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号护卫舰
20世纪60年代中国建造的65型护卫舰首舰
海口号护卫舰(英文:Haikou Frigage,舷号:529),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建造的65型护卫舰首舰。
该舰舰长90.0米,型宽10.2米,吃水深2.92米,正常排水量1146吨,满载排水量1249.5吨,最高航速23节,续航力2700海里/16节。舰上装备3座100毫米单管舰炮,4座37毫米双管机关炮,2座250毫米5管反潜火箭发射器,4座432毫米6管深水炸弹发射装置。
海口号护卫舰于1964年8月1日在上海江南造船开工建造,1965年12月25日下水,1966年8月1日交船服役。在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服役初期该舰沿用退役的原加拿大“堡垒”级“广州”号护卫舰的舰名及舷号(舷号209)。后于1980年改为529号舰,并重新命名为“海口”号,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该舰1993年退役。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20世纪50年代,中国从苏联获得授权制造了01型护卫舰(即6601型护卫舰),中国海军有了一型实用的主战装备,中国造船工业也开始具备了建造现代大中型水面舰船的能力。但是,因为只有江南造船能够建造护卫舰,而台湾海峡又被美国和中国国民党海军封锁,使得已服役的新型护卫舰,均无法进入南海海域装备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另一方面,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南越国在南海地区频繁挑衅等原因,南海地区形势日益紧张,只有一艘老式护卫舰“南宁”号(原为日本海军第一型-丙型-海防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急需一种火力强、航程远、适航性好的水面主战舰艇,担任南海辽阔海域的巡逻任务。由此,研制一型新护卫舰的任务,提上中国舰船工业的议事日程。
实际上,1958年中国海军已经提出过一型新的护卫舰计划,代号022。但在“大跃进”风气的影响下,军方要求新舰排水量800吨以内,航速达到45节(至少为40节),采用燃气轮机动力,装2门100毫米炮、3门57毫米炮、4座8联装反潜火箭发射器。因为燃气轮机等一系列关键设备无法研制落实的情况下,这一计划于后来被迫下马。但它为此后的护卫舰研制工作定下了一个基调--选用现有设备、采用成熟技术、以保证进度、满足急需。1961年12月,为了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的实力,海军提出利用现有材料设备设计建造护卫舰,在1965年前,造出首舰,并在“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内造出后续4艘。
研制历程
海口号护卫舰作为65型护卫舰首舰,其武器装备并不先进,主炮是从陆上基地拆下的单管100毫米炮,主机是采用单机仅3300匹马力的柴油机,最大航速仅23节。但它是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吨位最大、技术最复杂的护卫舰,完全依靠中国自己的科技力量,立足国内,从零开始,走完了从设计、建造、试验、列装和服役的全过程。
该舰第一次采用了中国自行研制的901舰用钢材;首次采用了380V的交流电制式;首次使用了空调系统等。通过试航、使用,特别是经历了12级台风的考验,证明设计是成功的,性能是优良的,建造的质量是好的,设备是可靠的。
