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公碑》又称《郑羲碑》,是一块北魏时期的碑刻。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或《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督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是
北朝时期一块著名的石刻之一。传碑文为北魏书法家郑道昭于永平四年(公元511年)所作。
碑有两块,上
碑刻于
平度市县
天柱山,下碑刻于山东掖县(今
莱州市)
云峰山。一碑两刻,形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独特现象。上下碑的内容几乎相同,仅有一些字句稍有差异。上碑有20行,每行50字,字体相比下碑要小。下碑则有51行,每行29字。由于石质坚硬,字迹保存完好。碑文记载了
北魏时期的政治官职和
南阳郡文公郑君的事迹。通行的拓本多为
天柱山摩崖石刻,展示了郑道昭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他多用正锋书写,笔画宽大有力,起伏跌宕,变化丰富。在书写中巧妙地运用侧锋取势,既表现出锋芒外射的锐气,又呈现出内含的筋骨之美。方圆结合的字体展现了雄劲有力的气势和肃穆的氛围。融入了篆、
汉隶、
草书的笔意,备受
龚自珍、
康有为等学者重视。
此碑在章法上也别具匠心,落款部分简洁呈点线状,形成了由实到虚的空间关系。碑文刻前已有裂纹,但书刻者巧妙地应用这些裂纹,形成了
碑刻的奇异之处,章法上呈现出自然、跌宕的特点,同时充满了野逸和宽博的豪气。《郑文公碑》的奇异之处和理性的笔法,为后来的“新魏体”书法风格奠定了基础。
清代学者
赵之谦在学习《郑文公碑》时表现得较为出色,成功将篆隶书与
北魏碑刻融合,创造出新的书法格局。
碑刻简介
郑道昭先于天柱山刻出《郑文公之碑》后,发现掖县云峰山之东的寒洞山石质较佳,又再重刻,碑文大体相同。一碑无碑额,一碑碑额正书2行7字“
荥阳市郑文公之碑”,两碑碑首题“魏故
兖州刺史南阳郡文公
郑君之碑”。为区别二碑,称
平度市天柱山之碑为“上碑”,
莱州市云峰山之碑为“
天柱山摩崖石刻”。两碑书风、内容相同,唯上碑字数较少且字体略小于下碑,文字磨灭较甚,因而下碑比上碑更为著名。下碑无撰书人姓名,但其内容为郑道昭赞颂其父郑羲之文,而且字体与郑道昭在云峰、天柱等山题诗、题名的风格如出一手,
清代阮元主持
山东省学政时亲临摹拓,考订为郑道昭作品,学者一般认可。碑后有宋代秦岘等人于政和三年(1113年)的观后题款4行23字,近年,文物部门已筑亭保护。
上碑赏析
上碑
郑文公碑上碑
释文:
公讳羲,字幼,司州荥阳开封人也。肇洪源于有周,母弟以命氏。桓以亲贤
司徒,武以善职并歌。《缁衣》之作,诵乎奕世。逮郑君当时,播节让以振高风;大夫司农,创解以开经义。扬州渊谋,以“十策”匡时;
河南省司空,以勋德著称。高祖略,恢亮儒素,味道居真。
赵古泥之兴,徵给事
黄门侍郎,迁侍中、尚书,赠
扬州市刺史。
曾祖父豁,以明哲佐世,
后燕中山尹、太常卿、济南贞公。祖温,道协储端,燕太子瞻事。父,仁结义徒,绩著宁边。拜建威将军、汝阴
知府,绵荣修载,联光千世。公禀三灵之纯气,应五百之恒期。乘和载诞,文明冠世。笃信乐道,据德依仁。孝弟端雅,寡言行。六籍孔精,百氏备究。阴阳律历,尤所留心。常慕平仲、
