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禧
原齐鲁大学教授
王景禧(1867-1932),字燕泉,号石荪,出生于山东省兖州区(今兖州市)。教育家、诗人、书法家,金石研究专家,曾任北洋政府国务秘书长。1906—1911年任山东农业高等学堂监督,1909年兼任山东公立法政学堂总理。
早年经历
王景禧自幼受到家族文化的熏陶,尤其是来自父亲王薪传的影响,后者是一位举人,也曾任河南襄城县知县。在他的指导下,王景禧展现出对知识的浓厚兴趣,并在沂州府学接受教育。1888年,他通过乡试成为举人,随后在1890年的会试中获得第五十四名贡士的成绩,并在殿试中位列第二甲第八十八名,最终被授予庶吉士的职位。1892年,他通过朝考获得一等成绩,正式成为翰林院编修
政治生涯
王景禧的政治生涯始于光绪年间,他先后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国史馆协修、八旗官学教习等职务。他还曾短暂出任前敌营务处提调官,但由于意见不合而辞职。后来,他转向教育领域,担任济宁市南池书院的主讲,并积极参与直隶地区的教育改革工作。此外,他还曾赴日本考察教育,并负责护送中国留学生进入宏文学院学习。
教育贡献
1906年,王景禧任山东农业大学首任监督,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教育经验,亲手拟定学堂章程和各科课程,主张“学以实为贵”,倡导“学用结合”,不惜重金广延名师,对山东高等农业学堂的发展不遗余力,呕心沥血,得到了当时清政府学部官员的高度评价,更为百年农大的发展奠定了第一块基石。辛亥革命前夕,他曾担任山东省咨议局副议长,并在北洋政府时期,于1919年被任命为国务院秘书长。尽管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他的仕途也经历了起伏,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立场,不愿屈服于外部势力的压力。
文学成就
王景禧在文学方面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诗歌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宫井词》尤其著名。他的其他著作包括《金石释文》、《知吾所好斋金石文史考》和《薖园诗存》等,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在金石、书法和历史方面的深厚造诣。
晚年生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并阴谋策划成立伪满洲国。日本于次年三月在长春市扶持末代皇帝溥仪当起“执政”。当时,清代遗老郑孝胥对日本趋炎附势,为丁巳复辟四处奔走。他还写信给此前好友,邀请他们来东北地区出任官职。正处境困难的王景禧也收到了郑孝胥的来信,但王景禧撕信大骂,痛斥郑孝胥是无耻汉奸,并宣布与其绝交。只可惜,此次动怒严重戕害了王景禧的身体。当年冬天,王景禧因急性心脏病与世长辞。王景禧逝世后,灵柩由家属从天津市运回兖州区。但因为族人内部就安葬地点发生争议,灵柩只能暂厝于兖州城内。直到1955年,才最终迁葬于兖州城西北。
诗文选粹
王景禧的诗歌作品多反映时代的动荡和社会变革。他的《题山中白云图》表达了他对清廷的忠诚和对现实的无奈。《瀛谈剩语》则记录了他的海外考察之旅,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而在《言志抒情七绝诗》中,他表达了自己重新投身政治的决心和对未来的期望。
参考资料
王景禧.博雅人物网.2024-08-19
目录
概述
早年经历
政治生涯
教育贡献
文学成就
晚年生活
诗文选粹
参考资料