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坚 (1918-1995),诸城相州人。童年时就读于相州私立小学,1931年考入
山东省立十三中,1934年考入山东省立济南师范,1937年毕业,回
诸城市在相州私立中学任教。1938年参加游击队。历任57军独立旅政治部宣传科长,中共海陵县委宣传科长、宣传部副部长,山东省农会宣传部长,《山东群众》《群众文艺》主编,
新华书店总店山东总分店部副主任,山东省文联编创部长、副主席,《
山东文学》主编等。
王希坚出身于地主家庭。其父
王翔千是中国最早的五十八名共产党员之一,山东共产党组织的创建者和早期领导人。王希坚的大姐黄秀珍(王辩)是
山东省最早的女共产党员,曾受委派去
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王希坚与作家王统照、
王愿坚是同族叔侄、兄弟。
王希坚于1946年开始文学创作,写出了大量歌颂党歌颂革命事业的作品。同年出版的《地覆天翻记》,是我国文学史上唯一一部以减租减息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采用了民歌板话语言和章回体结构形式,塑造了老一代农民、青年农民,地主分子,以及党的农村工作干部的不同形象。此后,又创作出版了小说《变工组》,诗集《翻身民歌》等多部作品。
1957年整风反右运动中,王希坚被划为“
极右”分子,开除党籍,撤职降级,到乡下劳动改造。1979年得以改正,以《牛棚诗人》《牛棚棋手》《李有才之死》《亲人之间》《天上档案馆》《忧天》等中短篇小说引起注目。他一改过去单纯叙事的特点,以哲理和抒情打动读者。《李有才之死》巧妙地利用了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中的主人公,艺术地续写了他的命运,并向纵深开掘,探索给我们这个古老民族造成祸患的根源。
1990年,王希坚离职休养。离休后,他潜心旧体诗词的创作和诗歌理论的研究,曾任
中华诗词学会理事、
山东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历山诗刊》主编等职。
1995年7月6日,王希坚在
济南市病逝,享年77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希坚1918年7月出生于
诸城市相州镇,自幼跟随父亲到济南,5岁开始入杆石桥外的成德小学学习。1925年初,转入三合街的育才小学上学。1925年王希坚随全家回到诸城,在相州王氏私立小学读书,1931年他考入刚刚在诸城建立的
山东省立十三中学。在校期间,王希坚大量阅读了
鲁迅、郭沫若、
茅盾、
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等人的作品。1934年王希坚考入山东省立济南师范。1937年,王希坚在省立济南师范学校毕业,随后投身到革命事业中从事文化工作。1937年王希坚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抗战。曾任部队小报的编辑及宣传科长。后来在党的机关和农会工作,主编过《山东群众》《群众文化》等刊物。
创作经历
1947年出版了通俗小说《地覆天翻记》。1948年任华东局土改指挥部秘书,1949年在
淮海战役前线采访报导。1950年任
新华书店总店山东分店编辑部副主任,出版小说《变工组》和诗集《黑板报上写诗歌》等。1951年初调
山东省文联,不久调中宣部编辑通俗教材。1952年赴朝鲜战场访问。半年后回山东任省文联编创部长、代理副主席等职。1954年出版了反映农村生活长篇小说《
迎春曲》。1957年被错划为
右派。1979年平反后创作了反映
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老解放区人民群众斗争生活的中篇小说《雨过天晴》,小说质朴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地方特色。1983年参加创办历山诗社,主编《历山诗刊》,研究写作旧体诗词。
解放前作品
