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学院
上海市属重点大学
上海工学院成立于1960年9月30日,是上海工业大学的前身。1972年,上海机械学院被撤销,并入上海机械学院,原工学院院址成为上海机械学院总部。1979年恢复建制,正式成立上海工业大学,后被确立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1994年5月27日,上海工业大学撤销建制,并入新组建的上海大学,原工大校址成为上海大学延长校区。建校34年来,共培养了各类本专科学生及研究生16000余人。
历史沿革
1960年3月,上海市准备办一所工业师范院校,为8个工业局办的8所高等专科学校和一些国营大中型企业办的业余专科学校培养师资,取名“上海工业师范学院”。5月,11位华东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来校报到,成为学校的第一批教师,当时成立了政教、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6个系。随后,又有20名应届毕业生来校,充实了师资力量。6月,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根据上海建设中国工业中心发展需要,决定创办一所地方性工业大学,为上海市培养工业方面的高端技术人才,包括工业师资人才,这样就把原来筹办的工业师范学院改为办工科类大学。7月,院领导传达市委指示,上海工业师范学院改名为上海工学院,原先的6个系转为6个教研组。学校陆续从企业调来凌松年、翟为霖、席钧钦、徐善炽等一批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上海其他高校调来吴逸民教授等一批骨干教师;同时,又获得了从外地调入100名骨干教师的名额,先后从清华大学请来了艾维超教授,从西安交通大学请来了陈光耀教授、刘美荫教授,从西北大学请来了沈石年教授、漆德瑶教授,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请来了李红教授,并从全国各地请来一批有经验的讲师;由此,形成了上海工学院建院初期的师资队伍。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魏文伯为学校题写了校名。
上海工学院筹备处最早设在市委院内2号楼,位于延安西路33号。学校在金沙江路征地80亩,建造了6000平方米的宿舍和教室,该院址靠近华东师范大学,为的就是依托华东师大的师资和办学经验。上海工学院创办时正逢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为了完成市委市府“当年筹备、当年开学”的要求,学校设法筹备了30万,建造了第一个实验楼——电机工程楼,为工学院的创建奠定了基础。但是,6000平方米的建筑对亟需大量实验室的工科大学来说远远不够。经上海市委市府讨论决定,将毗邻上海新兴的彭浦工业区的闸北区延长路149号上海交通大学基础部、上海交大工农预科(附中)校址暨原上海市北郊高级中学旧址划给上海工学院。
1960年9月30日,上海工学院举行成立大会暨开学典礼,迎来第一批新生900余人。会上,原上海市委工业部副部长、学校首任党委书记兼院长李华召全院师生:“要勤俭办学,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发奋图强,培养出合格人才,为上海工业向高精尖发展做贡献。”当时设有机械制造、电机工程学冶金工程、仪器仪表、无线电、数理6个系。
1961年,开始招收夜大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夜大学中断招生(1981年恢复夜大学)。
1962年初,市委市府又决定将延长路西部的上海团校校址划给工学院。同年,上海交大基础部搬出延长路(东部),工学院扩充至东部,校园面积达300亩。
1962年3月,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决定将上海交通大学工农预科改为上海工学院预科。8月,又改名为上海工学院附中。又过了几个月,工学院向上级提出不再办附中,获得同意。翌年暑假,附中搬出,单独建校,即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1963年,上海工学院设有电机工程、冶金工程、机械制造、仪表无线电4个系9个五年制本科专业(电机、电器、电磁测量及仪表、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无线电技术及设备、热工仪表、钢铁冶金、稀有及有色金属冶金、铸造工艺及设备)和一个基础部,有教职工218人。
1963年,又增设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
1966年,原上海军工委书记张敬人出任上海工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直至1968年。
1966年2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批复市委教育卫生部,统一在安徽省歙县雄村、航埠、山湾3个自然村选址创办上海理工学院(对外称青年耕读学校),由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学院(现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工学院3所地方院校负责筹建。翌年12月,上海市革委会命令停建。之后,大部分已建成的校舍连同部分固定资产均无偿赠送给当地人民公社。从上海抽调去的教职工在“文革”开始后返回原校。
1966年“文革”爆发后,学生全部“停课闹革命”,学校停止招生。
1968年,上海工学院革命委员会成立,主持学校的一切工作。此后,“工宣队”、“军宣队”进驻学校,领导学校的“斗、批、改”和所谓“清理阶级队伍”,干部、教师、学生遭到严重的迫害。