1961年12月,海军及七院领导指示701所(总设计师俞伯良)设计一型新护卫舰,要求1965年建成首舰(65型舰代号由此而来),主要用于舰艇编队的护航警戒、近海地区的巡逻警戒和渔场监护,此外还可以用于参加登陆和抗登陆作战及布水雷。为了抢时间,决定选用现有装备,在现实的基础上力求先进。在主任设计师俞伯良主持下,65型舰总体设计采用长楼船型,既能容纳尺寸高大的主机,又具有宽裕的容积和甲板面积,同时还提供了较好的大倾角稳性和船体刚度
1962年2月至4月,设计方完成了3个设计方案,方案一为3台苏联37ДP型主机,3门100毫米炮,方案二主机为2台9缸43/67柴油机,方案三主炮则改为2门,并取消了反潜武器。至6月,确定以第二方案为主进行深化设计。1962年9月,海军批准了《65型舰战术技术任务书》,并于1964年初下发了建造指示。考虑到台湾海峡尚未通航,在东海接收的军舰无法到南海服役,故决定由上海市方面建造65型首舰,在东海交船。然后由上海方面帮助广州市方面建造后续4艘舰,在南海交船。建造中,广州只承担舰体结构制造和总装任务,上海则提供所有能够用火车运输的成套部件,并提供人员培训和工艺装备、文件,这样也就带动了广州造船工业的发展,使此前只建造过木质鱼雷快艇、55甲炮艇的江南造船能够建造中型水面舰船,为以后进一步建造驱逐舰打下基础。
1964年8月1日,海口舰作为65型护卫舰首艘在江南造船厂正式开工。船体结构首次采用中国自己研制的901钢,在施工中发现第五总段的底部分肋板与纵桁相交的十字接缝处,有17处冷裂缝,裂缝总长2073毫米,单条裂缝最长有500毫米。为找出产生裂缝的原因和克服裂缝的办法,该型首舰主任工艺师等人做了大量的试验,终于找出了产生裂缝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采用新的工艺措施,即改进结构,释放焊接内应力,进而取得成功。
列装入役
海口号护卫舰于1965年12月25日在江南造船下水。1966年5月,该舰在上海港进行船体激振试验。6月在长江口水域进行罗经、柴油机动力装置试运转和舵、锚等有关试验。同月在舟山市海域进行海上航行试验,完成机械、电气各项设备的性能试验和舰的性能试验。其航速较原设计提高7.5%。1966年8月1日在江南造船厂正式签字交船,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服役。
技术特点
总体设计
海口号护卫舰的基本任务,是担任舰艇编队的护航警戒;近海地区巡逻警戒和渔场监护。此外还可用以参加登陆及抗登陆作战和布设水雷
该舰舰体采用屈服强度343兆帕的901型锰钢,长艏楼船型,由于主机高度为4.5米,加入检修要求、双层底高度等因素在内,舰体型深最小高度已经达到6.8米,超过了这一级别平甲板舰的型深高度,如果采用平甲板型,则型深只能为6米以内,上甲板必须留出宽度7米、长度9米以上的大开口,以使主机伸出上甲板以上,这样势必使舰体强度大为降低。若将型深变为6.8米,舰体改为通长甲板型,尾部武器和上层建筑又要相应提高1.3米,使舰的重心急剧上升,又大为降低了舰的稳性,因此,在中部型深必须在6.8米以上,而尾部型深又必须尽量降低的前提下,只能选择长艏楼舰型。这样,还能使干舷增高,舰体的耐波性、大转轴倾角稳性、不沉性和强度储备都超过平甲板型。1968年9月,65型护卫舰502舰执行任务时遭遇12级强台风,在台风中航行了40多小时,两进台风中心,舰体的最大横摇角达到63度,舱内都能听到舰体发出“吱吱”的响声,但最终舰体还是经受住了考验,也说明设计和建造是可靠的。
长艏楼舰型的细节也经过了推敲,这种舰型的首部上甲母质和尾部上甲板之间采取的7.33度缓坡过渡连接,可以避免将应力集中在一点,而且人员在上甲板前后行走也不必使用直梯,更为方便。
为了适合在南海地区使用,65型护卫舰还成为了中国第一型安装空调系统的护卫舰,由于缺乏资料,空调设计者甚至对上海电影院的空调系统也进行了考察,并为中国军舰的空调布局和细节处理制定了一套可循的先例和规范。
动力系统
