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业的角度看,“福特方程式”充满共赢的智慧。一方面工人必然将之视为最好的雇主,将工作热情尽数奉献;更重要的是,从工资的提升而改变生活和获得尊严的劳动者,成为中产阶级并推动汽车大规模消费,才成就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
概述
解释一:
福特是一个品牌的方程式,比如雷诺方程式和它是同一性质的,但是不同。一级方程式是最高级的方程式所以叫一级。至于方程式为什么都叫方程式,不是因为它的车而是规则犹如方程式一样严密,所以该类赛车叫方程式。
有区别,而且有着很大的区别!世界上的方程式有很多,福特方程式是当中的一种。福特方程式是一个单一品牌赛事,使用的是
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方程式赛车,所以说这种单一品牌赛事较为公平,比拼的是车手的技术。另外例如康巴斯方程式,宝马方程式,AGF方程式,大众方程式,吉利方程式,
奥迪方程式,雷诺方程式也都和福特方程式同样是单一品牌赛事,这种方程式成本低,速度低,几乎个个方面都和
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有着不同,但是就是因为这种不同,才能让这些低级别方程式练就车手,让他们能够进入到F1。
解释二:
福特汽车1908年生产出第一辆T型车,彻底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1931年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基础,为其他企业和产业提供了楷模;1914年首次向工人支付每日8小时5美元的工资(是计时工资,而不是计件工资,工人只要完成规定的工作就可以得到),比当时正常水平足足提高一倍,改变了
美国工人的生活。福特还是现代第一位将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消费结合起来的人。
福特指出,工资含有某种不可替代的神圣因素 它象征着家庭以及家庭的前途命运。每当关系到工资问题时,人们的行为都变得特别谨慎。在会计报表上,工资不过是数字,但在外部世界里,工资就意味着面包、煤炭、婴儿摇篮以及孩子的教育 家庭的舒适是满足生活的基础。“低工资不等于高效率,降低工资额是财政政策的失败,因为与此同时也降低人们的购买力。”
从企业的角度看,从求解“福特方程式”出发,则将刺激人才培养、员工和企业同步发展的观念变革,进而延伸到创造伟大企业和品牌的沉重命题。在往后许多年,这将越来越成为一个焦点话题。
相关解读
“福特方程式”密码藏在企业家内心
97年前,
美国老福特破天荒地将在他公司上班的汽车工人的日工资,从行业普遍的2.5美元,一下子提高到5美元。用方程式来表示就是“2.5X=5”,要给工人翻倍的工资。现在,中国商界“舒服哥”
李书福要继承这道简单方程式的衣钵,他提出要使未来吉利员工的收入达到国内最高,并上书政协提议提高一线劳动者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舒服哥”毕竟不是老福特,他还不敢立即将工人的工资提高一倍。但即使如此,“员工收入达到国内最高”的承诺,已经可以独步海内,足以展现一个企业家的野心。
福特的事业起点在著名的T型车,这和国内众多自主品牌从廉价车起步是一样的。而福特 树立的高度却少有人去企及,那就是“作为领导者的雇主,应该具有的野心是,付给工人的报酬比其他同行业的雇主还要多。”整整近百年之后,才终于有西施效颦者。
必须承认的是,国内买不起自己生产的汽车的一线工人,还比比皆是。主动去改变这种情况,已足以成就一个合格的企业家,以及一个一定不会被垫底的企业。这和97年前的美国往事,仍然具有神似之处。
需要强调的是,把握这种空间的优秀企业家,不必等到政府定义“一线劳动者”、出台新工资标准才依号令行事,而只需听从内心或者野心的呼唤。企业是商业社会的
细胞,企业家可以从改变自身开始进而改变行业、政策和社会。这也是福特故事的精彩之处。
车企因此必须在企业家的引领下,做出改变,而不是固守陈规,一味谋求廉价劳动力之利。
可惜的是,在国内的汽车业,能够称之为企业家的掌舵者并不多。“大师中的大师”
彼得·德鲁克对企业家的首要定义是“革新者”,其次才是冒险者和善于捕捉机会的敏感者。革新往往被忘却,粗 旷的冒险和投机却屡见不鲜。而据说,最高的企业家境界是
老子的“非常道”。
相关评论
作为民营车企
