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
南京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生物系主任、鲸类研究室主任,
江苏省动物学会第四届理事长。专于珍稀动物
白鱀豚及其他
海豚类研究。
1958年首次报道在
长江下游发现白鱀豚,1977年查明其分布范围,纠正了国际流传数十年的白鱀豚分布在
洞庭湖及相邻长江段的认识。被海洋哺乳动物学会主席Perrin在第7届海兽生物学双年会的致词中赞为"白鱀豚的重新发现者";
美国Miller曾将白鱀豚归于Iniidae。但我们发现它是另一类古老
齿鲸的现生代表,通过其骨骼和胃的研究,建立了
白鱀豚科Lipotidae。这是20世纪在现生
鲸目中唯一的新建科级阶元。白鱀豚科的建立获得了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各国学者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有力支持。我们也于2005年根据
线粒体全
基因组的研究在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报道了支持白鱀豚科的新证据。根据形态学性状首先指出中国海域的
宽吻海豚包括2个种,
印太新鼠海豚包括3个
亚种。在
亚洲首次发现淡水豚化石Prolipotes yujiangensis Zhou et al(新属新种),是我国唯一已知的中新世
鲸目化石,证明白鱀豚类在约2000万年前曾生活在中国南方的江河中。
1979年开始进行
白鱀豚的分布、集群、潜水、迁移等生态和生物学的研究。在1982年第三届国际兽类学大会提出”白鱀豚的现存数少于400头,濒临灭绝”的观点,分析了导致白鱀豚死亡的原因,并首次提出迁地养护的保护设想。据此而建立的铜陵白鱀豚养护场现已成为
长江下游豚类保护的主要基地。20世纪90年代用照相识别技术研究白鱀豚的迁移和
种群数量,成功地识别了白鱀豚个体,首次获得它长距离迁移达200 km的证据,并基于照相识别数据估算种群数量已下降到100头左右。21世纪初,在
海洋公园保护基金的支持下,初步建立了中国沿岸的海兽类搁浅网络。2005年在
雷州湾发现了1个
中华白海豚种群并进行了种群数量的初步考察。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
湛江市已经于2006年在雷州湾建立了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报道了
白鱀豚的皮肤、骨骼、肌肉、消化、排泄、神经及感官等器官系统的结构,保留了此
极危物种的极珍贵的科学资料,并对其他
海豚进行了功能形态学研究:1)发现白鱀豚胃的结构在
鲸目中独一无二;2)对3种
齿鲸蜗神经纤维数量和大小的研究,报道了
脊椎动物中已知直径最大的神经纤维;3)通过视神经纤维数量和大小的研究,首次指出脊椎动物的脑神经中仅海兽有大于15μm的纤维,白鱀豚视神经纤维数仅相当于海豚科的1/7;4)鉴定了15头
白鱀豚的年龄,得到了两性的生长曲线,用
协方差分析和判别分析研究了白鱀豚的性二型;5)首次报道了白鱀豚等的脊髓灰质
细胞分层模式,在白鱀豚脊髓的腔隙中发现了触液
神经元;6)首次报道
鲸目鼻道肌的构筑;7)首次把肾结构指数测定应用到鲸类肾脏研究。在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鉴定中国海域的
太平洋丽龟,证实我国有5种
绿海龟。描记了
壁虎属新种和
云南半叶趾虎新
亚种,指出我国和
日本的
多疣壁虎实际包括2个不同的种——
铅山壁虎和多疣壁虎。近年测定了壁虎类30个属长378 bp的核c-mos 基因片段的序列,根据系统发生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壁虎类高级阶元新分类系统的建议,把Kluge (1987)的鳞脚虎科改订为三个科,即鳞脚虎科(限四肢退化的种类)、絮趾虎科和刺尾虎科。测定了
大壁虎(Gekko
gecko)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全长16435 bp。这是
壁虎类蜥蜴中首例测定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再从
GenBank下载20种
爬行纲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共21个序列用于系统发生关系分析。得到了蜥蜴亚目和其中的五大类群(壁虎类,
蚓蜥类,
石龙子科类,
鬣蜥科和
蛇蜥下目)都为单系;
蛇亚目和蜥蜴亚目为姐妹群等结果。提出了蚓蜥类是壁虎类的姐妹群、蜥蜴亚目为单系、硬舌类为并系等新的蜥蜴亚目系统发生。
发表论文327篇,其中发表在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Bi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Marine
哺乳纲 Science等国际刊物的56篇,出版了《中国动物志哺乳纲第九卷·鲸目、食肉目、海牛目》、《中国的海兽》、《江苏省志·生物志·动物篇》等专著、论文集14本,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创建了
南京师范大学遗传资源研究所。培养了博士26名和硕士2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