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处乡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下辖乡
辅处彝族苗族乡(以下简称辅处乡)位于赫章县西部,东与可乐、双坪两乡毗邻,南与铁匠乡相连,西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羊街镇大街乡隔河相望,北与德卓镇接壤,羊街至可乐公路穿越乡内大部分村寨,与可乐至妈姑公路交汇于葛布村
乡情概况
辅处系辅处彝族苗族乡的简称,名字来源于彝语“补吐”,民国版《威宁县志》写作“补处”,意为“管理者之地”,属于少数民族地名汉语音译词,又由于当地汉语方言“辅”读[pu55]、“处”读[tʃ'u55],其中u的实际音值为v,所以外地人听到“buvchuv”这个音时常常不知所指。又有好事者根据彝语意思呼之为“辅助”。
乡政府驻地位于东经104度19分02秒、北纬27度08分51秒处,距赫章县城78公里,离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城44公里。
全乡总面积83.1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1725亩,其中水田390亩,旱地11335亩。辖拖二、辅处、杨家沟、开嘎、幸福、茶花、兴旺、营塘、葛布9个行政村,57个村民组3667户15257人,其中农业人口15010人,占总人口的98.4%;非农业人口248人,占总人口的1.6%;少数民族912户3523人,占总人口的26.61%,居住有汉、彝、苗、布依族、白、蔡家等六种民族,在少数民族人口中,彝族苗族人口较多、为建乡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乡。
地理环境辅处乡地处乌蒙山腹地,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乌蒙山系中列山脉将辅处一分为二,东部为乌江水系,西部为横江水系,最高海拔大黑山2276米,最低海拔牛吃水洛泽河谷1739米,平均海拔1900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200一一1300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12.5度一13度,年降雨量800----900毫米,无霜期230天 一240天,一月份最低气温为-4度。全乡地貌多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农产品有玉米、阳芋烤烟、辣椒、蔬菜、板栗、核桃、生漆、中药材等。辅处板栗质优味美耐藏,是名闻遐迩的地方特产。野生植物有苦丁茶处暑红、天麻、续断、龙胆天南星等。尤其是遍布于茶花、幸福、开嘎三个村几千亩崇山峻岭之中野生苦丁茶,富含多种特殊营养成份,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开发前景十分可观,已引起有关部门和外地客商的关注。乡内有宜牧荒山草坡和林地65230亩,为发展畜牧业和林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煤、铁、铜、铅锌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横江干流洛泽河由南至北流经辅处,蕴藏着巨大的水利资源。沿河坝子1100亩,土地肥沃,灌溉方便,适宜发展苗木花卉、蔬菜瓜果、大棚等专业生产基地。横江下游河段落差高、流量大,宜于实施水电梯级开发。
人文遗迹新石器时期遗址辅处老王寨新石器时期时代遗址位于辅处乡政府西南面与威宁羊街镇辅处片区接壤处的小丘陵上,距辅处河床120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经调查,获得石10余件,石斧20余什,石枕3件,文化时代为新石器时代。辅处汉墓群辅处汉墓群位于威宁羊街镇辅处和赫章县辅处(原乡政府)所在地。海拨1760米,墓葬分布在两县所辖的丘陵地上。省博物馆和两县文化馆通过发掘,出土器物造型和纹饰都明显具有中原文化特点和本地土著民族文化特点。辅处汉墓群的发现,对于研究两汉时期黔西北的族属关系,研究古夜郎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提供了可贵的实物依据。以辅处坝子为中心的汉墓群在一九八一年就被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雷契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乡政府驻地辅处坝子先后出土了名为“雷契子”的石器文物19件,尤其是在1958年冬修水利时,在辅处村罗锅寨出土的一面石寨山工铜鼓,掀起了学术界探索可乐辅处古夜郎文化的靡页。