1945年王希坚刚开始创作的作品,采用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像《翻身民歌》《民歌百首》《说唱朱富胜翻身》《黑板报上写诗歌》《老会长》等等,都是一些百姓、战士、妇孺老叟能够信口传唱的民歌、歌谣和
鼓词,内容主要是揭露地主豪绅对广大贫苦农民的盘剥,表达解放区农民翻身的喜悦,鼓励人们学习文化、为自己、为支援革命前线而劳动等等。1946年,王希坚完成了他的首部长篇小说《地覆天翻记》的写作。《地覆天翻记》以20世纪40年代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开展
减租减息运动为背景,形象地展现了这场前所未有的农村变革,描述了在复杂的农村改革中,普通农民们心智觉醒、提高和成长的过程。这是我国第一部反映抗战时期革命政权下农村经济关系发生大变革的长篇小说。《地覆天翻记》在1947年由解放区山东
新华书店总店出版后,立即在解放区内外的读者界引起了震动,解放区里的人们更是竞相传阅。
《地覆天翻记》的创作,反映了王希坚所具备的一种文学特质,即能敏锐地捕捉现实、关注社会改革在普通人生活中所引起的变化。这一文学特质,在他以后多年的创作实践中被一直坚持了下来。1949年,作为
解放区文艺的优秀代表,王希坚参加了第一次全国
文代会,被选为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的理事。这期间,他担任山东新华书店编辑部的副主任。1951年他调任
山东省文联编创部长,代理驻会副主席。在第二次全国文代会上,又当选为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在这一阶段。他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变工组》,短篇小说集《前沿阵地》、《陈老石人社》,长篇小说《
迎春曲》和诗集《远方集》等。
解放后文革结束前作品
20世纪50年代后期,王希坚被错划为
右派,被下放到了
桓台县农村去劳动改造。在这首《忆侯庄》中,他写道“患难相依情意深,推心置腹感知音。身遭贬心常乐,永忆桓台劳动人。”1959年,王希坚的政治境遇有所改善,他抓紧时间创作了长篇小说《雨过天晴》。在这部小说里,表现的是
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农民斗倒地主翻了身,又接受支前任务奔赴前线的斗争生活。其中通过翻身农民不怕牺牲支援前线的曲折感人故事,刻画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雨过天晴》完稿后,原由上海
新文艺出版社准备出版,但却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一直被耽搁了下来,直到“文革”结束后才真正与读者见面。
文革结束后作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王希坚在政治上得到了新生。“浪子何尝不恋家,十年困顿傍天涯。团圆月影隔窗纱。极目苍穹追
鸿雁,惊心歧路避龙蛇。锦笺捧读泪如麻。”这首《浣溪纱·恢复党籍》,即真实地披露了他在十年动乱中的个人处境和心情。在1980年
山东省的第四次
文代会上,他重新当选为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家协会的副主席,兼任《
山东文学》杂志的主编。王希坚再度焕发了他生命的青春。在这一时期,王希坚发表了一批具有反思意味的小说,如《李有才之死》、《牛棚诗人》、《牛棚棋手》和《忧天》等。《李有才之死》是拟当代经典小说——
赵树理的《
李有才板话》而作。其他的作品像《牛棚诗人》和《牛棚棋手》等,也都是以幽默讥讽的口吻,叙述了一个个在那荒诞年代的人生故事。如诗人因为是说了真话而被打成
右派的,他的人生便从此坠落万丈深渊。而另一个故事中的人物——身在“文革牛棚”中的
吕洞宾,其面对苦难的抗争,则是以戏谑、调侃的方式来对待周围的环境,对待那些以“左”的面目对人肆意横加迫害的人。
晚年的王希坚,回归了他的诗人本色。他专心写诗,还忙于
