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前身为1932年广西大学设立的化学系与1940年广西大学设立的化工系。1997年,广西大学
化学系、化工系和广西农业大学化学教研室合并成立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截至2020年4月,学院设有3个教学系,有4个本科专业;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有全日制本科生1400多人,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500多人;有教职工153人。
院长
学院现任院长
文衍宣,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广西化学化工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广西高校化学专业委员会会副主任委员。经过长期的专业学科建设,尤其是自1997年7月
化学化工学院成立后,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组合,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2010年获得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
专业介绍
截至2020年4月,学院设有3个教学系,有4个本科专业。
系:化学系、应用化学系、化工系
本科专业:化学、
应用化学、化工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
院系规模
在校本科生2000多人、研究生400多人、成教生1500多人。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68人,其中专任教师128名,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十百千”人才第二层次人才2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正、副教授(含副高以上其他职称)95人;博士生导师14名,硕士生导师78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9名,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2名。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设有
化学工程研究所,
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建筑材料工程研究所,下设12个研究室,科研力量雄厚,化工工艺与
环境工程为自治区级重点建设学科;化工工艺与环境工程、应用化学技术与资源开发为两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拥有三栋实验大楼,近两万平方米实验室,仪器设备价值两千多万元。
所授荣誉
学院科研硕果累累,已完成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中有10项成果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奖励;1997年以来获得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自治区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教育厅资助项目,目前在研究项目达30多项。主要研究领域有无机化工与化工冶金、生物有机
化学与化工、环境保护及“三废”治理、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工过程机械与过程原理、精细化学品研究与产品开发、林产化工研究与产品开发、天然物化学与药物化学、材料物理化学与高分子材料化学、工业
催化及新型建筑材料,可工业化的成果有采用连续催化精馏技术生产醋酸丁新工艺、新工艺生产
氯乙酸、添加
木薯淀粉可降解农膜、BX氮氢气压缩机气阀、松香
松节油分离纯化与深加工技术、香精香料提取与制备技术、木薯
变性淀粉生产技术、木薯渣生产
乙醇技术以及水合锑酸钠生产技术。自97年以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700余篇,被索引( SCI 、 EI 、 ISTP )收录的论文 90 余篇,专著教材8部,获发明专利15项。
其他影响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先后选送20余名教师出国留学和访问研究,每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0余人次,并与
美国、
日本、
加拿大、
韩国、
泰国和
印度等国家的8个大学或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十五”期间获政府投资建设经费2500万元,相信在“十六大”精神鼓舞下,乘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学院将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办学历史
1940年,广西大学设立化工系。
1962年,广西大学
化学系与化工系合并为化学化工系。
1981年,广西大学化学化工系又分为化学系、化工系。
1985年,
广西科技大学工业分析、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有机化工、化工机械专业划归广西大学化学系和化工系。
1993年,广西大学化工系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划归学校电气工程系。
1997年,广西大学化学系、化工系和广西农业大学化学教研室合并成立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04年,
广西大学林学院林产
化学加工工程专业划归化学化工学院。
2008年,学院环境工程教研室独立建制,成立
广西大学环境学院。
2009年,学院
无机化合物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划归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5年,学院增设能源化学工程系。
2018年,学院
制药工程专业划归医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划归机械工程学院。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4月,学院与农垦明阳生化公司共建有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广西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国家级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热化学实验室、广西石化资源加工及过程强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广西碳酸钙产业化工程院、广西高校资源化工应用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
应用化学技术与资源开发重点实验室、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
崔学民)、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崔学民)、八桂学者“
化学工程与
催化”创新研究团队(
纪红兵)和近80家产学研合作基地、实习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广西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
研究成果
截至2020年4月,近几年,学院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2项、
三等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广西
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共承担各类项目900多项,总经费1.7亿元,其中国家级141项,总经费4920万元;发表SCI、EI收录论文2139篇,入选ESI全球Top0.1%热点论文2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42件,其中专利权转让15件。
截至2021年2月,学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项(其中面上项目10项);获得区级科研项目45项,其中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2项、杰出青年基金2项、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0项,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7项,广西重点研发计划6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89件。成果技术转让10项。获“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13项,其中广西科学技术
二等奖2项;五年来共有1606篇学术论文在Chinese Journal of
化学、化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等刊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