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北郊高级中学
公办市重点高中
上海市北郊高级中学是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名校,前身是1897年建校的晏摩氏女中和1906年建校的沪江大学附中。1952年12月两校合并,改名为上海市北郊中学。1960年被命名为虹口区重点中学。2001年4月更名为上海市北郊高级中学。2005年9月被命名为第二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具有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以治学严谨、教风扎实、教法灵活、不断进取而闻名。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近50人。教师的学识水平高,专业知识深厚,现代教育手段掌握娴熟,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
校园布置精巧雅致,绿化覆盖面广,富有文化内涵和现代气息。校园内有四幢楼,均用著名校友李公朴、刘湛恩、史霄雯烈士及前校名命名,学校的硬件设施一流,适应现代教学要求,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百年校史
1897年美国南浸礼会于老北门浸会堂创办桂秀女学、仅小屋一,学生5名;
1898年美籍西门夫人晏摩氏捐建四川北路校舍一幢,名为“晏摩氏女学”,学生30余名;
1906年浸会大学预科班招生,校址军工路
1910年“晏摩氏女学”更名为“晏摩氏女中”;
1911年改名为沪江大学附属中学;
1925年晏摩氏女中和民强中学同时迁入北宝兴路浸会庄;
1932年“一·二八”日军进攻闸北区,迫于战火,晏摩氏女中与民强中学停办一年;
1937年抗战爆发,校园毁于战火。晏摩氏女中与民强中学再次停办;沪江附中随大学部迁出战区,假圆明园路真光大楼上课;
1939年晏摩氏女中与民强、慧灵、晏成临时成立浸会联中,假外滩中国通商银行大厦四楼上课;
1941年晏摩氏女中脱离联中,独立复校,假南京西路平安大厦上上课;
1945年抗战胜利,由教会出资修缮浸会庄校舍;
1946年 晏摩氏女中迁回浸会庄,民强中学因故停办;
1947年沪江附中迁入浸会庄民强中学原址;
1949年晏摩氏女中成立中共晏摩氏女中地下党支部,部分教师参加教协(地下党外围组织),在中等学校中被誉为民主堡垒;
1951年沪江附中与晏摩氏女中进行行政改组,割断与教会的关系,宗教不再列入教学日程,学校由人民自办;
1952年12月25日两校由政府接办,合并改为公立,命名为上海市北郊中学;
1956年学校迁出浸会庄至广中路(今上海市鲁迅中学校址);
1960年虹口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北郊中学列为区重点中学,并迁至大连西路现址;
1978年求新楼落成;
1986年评为1985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
1987年被评为1986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兴建曲阳路新校门及小花园、长廊;
1988年航运业著名实业家程云庆先生为实现其夫人施艾葆女士的夙愿(晏摩氏女中1942届校友)赠校友会人民币10万元,建立“程施艾葆文学奖励”基金。
1989年 上海市曲阳第二中学高中部并入北郊中学;
1992年上海市艺教委在该校组织“92‘北郊之春’美育展示活动”;
1993年“求是楼“落成;香港特别行政区棉业界著名实业家金清扬先生捐资10万元,设立“金清扬奖学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运动会表彰该校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1996年金清扬夫人陈娟英女士又捐赠10万元,建立金清扬、陈娟英奖学基金;5月北郊高级中学首届班主任节举行。
1997年市教委在该校召开“师德规范建设交流会”;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初中部停止招生;国家教委视察该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求是楼加层竣工,安装世纪钟;新建文体楼;改建校门。
2001年更名为北郊高级中学;通过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规划评审;
2002年建成校园网及网络备课室;建校105周年系列庆祝活动;
2003年学校食堂修建;编写出版《分与合的实践 教与学的创新》;举办文化立校,科研兴校,市级现场交流会。
2005年“晏沪楼”拆除重新翻建,部分学生到车站北路分部上课;举行北郊高级中学第十届班主任节;正式命名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第二批)。
2016年2月2日上海财经大学与区政府正式签约,合作共建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
学校荣誉
全国群众体育
先进集体;
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
上海市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铜牌单位);
上海市德育先进单位;
上海市中小学电化教育先
进集体;
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档案管理国家二级先进单位;
上海市先进教工之家;
上海市爱心助老特色基地;
上海市文明单位;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学校;
办学特色
学校把弘扬人文精神作为工作重点,将建设学校文化贯穿了教育的全过程,力争形成北郊办学特色。目前学校的文化建设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实践。
管理文化
北郊高级中学重视学校管理模式的确立和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树立“管理即服务”的观念。建设管理文化,十分重视加强教职工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价值取向、培养团队精神、养成理性思考习惯等方面的自我修炼和学习。
教学文化
把“以人为本”作为理念,在人文精神指导下,尊重教职工发展的利益、价值和愿望,努力促进学校价值和教职工价值的共同实现。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既要开掘学科课程中的科学精神,更要挖掘学科课程中的人文内涵,要加强学科的渗透和综合,加强教学、科研的力度。在发扬“敬业、勤奋、踏实、严谨”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平等、合作、互动”的现代教学理念,把“教”与“学”看成是一个合作互动的过程,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注重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注重学生主体的自我发展,是具有现代德育理念的实践活动。它着力于将“人的外部动作向内部精神(心理)动作转化”上。通过各班开展的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的陶冶中,使学生主动认同班级的价值准则和规范,逐步内化为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班级文化建设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的全面成长。