山东省诗词学会的工作,做着《历山诗刊》的主编。他最后出版的一本书,是诗词诗论集《心影集》。这本书中辑录了他的诗词795首,诗论12篇。卷首以诗为序,其中两句是:“一卷诗词留心影,半生忧乐付清风。”寄意诗词,物我两忘。
个人生活
王希坚经过父亲王翔千的介绍和同在革命队伍中的
刘炎相识,后经过长期革命感情的积累,于1944年冬,在抗战胜利的曙光中结婚。
1946年至1948年,王希坚夫妇先后有三个儿子出生,皆以出生地命名,曰临沂、雪行、肖辛。由于部队流动性大,王希坚与刘炎又不在一个单位工作,长期不在一起生活,也根本无法带孩子,家庭的观念也被淡化了。孩子出生后便就地寄养在当地的农民家,夫妇二人便奔赴前线,王临沂是寄养在临沂的农村取名临沂;二子出生是在
莒南县的雪行村,也寄养在当地农家,因此取名雪行;三子肖辛是出生并寄养在诸城瓦店的小辛庄取名肖辛。直到进城后王希坚夫妇才陆续把孩子们接入
济南市,孩子们这才认识兄弟。1951年又生一女,仍按出生地
历城区取名小力(晓莉)。这种全家团圆的生活没过几年,王希坚又被打成
右派。到
文化大革命时期,王希坚又被打成“五一六”分子,这时,孩子们刚刚成人,三个儿子都下了乡。老大王临沂下乡到了
单县,至今一直没回济南,三中全会以后,王希坚终于被平了反,亲友们劝他托托人把大儿接回城,可是王希坚却没有学会走后门。
主要作品
个人作品(部分)
社会活动
王希坚晚年多次参加
山东省新闻界和
济南市的围棋比赛,屡获佳绩,还取得了国家围棋协会颁发的业余三段证书。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王希坚有暇曾三次回他日夜思念的故乡,第一次是1981年应
潍坊市地区文化局之邀,来参加地区在
诸城市举办的小说创作笔会,并在会上作了报告,为潍坊作者的成长作指导,为培养故乡文学新秀畅谈创作体会,并提出殷切期望。第二次回故乡是1982年,他应邀参加“诸城党史史志老干部座谈会”,在这次会上他遇到了许多战争年代的老战友,参观了诸城的新变化。第三次是应诸城市委的邀请来参加老干部座谈会,令人遗憾的是这次他刚到诸城就接到省委宣传部的电话让他返回省城有要事,他只好匆匆归去。
人物事件
19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期间,
山东省诗词学会成立,王希坚是著名的“发起者五老”之一(另四老是李予昂、高启云、李子超、余修)。之后创办《历山诗刊》,王希坚更是接下了主编的重担。
人物评价
王希坚一生的悲欢际遇,与党、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息息相连。
学生时代的王希坚是一个嫉恶如仇而且敢做敢当的人,在中学,学校的训导主任不关心学生生活,这让王希坚极为不满,流露出了强烈的反抗情绪。
李欣同志回忆说:“油印小报《火线下》,编辑兼誊写都是王希坚同志一人承担,他沉默寡言,埋头苦干,刻的钢板字迹清晰整齐。”
王希坚富有山东人质朴、敦厚、耿直、刚烈的性格。进城以后,虽然地位变了,但他没有自我陶醉,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仍像普通人一样,朴朴素素地生活,勤勤恳恳地工作,认认真真地思考,老老实实地说话办事。他生活极为简朴,穿着不讲奢华,甚至有些不修边幅。他曾书写过一首诗挂在墙上,教育年幼的子女:“从来劳动最光荣,世界工农创造成。坐吃清穿没出息,娇生惯养
寄生昆虫。”
栗山殡仪馆王希坚的告别仪式上,出席告别仪式的不仅有省文联、作协的同志,还有出版界、高等院校、艺术团体的领导和朋友,真是人头攒动,哀声一片。足见德艺双馨的王希坚多么受人尊敬。
临终遗愿
王希坚临终前,托其三子整理选编出版他的诗词集,名曰《心影集》。所集诗词795首、诗论12篇,反映了他一生的经历、情思、向往和面世哲理;中国革命
现代史的历程,均在字里行间留有心影印痕。王希坚病危中亲写四句小诗代序,回顾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少年无意计征程,老大回眸半喜惊。一卷诗词留心影,半生忧乐付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