子产之为人也,蕴斯文于衡泌,延德声乎州闾。举秀才,答策高第,补
中书博士。任清务简,遂乘闲述作,注诸经论,撰《话林》及诸文赋诏策,辞清雅博。迁中书侍郎,假员外
散骑常侍,南使
宋国,宋主客郎孔道均就邸设会,酒行乐作,均谓公曰:“乐其何如?”公答曰:“哀楚有馀而雅正不足,其细已甚,而能久乎?”均嘿然而罢,移年而萧氏灭宋。虽延陵之观昔诗,郑公之听宋乐,其若神明矣。朝廷以公使协皇华,原隰斯光,迁给事中、
中书令。总司文史,敷奏惟允,国之律令,是所议定。公长子懿,容和令,器望兼资。早综衡,能声徽著。敦诗悦礼,尤精易理。季子道昭,博学经书,才冠秘颖。研注图史,文侍紫幄。每在朝堂,公行于前,吏部、秘书随其后,凡厥庶,莫不钦其人也。于时有识,比之三陈。后年不盈纪,懿:给事
黄门侍郎、太常卿、使持节
平东将军、齐州
刺史;道昭:中书侍郎、国子
祭酒、通直
散骑常侍、
秘书监、司州大中正、使持节平东将军、光州刺史。父官子宠,才德相承,海内敬其荣也。太和初,除公使持节安东将军、
兖州刺史、南阳公。德政宽明,化先仁惠。不严之治,穆如清风。太和中,徵秘书监。
春秋年六十有七,寝疾乎位。凡百君子莫不悲国秀之永沉,哀道宗之长没。皇上震悼,痛百常往。遣使,策赠有加,谥曰“文”,祭以大牢。葬乎荥阳石门东南十三里三皇山之阳。于是故吏
主簿、
东郡程天赐等六十人,仰道坟之缅邈,悲鸿休之未刊,乃相与钦述景行,铭之玄石,以扬非世之美,而作颂曰:
爰鉴往纪,稽览前徽,有贤有圣,靡弗应时。繇实契姒,旦亦协姬,於穆郑公,诞应期。伊昔桓武,并美
司徒;恭维我君,世监秘书。三坟克阐,五典允敷,文为辞首,学实宗儒。德秀时哲,望高世族。灼灼独明,亭亭孤。式胄三雍,邹风再烛。作岳河兖,泽移草木。庆灵长发,继叶传光。君既挺发,亦含章。文义袭轨,朱相望。刊石铭德,与日永扬。
魏永平四年,岁在辛卯刊。
书法特色
《郑文公碑(上碑)》正是从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笔势尚有隶意,也出现了楷书笔法。故而集众体之长:既有篆书的笔法,隶书的体势,行书的纵逸风姿,又有楷书的端庄。其用笔,既有篆法圆转形成的圆笔印象,又有隶法方折形成的方笔感受。方圆兼备,变化多端,雍容大雅。或以侧得妍,或以正取势,混合篆势、分韵、草情在一体,刚劲姿媚于一身,堪称不朽。
包世臣、
龚自珍等人都将它同南碑之冠的《
瘗鹤铭》相提并论。
康有为曾誉《郑文公碑》为“魏碑圆笔之极轨”。从拓本看,此碑的用笔确很浑圆,但看
原石,实方笔居多,给人以圆笔感觉是因为它属摩崖。
章法布局
1.章法
《郑文公上碑》雍容古厚,博大逸宕。通篇章法气象更具有恢宏斑斓、苍雄古朴、圆融烂漫之质,看似随意刻写平淡无奇,但“不求异而人自不能同之,不求工而世自不能过之”,天趣自在,随意生发,人力、天工各臻神妙。全碑的行间字距基本均整而无一处呆板,康有为形容如依山而筑的
阿殿,虽延绵数里,楼阁亭台条理起伏而一丝不乱。
在全碑的空白排置上,四周与碑缘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形成一种自然的内之感,与结字、笔法的外拓之势相冲和,为整碑的“质实厚重,宕逸神隽”奠定了平稳的基调。依据书仪规范,第16行完成正文内容,在中上部自然形成一行长条形空白;跋文继书三行,形成与正文大块面相应的小块,在章法节奏上开始向结尾过渡;落款部分较简,呈点线状,与正文的大块面、跋文的小块面形成由实到虚的空间关系。碑上部有因
