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存明,男,1956年10月生,
徐州市人。徐州
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院长,徐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文艺学博士,文艺学、艺术学、
美术学硕士生导师,艺术学导师组组长。徐州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艺术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点创建学术带头人。徐州师范大学汉画像艺术研究所所长,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淮海发展研究院汉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徐州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徐州师范大学文史学部教授委员会委员。
简介
兼任
中国汉画学会理事、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中华美学学会会员、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会员。
江苏省民间艺术家协会、美学会、外国文学会、鲁迅研究学会会员。兼任《中国美学》编委,《审美文化丛刊》编委,《
汉文化研究》主编。多次被评为徐州
师范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优秀学术人才,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333科学技术人才跨世纪培养工程”人员。被评为2000-2001、2002-2003年度徐州师范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高级专家。江苏省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2005年徐州师范大学优秀指导教师。2006年被授予
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研究方向
1982年以来,在《
文艺研究》、《
文艺理论研究》、《
文学评论》丛刊、《外国美学》、《民族艺术》、《美术史论》、《
学术月刊》等国内外专业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愈百篇,在国内外出版学术专著11部,参著4部。主编“20世纪学术思潮丛书”一套5本。完成科研项目6项。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3项。多次获省、市、南京大学科研成果奖。研究论文多次被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复印,被《
北京大学学报》等摘引、转刊。《
书城》、《
民族艺术》、《
文汇读书周报》、《
文艺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有对朱存明研究成果的介绍与评论。论文已被译成英、法、韩、日等国文字。在
法国出版法文本的专著《美》。
主要教授课程
《
文学概论》《美学》《
文艺批评方法论》《西方文论》《20世纪西方美学》《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20世纪中国美学》《艺术哲学》
出版著作:
1《美学理论百题》
南宁市:
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233页16.7万字。
书号:ISBN 7—5435—0134—1
2《灵感思维与原始文化》
上海市:
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419页,30.6万字。
书号:ISBN 7—80616—066—3/B.4
3《中国的丑怪》
徐州市: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325页,26.3万字。
书号:ISBN 7—81021—918—9
4《中国历代笔记小说故事丛书 宋代卷(三)》
南京市: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197页,15万字。
5《情感与启蒙——20世纪中国美学精神》北京:
西苑出版社,2000年版,334页,20.9万字。2002年5月第二次印刷。书号:ISBN—80108—351—2/B.06
6《审美文化新论》南京: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334页,参著6万字。
书号:ISBN—5399—1051—8/I.990
7《美》法文版,
巴黎:Desclée de Brouwer 出版社出版,2000年5月,138页。书号:ISBN 2—220—04731—8
8 《美丑》,
上海市:
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9月版。书号:ISBN 7-80646-248-1/1·308
9《淮海文化研究》,
西苑出版社,2000年11月版,246页,20.1万字。
10《
汉画像的象征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25万字,2005年1月版。
11《图像生存——汉画像艺术散论》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版,20万字。
12《
美的根源——审美人类学研究》,30万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3《中国美学简史》,参著5万字,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版。
14 朱存明主编《世纪回眸----20世纪学术思潮丛书》北京,
西苑出版社,2000年版,一套五本。100万字。
15《
美术考古与艺术美学》,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与
赵宪章先生合著,朱存明著上篇,赵宪章先生著下篇。
发表论文]:b]
1《灵感的来源及获得》载《美学评林》,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二辑,8000字。2《一本有意义的美学论著》载《美学评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四辑,9000字。
