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
中原地区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本书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本书的作者原为小说家,存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
屈原、
司马迁、
司马相如、
嵇康、
陶渊明、
李白、
杜甫、白居易、
李煜、
苏轼、柳永、
欧阳修、
王安石、
陆游、
辛弃疾、
李清照、
曹雪芹、
鲁迅,这些名字在中国几千文化史上闪闪发光,是世人公认的文学大家。这部分两卷本的《品中国文人》就是作者刘小川在大量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所写的关于这18位文化名人的评述文章。作者在后记中谈为什么要品中国文人时说,中国文人的生存姿态、生存向度,对当下的中国人明明白白是个精神指引。品读这18位文豪级的先贤,内心始终惴惴不安,我能直接瞄准中国文人的生命冲动吗?能提取他们的生命精华吗?能把活生生的传统文化带到当下吗?这也正是作者写作这些文章的初衷。
拿到刘小川的《品中国文人》,心中有一份担心,作家型的小川何以选择这样一块硬骨头?能说出前人未道之言吗?但是一篇篇读后,此书对我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作家用全新眼光处理着传统的材料。内容结实,文笔一泻千里,作者凭借几十年深厚的积累、良好的艺术修养,写出极带情感色彩,类同当年
梁启超的新体散文,它们“不守家法”,信笔而来又舒卷自如,议论雄辩,别具一格。
作家刘小川读古代文人前贤,首先看到的是他们“挺有意思,一个个活得十分带劲。”就是说,前人的“生命形态,生存方式,生存向度”,让他喜欢,崇敬,于是便萌生了解与品说他们的愿望。就像作家写今日的生活,无法绕开当下活生生人的心灵与情感一样,刘小川把
屈原到
鲁迅十八位前辈文人前贤,看成是“血肉丰满,强大的个体”。从人出发,从人的心灵与情感出发,将他们的文学创作,无论诗与文,看作是个体生命体验的外化,这样即拆除了不同历史语境的隔膜,架起古今间一座桥梁。
钱锺书说过:“
天道教西学,心里同”,刘小川看到的是古人今人,人性攸同。
章培恒、
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将古典文学发展,看作是对于“人性的强调与张扬”的历史,刘小川解读古代文人前贤,与章骆两人的看法惊人的一致。……
雷达评:“品中国文人”不自刘小川始,刘的独创性在于现代性眼光与平民情怀,心理
透视与笔墨才气之融会。
张颐武评:刘小川的风格兼有
余秋雨和于丹两位老师的长处,以娓娓道来的笔触探究历史的奥秘,为我们写下了一部
中原地区文人的心灵史。
李建军评:小川的文字,融诗情、史识、哲思于一炉,表现出对古人文化风度的追怀与向慕,执着地追问与人格尊严密切相关的问题,是近年值得关注的文学收获。
张炜评:诗性是一个民族的核心隐秘,它不仅体现了人类追求完美的一种本能,还包含了更多的不可思议的能量。刘小川从古人身上看到的是时间之奥秘,是古人的生命光辉,是无法言说的天地奇迹。且看作者议论和记叙的竟是这样一些人物:旷达笃定的
嵇康、举目悠远的
陶渊明、豪气浪荡的
李白、忧思纯美的
杜甫、丰赡细腻的白居易、柔肠旖旎的
李煜……他们在天幕上永远闪烁,可是伸手指点这清澈这晖光的,却要是有心志有情怀的人。
刘小川,1960年出生于
眉山市县。供职于四川省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主要作品有《苏曼殊》、《汉刘邦》、《苏轼:叙述一种》、《来到汉语中的德国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