向天坟与乡政府相距仅一箭之遥的“瑶人洞”(据传为夜郎主体民族“人”用于冶炼青铜的窑子及他们的洞穴)和“向天坟”(向天坟系在山梁巨石上凿刻的大小不一的盆状石窝,用于盛放先人骨灰,蕴含着“天上一颗星,地下一个人,天上一群星,地下一家人”的彝族先民古老哲学思想)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悬棺葬遗址辅处悬棺葬遗址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羊街镇辅处管理区(威宁、赫章县分县前属辅处,分县后划给羊街)东南2公里处的姊妹岩南壁,距辅处乡政府约3公里,悬棺处距地面约十米,棺木已毁,现存石孔三排,孔间相距1.6米,孔经0.2米见方,深0.4米,钻凿痕迹清晰可见。悬棺葬俗,据三国吴沈着 《临海水土志》记载,是南方某一少数民族之古代葬俗,悬棺越高,表示对死者越尊重。葛布教堂由英国传教士党居仁(DJadaems)和葛布苗族农民张保罗创办于1904年的葛布教会(教堂在葛布村苗寨)是乌蒙山区苗族基督教会的发祥地之一,每逢年聚会或教会节日,前来参加聚会或庆祝节日的除本乡的信教人员,还有可乐、双坪、铁匠和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羊街镇大街乡的信教人员。宗教对这一地区苗族文化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始建于1905年的外国传教士哥特式别墅,古朴典雅,融民族风格、宗教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于一体,至今保存完好,与邻近的“艾师母碑”(一外国传教士夫人墓碑)一起见证了葛布基督教会的历史。红色老区辅处乡还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1936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经毛姑、可乐进入葛布、辅处,在辅处境内与中国国民党反动军队巧妙周旋,其中一红军干部被营塘村反动分子杀害于该村罗家岩洞附近,解放后,被乡政府葬于兴旺村。1951年12月,土匪苏登云制造了震惊乌蒙的葛布惨案,残杀了土改工作干部二十余人,1953年苏登云势力被镇压。民族风情世代居住于辅处的彝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多姿多彩、风格独特的民族风情。每逢民族节日或婚丧嫁娶仪式,苗族芦笙舞,彝家酒礼歌、撇麻舞、布依族山歌,田歌,令人如痴如醉,留连忘返。葛布村苗族射弩队、彝族花边镶云衫,蔡家人羊毛毡等都有独具特色的民族工艺品。
自然景观乌江北源乌江北源兴旺“龙井”位于兴旺村财铁公路旁,龙井掩映在一丛荆棘之中,“龙井”流出的清澈江水,成为辅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养育了一代代的辅处人。这里有奇异的神话传说和淳朴的民俗风情,千百年来演绎着独眼鱼、五彩鱼、莲花洞等故事,兴旺人则把龙井奉若神灵。横江夹岸横江夹岸景色宜人,特别是下游地区,由于河床深切,相对高度大,自然景观及生物群落分布多样,差异明显。河边鱼肥水美(所产白条鱼无鳞味美),鸟语花香,野鸭成群,两岸绝壁万仞、怪石嶙峋、鹰飞猿跃。猴子岩、牛吃水等景点形态生动,令人别趣横生。夫妻崖夫妻岩是石灰石自然生长形成的结晶,整座山崖高120余米,宽60余米,山形险峻,体型庞大。从山崖正面看,整个形状犹如一对恩爱夫妻在窃窃私语,夫妻中间有一个若隐若现的小孩,小孩的双手紧拉着父母,一家三口脸上透露着甜美的微笑,生动的形态象征着辅处群众和谐、美满、幸福的婚姻家庭,故称之为“夫妻崖”。夫妻崖还有其神秘的“夜郎王夫妇”化石的传说。古树怪树位于辅处乡茶花村陈沟村民组的千年茶花树,茂盛的枝叶,粗大的树干,成为辅处境内的“树中之王”;千年茶花古树灵性强,据村内老年人说,茶花树的十二花神哪个方向开,哪个方位的庄稼就能得以丰收,故有其“神树”之传说。在辅处村沿河组,生长着奇特的三丫枝棕树,树树冠高6米,树干粗30公分。百年桂花在老乡政府大院内,有一株历经百年成长起来的百年桂花树,其粗壮的树杆,茂密的枝叶,犹如一把大伞竖立在政府院坝。据介绍,每逢花开时节,方圆十里都能闻到淡淡的清香,清香味不时引来一群群乌鸦、白鸽喜鹊、小麻雀等鸟类的光临,鸟儿们在树上尽情嬉戏,为桂花树增添些许色彩,构成一副的鸟语花香风景图,令人别趣横生。辅处汉桂被来观者授予“赫章桂花之王”的美誉。其他资料--人口总数:16692人 农业人口:17659人 非农业人口:17459人--行政区面积:3.0亩 耕地面积:3000.0亩--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布依族,蔡家 发展口号:高举发展、团结、奋斗旗帜,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所辖村:拖二、辅处、杨沟、开嘎、幸福、茶花、兴旺、营塘、葛布 生产总值:2000.0--主要经济产业:烤烟,板栗,半夏等 名特产品:核桃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乡情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