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丈建筑地图:北京》是2011年1月1日由世纪出版集团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卢志刚。
内容简介
《米丈建筑地图·
北京市(精编版)》以北京的建筑为线索,借以实用详细的地图和交通信息、简练的中英双语文字,配合精美的建筑摄影图片,将北京最具特色和文化意义的建筑串联起来,形成对北京这座城市里各具代表性建筑的的探寻,是北京建筑文化的重要读本。同时,《米丈建筑地图·北京(精编版)》是中国城市建筑指南类图书的先驱之一,将
建筑学和大众连接起来,让更多人关注城市中和身边的建筑艺术,对北京建筑文化的宣传和发扬起到了重要作用。
编辑推荐
《米丈建筑地图·北京(精编版)》,米丈建筑系列之一,是中国城市建筑指南类图书的先驱之一,专业口碑极佳;《米丈建筑地图·北京(精编版)》全彩印制,内容详实权威,附路线、地图等;《米丈建筑地图·北京(精编版)》小开本,适合随身携带!
专业书评
从
辽朝陪都、
金朝的
元上都遗址、
元朝的大都到
清代首都,北京基本上是
鄂温克族人和
蒙古族的政治核心,而与
汉族的关系颇为疏远。这或许就是北京文化的历史本性。北京不属于汉人,而更像是通-蒙语族的圣城。它的强卷舌音是通古斯人学习汉语后的变体,而在北京郊区
周口店镇发现的
猿人遗存,则可能属于蒙古阴山文明的边缘。
但另一种更为恰当的解释是,
北京市是
北亚、
东北亚和中原文明的
混合物,它以通古斯语族和蒙古语族为核心,注入
明朝的汉系骨血,并由
满族吸纳江南汉族士绅的美学,加上1949年后
苏联风格的渗透,形成驳杂的文化谱系,由此塑造出奇特的历史容貌1。它是一座巨大的鼎器,缓慢炖化着零乱的种族元素。
北京的历史称谓,包括、
幽州、幽都、
南京市、
燕山、中都、
大兴区、大都、汗八里、
北平市、京师,以及蓟城、燕都、燕京、京城、汗城、
宛平街道、
长安、春明、日下、帝京、京邑、京国、京华等二十几种别名,其数量超过任何一座中国城市。它在“山”、“邑”、“州”和“都”、“京”、“国”、“华”之间变迁,不仅向我们昭示它在语词学方面的活跃度,还意味着
北京市的权力扩张和收缩。它所掌控的政治空间,始终处于大幅度的涨缩之中,犹如一颗剧烈跳跃的心脏。
尽管种族和帝国的主人在不断更替,但北京却遵循着一种相似的语法,那就是建筑织体的宏大叙事。这是帝国美学的灵魂。所有到过北京的游客都会对此留下深刻印象。噩红色的高墙和阔大的广场就是北京的视觉象征,这不仅是空间的炫耀和遮蔽,更是一种对帝国权力的物理性捍卫。广场和高墙的语法,就是
北京市建筑业的基本语法。
但是,越过肃穆、粗和坚硬的历史高墙,北京总是流露出一种亲切而轻快的温情。这令许多外国游客深感困惑。他们喜欢北京,却无法正确描述这座都城的特征,因为北京是分裂的,它受控于一种双重语法。这分裂导致了北京的多样性,并流露出自我对抗的严重迹象。
在许多人看来,北京洋溢着浓烈的旧帝国的专制气息,却同时又充满着市井的自由活力;
北京市的气质是如此肃穆而峻厉,却又比其他城市更具民间幽默的特点;北京到处分布着大体量和大尺度的宫室,而另一方面却是7000多条胡同和幽闭、低矮、更符合人性尺度的四合院民居;北京是皇族、贵族盘踞的地点,倡导着优雅的古玩式生活方式,而在另一边,我们也看到了那些被切碎的市井生活,呈现出粗鄙、亲切、聒噪和慵懒的特点。在后帝国时代,一面是中南海的中央集权;而另一面,这集中管理的体系被各省、各部、各军区所分解,由此制造了密集的权力缝隙,为文化生长提供了美妙的契机。
新建筑浪潮和筹办
奥运会期间,在捍卫宫室建筑的前提下,在现代性焦虑的驱动下,
北京市营造了大量超现代和
未来主义的建筑,由此加剧了城市景观的严重分裂。中南海建筑的红色帝国风格、人民大会堂的灰色苏式风格,以及国家大剧院的玻璃蛋形风格,这些完全不同的事物被装入中央城区,造成视觉上的强烈对峙。
奇怪的是,正是这些彼此博弈的事物,在北京城市空间里达成了“
季献林式的和谐”2,这就是北京所制造的奇迹。它在这纠缠、对抗和互搏中发育绵延,超越中国的其他城市,成为文化生长的最大温床。而以商业著称的
上海市只能望尘莫及。
在空间范围内审视北京地图,我们还会发现它拥有另一些古怪的特点。
北京市老城区(
北京二环路内)的道路,是以中轴线为对称性基准的棋盘,而外围道路则呈现为六环形加上放射性格局。我们可以把这种复杂的套装结构简化为“阳光图式”。它的确是一种
太阳及其光辉的构型:一方面高度内聚和封闭,另一方面又高度开放和辐射,由此写完了双重语法的最后条款。这太阳就是帝国的最高隐喻,象征着一种权力的集结和发散。它的光芒与热力逾越华北平原,印章般覆盖在辽阔的版图之上,成为中国各地政治建筑的样本。
据媒体消息大量披露,外省各地都已出现山寨版的
北京市权力建筑。而这临摹运动最初源自20世纪50年代。例如,南昌八一广场就是天安门广场的拙劣摹本。而在21世纪零年代,复制“
国家体育场”和“
国家游泳中心”正在成为新的政治时尚。这基于一种普适的权力话语。各省会竞相复制北京,而地县镇三级城市则依次复制省会,这种体量和尺度不断递减的复制,就是北京权力放射和外延的结果。政治建筑的普遍复制,暗示着权力是可以被梯级延展的,它的终点甚至达到了行政结构的末梢——村落及村委会。
复制终究是政治焦虑的结果。复制可以慰藉那些在权力关系中辗转反侧的官员,让他们在北京式建筑中书写完美的帝国美学。但这美学有时却是高度致命的。由于体量失度和越制,许多地方官员面临被弹劾的危险。然而,复制潮流并没有中止的迹象,而且要向新造型和更大体量扩展,形成城市形象工程的空间核心。
北京市的权力美学,正在全国范围内激起狂热的回响。
但就每一位普通居民或游客而言,北京并非是政治理想的轴心,而只是权力、身份、文化和历史的庞大