碑石自身裂缝形成的不规则的钩形线。从行文内容来看,碑裂是在书碑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与后世常见的人为毁坏或时间剥损不同。而因为书刻材料的局限或书碑者并未以摩崖石为意,
碑刻仍书刻上石,在遇泐损处则让字均行,随形以应。古人论摩崖类作品每有所谓“奇姿谲热,靡有常制”之语,指的多是这类情形。
章法的恢宏、斑斓、苍古同样也离不开书刻时的笔致之功,凿镌造成字口的破损或点画的毛糙、自然分化形成斑烂剥浊的纹理,蕴雅劲美的字形,宽博宕逸的结体造就了《郑文公上碑》雄浑开张、苍茫凄迷的章法气势。
2.结构
从结构上来看,《郑文公上碑》的结体宽博整饬,气魄雄伟,骨肉匀适,通篇透露着“荡荡乎君子、穆穆乎仁人”的大儒风范。单字或以侧得妍,或以正取势,合篆势、分韵、草情于一体,集端稳、刚劲、姿媚于一身,于端庄雄强中复含秀丽疏朗,稳健浑厚中蕴蓄奇肆飞扬,浑浑千余言,笔笔舒畅,字字安适,行行流动。笔画的走向在字体的形态转侧翻舞中轻柔舒展,姿态多变又顺手拈来,“若星辰丽天,皆有奇致”。因此,
包世臣称此碑有“云鹤
普通海鸥”之态,
康有为则称“体高气逸,密致而通理,如仰人啸树,海客泛槎,令人想象不尽”。
艺术特点
《郑文公碑》碑字很大,气势豪迈磅礴,历来认为是圆笔的典型,清包世臣、康有为极力推崇此碑,北派书法家大多从此碑出。临写时应多注意转折和撇捺处的用笔方法,谨防流于“新魏体”一路的僵板呆木的外形。
下碑内容
碑铭释文
魏故
中书令,
秘书监,使持节督
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
刺史,
南阳郡文公
郑君之碑草。
公讳羲,字幼麟,司州荧阳开封人也。肇洪源于有周,胙母弟以命氏(1)。桓以亲贤
司徒,武以善职,并歌缁衣(2)之作,诵乎奕世,降逮于汉,郑君当时(3),播节让以振高风。大夫司农(4),创解诂以开经义,迹刊图史、美灼二书。德音云翻,硕响长烈。
扬州市(5)以十策匡时,
司空豫州(6)以勋德著称。高祖略,恢亮儒素,味道居真,州府招辟莫之能致。值有晋弗竟,君道陵夷,聪曜虔刘(7),避地冀方。隐括求全,静居自逸。属石氏勃兴,拨乱起正。徵给事,
黄门侍郎,迁侍中尚书,赠扬州
刺史。
曾祖父豁,以明哲佐世。后燕中山尹,太常卿,济南贞公。祖温,道协储端,燕太子瞻事。父晔(按魏书本传当为煜),仁结义徒,绩著寜边,拜建威将军,
阜阳市知府。绵荣千载,联光百世。自非积德累仁,庆届无穷,其熟能传辉踵美,致如此之远哉?可谓身没而名不朽者也。公禀三灵(8)之淑气,应五百之恒期(9),乘和载诞,文明冠世。笃信乐道,据德依仁。孝弟端雅,慎言愍行。六籍孔精(10),百氏备究。八素九丘(11),靡不昭达。至乎人伦礼式,阴阳律历,尤所留心。然高直沉默,耻为倾侧之行;不与俗和,绝于趣向之情。常慕
晏婴、东里
子产(12)之为人,自以为博物不如也。蕴斯文于衡泌,延德声乎州闾。和平中,举秀才,答策高弟,擢补
中书博士,弥以方正自居,虽才望称官,而乃历载不迁,任清务简,遂乘闲述作,注诸经论。撰《话林》数卷,莫不玄契圣理,超异恒懦。又作《孔颜》、《灵岩颂》及诸赋咏诏策,辞清雅博,皆行於世也。以才望见陟,迁中书侍郎,又假员外
散骑常侍。阳武子南使
宋国,宋主客郎孔道均就邸设会,酒行乐作,均谓公曰:“乐其何如?”公曰:“哀楚有馀,而雅正不足,其细已甚矣,而能久于!”均嘿然而罢。移年而萧氏灭宋。虽延陵之观昔诗,郑公之听宋乐,其若神明矣。朝廷以公使协皇华,原斯光,迁给事中,
