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以蛰
中国美术史家、教育家
邓以蛰(1892年1月9日-1973年5月2日),字叔存,安徽怀宁人,中国现代美学家、美术史家、艺术理论家,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宗白华并称“南宗北邓”;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父亲。
1907年,邓以蛰东渡日本,先后在东京宏文学院及早稻田中学攻读,在此期间结识陈独秀等人。1911年,邓以蛰回国后曾在家乡任教,并专心攻读英文,为留学欧美做准备。1917年,邓以蛰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1923年,邓以蛰回国任教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与鲁迅朱光潜闻一多等人投身新文艺创作。1928年,邓以蛰出版著作《艺术家的难关》。1929年,邓以蛰受聘为清华大学教授,住进西院9号。1950年,邓以蛰组建清华大学文物馆,开启了清华大学收藏、教学、研究并重的艺术史传统。1952年,中国高校院系调整,邓以蛰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迁居朗润园159号。1973年5月2日,邓以蛰因病逝世。
邓以蛰的主要著作包括《艺术家的难关》《画理探微》《书法之欣赏》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2年1月9日,邓以蛰生于邓家故居白麟圾铁砚山房(即: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白林村),邓以蛰少年时代在家乡读私塾,十三岁时入安徽尚志学堂,后转人芜湖安徽公学学习两年。
海外留学
1907年,十六岁的邓以蛰东渡日本,先后在东京宏文学院及早稻田中学攻读,在此期间结识陈独秀等人,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启蒙,对他后来很有影响。1911年,邓以蛰回国后在家乡任教,并专心攻读英文,为留学欧美做准备。1917年,邓以蛰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直读到研究生院,专攻哲学与美学。1923年夏,邓以蛰因母亲病逝,中断了研究生学业,乘船赶回家乡。
回国任教
1923年,邓以蛰回国任教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与鲁迅朱光潜闻一多等人投身新文艺创作。1928年,邓以蛰出版著作《艺术家的难关》。1929年,邓以蛰受聘为清华大学教授,住进西院9号。
1933至1934年,邓以蛰访问意大利比利时、西班牙、英、德、法等国,参观许多艺术博物馆,回国后写了《西班牙游记》,书中记述了西方重要的艺术作品,有赞扬也有批评。对比中原地区的文化传统,流露出不胜自豪的激情。抗战胜利后,为应对欧美博物馆和大学收藏研究中国艺术品的劲势,邓以蛰与梁思成发起成立了清华大学中国艺术史研究委员会。1949年9月,邓以蛰随梁思成创办的清华大学营建学系成立的国徽设计团队,完成玉璧型国徽平面设计。1950年,邓以蛰组建清华大学文物馆并任综合研究室主任,开启了清华大学收藏、教学、研究并重的艺术史传统。
1952年,中国高校院系调整,邓以蛰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迁居朗润园159号。1963年,邓以蛰将多年珍藏的邓石如书法篆刻精品和大量古版、手抄书籍全部捐献国家,为此故宫博物院专门举办了“邓石如先生诞辰二百二十周年纪念展览”。1973年5月2日,邓以蛰因病逝世。
个人生活
邓以蛰的世祖是清代艺坛宗师、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邓石如,父亲邓艺孙,一生从事教育,曾任过安徽省教育司长。儿子邓稼先是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亲属关系
人物观点
1928年,邓以蛰作品《艺术家的难关》出版,他指出:“中国人目下的病症是索漠涣散枯竭狭隘忌刻怨毒;而要的音乐须是浓厚紧迫团聚丰润闲旷隽永豁达诸风格。”呼吁“社会需要艺术家,艺术家也需要社会”,并提出“艺术为民众而存在”的主张。邓以蛰在“民众的艺术”文章中指出:“民众所要的艺术,是能打动他的感情的艺术。艺术哪一件不是民众创造的?哪一件又不是为着民众创造的?艺术根本就是民众。”