海口号护卫舰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首先考虑的是主机问题。虽然TB-8和TB-9等汽轮机以及几型舰用柴油机此时都已经开始试制,但具体定型时间还不确定,存在拖护卫舰工程后腿的危险,故只能使用现有成熟的主机,即37Д和43/67型柴油机。前者为潜艇主机,不能倒车,增加倒车功能的37ДP型研制进度又无法保证,只好使用43系列(缸径430毫米)的43/67型主机,该型机单机重75吨,舰艇总体设计能够承受,但就是外形尺寸较大,特别是机身高度高,使得舰的其它部分设计都要因这个原因有所调整。最后定型的9EDZ43/67柴油机,全功率3300马力,250转/分,储备功率6%。虽然主机单台功率不高,但螺旋桨和烟囱的设计比较成功,螺旋桨接近了优化直径和转速,烟囱的后沿设置了导烟帽,航行时排烟能够自然向上逸出,这使得该型舰实际试航时达到了21.5节(设计航速20.5节),海军部队使用中,还曾经航行出过23节的极端速度。
武器系统
舰载火炮
海口号护卫舰的主炮采用从岸防阵地拆卸的100毫米炮,副炮为4门37毫米炮。由于有3门主炮、4门副炮和2座双联14.5毫米机关枪需要布置,该舰的武器位置方案曾进行了多次讨论。特别是主炮的布置,一种观点认为应当2前1后,一种认为应当1前2后,前者认为2门火炮在后,若是舰艇追击对方舰艇,会影响全舰火力的发挥,而部队方面则认为,实践中没有出现过双方舰艇在直线上追逃的情形,海战双方都会力求通过己方的机动,保持有利的舷角,使火力得到发挥,且日本、法国舰艇也有此布局先例。设计方还另有一种考虑--舰体为长艏楼型,舰体首部型深较高,若采用前2后1布局,则舰首1号炮位于上甲板,2号炮位于上层建筑甲板,舰桥为避开2号炮遮挡,亦必然相应提高,从而造成舰体重心抬高,稳性下降,最终,该舰采用的布局--主炮前1后2,后部2门主炮射界为45~315度。4门副炮呈菱形布局,两舷后部布置14.5毫米机关枪。但应当说明的是,该舰主炮采用前2后1的布局效果可能更好。毕竟,火炮战舰以正面半球迎敌的概率较大,采用这种布局,若要发挥全舰火力,就必然以舰身侧面对敌,从而增加被弹面,且部分火炮时代的中小型水面舰艇采用类似前1后2布局,更多的是由于其主要攻击武器为鱼雷,鱼雷攻击完毕后,舰艇一般会高速脱离目标附近,此时后部火炮自然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中国海军亦有鱼雷快艇仅有艇尾机枪,也是隐蔽接敌、高速脱离的战术使然,但作为一型大多执行日常巡逻任务的护卫舰,此种部局就不是最合适的。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01型护卫舰都改装为导弹舰艇的情况下,海口舰为首舰的65型护卫舰却因为舰体先天的布局特点而无法改装。当然,最后的主炮布局,可能更多的还是主机、舰体等其它因素的制约造成的,军舰设计,往往需要在各部分的相互制约中求得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该型舰的双联14.5毫米机关枪非常实用,射界也很开阔(在舰上目测估算,其射界接近180度),尤其适合低烈度冲突和突发事件。在"3.14"海战中,对方在岛上刚刚动武,中方机枪便作出了反应,其后才是主炮。而且由于双方距离较近,在中方主炮射击的间隙,对方曾打算用RPG7火箭炮袭击中方军舰,但却被中方军舰的机枪当即压制。这也说明,在此类性质的低烈度冲突中,机枪等轻武器,能够有效填补舰艇主要火力的空白。美国“科尔”号事件以后,美国舰艇在舰上加装机关枪,也是同一道理。一型舰艇服役期中,所面临的威胁可能是多层次的,设计舰艇时,应当对这些威胁的性质考虑的更为周密一些,毕竟后来临时再行改装,往往要受到舰艇先天条件的限制。海口号护卫舰服役后,主要用于执行南海地区的巡逻执勤任务,作为南海地区中国驱逐舰服役之前的主力舰艇,填补了当时南海中国海上力量的空白。由于该舰火炮机枪数量多,而且有大型火炮指挥仪,因此很适合在中近距离上进行交火炮战。
反潜武器
