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县第四中学简称惠水四中,学校创建于1994年8月,原名为惠水县台惠联谊学校,2004年9月更名为惠水县第四中学。
学校简介
四中发展规划图
新四中、新班子、新理念
学校占地面积60亩,共42688平方米,建筑面积1350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楼一栋,标准教室40个,学生寝室一栋,可入住450人,教学班19个,专任教师62人,学生1450人,学生食堂一栋,可容纳500人同时就餐。此外,投资400万修建的综合楼马上启动,预计明年9月份启用,届时惠水四中将成为
惠水县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初中。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规划,未来几年,全县城区将有60%的学生进入惠水四中就读。可以说,今后惠水县
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农村落后面貌的改变,惠水县经济的发展和腾飞,与惠水四中未来的发展密不可分。
新理念:学校创办以来,坚持
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为孩子创造美好未来”为宗旨的办学理念,让每位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创造。
新变化:
一、校风发生变化。学校管理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学校建立健全各种机构,增设政教处、总务处、办公室,明确各处室工作职责,使学校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二、教风发生变化。由于管理力度的加大,教师的工作作风发生根本性转变,教师工作变得积极、主动,教师整体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三、学风发生变化。由于学校管理得到加强,学生的学风发生转变:由“厌学”转变为“勤奋好学”,由“调皮捣乱”转变为“循规蹈矩”。
四、学校教研工作取得新进展。学校高度重视教研工作的开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扎实开展教研活动,为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参加竞赛取得突破。在2008年进行的全国“
希望杯数学邀请赛”数学竞赛中,学校有18人进入复赛,列全县第三,创学校近年来最好成绩。
校园活动
照片
运动场
当然,我绝不是对家长和老师“各打四十大板”。只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也许才是真正的无辜者。别忘了,他们还是一群孩子啊!当人们互相吵吵闹闹,他们长大以后会怎么看自己的父母与老师,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民族?难道我们就不能多一些交流、沟通,多一些体谅、理解,多一些宽容、和气?和谐师生关系,还需和谐环境做依托。
深圳对口支援贵州惠水中小学课改教育项目专题讲学在我校举行
四中简报
深圳对口支援贵州惠水中小学课改教育项目专题讲学在我校举行
9月27日下午,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室主任舒虹,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心理系副主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生导师
李晓东教授到我校对其资助的女童班学生进行《女孩怎样渡过青春期》专题讲学。我校教师参加了学习。
讲座前,李晓东教授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我校程定国校长向客人介绍了四中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两个女童班100名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李晓东教授从青春期的发展、如何与异性交往、等方面展开讲学。李晓东教授丰富的专业知识,通俗易懂的讲解,恢谐幽默的语言博得了台下阵阵热烈的掌声。
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十规范
1规范学校管理从规章制度抓起;
②规范教学过程管理从作息时间表、课表抓起;
④规范学校卫生管理从厕所、食堂抓起;
⑤规范学生健康体质从两课两操抓起;
⑥规范学生安全管理从上下楼梯抓起;
⑦规范学生行为规范从校长、教师抓起;
⑧提高教师素质从校本培训抓起;
⑨维护教师权益保障从生活、工作条件抓起;
⑩保护学生权利从尊重学生人格抓起。
两基功坚
黔山秀水兴教情两
2009年6月21日,贵阳,
贵州省国际会议中心。贵州省接受国家教育督导团“两基”工作督导检查总结会在这里召开。
当检查组组长陶西平宣读检查组的督导检查意见时,在场的省教育厅厅长孔令中和来自省地市州县的很多干部,数次伸手擦拭眼泪。教育部副部长、国家总督学陈小娅在讲话时多次用到“印象深刻”、“令人感动”、“非常不容易”等颇带感情色彩的词语;贵州省省长林树森的讲话也真情流露……庄重严肃的大会场,弥漫着激动和深情。
就在此前3天,当
荔波县甲良中学的师生听说国家督导检查组不去他们学校时,抱头痛哭。闻听此消息的陶西平当即决定改变原有行程,到这所学校看一看。
是什么让
贵州省的教育这么“带着感情”?是什么让部长、省长、厅长和普通师生都难抑心中的感动?