邓以蛰认为,“艺术家研究艺术,是把前人的作品意琢神磨,化为精髓,炼成种子,深深地注入他的手技心灵里面,再蜕变成新艺术,使历史上的艺术在这新艺术里面生成着。”因此,他秉承家学潜心书画研究,提出包含“体、形、意;生动、神、意境”的美学理论体系,认为意境是“生动”与“神”融合统一的产物,“意境”重在心灵,揭示了中国绘画发展的内在逻辑,在中国现代美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乐于展卷家中的书画收藏,向学生同事讲解绘画书艺,鉴赏比勘,辨伪存真。
邓以蛰在总结先祖邓石如的创作经验时,曾总结出三个重点:一是求“规之所以为圆”与“方之所以为矩”的作品为范本来临摹,二是结字要“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三是要“计白当黑”。他重视先祖遗韵,如“跳出唐人的轨辙,直追六朝”,以郑道昭郑文公碑、瘗鹤铭等“浑穆高古,奇峭秀逸”突出的标本为尚,“突破藩篱,别树一帜”,旨在开拓新境。隶书方面,则充分吸收汉碑的长处,无论是“笔意圆润”的曹全,还是“苍劲洒脱”的华山等,都兼收并蓄,力求“兀奡排荡,淋漓尽致”,达到较高的艺术境地。行书则追踪晋宋轨辙,在风姿洒脱、笔墨灵动中彰显不羁的性情与高迈的趣味,用笔、结字、章法、神韵皆有妙谛、不同流俗。
邓以蛰在艺术美学体系建构过程中,对史论结合的艺术研究方法论颇为倡导。在《中国艺术的发展》一文中,邓以蛰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他指出;“中国有精辟底美的理论,不像西洋的美学惯是哲学家的哲学系统的美学,离开历史的发展,永远同艺术本身不相关涉,养不成人们的审美能力,所以尽是唯心论的,我们的理论永远是和艺术发展相配合的,画史即画学绝无一句无的放矢的话。”邓以蛰认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艺术理论,如谢赫的六法论特别是他的“气韵生动”的绘画原则,还有沈括的"以大观小"的山水画理论一方面是对当时艺术创作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又引导着绘画艺术的发展,邓以蛰借用毛泽东《实践论》将这种艺术方法论称之为“基于实践的由浅人深的辩证唯物论。”邓以蛰倡导史论结合的艺术方法论,这是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艺术美学思想对其潜移默化的影响。
个人作品
以上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邓以蛰一生淡泊名利,从不以权威自居。——(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评)
邓以蛰的一生,是献身于中国艺术的一生。——(美学史家刘纲纪评)
邓以蛰与马叙伦等人是北大教授中或长于书法,或精于书论,怀瑾握瑜者,他们以器识为先,以人品、学养领字,蕴藉风流、韵味醇深的浓郁书卷气迥然不同于流俗的那种“匠气”。——(北京大学教授陈玉龙评)
邓以蛰的创作实践,大体持守“要而不繁、精而不泛”的艺术态度,诸体兼备,多为佳作,尤其“篆隶饶有古雅之风,行草富于奇崛之气”,在现代书坛留下独具魅力的一章。——(合肥晚报评)
参考资料
邓稼先:回忆父亲邓以蛰.清华大学.2024-10-02
“两邓”故居免费开放信息.安庆市宜秀区人民政府.2024-10-02
邓以蛰全集.豆瓣读书.2023-11-08
艺术科学映故园——邓以蛰故居.北京大学新闻网.2024-10-02
邓稼先.共产党员网.2022-12-02
邓稼先.人民网.2022-12-01
许鹿希和邓稼先.光明网.2022-12-08
邓稼先:为了那一柱耀眼的蘑菇红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2-12-02
邓稼先真实的28年.光明网.2022-12-02
邓以蛰的艺术人生.合肥晚报.2024-10-02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24-10-03
搜索 邓以蛰.豆瓣读书.2024-10-0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海外留学
回国任教
个人生活
亲属关系
人物观点
个人作品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