海口号护卫舰的反潜火力强悍,舰尾有4门64式432毫米深水炸弹发射炮和深弹投掷架,舰首有2具1200火箭深弹发射器。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并没有多少潜艇力量,之所以在反潜方面有如此配置,可能更多的是为了对付经常在南海地区出没的美国潜艇。20世纪70年代,中国海军也的确使用装载此类航空武器系统猎潜艇在近海发现过美国核潜艇,并迫使其浮出海面。64式深弹发射炮呈舷侧对称配置,可以作为火箭反潜的补充,也可与舰尾深弹投放架联合使用。它的发射炮固定为45度仰角,不能回旋,舷侧攻击的距离有40、80和120米3种,它使用的62式深水炸弹装药当量达到135千克三硝基甲苯,由“深联-1”引信起爆,以舰尾大连串投弹和舷侧的连续攻击时覆盖范围很大。因为62式深弹的产量非常大,也使得这种攻潜方式的成本相对很低。
1200系统是中国当时性能最突出的反潜武器,它使用2具65式5联装250毫米火箭深弹发射炮(仿制苏联的RBU-1200)和62式火箭深弹(与前述的62式深弹不同),该弹最大射程达到了1000米以上,弹型改进后,下潜速度也比投掷式深弹提高约2倍,还可
使用定时引信进行10枚齐射。但在65型舰服役时,该系统还没有配备深水炸弹指挥仪,只能依靠射表实现无指挥仪条件下的攻潜,而且发射炮的高低角可调,但却不能回旋,对潜攻击时需要舰艇机动,而且人工装填退弹也颇费时间,不利于二次攻潜。
此外,为了用火箭深弹打击对方水面舰艇,当时深弹使用的“深联-1”引信中,还配有水面撞发功能,在1966年由65型舰进行的深弹实验中,当引信定为水面撞发、采用小角度射击时,由于深弹落点离舰较近,其爆炸后的弹片甚至落在了甲板上,这也能够说明引信小角度入水时的瞬发度非常优异。
性能数据
65型护卫舰(“江南”级)参考数据:
服役动态
海口号护卫舰最初服役时,沿用退役的原加拿大“堡垒”级护卫舰的舷号209   ,舰名为“广州”号。鉴于65型护卫舰首舰在上海江南造船建造,故《简氏舰艇年鉴》称其为“江南”级。
海口号护卫舰是中国第一型安装空调的护卫舰,为海军军舰的空调布置和细节处理制定了一套可循的先例和规范,大大改善了舰员生活条件。
1980年,中国海军对大中型作战舰船重新编列舷号,209号护卫舰改舷号为529。1981年,529号护卫舰正式转隶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1986年8月1日该舰被正式命名为海口舰。
该舰1993年退出现役。
总体评价
海口号护卫舰及其后续该级各舰,是中国首型自行研制的千吨级中型主战舰船,在研制过程中克服了资料不足、配套设备匮乏等极大的困难,根据既有的条件,不断优化舰船设计,使该舰的实际使用性能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水平,经受了风浪和实战的考验。该型舰的研制成功为中国大中型水面作战舰船从仿制到走向自行研制奠定了基础。
海口号护卫舰及65型护卫舰,是中国造船工业第一次自行设计建造的一型中型水面战斗舰艇,它不仅给造船工业提供了实践的机会,而且在舰艇设计中体现了非常明确的针对性,在整个工业基础有限的情况下,既保证军舰的性能,又保证交船日期,使舰艇的成本、时间、性能等几方面的关系取得良好平衡。中国舰艇电源从直流电改为交流电,也是自此舰开始。种种开创性的工作,使这型军舰在中国军舰发展史上,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海口舰为首舰的65型护卫舰设计成功,建造质量是优秀,该型舰1978年获中国“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   。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研制历程
列装入役
技术特点
总体设计
动力系统
武器系统
性能数据
服役动态
总体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