教育部部长周济的一句话揭示了其中的根源:贵州省实现“两基”的困难最为突出,实现“两基”的任务最为艰巨,贵州“两基”攻坚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需要比其他地方付出更多的努力。
上篇决心——千难万难,也要抓“两基”
历经千辛万苦,受尽千难万难。从1993年以来,在经过8年的启动打基础,6年的全面推进,3年的巩固提高之后,贵州省终于迎来了“两基”国检。
贵州省在全国进行“两基”国检的省中排
倒数第七,鲜为人知的是,这里的“国检”曾经历了两次推迟。
“国检”的时间原本定在2007年,可是,省里自查的时候,发现好几个县有一些薄弱环节没有得到解决,校舍面积、生师比等好几个指标未能达到国家规定。“国检”的严格是有名的,这样怎么可能通过“国检”?省政府决定推迟一年,再用宝贵的一年时间攻坚。
这一年里,贵州举全省之力,进行最后的冲刺,啃的都是“硬骨头”,硬是把最困难的几个县都攻下了。万事俱备,只待“国检”。
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年底,一场罕见的冰雪灾害,打乱了贵州教育发展的势头,也带来了学校的巨大损失……只好再一次延迟“两基”国检。
贵州教育发展之难,超出一般人想象。所有艰难的根源首先在于自然环境的恶劣。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这里是实实在在的“地无三尺平”,在贵州的城镇、乡村,最常见的景色是:从低低的河谷到高耸的山峰,一路向上,散散落落地种着玉米、黄豆、
阳芋,只能种一两棵玉米的小田小地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支撑教育发展的基础可想而知。
自然环境的恶劣,带来了山高路陡,交通不便,也带来了经济总量小,经济发展困难。
贵州省人口总量近4000万人,少数民族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都排在全国后面。而义务教育阶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却是全国最高的。2008年,全国每10万人口小学在校生为7819人,初中在校生4227人,而贵州分别是12488人和5504人。
本世纪初,贵州开始“两基”攻坚时,在全省88个县中还有55个县未实现“两基”,占全国未实现“两基”县的十分之一强。“两基”人口覆盖率只有35%,比全国平均值低50个百分点,有的边远山村甚至整村没有一个识字人。2000年,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年,
贵州省则为6.1年。说这个差距是鸿沟,一点不为过。
受制于极端贫瘠的自然条件,受制于极其匮乏的物力和财力资源,受制于极其薄弱的发展基础,贵州办教育真难!没有非常的决心和非常的行动,要实现“两基”、通过“国检”谈何容易!
在检查了贵州的“两基”工作之后,陶西平说了这样一句话:印象最深刻的是精气神。
是的,恰恰是贵州,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展现出了一种人心齐、泰山移的办教育的精气神;展现出了一种迎难而上,再难也要把教育抓上去的精气神。
精气神的源头首先来自省委、省政府。在
贵州省这些年的发展蓝图中,“两基”一直和富民兴黔紧密联系在一起,牢牢站在优先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在省委书记石宗源的坚定支持下,省委、省政府提出“举全省之力打一场‘两基’攻坚战”:“两基”目标一定要实现,“两基”国检一定要通过,迎国检工作一定要抓细,迎国检责任一定要落实。“四个一定要”震动全省,也统一了全省思想,组织部门甚至将“两基”列入为数不多的对县级党政班子“一票否决”的事项。
在
瓮安县,当石宗源看到学生班额过大,前排顶到讲台,后排顶到墙壁时,非常痛心,要求一定要尽快改善办学条件,并特别叮嘱要选好校长。
贵州省省省长林树森原本在
广东省任职,贵州和广东,不管从哪个角度,相差都不是一星半点。到贵州上任后,他很快进入角色,力抓教育。林树森在全省会议上大讲“教育改变未来”:教育是为了明天的事业,农村的未来和农村孩子的希望在于教育,贵州的未来和希望也在教育。
林树森曾语重心长地给全省干部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我省这一代少年儿童都能够完完整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那么两代人过去之后,全省的人口素质就不是今天这个状态了。”“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可以耽搁,只有念书是不能耽搁的。错过了最好的学习时间,以后就没有机会补了。早一天把教育搞起来,就能够早一天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这是在投资
贵州省的未来,哪怕负一点债也是值得的。”这种想法很快在全省干部中形成共识。