中书令,总司文史,敷奏惟允,国之律令,是所议定。公长子懿、邕容和令,器望兼资。早综铨衡,能声徽著。敦诗悦礼,尤精易理。季子道昭,博学明,才冠秘颖。研图注篆,超侍紫幄。公行于前,吏部秘书随其后,凡厥庶寮,莫不钦其人也。于时有识比之三陈(13)。后年不盈纪,懿给事
黄门侍郎,太常卿,使持节督齐州诸军事,
平东将军,齐州
刺史。道昭,秘书丞,中书侍郎,
司徒议通直
散骑常侍国子
祭酒,
秘书监,司州大中正,使持节督
光州市诸军事平东将军,光州刺史。父官子宠,才德相承,海内敬其荣也。先时假公太常卿,荧阳侯,诣
长安拜燕宣王庙。还,解太常,其给事中,
中书令,侯如故。纵容凤闱,动斯可则。冠婚丧祭之礼,书疏报问之式之制矣,民行矣,虽位未槐鼎(14)而仁重有馀太和初除使持节安东将军督
兖州诸军事兖州刺史
南阳郡公德政宽明化先仁惠严之治穆如清风桑有敬让之高朝市无鞭戮之刑即道之美,不专於鲁矣。太和中,徵秘书监。
春秋六十有七,寝疾于位。凡百君子,莫不悲国秀之永沉,哀道宗之长没。皇上振悼,痛百常往,遣使(15),策赠有加,谥曰文,祭以太牢(16),以太和十七年四月四日,归葬乎荧阳石门东南十三里,三皇山之阳。於是故吏主薄
东郡程天赐等六十人,仰道坟之缅,悲鸿休之未刊,乃相与钦述景行,铭之玄石,以扬非世之美。而作颂曰
爰鉴往纪,稽览前徽,有贤有圣,靡弗应时。繇实契姒,旦亦协姬,於穆郑公,诞应期。伊昔桓武,并美
司徒;恭维我君,世监秘书。三坟克阐,五典允敷(17),文为辞首,学实宗儒。德秀时哲,望高世族。灼灼独明,亭亭孤。式胄三雍(18),邹风(19)再烛。作岳河兖,泽移草木。庆灵长发,继叶传光。君既挺发,胤亦含章。文义袭轨,
朱绂相望。刊石铭德,与日永扬。
永平四年,岁在辛卯,刊上碑在直南。天柱山之阳,此
天柱山摩崖石刻也。以石好故於此刊之。
铭文注释
(1)胙母弟以命氏:胙,赐。《左传鲁隐公八年》:“胙之土而命之氏”。
姬静封弟姬友于郑,及
韩灭郑之战,子孙以国为氏。
(2)缁衣:《诗经·郑风》篇名,《诗序》谓此诗赞美
郑桓公,
郑武公父子并为周司徒善于其职。一说是赞美
齐武公好贤之诗。
(3)
郑君当时:郑当时为
郑幽公八世孙,是荥阳郑氏的实际祖先。
(4)大夫司农:
郑当时后八传至
东汉。大夫郑兴,兴生子
郑众,众建初中为大司农。传其父《左传》之学,并通《易》、《诗》,世称“先郑”,而称
郑玄为“后郑”。
(5)
扬州市:此处指郑太(
郑泰)字公业,众曾孙,少有才略,广交豪杰,与何、
荀攸共谋杀
董卓,事泄,脱身东归,术以为扬州
刺史。
(6)司空豫州:指
郑袤,郑太之子,字林叔。
司马炎时晋爵密陵侯,拜
司空,固辞,以侯就第卒,谥元。
(7)陵夷、虔刘:陵夷,哀微意。虔刘,残杀意。这两句的意思是帝王之道日益衰微,聪慧之士多被残杀。
(8)三灵:此处指日、月、星。
(9)五百之恒期:《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又《
尽心下》曰:“由尧至于汤,五百年有余岁;由汤至于
周文王,五百有余岁;由文王至于
孔子,五百有余岁。”
(10)六籍孔精:六籍同六经。指诗、书、礼、乐、易、
春秋。孔,甚也。
(11)八索九丘:相传为古代书名。《左传》昭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疏引
孔安国《尚书序》:“八索乃八卦之说,九丘为九州之志。”后代学者有许多不同说法,但都无实据。
(12)
晏婴、东里子产:晏平仲,名婴,春秋时齐国人。继其父桓子为齐卿,后相
