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斯”火箭炮系统,是一种轻型多管
火箭发射器。它是在美军
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自行火箭炮发射系统基础上,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安装在轮式发射车上的火箭炮系统,其全称是High Mobility Artillery Rocket System(简称HIMARS,音译为海马斯),即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
“海马斯”火箭炮系统由美国、
德国和
英国等研制的“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改进而来,于2005年装备于
美国军队。此外,
罗马尼亚、
新加坡、
约旦以及
波兰等国也有装备。“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包括2个模块化的
火箭弹储运/发射箱,每箱可装填6枚弹径227毫米、最大射程45千米的火箭弹,也可装填1枚最大射程300千米的“陆军战术弹道
导弹”(ATACMS)。储运/发射箱出厂为封装状态,可长时间储存无需维护,战时直接吊装到
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火箭炮发射车上,由框架定位,插上各种接口即可进入待发状态。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1976年,美国、
德国和
英国签署备忘录,决定联合研发一款“全般支援多管火箭炮系统”。1979年和1982年,
法国和
意大利先后参与研发。1983年,“全般支援
BM-30龙卷风式火箭炮系统系统”通过系统测试后正式装备美国陆军,被正式命名为“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并出口到14个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成为这些国家陆军重要的地面支援火力打击系统。
1991年,“
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多管火箭炮系统”在
海湾战争中出现,一战成名。但
美苏冷战结束后,美国陆军开始向“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转型,大力缩减重型机械化部队规模,增加轻型
快速反应部队所占比例,因而对火箭炮这种全般支援
火器的战略、战役机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根据美国陆军领导人提出的“重型部队应变轻一些,而轻型部队应变重一些”的原则,以及陆军发展战略中强调攻击能力的思想,美国陆军制订了“海马斯”开发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以高速机动方式取得战场主动,同时逃避对方打击。该火箭炮用于攻击敌方炮兵、防空武器、汽车、
装甲输送车和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冲天炮发射后,车辆迅速撤离,以防敌军锁定发射位置。
生产历程
“海马斯”项目开始的时间较早, 1999年12月才进入研究与 制造开发阶段。
1999年以来,“海 马斯”一直在美国
第18空降军炮兵部队 服役,陆军根据“快速兵力投送创新” 计划不断对服役的“海马斯”进行实 验。
海军陆战队也已经开始使用“海 马斯”系统的样机,2000年夏天,海 军陆战队参加了与陆军共同进行的 “海马斯”首次联合实验。在
美国军队 2002年举行的“千年挑战”演习中, 参演的海马斯原型系统在两 周的演习期间,可用性达 97%,超过 了工业部门的预期。4月,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获得了生产合同,为陆军、海军 陆战队分别生产89辆和4辆“海马 斯”发射车。首次部队装备计划在2005 财年第 2 季度开始。期间,在自由
伊拉克行动期间(2023年),美军
世界十大特种部队曾使用了3辆“海马斯”高机动
冲天炮系统发射车。这3辆“海马斯”是1998年部署到
第18空降军第27野战
炮兵团第3营进行先期概念技术演示的原型车。
2022年12月3日,
爱沙尼亚国防投资机构表示,该国已同意从美国采购价值超过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的6套海马斯(HIMARS)火箭系统。
基本设计
整体设计
从本质上说,“海马斯”就是
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81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系统的轮式简化版,由发射箱、动力系统、
火控系统、弹药等组成,是继M270“钢雨”之后美陆军推出的又一新型火箭炮系统,由洛克希德一马丁公司设计制造。
发射箱
“海马斯”火箭炮系统载有2个模块化的
火箭弹储运/发射箱,每箱内既可装填6枚弹径227毫米、最大射程45千米的火箭弹,也装填1枚最大射程300千米的“陆军战术弹道导弹”(ATACMS)。储运/发射箱出厂前就已经封装好,可长时间储存无需维护,战时直接吊装到M270火箭炮发射车上,由框架定位,插上各种接口即可进入待发状态。
外观设计
“海马斯”的外廓尺寸也经过了优化设计,能顺利塞进
C-130运输机“大力神”运输机机舱内。甚至在抽空燃油箱、减少附件的极端情况下,“海马斯”火箭炮理论上还能由CH-47运输直升机家族中最新型号CH-47F实施战场短途吊运。发射车所能承载的
火箭弹储运/发射箱数量减为1个。
武器系统
“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可以携载和发射6联装多型火箭弹或“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可以发射制导型火箭弹(GMLRS)。GMLRS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制导的一种弹药,其弹体上加装了全球定位系统(GPS)惯导组件,而且在
导弹前端安装有小型鸭式翼,提供了基本的飞行灵活性,且提高了系统精确度。其目标是制造一种低成本的
精确制导武器。该系统将使为