省里“举全省之力”,各地纷纷出现了举全州之力、全县之力、全乡之力、全村之力办教育的局面。记者随“两基”国检组一路同行,地市州、县、乡镇、村庄,一级级政府抓“两基”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震撼人心: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在抓教育、支持教育,各级财政、人事、编办、团委、妇联等部门,全在为教育办实事……为了抓好“两基”,全省上下一级级全是“一把手”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县和乡镇,政府机关的干部必须直接对口帮扶具体的学校。
在
兴仁市李关乡,在校门口等孩子放学的
布依族农民老张,憨厚地笑着告诉记者:“要送娃娃上学呢,上完初中上职中,打工致富路路通!”一旁的老乡们都笑起来,老张后面这一句话,是写在墙上的大标语呢。
今天,在
贵州省最偏僻的乌蒙大山深处,随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穷不办教育,穷根难拔;该入学的一个不能少,需补偿和脱盲的一个不能缺;今天辍学在家,明天不会当家……《义务教育法》的宣传甚至深入到了每一个农家,曾经目不识丁的农民都知道“不送娃娃上小学和初中违法”,也在送娃娃上学的过程中慢慢品到了“送娃娃上学的好”。
“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这句响彻黔山黔水的口号喊出了贵州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全省兴教、全民兴教的决心、毅力和雄心,也喊出了贵州办教育、抓“两基”的精气神。
中篇行动——举全省之力攻艰克难
雷山县西江民族小学是这样建起来的:这里山多沟深,寨子里根本就没有可供建校的平地。为了让全乡孩子不再摸黑赶路上学,全乡人民决心向大山要地,建一所可容纳1200名学生的寄宿制小学。男女老少肩挑背扛,移山填沟,挖掉两座山梁、填平两条山沟,挖土石方3万多立方米,终于平整出近1.6万平方米的校园,建成教学用房3992平方米。
西江的故事传遍全
贵州省,被称为现代愚公移山。
贵州“两基”攻坚的背后,到处有这样艰苦卓绝的故事。
这是地处
乌蒙山腹地的
毕节市行署的一张时间表:2008年启动的921个学校项目,2009年2月底前40%的工程必须竣工交付使用,3月底前70%的工程必须交付使用,4月底前所有工程竣工交付使用。2009年启动的项目必须做到:受地质灾害威胁需搬迁的学校4月30日前完成,薄弱学校改造工程6月30日前完成,初中校舍改造工程7月30日前完成。
行动之快、效率之高,超出想象。类似的时间表在
贵州省各地比比皆是,为了全面实现“两基”,贵州创造了发展教育的“贵州速度”。
要实现“两基”,贵州必须面对欠账过多、投入严重不足的现实,也必须改变办学条件很差、教师队伍数量缺口很大,质量亟待提高的状况。这三个问题成为贵州攻坚的着力点,也成为最能体现“贵州速度”和“
贵州精神”的地方。
四周大山林立的
赫章县财神镇每年有令不少乡镇羡慕的100多万元收入:县里把部分烤烟税返给了乡里。镇政府把其中的90%都用到改善办学条件上。1982年修建的镇政府办公楼已经成了危房,但一直没钱修。乡党委书记刘宗贵说:“镇政府不买车不盖房可以,但不挤钱不办教育不行。”
在
贵州省,教育经费投入占全省GDP的7%以上。2001年至2006年,贵州省、地、县三级政府在“两基”攻坚中投入48.52亿元。在巩固提高阶段的2007年和2008年,三级政府又投入30.84亿元。在经济落后的贵州,如此规模的投入是千方百计挤出来、千辛万苦积出来的。
省政府规定,在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中,各县用于农村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50%。仅此一项,贵州省每年用于农村教育的资金就达5亿元以上,与过去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最好的年份相比多3亿元。
在革命老区
遵义市,市委甚至决定压缩全市党政机关全年行政开支的20%用于发展义务教育。荔波县委办公楼是上世纪70年代的预制板房,县政府在上世纪50年代建的房里办公,县人大、政协租房办公,把建办公楼的经费用于学校建设。在
兴仁市卡子学校记者看到,色彩明亮、修建一新的教学楼与围墙外不远处破旧的乡政府办公楼形成鲜明的对比。
挤出了钱,还要用好钱。
贵州省不仅实现了“省拿大头”,还坚持了省政府统一管理、使用中央投入的专项资金,省政府的统筹力度空前加大,集中力量办大事,解决突出困难。省、市、县三级政府及
教育行政部门形成“双线目标责任制”,在这种情况下,以前最难啃的骨头也一点点被“啃”了下来。新增教育经费的80%用于农村,让最偏远的农村中小学也建起了教学楼,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