秦景公,以节简力行,名显诸侯。东里,地名。在
新郑市故城内,春秋
郑国大夫子产居此。《论语·宪向》:“东里,
子产润色之。”
(13)三陈:当指
东汉,陈及子纪、谌,
刘志时为
太丘长,以平正名闻乡里,里人有云:“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子纪、元方、谌、季方并有高名。
(14)槐鼎:周时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面三槐为三公之位;鼎有三足,故槐鼎具以比喻三公之位。
(15)——(音fenɡ,音suì)向死者赠衣被。
(16)太牢:祭祀时并用牛、羊、豕三牲叫太牢。
(17)三坟、五典:传说为古书名,三坟为
伏羲、神农、
黄帝之书。五典为少昊、、高辛、尧、舜之书。皆无实据。
(18)三雍:辟雍、
明堂、灵台合称三雍。为天子举行典礼祭祀的场所。
(19)邹风:《
列子·汤问篇》:“微矣子之弹也,虽
师旷之清角,
邹衍之吹律无以加之。”注:“此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吹律暖之,而禾黍滋也。”唐
罗隐诗云:“邹律有风吹不变,郄技无分住应难。”
碑刻传承
椎拓难易
《郑文公碑》因是摩崖刻石,椎拓很困难,尤其是上碑。拓摹下碑容易些,因此在
乾隆年间,
桂馥寻踪访碑,始有拓本传世,既而流传开来,而上碑在天柱山高峰,直到清
咸丰年间才有拓本问世。
相关记载
郑文公碑书法雄浑精整,结构宽博端庄,运笔方圆兼备,显得气势磅礴,落落大方,为魏碑书体中重要的代表作品。《
金石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
山左金石志》、《平津馆读碑记》、《
八琼室金石补正》等书中均有著录(见《
郑文公下碑》册(明拓本))。
特色传承
南北朝楷书虽基本由
钟繇、
卫瓘、
索靖一系而来,追溯其源实是
秦汉篆隶之遗绪。《石门铭》取意《
石门颂》,《龙颜》若
黄帝古圣,《爨宝子》若古佛端朴,《张猛龙》若
周公礼制,无一不是胎息周秦古意而化成六朝新法,是篆势隶韵溶入楷书中的创造和发展。《郑文公碑》体兼楷隶,笔互方圆,作真带草,古质今妍,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引起清季及近现代学者的不断效仿与研究。
包世臣、
刘熙载认为《郑文公上碑》出《乙瑛》、《石鼓》,
康有为认为是《西狭》之遗,
李瑞清认为是《散氏盘》之嗣,都属于推本篆隶之说。通碑的笔调凝炼,笔划舒徐,形曲而神全,正如古松蟠屈,神采奕奕,又如微风拂波,川流不息。
碑刻疑云
据推测,两通《郑文公碑》是
郑道昭打了个“擦边球”而立:回避了官谥,只取“文”字作为私谥,回避了政策的约束。
历来评价
清代学者包世臣:
北魏书《经石峪》大字、《云峰山五言》《郑文公碑》《
刁遵墓志》为一种,皆出《乙瑛》,有云鹤
普通海鸥之态。
清代金石学家欧阳辅:笔势纵横而无乔野狞恶之习,下碑尤瘦健绝伦。
清代金石学家
叶昌炽:郑道昭《云峰山上下碑》及《论经诗》诸刻,上承分篆,化北方之乔野,如荜路蓝缕进于文明。
清代诗人
龚自珍:二王只合为奴仆,何况唐碑八百通?欲与此铭(《鹤铭》)分浩逸,
北朝差许
郑文公。
清代金石文字学家
杨守敬:云峰
郑道昭诸碑,遒劲奇佛,与
南梁《瘗鹤铭》异曲同工。
沧州师范学院美术系主任
王玉池:从拓本看,此碑用笔确很浑圆,但看
原石,实方笔居多。给人以圆笔感觉是因为它属摩崖,石面不平,又字口多有蚀所致。