3《灵感概念的中西比较》载《中国美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选》,1983年,
江苏省美学学会编,12500字。
4《中国美学史研究方法浅谈》载《江苏美学通讯》,1984年,第9期,6000字。
5《鲁迅美学思想三题》载《徐州师专学报》创刊号,1984年,7000字。
6《说中西灵感观》载《
文艺研究》,1986年第六期;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见《文艺理论》1985年二期;又见《灵感之谜》一书,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47—257页。
7《墨子与卢梭艺术否定论的比较及其它》载《外国美学》第七辑,
商务印书馆,1989年,259—276页;另见《古代文艺理论研究》第16辑,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8《徐州出土汉兵马俑的审美艺术价值》载《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一期;《美术史论》1988年第二期;人大复印《造型艺术研究》1988年第八期,8000字。
9《美学综述》载《
江海学刊》1988年第六期;人大复印《美学》1989年第四期;此文被译成
韩语,8000字。
10《中国传统文化的惰性》载《徐州师专学报》1988年第一期10000字。
11《灵感思维与中国文化源》,1988年五月“
上海市中国文化源学术讨论会”论文,12000字。
12《环太平洋文化中的华夏文明与美洲文明》,1989年5月
西安市“西安—东亚环太平洋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载《徐州师院学报》1990年第二期,12000字。
13《梦与文学比较研究论纲》载
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域外文学论文选》创刊号,1990年,8000字。
《从中国的与文化谈起》《淮阴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
14《中国文艺中的怪诞》载《徐州师院学报》,1991年第四期,82—87页,10000字。
15《论鲁迅的神话观》载《上海鲁迅研究》第四辑,1991年,10000字。
16《源流小史》载《
文史知识》1992年第10辑,6000字。
17《拆半与审美》载《美学与艺术评论》第四辑,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205—221页,8000字。
18《论康德的人类学美学思想》载《
学术月刊》1992年第10期,8000字。
19《十字穿环:汉代人宇宙观的符号象征》,载《汉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140—160页,12000字。
20《艺术创作与灵感》载《徐州师院学报》1992年第四期,8000字。
21《论中国古代的拆半表现与审美》,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一期,12000字。
22《自然中的欢娱与哀伤》载《学语文》,1992年第六期,5000字。
22《内觉与灵感》载《
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4期。人大复印《心理学》1994年11期。
23《〈
蒋孔阳美学文艺学论集〉论要》载《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名著提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版5000字。
24《千面英雄:中国古代的崇拜文化》,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一期,10000字。
25《关于人文精神问题》,载《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年第三期。
26《梦与文学的比较研究》,载《外国美学》第十一辑,商务引书馆,1995年版,7000字。
27《审美文化的人类学还原》,载《
学术月刊》,1995年12期;人大复印《美学》1996年第二期,9000字。
28《现代西方美学历程的剖析》,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二期,4000字。
29《审美文化中的艺术》,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三期,7000字。
30《读书与求知》,载《江苏学人随笔》,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000字。
31《审美文化的人类学视界》,载《文学人类学论丛 文化与文本》,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8000字。
32《图腾美学与精神家园》,载《民族艺术》1998年第一期,6000字。
33《中国古代的玉文化与审美》载《文化艺术周报》1992年10。
34《建立文化学的美学》,载《文化艺术周报》1992年报1月12日。
35《中国诗歌的文化之路》,载《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一期3000字。
36《以美育代宗教的文化解析》,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四期,10000字。
37《“美育救国”与美的超越》,载《高师教育研究》1999年第二期6000字。
38《论教学的审美属性》,载《高师教育研究》2000年第二期4500字。
39《以美育代宗教的文化解析》《
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 第三期。
40《论教学的审美属性》,载《南京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与探索》2001年第一期4500字。
41《视觉与人的生存》,载《
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三期5000字。
42《淮海地区古代方国考》,《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三期8000字。
43《彭祖与养生之道》,载《中国道教》2001年第五期5000字
44《美学沉思录》,载《研究生学刊》2001年第一期12000字
45《论淮海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载《淮海文汇》2001年第6期4000字。