贵州实现“两基”的另一个瓶颈在教师。“两基”攻坚之前,贵州在全国最缺教师,生师比在全国最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全国最落后。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办法是特事特办、教育优先:编制、财政部门优先考虑教育发展需要,采取了超常规的办法优先增加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编制;全省通过公开招聘教师、扩大师范院校招生规模、延长初中骨干教师任教期、鼓励城市教师和青年志愿者到边远农村任教等措施,迅速补充教师队伍。
为了尽快解决教师问题,
贵州省用好用足国家“特岗计划”,仅2008年全省就一次性补充了8000多名特岗教师。同时,还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万名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学校计划,提升农村师资水平。让教师们更安心的是,由于实行了以奖代补、农村教师工资上收县管、建立教师工资专户等办法,“两基”攻坚以来,贵州省从未发生拖欠教师工资现象。
赫章县的例子从一个角度说明了“贵州速度”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县委书记
范元平告诉记者,这里山高谷陡,地形切割深、土地破碎、人多地少、用地矛盾十分突出,但全县上下同心,县乡村各级政府都优先保证教育工程建设用地,确保最平坦的土地给学校、最优美的环境给学校。在教育工程实施中,城建、规划、人事、财政等部门实行“两基”项目优先批、用地优先划、报建优先审、资金优先拨、公路优先修、用人优先抽、教师缺员优先补。硬是特事特办,把学校设施建好,教师队伍配齐了。
说到
贵州省的“两基”攻坚,不能不说到在特别艰苦环境下长期坚持、不懈奋斗的教育工作者。在
赫章县白果学校,记者见到了校长汪亚军,这个瘦削木讷的汉子,刚刚经历了中年丧妻之痛,让他内心深感愧疚的是,妻子去世的时候,自己却在忙着准备迎接“两基”国检,没有跟妻子见最后一面。但见到记者,他讲的不是自己的痛苦,而是这里山大人稀,孩子们上学很不容易:“今年小学有几个孩子流失了,主要因为上学路太远了。我们要想办法请他们回来。”说到这里,
汪亚军憔悴的脸上带着坚定。
贵州省条件艰苦,无私奉献是这里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身上的共同点。这里有身患癌症仍然一心扑在教育上、让儿子外出打工寄钱维持学校运转、舍身保护校产的模范教师
田沛发,有扎根高寒山区支教感动中国的徐本禹,有用双肩一砖一瓦背出一所学校的优秀教师
刘恩和,有跪着教书30余年、被誉为当代中国保尔·柯察金的
水族教师
陆永康,有洪水来临时勇救学生的优秀教师
韦正雄。记者到这里采访之际,在督导县乡“两基”工作时倒下的省兼职督学张晓兰依然昏迷不醒……
一路上,记者见到了不少从省到地方的教育行政干部,这些同志虽然无一例外地看起来劳累,但是精神亢奋、斗志昂扬。他们既是政府每一项教育决策的具体执行者,也要帮助学校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省教育厅厅长孔令中,走上了省级领导岗位,当上了省政协副主席,但依然在教育厅长的岗位上亲历亲为。省教育厅副厅长
王碧海和记者一路同行,尽管脚上带伤,仍坚持进学校,进教室,看得仔细,问得也仔细。据了解,省教育厅的干部都要对口帮扶具体的地区和学校,记者所到的
毕节市、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等地最偏僻的学校,都有省教育厅长、处长到普通干部的足迹。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
邹联克告诉记者,为了实现“两基”,很多干部常年很少在办公室,全在下乡。
记者一路所见,
贵州省的很多干部都成了“教育干部”:林树森任省“两基”攻坚领导小组组长,毕节行署专员
张吉勇、黔西南州委书记陈敏、州长陈鸣明、六盘水市委书记刘一民……这些并非主管教育的“一把手”,说起教育来全部如数家珍。与张吉勇一样,很多地方“一把手”都有这样的习惯:只要从学校经过,常常不打招呼,悄悄进去看看,发现学校有困难,当场就安排有关部门解决。记者惊奇地发现,农村偏远学校很多校长和教师居然和这些一把手们成了老“熟人”。
国检组曾这样评价
贵州省的“两基”攻坚:“动员起千军万马,克服了千难万难,惠及了千村万落,造福了千家万户。”举全省之力,迎难而上,敢啃硬骨头,带来了贵州教育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下篇变化——教育人气指数最高,人民最满意
经过17年奋战,贵州向国家提供了这样一份“两基”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在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育质量、扫盲工作6个方面均达到现阶段国家规定的要求。
与一些发达省份相比,这份答卷的“成绩”不算好。但是,这样一份答卷实属不易,有几个数字的变化,也许能佐证
