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美乡位于
福建省德化县西部,距离德化城关57公里,与
汤头乡、
大铭乡、
美湖镇及
大田县的
湖美乡、华兴乡、
济阳乡、屏山等乡镇交界。设7个村民委员会,有114个自然村落,76个村民小组。全乡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6—18℃,无霜期260天,年降雨量1700毫米左右。
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13211公顷,常住人口3120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春美乡常住人口为2412人。
历史沿革
据《德化县志》载,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析福州都督府侯官等县部分地域置
尤溪县,春美属尤溪县进城乡。后汉乾元年、
南唐保大七年(949年)划尤溪县南部常平乡、进城乡归
德化县,春美随进城乡归属德化县。宋代,德化县设5个乡,下辖10里11团,春美属进城乡汤泉上团。明代,
洪武十四年(1381年),德化县编为5个乡、下辖1隅8里10团1都,春美大部分村属进城乡汤泉上团、一部分村属汤泉下团;
永乐十年(1412年),德化县行政区调整为1隅4里8团,春美属汤泉上团;
天顺六年(1462年),德化县划为1隅2里6团,春美仍为汤泉上团。
清代初期,行政区域仍依明制。
康熙十八年(1679年),
德化县设8里辖39社,春美属汤泉里丰厚社。
民国初期,德化县地方政局动荡,民军割据,政令不行,县以下未建政区。民国23年(1934年)德化县划为4个区43个联保251个保2167个甲,区设区公所25年改区署,春美属第四区,时称双翰乡。民国28年(1939年)德化县设4个区署辖15个乡镇,春美属第四区,时称双春乡。民国32年(1943年),德化县改编为12个乡镇,春美属双阳乡(驻双翰)有双翰、十八格、阁台、割德尾4个保。民国36年(1947年),
德化县分为4个区、12个乡镇、118个保,春美属第四区双阳乡,有双翰、上春、古春3个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化县行政区域多次调整。1950年,德化设5个区、辖12个乡镇,春美属第五区双阳乡。1951年,德化设7个区,辖1个镇、54个乡,春美属第五区,分设双翰、古春、上春、尤床4个乡。1955年,德化县设9个区,辖129个乡镇,春美属第五区,设双翰、古春、尤床、上春、新阁5个乡。
1958年,德化县撤销区建制,设31个乡,春美设双翰、尤床2个乡;同年10月,
德化县成立8个人民公社,春美成立双翰人民公社,下辖上春、古春、双翰、琼溪、尤床5个生产大队。1960年,德化县调整为5个公社,双翰公社撤销、并入赤水人民公社。1961年,春美从赤水人民公社析出,重新建立双汉人民公社。辖双翰、古春、梁春、上春、春美、新阁、尤床7个生产大队。1981年10月,双汉公社更名为春美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春美乡。
行政区划
春美乡辖古春村、梁春村、上春村、春美村、新阁村、尤床村、双翰村7个行政村。
基础设施
春美乡交通比较发达,自然资源丰富。
泉州市至三明公路的一条主干道,通过境内3个村,不仅村村通公路,而且在2005年将实现村村铺设
水泥路,目前,全乡公路里程达80多公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环乡公路网。境内山涧、溪流交错,水力资源相当丰裕,近年来该乡加大水力资源开发力度,现已建成了小型水电站7座,总装机容量1.7万千瓦,其中洪畸坂电站和上春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1万和4000千瓦。据勘探,境内有丰富的铜、磁、铁、
正长石、锰、
瓷土等矿藏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尽快发挥地下资源经济效益。
科教文卫
春美虽地处
德化县西部边陲,却是西部的贸易中心。
清代曾在双翰设立双翰市,建国后又在
大田县毗邻的十八格设立墟场,两县接壤地区土特产在这里交易集散,贸易交流较为频繁,1991年又在上春洋设立墟场,五日为一墟,贸易量与日俱增。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较快,拥有初级中学l所,完小6 所,教学点1 个,已普及
九年制义务教育法,乡设立旅港人士颜纯炯、颜纯清奖学助学基金会,帮助解决部分贫困家庭子女的上学问题,鼓励春美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乡设有卫生院,全乡各村有6个甲级卫生所,为群众提供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文化站、广播电视站、电影队等文化娱乐设施齐全。
经济概况
春美乡是个群山起伏、丘陵遍布的山区,主产水稻、
番薯、马铃薯。200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6290万元,农业产值4470万元,工业产值1820万元,企业产值3600万元,乡财政收入2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44.4元,粮食总产量4625吨。农业综合开发以
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2004年末果园面积3722亩,全乡规模种植
黄花菜、
油茶和
杜仲、
厚朴等药材,并逐步走向基地化。其中黄花菜是春美乡著名的土特产,“十八格”商标的黄花菜远近闻名,产品畅销海内外,2004年先后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地和产品认证,现有黄花菜1.1万多亩,年产干花数百吨。油茶是春美乡的另一种特色产品,全乡现有油茶林8000亩,春美茶油深受广大客户的青睐。以饲养鸡、鸭、猪、羊、
塞北兔为主的养殖业已形成规模,是当地群众增加收入的主导产业之一;春美乡生态保持良好,全乡拥有山地面积19.8万亩,其中林地面积16.86万亩,生态公益林4.5万亩,林木蓄积量57.5万立方米,林业生产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旅游资源
广济桥位于双翰村,又名水尾桥、双翰桥亭。
广济桥横架于古木参天的双翰村水尾峡谷之间,官道称它为风雨桥。这座历尽沦桑的
古桥始建于
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
清代乾隆九年(1744年),该桥两边横置一座座板椅,直竖一条靠背椅,可供行人休息、避雨、纳凉时息坐,桥中顶仿宫殿建筑,搭个小巧玲珑的藻井工艺清湛,独具一格而闻名遐迩。桥廊屋顶盖青瓦片,中央再起一座歇山式小殿楼,犹似空中琼楼仙阁,壮丽非凡。这座桥历经500个
春秋的古桥建筑,至今完好无损,成为胜迹。
狮子岩又名狮峰岩,始建于
南宋淳熙己酉年(1189年),距今已有800多年,该岩寺为重檐歇山式木结构,古朴古香,富有宋代古刹建筑风格。该岩周围布满奇观,神话多多,有“世外桃源”之称的狮喉,有自然伸缩的“狮舌”,还有“仙人迹”、狮子寨、
千年罗汉松、方竹、“树中树”等等,招来无数文人墨客至此领略旖旎风光,借景赋吟。该岩1942—1945年曾建立中共地下交通站,一度成为德大边委与省委机关联络中心。
游览胜地狮子山风景秀丽,南宋淳熙年间始建
狮子岩,经2003年重新修缮,古朴典雅;明嘉靖元年始建的双翰鲤中村广济桥,1974年由乡村群众、旅居
马来西亚的部分华侨捐资修缮,古色古香,保留完整;200多年历史的“十八格”古官道,远近闻名;
蒲寿庚后裔制陶坊,原始手工制陶,体现了少数民族劳动风格;树龄数百年的新阁
大叶锥、古大
杉木以及
千年罗汉松,吸引来客留步观赏;独具特色的
黄花菜、
杜仲、
厚朴基地是当今时尚领略“田园风光”的好去处。
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春美乡常住人口为24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