吉利汽车老板,李书福提出,中国要想创造世界名牌,企业要实现转型升级目标,首先要把社会大环境和企业环境解决好,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各项权益落实好,包括养老福利、社会保险、医疗体制、居住保障、技能教育等等,在提高一线劳动者经济地位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和荣誉感。让一线员工都能发自内心认为“劳动光荣”,自觉为社会、为企业作贡献。“在这样一种工作与生活的环境中,企业产品的质量才能保证,技术进步、科学发展以及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企业转型升级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而当前的现实是,生产一线员工太辛苦、收入低、政治地位不高,所以不愿意学技能,不愿意干活。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中国产品的质量很难保障,技术很难进步,创新能力很难得到提高。整个中国的国际形象得不到提升,整个中国产品的品牌附加值得不到提高。
“这些问题都是因为中国的一线劳动者的地位太低。”
李书福说,国家要有法律和政策来保障一线员工的地位。在这个前提下,各个企业都要去响应贯彻落实。他透露,“目前吉利一线员工的待遇为自主品牌中最高,每年涨薪幅度达15%-20%。吉利正在制定一个计划,最终要实现在吉利工作的员工是全中国收入最高的人群。”
调查:车间检测工6年买得起自由舰
在汽车业蒸蒸日上的情况下,一线劳动者的状态到底怎样?南方日报记者进行了简单的调查。
接到记者电话采访的时候,阿康刚要去车间上夜班。他在2003年从中专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毕业后,在
广州市一家汽车生产基地当车间检测员已经有8年时间了。“现在产量大,过段时间就好了。”阿康介绍,虽然车间的工作比较辛苦,但他所在的厂家这些年发展得好,他刚进车间的时候每个月收入一两千元,现在已经能够拿到三四千元的工资和奖金,企业还有住房公积金等福利。
阿康是当地农村人,家里有宅基地,三年前他帮助家里盖了两层楼的房子。2009年,他又买了一辆
吉利自由舰轿车。“很多同事都买了汽车,10万元左右的经济型轿车还是买得起。”阿康说,现在汽车业发展趋势好,他愿意一直在车间工作。
金向明在汽车业工作也有6年的光景了。2005年,他大学本科毕业后被招聘进入
安徽省一家国有汽车公司,后来跳槽到
广州市一家合资零部件公司,现在则在
佛山市一家民营汽车厂做采购工作。据他介绍,在他所呆过的车企,一线工人一般都难以有购买小轿车的经济实力。
“据我了解,目前车企确实存在一线工人招工难的情况。”金向明介绍说,现在一些企业都从沿海地区转向内地,珠三角地区求职工人已经减少。在物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原有工资水平也缺乏吸引力。而近年来汽车业工作强度过高,使工人更愿意转向劳动强度偏低的电子厂等企业。“更何况现在的90后已不是老一代的打工者,他们有个性,家境一般也不困难。”
金向明介绍,内地的国有车企一般都能提供当地中等偏上的收入,但一线工人都是计件工资制。他曾工作的日系合资零部件公司,则有稳定的薪酬和晋升机制,尽管水平不高。而民营车企一线员工的稳定性较差,基本都采用计件制,产量不好的时候就会流失,没有归属感。
一些企业则会帮助员工购买集资房,并对购买自己厂家的汽车提供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幸福感。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
上汽通用汽车东岳公司就将提高员工的幸福感作为经营理念,对员工购买汽车提供补贴,使得绝大部分的员工都购买了自己生产的汽车。
李书福提出,大面积“用工荒”的出现,关键还在于一系列的职工权益保障措施还不能完全落到实处。另外,应该提高一线劳动者的所得税起征点,体现尊重一线劳动者价值的税制导向,鼓励和支持为一线劳动者增加收入。
全国人大代表
曾庆洪在“两会”上则提出,很多企业、特别是独资企业都不知道工资怎么集体协商,他建议相关部门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办法。据了解,目前
广东省人大正在准备出台企业工资协商条例。
记者观察 人才培养理念成车企核心竞争力
对汽车业的用工,另一个关键问题在于人才培养理念的高低。“现在车企一般都到专门的技术学校招人。”阿康介绍说,企业和学校挂钩,能够招用到合适的人才。
这种模式目前在国内最典型的实践,是
丰田汽车的全球售后服务技术人员培训体系项目(T-TEP)。T-TEP于1994年开始在中国实施,
广汽丰田从2008年加入这一项目,向国内30多所汽车职业院校,提供包括教学设备、师资力量、技术以及实习就业等方面的支援及资助。这些学校也为丰田的经销商服务网络培养和输送优秀的售后服务技术人才,有助于化解就业难与企业招人难现象。
吉利控股集团则直接通过企业办学校的方式,探索人才培养路径。
李书福就任董事长的
吉利学院,是目前国内重要的一所民办大学。李书福提出,政府要大力鼓励和支持企业组织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和教育,扶持和支持满足企业发展人才之需的职业教育,鼓励企业力量办学,使教育与企业用工需求进行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