以表其善行,明治十四年十二月七日。
1918年(
日本大正七年),为纪念
北海道开道50周年,北海道厅长为了感谢张尊三对开发北海道海产事业的巨大贡献,赠礼物银杯。同年,张尊三在
宁波市逝世,日本政府特派官员专程来华吊奠。
张尊三逝世后,蓝绶褒章在“文革”期间丢失,1986年,张的后人通过
上海市侨办向有关方面反映,中日友协名誉会长王震亲自过问此事,由中国驻日使馆与日本总理府赏勋局联系,并由张宪庭向日本总理府函请,要求复制褒章,日本政府对此十分重视,褒章由日本大藏造币局复制完毕,复制后的蓝绶褒章先送往日本函馆中华会馆展出5个月,展出期间,轰动了整个北海道,日本东京电视台、《
读卖新闻》、《
北海道新闻》都作了报道。1986年11月13日,
北海道大学水产学部教授
大石圭一受托专程将褒章复制品及证书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