46《道家文化与地方性知识》,载
马来西亚《人文杂志》2001年第9月号7000字
47《图腾 图像 仿像——论视觉文化的历史范型》,载《文学前沿》2002年第5辑,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人大复印《文艺理论》2002年第11期18000字。
48《论蒋孔阳美学思想的现代性》,载《
美学与艺术评论》第六辑,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3000字
49《汉画像石艺术中的死亡幻境》,载《重庆文艺》2002年第一期58-59页3000字
50《诗歌美学的新开拓》,载《淮海文汇》2002年第五期,43-45页4000字。
51《铸鼎象物与汉画像的渊源》,载《民族艺术》2002年第四期,150-165页 10000字
52《汉画像与中国文化导论》,载《审美文化研究》创刊号,2002年,102-118页。10000字。
53《仿像:后现代社会的审美景观》《
美与时代》2002年12下期,7-9页5000字。
54《论象征的理论建构》,载《
文学评论丛刊》,2003年第一辑12000字。
55《汉代墓室图像的象征主义研究》,载《民族艺术》2003年第一期18000字。
56《汉代祠堂画像的象征主义研究》,载《民族艺术》2003年第二期17000字。
57《汉代棺画像的象征模式》,载《民族艺术》2003年第四期16000字。
58《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研究》(访谈录),载《民族艺术》2004年第一期12000字。
59《视觉文化与当代生活方式的变迁》《美与时代》2004年4月下7000字。
60《汉画像研究的方法问题》,《中国美学》第二辑,
商务印书馆,2004年12000字。
61《百年文学人类学研究范式的审美视阀》,《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 期11000字。
62《仪式与戏剧的起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12000字。
63《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现代意义》《美与时代》2005年1下 期 6000字。
64《四川棺椁画像的象征研究》《民族艺术》2004年4期
65《汉画像与中国文化研究导论》《美学与艺术评论》第七集,2004年10月
66《
老子的智慧》载《经典与智慧》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67《论象征的理论建构》载《大学生科研训练范文选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8《民俗的画卷 精神的丰碑——读徐州民间文化集》《淮海文化》2005-4
69《汉画像的宇宙象征主义图式及美学意义》《
文艺研究》2005-9人大复印《美学》2005-12
70《汉画像田野调查散记》《文景》2004-12
71《视觉文化与当代生活方式的变迁》载《
美与当代生活方式》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72《“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华美学学会通讯》2005-2
73《“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1
74《论汉画像艺术研究的现代意义》载《艺术学》第3卷第1辑,
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75《手稿与中国美学问题》载《
中国美学研究》(第一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76《美的根源:审美文化与 知识考古 》《美与时代》2006年8下 期 5000字。
77 《汉画像研究的图像学方法》载《汉画研究——中国汉画学会年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8《汉画像研究的图像学与符号学方法》《
艺术与科学》第三卷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10月。
79《汉画像研究方法的历史嬗变》载《文化关照与审美阐释》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0《论汉画像的审美价值》载《第二届海峡两岸楚汉文化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
81《马克思\u003c手稿\u003e中的美学问题》载《马列文论研究》第十四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
82《汉阙与汉阙画像研究》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增刊。
8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研究”介绍》载《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增刊。
84《
汉画像的象征世界》载《中国学术年鉴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85《汉代美学与汉画像艺术》,《中国美术研究》2007年第二期。
86《中国美学史书写的现代转型》,《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年1期。
87《浪漫型艺术的历史转型》《
东南大学学报》2007年4期。人大复印《美学》2007年10期。
88《汉画像研究范式的历史转型——金石学与考古学式的研究》,载《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89《汉画像研究范式的历史转型——美术学与文化学式的研究》,载《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第9。
(其余论文从略)
科研项目
一、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研究”。04-05
2、省政府“十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子项目:“苏北文化发展与文化产业研究”。03-05
3、省政府“十五规划”重点项目研究:“以汉画像石恢复汉代神话史”。03-05
4、省教委“十五规划”项目:“汉画像石与中国文化研究”。03-04
5、徐州
师范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文艺学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创新研究”04-05