贵州省“两基”攻坚所付出的努力有多大、取得的成就有多辉煌:
与2000年相比,贵州初中阶段在校生增加64万人,增长了45%,全省初中毛入学率提升了22个百分点。小学、初中教师增加了6万人,学历合格率分别提升了8个、15个百分点。小学、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增长了5倍多,生均公用经费增长了20多倍。
17年前,贵州绝大部分农村教室都是泥房子、土台子,破房、危房比比皆是。2000年以来,全省新建、改扩建校舍1000多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率由11.6%下降到0.06%,惠及农村学校10492所,让60多万名中小学生告别了不安全教室。建设寄宿制学校解除了40万名农村初中学生长途走读之苦,学生包着冷饭、酸菜,每天跋山涉水摸黑赶路求学,家长打着火把、亮着电筒送子女上学的历史渐渐一去不复返了……
在短短四五年里,贵州全省消除了D级危房,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都配备了专用教室、实验室,增添了教学仪器和图书;建成覆盖面达95%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受益师生达480多万人……
学校特色一点点办出来了。结合少数民族杂居的省情,农村学校普遍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民族体育进课堂、职业技术教育进初中的“三进”活动,增加了学校的活力和吸引力。侗族大歌、苗族飞歌、木鼓舞、锦鸡舞、铜鼓舞、侗戏等进入中小学。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64.9%的中小学开展了反排木鼓舞、锦鸡舞进课间操活动;苗族铜鼓舞、芦笙舞在雷山县二中被编排成校园民族广播体操;布依歌进校园、水书进课堂、
陀螺进体育项目成为荔波县学校乡土教育的特色……
兴仁市教育局局长李坤告诉记者,最近,
巴铃镇卡子学校13名辍学的学生又回来了。原来,这几个学生偷跑出去打工,尝够了打工生活的艰苦后,觉得还是学校好:学校宿舍住得好,食堂吃得好。这里的镇政府为了改善学生伙食,专门为卡子学校划拨了31亩土地种蔬菜,保证学生有肉吃,有新鲜蔬菜吃。
类似的关注学生行动正在使不少辍学孩子重新回到校园。
贵州省省外出打工者多,有留守儿童108.7万人,占儿童总数1/7多。
播州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关心
残疾儿童、关注学困儿童的“小三关”活动,通过聘请代理家长、设立亲情信箱、开设亲情电话、设置亲情QQ、过集体生日等形式,使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开阳县楠木渡镇黄木小学为留守儿童设立免费“亲情电话”,让他们经常与父母通话、交流。
赫章县40多岁的农民吴发军大声告诉记者:“参加了村里的扫盲,我能给外出打工的闺女写信了,会看黄历了。”一手抓“普九”,一手抓扫盲,
贵州省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还承担了艰巨的扫盲任务。与别的地方不同,贵州的扫盲不仅仅是教认字、学文化,还要教农村实用技术,这一招留住了农民,也让农民尝到了进教室的甜头。
兴仁市屯脚镇的王昌俊在扫盲时学到实用技术后,承包土地130亩,种植水稻、玉米、西瓜和辣椒等经济作物,年收入近10万元,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种粮大户”称号;大山乡的毛玉康栽培
中国樱桃、培植盆景,年收入3万多元;新马场乡的周正宽、王朝谱等人应用学到的技术栽培早熟蔬菜,年收入近万元……
贵州抓教育抓出了效益,抓出了民心和人气。据
贵州省省副省长刘晓凯介绍,一些“两基”启动较早的县已经感受到通过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进而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处。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长陈鸣明说,这些年搞“两基”攻坚经历了千辛万苦,但可归结为一个字:值!
兴仁市县长范伟告诉记者,现在,全县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环境最优美的是学校,人气指数最高的是学校,老百姓最满意的是教育。
贵州抓“两基”抓出了贫困地区推进教育发展的典型经验。周济部长高度评价说,贵州用事实证明,只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齐心协力、遵循规律,就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实现“两基”攻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