1970年春,炼钢和自动化射流两个专业获准招收第一届工农兵学员,其中自动化射流是当时新建的专业。
1972年,上海工学院被撤销,并入上海机械学院(现上海理工大学),原工学院院址成为上海机械学院总部。
1972年,稀有及有色金属冶金、无线电技术及设备两个专业并入上海科技大学;上述两个专业分别于1973年和1978年又迁回学校,无线电技术及设备专业迁回后改名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文革”期间,学校还先后增设了工业电子自动化、冶金分析、冶金机械、冶金自动化、矿山机械5个专业。
1977年3月31日,市领导杨恺在上海机械学院干部会议上宣布,张华同志主持上海机械学院党委工作。直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的教学秩序才得以恢复。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后,学校重又开始招收本科生,本科学制改为四年。
1978年,上海市机械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原工学院部分共设电机、电表、工业自动化、机械制造、铸造、冶金炼钢、金属材料与热处理7个研究生专业。同年,成立贮氢材料研究中心。
1978年,建立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院址在新闸路1220号。
1978年,建立上海机械学院冶金分院(1979年改名上海工业大学冶金分校),院址在恒丰路313号。
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机械学院(1969年10月由第一机械工业部下放地方)恢复为中央部属高校;恢复上海工学院原建制,成立上海工业大学。此后,工大被确立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学校改名后的首任校长由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工业部部长杨慧洁兼任。
1983年1月,70高龄的科学家钱伟长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然而,当钱伟长来到上海工业大学时,他才知道,这个学校已经两年没有校长,全校学生不足千人,被上海人称为“四流学校”。1994年5月27日,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和原上海大学合并,定名为上海大学。
重要事件
第一批新生
1960年9月,上海工学院迎来了第一批新生。学生有三个来源:第一,为保送生,学校从上海交通大学工农预科(附中)的毕业生中选拔了152名优秀生;第二,为内招生,由上海工业系统下设的各工厂企业推荐,参加上海工学院命题考试,共录取113名;第三,为应届毕业生,从上海参加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的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了651人,合计900余人。
艰苦创业二三事
“水上饭店”
上海工学院早期(1960年-1962年)是与上海交通大学分部挤在一起,由于用房紧张,学院的学生食堂是用芦席搭起的临时草棚,建在北大楼和学生食堂之间的荒草地上。由于条件简陋,下雨天满地积水,赶上大雨,真是“屋外大雨泼,屋内小雨滴,两脚踏在小河里。”下小雨时,还能用砖垫着脚就餐;下大雨时,往往站在水里,卷裤腿赤脚就餐,“水上饭店”由此戏得其名。在困难时期,食堂经常是煮青菜、酱油汤。师生们一起自力更生,开荒种菜,打渔养猪,改善伙食,改善生活。
“桌椅示众”
1960年代的工学院,一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用冬青树栽培的“勤俭办学”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艰苦创业的写照。当时,由于办学经费的有限,教学和办公用具一时难以添置,学校设法从别的单位调拨来一些旧的家具和旧的课桌椅,其中大多是从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调拨来的。有一次,校内发现了一些缺腿少脚的课桌椅被丢弃在露天,院长知道后,马上责成有关部门把被损坏的桌椅放到教学大楼门口去展览,还画成漫画,对全校师生进行爱护公物教育,形成节俭之风。
“共用教室”
建院之初,虽然市委市府已决定把上海交通大学基础部和附中的校址作为工学院的校址,但学校的搬迁和交接工作的展开都需要一定时间,当时上海交大基础部的教师和交大一年级新生还在这里学习,需要继续用房,因而能给工学院的办公、教学和宿舍用房较少。
学院党委号召,要发扬“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精神,条件差,培养的学生不能差,要为上海高、精、尖工业培养合格的人才。南大楼的办公室同上海交大合用,晚上办公楼通常是灯火通明。为了不耽搁教学,当时上海工学院的学生和上海交大的学生挤在一起上课。机械系、电机系和冶金系男生借住在上海化工技校宿舍,女生借住在上海团校宿舍。
尽管教学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工学院的领导和全院师生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学院在创建时期还是有了较大的发展。
参考资料
大事记.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2021-05-1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重要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