近代书法家
沈尹默:通观全碑,但觉气象渊穆雍容,骨势开张洞达,若逐字察之,则宽和而谨束,平实而峻肆,朴茂而疏宕,沉雄而清丽,极正书之能事。
现代书法家
钟致帅:云峰魏碑,承
汉隶之余韵,启唐楷之先声。不失为一代名作,无愧于千古佳品。
作者简介
郑道昭(?—516年),字僖伯,自号中岳先生,
北魏荥阳开封人,著名书法家,魏碑体鼻祖,曾任
光州市(今
莱州市)
刺史。少而好学,博览群书。
拓跋宏时始为官,历任
秘书郎、秘书丞兼中书侍郎、中书郎、通直
散骑常侍、
国子监祭酒、
秘书监、荥阳邑中正,永平年间出任光州刺史兼
平东将军。任职期间,政务宽厚,不滥用酷刑,以教化和培养人才为己任,很受百姓拥戴。生性闲适散逸,喜游山水,好为诗赋,尤工书法,光州各地题刻甚多,计有城南
云峰山摩崖石刻大小20处,城东大基山15处,天柱山(今属平度)8处。《郑文公碑》为其代表作。此碑依石布字,洋洋洒洒,大度雍容。笔致凝重厚实,方笔见棱,圆笔敛锋,篆籀气息极浓。王三池先生《中国书法家篆刻鉴赏辞典》称其书给人以“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缓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笔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满”十大美感。
包世臣极赏此碑,赞其“有云鹤
普通海鸥之态”。古今论书者尤为推崇
郑道昭,可见其书审美价值非同一般。
艺术鉴赏
用笔
《郑文公碑》即是以篆隶笔法写楷书,而多取于篆,具体到笔法,其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笔势外化的“圆形”特征
笔势的“圆”反映到具体的点画上,就是点画所蕴含的曲势,古人谓之为“向、背”,在《
郑文公下碑》中,这种向背的曲势明显多于其他诸如《龙门》等方直的刻石。用笔的曲势使点画有外撑的张力感,古人则常用“屈铁”来比喻这一感受,借此比较容易感受到《郑文公碑》点画中“笔力”的存在。
笔断意连的虚实变化
《郑文公碑》的点画笔笔独立,笔画搭接处多空断,但整宇却笔势舒缓,从容中见紧密,体现出宽博方正而又疏宕萧散的高古气度。实与
钟繇正书一脉相承。
用笔沉涩坚实的金石气
清人书评始有“金石气”之谓,其审美特征不外苍茫、浑厚、拙朴几个方面。这种新感受是伴随着“尊碑”以及工具材料的新选择而形成的。但拓片中残破、斑驳、苍茫等直觉感受是最重要的启发因素。《郑文公碑》体现了摩崖刻石恢弘、雄强的气度,金石气贯穿始终,用笔沉涩坚实是诠释这一感受的最根本手段。同时意味着摒弃轻巧、浮滑、甜熟、软塌等弊端。但沉涩坚实绝非死板僵硬,一些习碑者屡遭诟病的原因多半属此。
结体
《郑文公碑》结体宽博整饬,气魄雄伟,骨肉匀适,通篇透露着“荡荡乎君子、穆穆乎仁人”的大儒风范。单字或以侧得妍,或以正取势,合篆势、分韵、草情于一体,集端稳、刚劲、姿媚于一身,于端庄雄强中复含秀丽疏朗,稳健浑厚中蕴蓄奇肆飞扬,浑浑千余言,笔笔舒畅,字字安适,行行流动。笔画的走向在字体的形态转侧翻舞中轻柔舒展,姿态多变又顺手拈来,“若星辰丽天,皆有奇致”。
《郑文公碑》有隶势,虽方正宽博,但非一般意义上的横平竖直,而是或俯、或仰、或欹、或正。变化无穷中,循着一定的法度,将每个字安排的稳健敦实。并力求在横竖等主体笔画的基础上,通过断笔、省减、提纵等技巧,于雄强、宽博、敦实中恰到好处地展露出字势的飞动和空间布白的疏密穿插,体现出把握对立统一关系的高超能力,可谓结字方面平中寓奇的典范。