环境文化
学校环境文化建设,以“文化品位、现代气息、人文精神”为理念,着眼于学校总体布局的和谐统一、环境文化氛围对师生的熏陶和感染。同时,把建绿作为环境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努力扩大绿化面积,使师生置身于花园般的环境。随着一系列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学校逐步形成了“宽松、和谐、平等、尊重”的人文环境,师生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和创新,文化素养和品位也得到了提升。
文化立校还注意向地区辐射,注重把学校资源与地区资源结合,以达到双赢的目的。2001年4月创建的“曲阳路共青团街”为教育小区建设提供了服务。校团委为使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有新的天地,经与学生干部研究,决定创建“曲阳路共青团街”,与在曲阳路周边的企事业、商店、居委等20多个单位达成共建,学生参与这些单位的管理、服务,到这些单位学习、调研,到社会大课堂上求知,学习与人交际、与人共处。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为实践服务,学生又在实践中得到新的知识,这对学生的自主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
文化立校把基点放在班组。重视人际关系的协调,加强文明组室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文化品位,促进学科间的合作交流都是重要的抓手。这几年,我校的争创活动又有新的发展。文明组室的星级评比制度已经出台并运行,“学校文化是班组建设的主要内容,终身学习是教工的人生追求”成为班组建设的新的内涵,使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又提升了台阶。
在文明班组的建设中,学校倡导教工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以提高自身的价值。为此,我们鼓励教工参加各种类型的进修,提高学历层次;鼓励教工参加教育课题,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开设了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传递最新的学术动态和信息;开通校园网,开设电子阅览室和电子备课室,有利于在网络上得到新资料;开展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提倡人文科学概论教师读点科技书籍,数理学科老师读点人文书籍,以扩大各自的知识面;推出电脑扫盲班、中级班和Inter班,提高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这些学习活动的开展,促进了队伍的建设,增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使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又上了新的台阶。效果是明显的。
两年来,我们孜孜以求的是文化立校,科研兴教,追求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境界,追求卓越,各方面工作都力求完美,争创一流。我们将本着持续发展、不断进取的宗旨,努力把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搞好,努力续写教育改革创新的新篇章,为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为虹口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办学理念
在校长唐群的带领下,北郊高级中学以“人文、合作、敬业、改革”作为办学理念,坚持依法治校,崇尚文化立校。学校具有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以治学严谨,教风扎实、教法灵活、不断进取而闻名。学校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以教学科研为先导,以现代教学手段为重点的教学模式日趋成熟,人才培养的四大工程(青年班主任、青年教师、中青年干部和名师)已初见成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等都取得可喜的成绩。
学校发展
北郊高级中学的发展目标:上海市一流、全国知名、有一定国际影响的新型现代化高级中学。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德高、体健、学勤、行笃”高素质的大学预备人才。
学校上乘的教育质量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先后获得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德育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等市级以上的荣誉称号二十余个。2000年,学校提出了建设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三年发展规划,这为我校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我们坚定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并已顺利通过了规划评审和中期检查。几年来,在连续四届评为市文明单位基础上,又取得了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上海市教育系统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特色团组织等荣誉,并取得区教育系统先进党支部等区级荣誉10余个,被国家教育部定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也是《国家体锻标准施行办法》达标合格学校。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改革推进教育的创新,以改革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学校以发展“人文、合作、敬业、改革”作为理念,大力提倡“讲大气”、“讲品位”、“讲合作”的学校文化精神;鼓励师生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学会理解、学会守信;学校发展和建设追求品位,追求修养,追求境界。近年来,人文精神得到张扬,师德进一步提高,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育人的学校文化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已初步形成。
地址及交通
学校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497号;
周边地铁:北京地铁8号线、地铁10号线;
周边公交:959、937、975、222、310、70、751、100、853、79;
目录
概述
百年校史
学校荣誉
办学特色
管理文化
教学文化
班级文化
环境文化
办学理念
学校发展
地址及交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