二、已经完成的项目:
1、省政府项目:“灵感思维研究”93-94
2、省教委项目:“中国文艺中的怪诞”95-96
3、省政府项目:“汉画与神话”97-98
·获奖情况
1998年论著《灵感思维与原始文化》获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三等奖。
2001年论著《情感与启蒙——20世纪中国美学精神》获
徐州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二等奖。
2001年论著《美丑》获南京大学“
笹川良一”奖学金。
2002年论著《情感与启蒙——20世纪中国美学精神》获江苏省教委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5年《
汉画像的象征世界》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5年《汉画像的象征世界》获
中国汉画学会著述“学会奖”论著类二等奖。(
一等奖空缺)
2003年获徐州师范大学2002-2003年度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6年被授予
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07 年参著《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荣获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奖
二等奖。
2009年,著作《
汉画像的象征世界》获得教育部2009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
三等奖。
·
社会学术兼职
2.徐州师范大学汉画像艺术研究所所长
3. 江苏省淮海发展研究院汉文化研究所副所长
4. 曾担任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会主席,主编《研究生学刊》
7. 中华美学学会会员
9. 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会员
10. 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
12. 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会员
13. 江苏省鲁迅研究学会会员。
14. 江苏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
学术评价
1、
复旦大学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
朱立元(博导)评论《灵感思维与原始文化》论著时说:“在别人研究的误区中开拓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非常有价值的,难能可贵的,显示了存明同志的学术探讨的勇气与锐气”。(见《灵感思维与原始文化》序 上海
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2、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著名美学家 蒋孔阳教授(博导)评论《中国的丑怪》一书时说:“他开辟了中国美学研究的新路子,填补了中国关于丑怪这一美学现象迄今尚无人专门研究的空白。”(《中国的丑怪》序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第1页。)
3、《民族艺术》1997年第三期在学术信息栏目中专门介绍了《灵感思维与原始文化》。
4、《民族艺术》1998年第二期发表署名文章《灵性的世界》评论说:“《灵感思维与原始文化》一书以精当的理论建树和严密的文化体系,显示出较高的文化价值。”
5、北京大学博导
傅刚教授在上海的《书城杂志》上发表《开辟审丑学研究的新路子》评论《中国的丑怪》:“论著以独特的视角,在别人不太注意的领地开辟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论著的另一特点就是破译了一些中国文化研究史上的千古之谜。”
6、南京大学博士周继武在《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一期发表署名文章《读朱存明〈情感与启蒙——20世纪中国美学精神〉》:“此书是有独特价值的,他对20世纪中国美学精神发展轨迹的勾勒,是具有深刻启发意义的。”
7、《灵感思维与原始文化》一书的学术观点多次被“海外博士文丛《“三”的文化阐释》”引用。
8、《情感与启蒙——20世纪中国美学精神》的学术观点多次被蒲震元、
杜寒风主编的《
美学前沿》引用。(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4、89、90等页)
9、论文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复印,例如,《汉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审美文化的人类学还原》、《审美文化中的艺术》、《图腾 图像 仿像——论视觉文化的历史范型》、《以美育代宗教的文化阐释》等论文被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复印,被《
北京大学学报》等摘引、转刊。
10、论文已被译成英、法、韩、日等国文字。在
法国出版法文本的专著《美》。
11、《
汉画像的象征世界》被收入《中国学术年鉴2006》。
12、发表在《
文艺研究》的论文《汉画像宇宙象征主义图式的美学意义》被收入《
中国美学年鉴》2006年。
13、《
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9月9日发表宗亦耘的书评《追踪汉画像的足迹——评朱存明的〈汉画像的象征世界〉》。
14、朱存明教授《美的根源》出版,载《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3期。
15、《
文艺报》2007年7月24日发表《触摸千秋汉魂》,评论朱存明的《图像生存——汉画像田野考察散记》。
成果被引用情况:
《灵感思维与原始文化》一书的学术观点多次被“海外博士文丛《“三”的文化阐释》”引用多次。
《情感与启蒙——20世纪中国美学精神》的学术观点多次被蒲震元、
杜寒风主编的《
美学前沿》引用。(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4、89、90等页)(因篇幅更多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