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浙花猪,中文别名包括皖南花猪、淳安花猪,界是
动物界;门是
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是
脊椎动物(Vertebrata);纲是哺乳纲(Mammalia);
亚纲是
真兽下纲(
伪齿兽科) 又称有
胎盘亚纲;目是
偶蹄目(Artiodactyla);
亚目是
猪形亚目(suiformes)、猪次目;科是
猪科(Suidae);族是猪族;属是
野猪属(Sus);种是猪种。体型中等偏大,头大,额有皱纹,耳中等大小、下垂,背腰较平直,腹较大而不垂,毛色都是黑白花,性情活泼,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数量较少。分布在安徽省
休宁县、
浙江省的
淳安县。
皖浙花猪产于
黄山以南、
浙江天目山以西和
新安江上游的广大山区,中心产区为安徽省休宁县的兰田、南塘、
歙县的金川、唐兰、田家村和浙江省淳安县的姜家、汾口、唐村等地。产区位于皖浙二省接壤的低山丘陵地带,海拔大部分在200~600米之间,地形破碎,耕地面积较少,是皖浙两省的茶林竹木主要产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多阴雨,夏多
山洪,秋伏蒙受干旱威胁,冬季积雪少,农作物产量低,以玉米、水稻为主,还有薯类、
豆类、
大麦、小麦、油菜、
荞麦和绿肥等。
皖浙花猪体型中等偏大,头大,额有皱纹,耳中等大小、下垂,背腰较平直,腹较大而不垂,毛色都是黑白花,在吻突、四肢下端、前胸和下腹部为白色,头、臀两端为黑色,额部有形状和大小不同的“白毛星”,两种毛色交界处有宽窄不等的黑皮白毛的“晕带”,腰背部毛色不一,有全黑、全白或各种形状的黑斑,乳头数多为7~8对。由于山岭阻隔,交通困难,皖浙花猪被迫在分散、狭小的范围内自群繁育,再加上偶尔的
种猪交流,致使体型和性能不十分整齐。按头型可分为三种类型:狮头型体型较大,四肢粗壮,体质疏松,皮肤多皱褶,毛较稀,头大额宽,嘴筒较短、微翘,额部皱纹深、多呈横向
菱形,耳稍大、软、下垂,吃食时与嘴筒同入槽中,有“三张嘴”之称。性情温驯,行动迟钝;马脸型体型与狮头型相近或稍小,额较窄,嘴筒长短适中,耳中等大而下垂,额部皱纹较浅,纹路纵横交错略似“寿”字形,故在
淳安县又称“寿字头”。皮肤皱褶较少较浅,毛稍细密,性情温驯,但行动较灵活;桩头型体型
矮小症紧凑,四肢细短,体躯皮肤较薄、多无皱褶,头较小,嘴较尖,嘴筒平直形似木桩,故称桩头,淳安县又称老鼠头,耳较小,耳根较硬,呈八字形伸向前下方,性情活泼,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数量较少。
皖浙花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长119.3厘米,胸围108.4厘米,体高69.7厘米,成年
母猪相应为:103.3厘米,90.1厘米,54.8厘米。皖浙花猪适应安徽、
浙江省接壤的低山丘陵地区饲养,具有屠宰率高、肉质好的特点,是腌制火腿、腊肉的优质原料,但生长较慢,饲料利用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