迷宫。许多外省人站在北京街头,被巨大的空间尺度所震惊,并因个人的渺小而变得手足无措起来。这“蝼蚁效应”就是北京魅力的一部分。但这空间焦虑最终还是源于一种解读的困难。高墙和卫兵粗暴地制止了视线的探究。只要游客把
照相机好奇地对准北京市政府大门,就会招致严厉的盘问甚至扣押。这种资讯隔离政策加剧了民众的困惑。尽管中轴线矫正了物理空间的迷乱性,但价值迷宫的复杂度却在与日俱增。
北京市不仅需要提供空间线索,而且需要一种必要的阐释。《米丈建筑地图·北京》,试图从建筑师的角度,提供观察北京建筑景观的路线图。这是建筑史的空间展示。从美学的原理而非权力的原理,按区块勾勒北京建筑的地图,告诉我们那些建筑物的文化语义。
它收纳了北京所有重要的建筑史作品,从皇宫、王府、园林、寺院、商号、
会馆、校舍、胡同、墙垣、桥梁和陵墓,到酒店、医院、剧院、银行、体育馆、行政机构和商务中心等各式现代建筑,却不刻意突出
天安门、国家大剧院、
国家体育场、
国家游泳中心、世纪坛,以及央视新楼等等。对这些著名建筑的过滤,显示出拒绝政治媚俗的编撰立场。建筑物遴选本身就是一种劝谕,它要向读者宣布建筑史自身的独立标准,以期把失控的
迷宫变成可以把玩的棋局。
基于这样一份地理指南,我们也许能够终结都市价值的私密性,成为那些著名的陌生建筑的主人。这是一种源于阅读的微观权力变更。阅读和知识让人们拥有那些建筑,这是因为,阅读所获的资讯,就是对建筑本体的“握有”。这“握有”并非虚拟,而是一次真正的权力逼近或占据。无数阅读者包围了北京建筑,说出帝国和后帝国时代的秘密,俨然是它的影子主人。这就是米丈地图的意义。借助一种简明百科式的陈述,它完成了资讯权力的置换。至此,
北京市将不仅是一个强悍的政治名词,而且是一座可以自由行走的家园。
媒体推荐
北京人文城市的建设不仅要做很多大事,还需要更多像《米丈建筑地图·北京》这种具有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服务“小窗口”。
北京不仅需要提供空间线索,而且需要一种必要的阐释。《米丈建筑地图·北京》,从美学的原理而非权力的原理,按区块勾勒北京建筑的地图,告诉我们那些建筑物的文化语义。
——朱大可(同济大学教授、文化评论家)
这部通俗而又专业的书籍,是大众认识北京建筑的指南,也是学术研究北京建筑的重要参考书。
——
王明贤(中国艺术研究员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文化评论家)
作者简介
卢志刚,1973年12月生,毕业于
重庆大学建筑工程学院,1997年任职于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级注册建筑师。作品包括:
上海大学体育中心,
中国农业博物馆会议展览中心,四川广电中心东上海花园概念设计,上海科学会堂新楼,
上海市标准书报亭,西安高科广场
重庆有线大厦,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办公楼,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目录
序
使用说明
主题文章
后记
名词解释
区域索引
米丈星级索引
序言
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中,城市是最集中的信息载体,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人类活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宗教、技术等等信息都集中在这个综合载体里,而建筑是这个载体中最突出的主角。有人曾说过这样的话:建筑是舞台,人是演员,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剧目,剧目换了、人死了,但舞台却留下来为下一个剧目和下一批演员继续使用着。所以,人们无论是生活、工作、旅游,总是对通过建筑了解城市、通过城市了解历史和文化充满期待和热情。
地图是帮助人们了解一座城市最初始和最简单的工具,随着需求的多样化,地图产品也开始不断满足人们对城市街道和方位之外的信息需要,包括旅游服务的各类景点、酒店、饮食、购物、文化活动等等;但还有很多人需要更深入地阅读城市,包括像你我这样对建筑感兴趣、对从建筑物上获取历史信息感兴趣的专业与非专业的人。非常令我感动的是,有“米丈”这样一群对传播大众文化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年轻建筑师们,带着对社会文化、对建筑文化、对城市文化的热爱,用令人尊重的专业精神和专业水准,通过大量的基础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一本让人惊喜的北京建筑地图。
北京市,有着3000年建城史和800年建都史的丰富而厚重的过去,如今又处在城市高速发展的阶段,建筑是其主要的历史和发展载体,本书用“地图”这种最易读的工具提供给人们它的建筑文化,是一种非常人文的方式。北京
奥运会举办后,筹办奥运会的“绿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念,已经被北京继承和延续为建设人文城市、科技城市、绿色城市的目标。北京人文城市的建设不仅要做很多大事,还需要更多像《米丈建筑地图·北京》这种具有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服务“小窗口”。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