作战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的范围从30公里扩展至60公里,而如果使用“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就具有打击300公里以外目标的能力。
在70公里的射程内,“海马斯”火箭炮发射M31型制导
火箭弹的圆概率误差(CEP)小于10米。此外,具备自装填模块化发射箱能力,这就使得该炮可以完全摆脱专用供弹运输车的依赖,独立作战能力更强、更加灵活。
火控系统
“海马斯”自动化程度也相当高,保留了自动装弹及自动管理的特点,使管理使用和火力打击的效率大大提高。由于制导型M270火箭弹是美国、英国、
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合作研制的,因此“海马斯”可以出口到相应的国家。其次,分系统互换性强。其电子、火控和通信系统均可与M270发射平台互换。“海马斯”的火力控制系统、电子及通讯装置可以与M270AI互换,工作及训练也是相同的。
动力系统
“海马斯”火箭炮系统采用M1083系列5吨级6×6军用卡车底盘,机动性适应性强。采用功率为292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变速箱是MD-7D型,悬挂系统行程达254毫米。FMTV中型战术车族采用全钢结构的平头式驾驶室,顶部的武器支架可供选择安装7.62毫米口径
机关枪、12.7毫米口径机枪或40毫米口径自动
榴弹机枪,而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则是标准装备。选装件包括:低温启动装置、液压绞盘、液压
起重机、电动起重机等。
在满载弹药的情况下,“海马斯”火箭炮的公路最高时速依然可以达到80~90公里/小时。
武器参数
已知问题
2004年,有学术文章指出,“海马斯”可以和
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及M270AI多管火箭炮系统协同作战,因为使用的指挥与控制系统相同。但有一些与软件相关的问题,“海马斯”与M270是完全不同的系统,并不总是以相同的方式理解指令。有些通用软件,但是也有一些不同。例如有时“海马斯”软件不对目标测距,而仅仅是锁住目标。火控面板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如果死机,必须重新启动和重新调整,返回去再重新运行一次,需要近9分钟时间,在实战中会带来严重后果。进入低速生产的新系统将采用和现有样炮相同的软件,但是软件漏洞将被排除。
服役情况
装备国家/地区
2022年6月23日消息,美国“海马斯”高机动
冲天炮系统已经运抵
乌克兰。当地时间2022年7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
奥斯汀在以视频方式召开的拉姆斯坦因模式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多国军援乌克兰第四次会议开幕式上表示,美国将宣布对乌克兰的一项新的军事援助计划,其中包括4套“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
当地时间2022年8月1日,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在社交媒体上宣布,4套“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已运抵乌克兰。2022年10月11日消息,
日本和美国在
北海道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系乌克兰危机后首次。但高机动性火炮火箭系统“海马斯”(HIMARS)的射击训练因弹药未送达被临时中止。
2022年10月11日夜间,
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称,美国最新支援的4套海玛斯
冲天炮已经运抵乌克兰。2023年2月7日,美国批准向
波兰出售价值100亿美元武器,包括18套“海马斯”。当地时间2023年2月9日,北约部队的美法两国士兵在
罗马尼亚举行了一次军事演习,军演的目的是练习使用美国生产的“海马斯”火箭炮。
当地时间2023年5月14日,波兰国防部长布瓦什恰克表示,第一批“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于5月15日部署到波兰。
2024年11月3日,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称,台陆军向美采购“海马斯”高机动性
冲天炮系统,首批“海马斯”已运抵台湾,由台陆军10军团58炮指部实施接装。
实战运用
美国对外战争
2005年,美国陆军就在
伊拉克战场上投入了该型火箭炮。之后,“海马斯”火箭炮又陆续参加了阿富汗战争以及
叙利亚内战。不过,在这些局部战争中,
美国军队地面部队所面对的都是装备水平较差、整体作战实力较弱的反美武装或恐怖组织,实力完全不对称。再加上美军拥有战场绝对的制空权,可以凭借从
攻击直升机、察打一体
无人机到重型
多用途战斗机、
战略轰炸机等诸多空中打击平台,为地面部队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火力支援。
俄乌冲突
俄乌冲突爆发前,乌军装备的大部分是些
苏联解体时留下的
美苏冷战遗产。因此当战事爆发后,西方对
俄罗斯发起全方位制裁并公开宣布军援
乌克兰。乌克兰政府也公开向西方伸手索要军事和经济援助。其中,仅M142“海马斯”火箭炮系统一项,乌克兰方面就向美国索要300套之多。要知道,
美国军队采购的该型
冲天炮系统数量,总计也不过刚刚超过900余套。截至2020年10月,交付美军的M142“海马斯”火箭炮数量才刚刚突破500门。
2024年8月21日,乌克兰特种作战部队称摧毁了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在塞姆河修建的浮桥和工程设备,乌军在这些行动中使用了美制“海马斯”系统。
2024年11月21日晚,俄罗斯总统
弗拉基米尔·普京通报称,“海马斯”多管火箭炮当天袭击了俄
库尔斯克州的军事设施。
相关评价
在高技术条件下的未来战争中, 美国陆军火力仍然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信“海马斯”会成为火力新锐。(《
环球军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