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乡
贵州省黎平县下辖乡
德化乡,隶属于贵州省黎平县,位于黎平县西北部,地处黎、榕、剑、锦四县交界处,乡政府驻地德化村距县城123公里。全乡共辖10个行政村,国土总面积107.1平方公里,其中稻田面积4789.35亩,人均占有耕地0.45亩。
乡内山高坡陡,最高海拔为乌孟村的老山界1593米,最低海拔为培基村的格里自然寨490米。德化乡是黎平县六个极贫乡镇之一,2000年被州委、州人民政府列为两山重点扶贫乡镇。
基本介绍
德化乡位于黎平县境内西北端,距县城123公里,东邻锦屏县,西连榕江县,北接剑河县,南抵尚重镇平寨乡,是境联四县之地。处于贵州高原东南边缘向湘桂丘陵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多山,险峻陡悬,溪谷切割深,最高峰为西北部乌孟村的老山界,海拔1589米,最低处是培基村格里寨,海拔420米。
乡政府驻地德化县,全乡总面积1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149亩,有林面积124920亩,森林覆盖率66.4%。乡驻地海拔620米,平均气温15.3℃,无霜期278天,年均降水量1330毫米,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
全乡辖10个行政村,30个自然寨,93个村民小组,2334户,总人口10586人,侗、苗、水等民族聚居,其中侗族人口占80%。
地理位置
德化乡东邻锦屏县,西连榕江县,北接剑河县,南抵尚重镇平寨乡,是境联四县之地。地处东经108。31’—109。31’,北纬25。41’—26,为贵州高原东南边缘向湘桂丘陵的过渡地带。
历史沿革
1949年12月,原德化乡改设为德化区,辖4个乡。1958年11月,改设为红旗人民公社。1983年撤销公社,改为德化区。1988年2月,撤区改乡。成立黎平县德化乡人民政府。
行政区划
全乡辖10个村民委员会(德化村,高洋村,下洋村,俾翁村,什里村,岑己村,平养村,平笋村,乌孟村,培基村)。乡内居住着汉族侗族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
职能机构
德国(乡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分管组织、人民武装、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联系乡人大、乡政府、乡纪委工作。
杨启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经济建设、人民武装、财政财务、税务、人事、教育、林业、招商引资等方面工作,重点抓好全乡经济社会发展项目调查。
章云超(乡党委委员、乡人大主席):主持乡人大主席团工作,分管企业,抓好全乡林产业发展,联系荒田村。
许江(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分管宣传、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农业农村、非公经济、科协、政协、工会、共青团、妇联、老干、统战、纪检、监察、公安、司法、安全生产、办公室工作,联系泗村。
毕忠明(乡党委委员、乡武装部长):分管人民武装、联系那迁村工作。
王宏东(乡党委委员、乡政府副乡长):分管民政、城建、土地、交通、移民搬迁、残联、社会保障、民族宗教、统计,重点抓好道路交通项目建设,联系龙树村。
李永斌(乡政府副乡长):分管烤烟、农科、扶贫、中国水务工作、联系粮食、供销、工商、邮政、电信、电力、信用社,重点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联系干田村。
鲁德芳(乡政府副乡长):分管计划生育、卫生、兽医学、农机、农经、文化、体育、科技、广播电视,茶叶、咖啡、蚕桑产业,重点抓好畜牧业产业发展工作,联系窝拖村。
主要特产
野生茶
德化乡“老山界”有着上千亩的野生茶资源,那里高山峡谷、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土壤肥沃,非常适合野生茶树生长。加上“老山界”的几千亩天然林,使这里的野生茶树生长有着独特的魅力。没有任何农残污染,自然天成,绿色纯净。茶香浓烈,野味十足,汤色翠绿可人,回味醇厚甘甜,经常饮用有减肥助消化降血脂,平衡和抑制胆固醇等作用。同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力气、延年益寿等功效。是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心肌缺血、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的首选绿茶。现已有茶叶生产加工设备投入生产,年产量约为干茶叶100多公斤,市场需求较大,市场和社会效益较好。
朝天椒
德化乡有吃牛瘪、羊瘪的习俗,所以有着种植朝天椒的习惯。其中俾翁、平笋两村的种植面积较大,达100多亩,产量约500多斤干椒。朝天椒的香、辣和开胃等特点,使其成为当地群众十分喜爱的佐料。
实竹笋
德化乡有着丰富的实竹、绿竹笋孟宗竹等资源,其中的实竹笋、甜竹笋、楠竹冬笋等土特产也十分丰富,特别是实竹笋的脆、香甜、翠绿的特点,使其深受群众喜爱。鲜实竹笋在盛产季节每天可收购上千斤,加工的产品已远销怀化市锦屏县从江县等市县。
工矿企业
矿藏是德化乡的一大资源优势,境内矿藏主要有铅、锌、铜、煤等。目前德化县三个较大的企业为厂洞铅锌矿厂、柏木寨煤矿、大箐石场。祥云飞龙公司在厂洞投资1000多万元选矿厂开采铅锌矿,现已进行正常开采;普洱四建司投资100多万元资金在大箐边水库建起了建材石料加工厂,生产建材石料2000多方,使德化乡丰富的石头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得到了利用;柏木寨煤矿也进入生产阶段。
发展劣势
德化乡是一个集“干、贫、瘦”为一体的山区贫困乡,大部分地处喀斯特地貌,严重缺水。全乡有1070户3747人居住在25°坡度以上的山区,农牧业属传统的粗放经营,种养方式单一、老化,处于自给自足的传统自然经济状态。由于地处山区,建设资金缺乏,企业发展缓慢,后续财源不足,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157.5万元,财政支出179.2万元。大部分乡村公路使用率不高,土质松散,加之雨量过多,停滞于晴通雨阻的局面,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教育、卫生、文化等软件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水利化程度低。
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全乡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尽合理,规模效益不突出,产业及财源结构单一,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弱;二是基础设施条件差,特别是道路交通滞后,农田水利设施脆弱,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产业结构调整布局不尽合理,产业化经营程度低,特色经济的带动效应还不明显,农民增收途径单一、增长缓慢;三是劳动力素质相对偏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任务仍十分艰巨;四是招商引资力度还有待加强。
杨正元故居
杨正元,男(1902-1931)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德化乡人,1925年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同年入党,曾任昆明市临时执委会常务委员、组织部长、云南临时省委委员,1927年回普洱市任区委书记,中心县委书记,开辟革命根据地。
1931年,中共宁洱县委准备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因事泄露,年仅29岁的杨正元被捕,在狱中大义凛然,多次挫败敌人的利诱和刑讯,后因枪伤恶化,同年4月30日牺牲于狱中。
杨正元是思普大地上的第一颗革命火种。2007年德化乡政府斥资修缮了杨正元故居。此建筑坐西朝东,具较典型的出厦式彝族建筑风格,土木结构,主体面积600平方米。2003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职能机构
主要特产
野生茶
朝天椒
实竹笋
工矿企业
发展劣势
杨正元故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