章法
《郑文公碑》虽然称碑,其实是摩崖。山中巨石经过简单的整理,便进行书写和刻制,无法像庙堂
碑刻一样容许作者精雕细琢而纤毫毕现。这就从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对书者的束缚,进而促成了书者成竹在胸,悬腕面壁如对几案的创作豪气,最终全碑洋洋千余言,被作者随大小,长短、远近信手掂出,字字见神采,通篇平正中见奇崛,从容中见跌宕,神完而气足。至于布白千余字于摩崖之上,能随石面形势随机应变,安排周详妥贴,与山林互为一体。此亦可大有益于今人书法展览形式之思考与探索。
历史传承
《郑文公碑》并无署名,宋代
赵明诚《
金石录》曾予著录,后久无人知。至
清代中期,在青州境内先后发现
郑道昭题诗题名凡三十余种,结字大小不一,雄强茂密,
包世臣《
艺舟双楫》断《郑文公碑》为同出郑道昭书,后才开始受到世人关注。《郑文公碑》因是摩崖刻石,椎拓都很困难,尤其是上碑比较而言,拓摹下碑还要容易一些,所以在清乾隆时期,下碑就已经流传很广了。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明拓本(上、下碑合装),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清乾隆嘉靖间拓本。清代《潜研堂金石文跋尾》《
山左金石志》《平津馆读碑记》《
八琼室金石补正》等书中均有著录。
后世影响
《郑文公碑》最大的魅力在于集篆、隶、草之长于一体,用笔多圆笔篆法,结体趋于横扁,左右开张,笔画则转多折少,笔断意连,可谓“极正书之能事”,因而
清代碑学兴起后被推为魏碑之冠冕。《郑文公碑》同《
瘗鹤铭》一起被作为北碑和南碑的代表,临习之人最多,影响也最大。
书法在由隶变楷过程中,
郑道昭堪称一方重镇,被誉为为“
北朝王羲之”。正像
颜真卿、
黄庭坚等人曾经受《瘗鹤铭》的影响一样,《郑文公碑》也起了同样的作用。清代
叶昌炽《
语石》云:“唐初欧虞褚薛诸家,皆在笼罩之内。”《郑文公碑》对碑学理论的丰富以及中国书法的审美产生了较为重大影响。尤其是
康有为等崇碑的书家,不但进行身体力行的书写实践,并且对《郑文公碑》的风格特点、技法演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后世影响巨大。而且,《郑文公碑》作为
北魏时期的书法名篇,在风格特点、技法手段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水平,以至于日本人直指《郑文公碑》的书者为
北朝王羲之,康有为亦称此碑为“圆笔之极轨”。同时从得益于此碑的书家来看,该刻石营养丰富,是探究书写规律的重要参考。
创作背景
《郑文公碑》上、下两碑均刻于
元恪永平四年(511年)。此碑的碑文上并无书写者姓名,
清代学者
包世臣根据云峰山其他
郑道昭所书的刻石字迹,如《论经诗书》署名“司州荥阳郑道昭作”,艺术特征与《郑文公碑》极为相似,故判断此碑为郑道昭所书。后世研究者基本认同此论,但也有人认为此碑碑文是郑道昭所作,而书迹则不能肯定。
郑道昭曾上表孝文帝,求仿汉魏二石经之例、刻经立石于太学以正风气,又两番上言崇儒敦学。《郑文公碑》当为郑道昭记录歌颂其先考郑羲之功德之作,是他外放为官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